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常见的青铜器和甲骨文,了解青铜器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古代文明中的地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讲解等方式,使学生掌握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基本知识和演变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青铜器和甲骨文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认识和文化自大,理解古代文明的智慧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青铜器的识别、发展历程及其在古代文明中的地位。
2. 教学难点:甲骨文的识别及其与摩登文字的关联。
三、教学准备
1. 准备青铜器图片和模型,以及甲骨文拓片。
2. 收集与青铜器和甲骨文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故事,以便教室讲解。
3. 安排教室进行教室讨论和演示,确保环境适宜学习。
4. 制作PPT课件,用于辅助讲解。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展示一些青铜器图片,请学生辨识并说出名称。
2. 引入青铜器与甲骨文的观点,并简要介绍其发展历程。
(二)新课讲授
1. 青铜器介绍
(1)商周时期是青铜器的鼎盛时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技术水平。
(2)青铜器在当时主要用于祭祀、烹饪、储存、携带等方面。
(3)通过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探究青铜器的特点和类型。
2. 甲骨文探究
(1)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用于占卜、记事的一种文字,也是目前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汉字。
(2)通过展示甲骨文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特点和规律。
(3)引导学生探究甲骨文与青铜器之间的干系,如文字与器物用途的一致性等。
3. 互动环节:请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推测一个未解之谜:一个青铜器上的铭文所表达的含义。
(三)教室小结
1. 回顾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基本观点和特点。
2. 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如青铜器的类型和甲骨文的含义推测等。
(四)安置作业
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预习下一个课题:秦始皇陵兵马俑与汉代陶俑。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识别并描述青铜器和甲骨文的相关知识,包括青铜器的制作方法、用途和价值,以及甲骨文的形状、特点及其在历史上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青铜器和甲骨文的相关知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青铜器和甲骨文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认识,增强对祖国灿烂文化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青铜器和甲骨文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探索这两项中国古代文明效果。
2. 教学难点: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青铜器和甲骨文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准备
1. 准备相关的青铜器和甲骨文图片及实物,以便在教室上展示和讲解。
2. 准备一些相关的视频和音频素材,以辅助教室教学。
3. 提前安排分组,分配小组任务,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室活动中。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一些青铜器和甲骨文图片,引导学生回忆第一课时所学内容,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青铜器与甲骨文。
二、新课讲授
1. 青铜器介绍
(1)展示各种青铜器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形状、纹饰等特征。
(2)介绍青铜器的制造工艺、用途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作用。
(3)引导学生讨论青铜器对社会、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影响。
2. 甲骨文解读
(1)展示甲骨文拓片,引导学生观察其形状和特点。
(2)讲解甲骨文的发现过程、钻研情况和解读方法。
(3)邀请学生上台尝试解读甲骨文,增强其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引导学生讨论甲骨文的历史价值及其在钻研商代文化中的作用。
三、小组活动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青铜器或甲骨文为钻研对象,通过查阅资料、分析比较、讨论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其历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价值。
教师可提供相关资料和指导,确保小组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教室小结与作业安置
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青铜器与甲骨文的历史价值及其对钻研古代文化的重要性。
2. 安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青铜器或甲骨文,撰写一篇小论文,分析其历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价值,字数不少于300字。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青铜器与甲骨文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五、课外延伸
推荐学生观看一些与青铜器与甲骨文相关的纪录片、展览等视频或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激发其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青铜器图片,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之美,同时通过甲骨文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通过互动交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小组合作等多种方法,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学生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
同时,我也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别和特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和锻炼。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
起首,由于教室时间有限,有些知识点没有讲得足够深入,需要在下节课中进
行补充和深化。
其次,有些学生对于甲骨文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神进行引导和帮助。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我也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学生对于青铜器和甲骨文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继续尽力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别和特点,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不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