FD-SOI技术产业链及市场简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2DIBL 的减小量随顶层硅和BOX 厚度变化的关系
FD-SOI 技术产业链及市场简析
1简介
超薄基体埋氧全耗尽绝缘层基硅(Ultra Thin body and BOX-Fully Depleted -silicon on insulator ,UTBB-FD-SOI ,以下简称FD-SOI ),是一种基于两大创新来实现平面晶体管结构的工艺技术:一是,在体硅中引入了超薄的埋氧(BOX )层,作为绝缘层;二是,用超薄的顶硅层制造出全耗尽的晶体管沟道。

FD-SOI 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在无需全面改造设备结构、完整性和生产流程的前提下实现摩尔定律下的芯片面积微缩、能耗节省、性能提升及功能拓展。

FD-SOI 晶体管的结构如图1所示。

2全球产业发展状况
2.1技术瓶颈突破阶段(2000~2011)
FD-SOI 技术是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胡正明在2000年发明的。

它和体硅技术相比,FD-SOI 可以实现对纳米节点工艺制程下晶体管电
流的有效控制和阈值电压的灵活调控;因而,21世纪伊始,以Leti 、Soitec 、STM 为代表的欧洲半导体科研机构和公司开始投入该技术的研发。

如图2所示,早期大量的电学仿真结果表明,同时减小FD-SOI 衬底的BOX 厚度和顶层硅厚度,是能够降低晶体管的漏致势垒降低(DIBL )程度;但是,当时虽在技术上进行了突破,可市面上没有商用的FD-SOI 衬底,而首次具有超薄顶硅、超薄BOX
的晶体管结构是通过Silicon-on-Nothing (SON )方法在体硅上实现的(见图3);在2006年,法国Soitec 公司研发出满足商用的高质量FD-SOI 衬底之后,意法半导体(STM )联合Leti 、Soitec 开发出基于28nm 节点的FD-SOI 晶体管,实现了真正的FD -SOI 器件的制备(见图3)。

从那时起,SOI 技术的发展环境才得以日益改善。

2007
年SOI 联盟成立以来,越来越多的公司和机构开始加入到推广FD-SOI
朱雷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战略研究室)
图1UTBB -FD-SOI 晶体管示意图和TEM 截面图
技术的队伍中,从此,FD-SOI 技术才开始走向商业化的道路。

总体上,早期的FD-SOI 技术处于初期探索阶段,虽取得了一定的关键技术突破,但没有出现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代表性的仅是Oki Electric 开发出用于低功耗手表的微控制器;而同时期,Intel 于2011年推出了商业化的FinFET 技术,该技术大规模应用于从Intel Core i7-3770之后的22nm 级的高性能处理器产品中。

之后TSMC 采用FinFET 技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应该看到,这一阶段FD-SOI 失去了占领市场的黄金时间窗口的主要缘由:①FD-SOI 没有形成具备商业性质的产业链的瓶颈在于衬底的供应:②高产能、高质量的FD-SOI 衬底制备技术仍不成熟;③FD-SOI 衬底的价格(400-500)比体硅(130)高三到四倍,衬底成本因素也限制了FD-SOI 的市场拓展。

2.2产业链加速完善阶段(2012~今)
从2012年开始,FD-SOI 技术的生态系统在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壮大。

主要表现在衬底供应、代工工艺、设计服务、产品应用四大方面:
(1)FD-SOI 衬底供应:最近几年,正是由于FD-SOI 衬底材料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超薄BOX (20nm 量级)及超薄顶硅(10nm 量级)的衬底投入应用,使得纳米级FD-SOI CMOS 迅速发展。

其中,
Soitec 是最早(2013年)实现FD-SOI 衬底片成熟量产的公司,
也是目前FD-SOI 衬底的主要供应商,其300mm 晶圆厂能够支持65nm 、28nm 、22nm 及更为先进的节点上大规模采用FD-SOI 技术(见图4)。

Soitec 成功在于,为了因应市场的长期需求,实施了三大策略,包括:①通过技术授权,快速扩充产能。

Soitec 于2012年和2013年先后将Smart-Cut 技术授权给日本SEH 和美国SunEdison ;②通过与代工厂强强联手,巩固供应链。

Soitec 宣布了与Global-foundries (GF )签署一项为期五年的协议,确保对后者供应充足的先进FD-SOI 衬底片;③通过加大资本投资,规划全球建厂。

2017年,Soitec 宣布未来两年将投资4000万欧元将FD-SOI 衬底片的产量提升到1.5M 片/年,另外1.5M 片/年的产能也已经列入第三阶段的扩充计划(见图4)。

(2)FD-SOI 代工工艺:如STM 公司一直在推动FD-SOI 工艺技术发展,于2012年推出了28nm FD-SOI 工艺平台。

STM 之所以
选择28nm 节点切入,是出于工艺制造成本考量(见图5
)。

基于此,
集S 图3STM 及合作伙伴制备薄膜
(顶硅和BOX )上晶体管方法的演进过程
S S 图4Soitec FD-SOI 衬底产品路线图及产能计划
图7FD-SOI 产业发展里程碑事件
成电路行业才真正将FD-SOI 技术纳入未来物联网等新兴市场领域的技术解决方案行列。

随后2014年,STM 将该技术平台授权给三星。

三星通过代工,目前已拿下NXP SoC 芯片代工订单,预计2019年推出下一代18nm FD-SOI 技术。

另外,作为行业三大衬底代工厂商之一的Global Foundries (GF ),这几年在推广FD-SOI 技术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①其于2015年提出的基于22nm 的FD-SOI 代工平台22FDX 已经获得超过135家客户的青睐,其中部分客户已经进入多项目衬底(MPW )试产或正式投片。

②基于22FDX 的成功,2016年,GF 研发出新的12nm FD-SOI 工艺技术12FDX ,实现了业内首个多节点FD-SOI 路线图。

③为了加强22FDX SoC 技术生态系统建设、缩短产品上市时间,GF 推出新的合作伙伴项目,称为FDX celerator ,该项目现有35个合作伙伴,涵盖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业者,包括:自动化设计工具(EDA )、设计元素(IP )、平台(ASIC )、引用方案(系统IP ,引用型设计)、资源(设计咨询,服务)、产品封装和测试(OSAT )方案等厂商。

FD-SOI 制备工艺的成熟,促使GF 不断增大产能,以满足全球客户对22FDX 的需求。

在中国,GF 和成都已宣布合资建造晶圆厂,计划二期建造22FDX 工艺生产线。

另外,GF 计划到2020年将其位于德国德累斯顿的Fab 1工厂的产能扩大40%。

未来GF 每年将拥有超过200万个FD -SOI 晶圆的产能。

(3)FD-SOI 设计服务:目前,
众多EDA 公司和设计服务公司正积极研发与FD-SOI 相关的IP 。

其中,芯原微电子(上海)从2013年就与STM 在ST28nm FD-SOI 上合作,于2014年开始和三星在SEC28nm FD-SOI 上合作,2015年开始和GF 在GF22nm FD-SOI 上合作,现在能够在28nm 和22nm 提供IP 平台和设计服务;另外,Cadence 和Synopsys 也已有经过验证的FD-SOI IP ;尤其是,在GF 推出22nm FD-SOI 代工平台后,ARM 、Mentor 等也纷纷表示支持,着手开发基于FD-SOI 的IP ;鉴此,联发科、瑞芯微等IC 设计业者也宣布采用FD-SOI 工艺,开发相应芯片。

(4)FD-SOI 产品应用:今天,在STM 、三星等跨国公司的推动下,采用28nm FD-SOI 制程的产品现在已用于包括IT 网路、伺服器、消费电子、物联网等领域。

其中,
成功案例包括NXP/飞思卡尔的i.MX7和i.MX8及其它8款应用处理器平台,索尼的新一代的GPS ,Eutelsat Communications 公司推出的新一代交互式应用SoC 等;另外,22nm FD-SOI 制程的产品又拓展到了汽车电子领域,
比如Dream Chip 公司推出业界首款用于汽车计算机视觉应用的ADAS SoC 芯片。

在产业链加速完善阶段,经过近5年的发展,FD-SOI 联盟已经在全球逐渐打造出完整的产业链(见图6),覆盖应用
、IC
设计、代工、封测、材料等各个环节,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

如图7所示,
图5不同工艺节点的栅极成本
图6FD-SOI 产业链
图8FD-SOI 产品潜在的市场规模
(柱状图)和占全球半导体的市场份额
(折线图)预测FD-SOI 产业链的建立得益于几个里程碑的事件:①Soitec 突破了高质量衬底的技术瓶颈;②STM 、GF 等陆续建立了28nm 、22nm 及以下节点代工平台;③GF 通过FDX Celerator 项目吸引了众多IC 设计、EDA 、IP 等上游公司加入FD-SOI 阵营。

2.3中国的FD-SOI 产业链建设(2013~今)
为了实现本土半导体的差异化发展,中国从2013年就开始关注和布局FD-SOI 技术,为全球FD-SOI 生态的建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具体事件包括:①2014年,上海新傲科技获得了Soitec Smart-Cut 技术授权。

目前新傲科技已实现了8寸SOI 衬底片量产,未来计划投资超过20亿人民币,利用二期工厂推出12寸FD-SOI 产品;②上海硅产业投资有限公司(NSIG )在2016年宣布收购14.5%的Soitec 股权,促进FD-SOI 在中国的商业化;③GF 2017年宣布在成都兴建12寸22FDX FD-SOI 代工厂,并与成都市政府合作以6年时间建立一个累计投资规模超过1亿美元的“世界级的FD-SOI 生态系统”;④中国的瑞芯微、上海复旦微电子,以及湖南国科微较早前已经宣布采用22nm FD-SOI 工艺设计物联网芯片等。

目前,中国大陆FD-SOI 产业链布局虽已经初具端倪;但是,衬底和代工厂尚未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IC 设计公司尚处在MPW 的设计验证阶段,并且客户数量较少,
仍无法支撑FD-SOI 工艺的成熟。

3市场预测
图8是基于目前FD-SOI 产业链的发展现状,针对FD-SOI 产品的市场规模做了一个统计,并对未来几年的市场规模进行预测。

应该看到,随着未来物联网、无线通信、汽车电子等对高性能、低功耗芯片需求的增长,到2020年,FD-SOI 市场规模将会从2015年的0.7亿美元增长到40亿美元以上,年平均增长率为68%;另外,从工艺节点来看,基于现有成熟的28nm 和22nm 节点的FD-SOI 市场将维持稳健的增长。

到2020年,12nm 节点以下的FD-SOI 产品将贡献一半的市场份额;其次,从市占比看,到2020年,FD-SOI 在全球半导体的市场份额会从2015年的0.2%增长到接近10%。

总之,2017年之后,基于先进FD-SOI 工艺平台的建立以及产业链、生态链的逐渐完善等,促使FD-SOI 市场发生跳跃式地激增。

相信未来FD-SOI 技术市场前景
(出自:SIMIT 战略研究室公众号ID :SIMITSRO )
300mm 晶片测试平台———南京江北新添晶片测试中心
近日,中微腾芯电子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开业,同时,ICisC-中微腾芯晶片测试中心正式启动。

据中科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岱致辞介绍,中微腾芯与ICisC 的合作共建的300mm 晶片测试平台,定位准、起点高,致力于提升江北新区集成电路综合实力,形成集成电路产业的集群效应;配置全球领先的硬件和软件资源,瞄准高端芯片测试。

(来自中微腾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