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艺术教案方案范例(五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艺术教案方案范例
目标概述:
1、激发幼儿对周围声音节奏的感知能力。

2、鼓励幼儿依据歌曲旋律创造独特的节奏模式。

3、通过活动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所需材料:
若干歌谱、多种乐器、若干发声玩具、笔、纸等。

教学指导:
1、引导幼儿伴随音乐进入教室。

2、主题引入:通过动作和声音寻找节奏
(1) 教师拍球,全体幼儿跟随拍打节奏,教师将节奏模式写下来。

(2) 邀请一名幼儿表演踵趾小跑步,全体幼儿同步拍打节奏,再请另一名幼儿记录节奏模式。

[此环节让幼儿通过听觉和动作捕捉节奏,并在教师协助下转化为可视的节奏模式,为后续环节奠定基础。

]
3、探索节奏:
幼儿自由操作会发声的玩具,发现并记录声音的节奏。

鼓励幼儿间交流(如:你打给我听,我打给你听),并共同创新节奏。

[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和同伴的交流,幼儿自然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各种节奏,并通过联想和想象进行再创造,既提升了创造力,也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音乐源于生活。

]
4、创作节奏模式:
1) 小组创作:幼儿以四人为一组,为已学过的曲谱创作独特的节奏模式。

[教师引导幼儿利用已有的节奏创作经验,为曲谱添加节奏模式,使他们认识到节奏是音乐的基础,节奏的变化是音乐发展的驱动力。

增加更多曲谱可能带来更佳效果。

]
2) 自由组合,互相协作演奏。

[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组合,一组演唱旋律,一组提供伴奏,进一步体验合作的乐趣,感受音乐的魅力。

]
5、复习舞蹈《扭秧歌》。

6、以《小燕子》的律动结束课程。

幼儿园大班艺术教案方案范例(二)
活动目标:
1. 体验歌曲的优美旋律,能以连贯、柔和以及活泼轻快的歌声分别诠释歌曲的两部分。

2. 学习基本的二声部合唱技巧,能自我调控音量和音色。

3. 享受旋律的氛围以及与同伴共同参与的集体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4. 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其音乐表现能力。

5. 愿意参与音乐活动,感受音乐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歌曲图谱
活动流程:
一、音乐律动
1. 春天来临,柳树萌发新芽。

微风拂过,柳枝会如何摇曳呢?(随风摇摆)
2. 通过音乐感知歌曲旋律,幼儿扮演柳枝,随着音乐在风中舞动。

二、学习歌曲
1. 欣赏歌曲
教师:柳树的美丽无法言表,让我唱一唱这漂亮的柳树。

仔细聆听,歌曲中描述的柳树是怎样的呢?
2. 利用图谱辅助理解歌词
(1)听完歌曲你有什么感受?你听到了什么内容?
(2)幼儿观看图谱,聆听教师再次演唱,加深对歌词的理解。

(3)如有不理解的地方,幼儿可再次通过教师的图谱演唱获取帮助。

(教师指图演唱)
(4)幼儿跟随教师看着图谱朗读歌词。

三、学唱歌曲
1. 完整演唱1-2遍
2. 引导幼儿投入情感地演唱
3. 柳树姑娘的长辫轻轻摇曳,应如何演唱?(柔和)当柳树在池塘中欢快洗发时,我们又该如何唱呢?(活泼轻快)
4. 你特别喜欢哪几句?(鼓励幼儿用连贯、柔和以及活泼、轻快的歌声分别展现歌曲的两部分。


四、学习二声部合唱
1. 初步尝试二声部合唱
一部分幼儿唱歌词,另一部分幼儿跟随音乐旋律以“啦”或“呣”哼唱,从第五句开始全体合唱。

(教师示范并引导幼儿分声部合唱)
2. 学习进阶合唱形式
第一声部的幼儿唱歌词,第二声部的幼儿在第1~___句的句末伴唱“啦啦啦”,第五句全体合唱。

(先由教师与幼儿合作,再由幼儿之间合作,教师可通过指挥协助合唱)
幼儿园大班艺术教案方案范例(三)
活动目标:
1、理解并感知歌曲的轻快和活泼特性。

2、运用填词演唱的技巧学习第一段歌曲,以提升听力和演唱技巧。

3、初步获得对附点和休止符的直观感受。

活动准备:
准备配有录音的磁带及相应的图谱。

活动流程:
一、理解音乐旋律:
1、教师播放乐曲,引导幼儿聆听。

2、鼓励幼儿分享听后的个人感受。

3、通过重复倾听和哼唱,帮助幼儿初步理解音乐的轻快性质。

二、解析歌词,学习歌词内容:
1、展示图谱,并询问幼儿图中人物的动作和活动。

2、根据幼儿的描述,即时整理并归纳歌词。

3、教师与幼儿共同学习并熟悉歌词。

三、填词学唱:
1、在图谱和教师指挥的引导下,幼儿尝试跟随音乐默唱。

2、幼儿进行试唱,跟随教师的指挥棒进行实践。

3、重点学习难点歌词:教师示范正确唱法,通过比较帮助幼儿发现并改正错误。

4、完整演唱:提示幼儿如何通过歌声表达欢快的情绪。

幼儿园大班艺术教案方案范例(四)
活动目标:
1. 理解歌曲的主题,掌握歌曲的唱词,体验歌曲的诙谐和趣味
性。

2. 熟悉歌曲的曲调,尝试进行歌曲的创新改编。

3. 感受创新的乐趣,激发对艺术活动的积极参与热情。

活动准备:
1. 准备若干描绘歌词的卡片。

2. 配套头饰:一个红太狼,若干灰太狼头饰,若干头巾。

3. 道具:纸花,红太狼的模型房子。

活动流程:
(一) 设定情境,引导幼儿的兴趣。

教师以灰太狼的角色出现,幼儿则扮演亲友团的角色。

(二) 教授歌曲。

1. 教师示范演唱《掀起你的盖头来》的第一段。

教师:请听我是如何赞美我的红太狼的?(根据幼儿的反馈在黑板上添加相应的图文提示。


2. 实行男女对唱和全班合唱,以增强记忆。

3. 教师询问幼儿在歌唱中遇到的挑战并提供指导。

教师:在唱歌时,你们遇到了什么问题?哪一段?(针对个别遇到困难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4. 幼儿集体重唱《掀起你的盖头来》。

(三) 创新改编歌曲。

1. 幼儿进行讨论,自由创新歌曲内容。

教师:请思考红太狼的脸上还有哪些地方很美丽?(如:脸袋,嘴巴,鼻子,皇冠。


2. 根据讨论结果,结合图谱创作新的歌曲段落。

3. 全体幼儿学习演唱改编后的歌曲。

教师:真是众人智慧啊!我们准备好唱新的歌曲了吗?(最后红太狼角色答应了。


(四) 进行音乐律动,结束活动。

教师:太好了,我的求婚成功了!让我们一起跳舞庆祝吧!
活动延伸:
1. 家庭合作:鼓励幼儿与父母共同表演和演唱改编的歌曲。

2. 区域活动:在游戏区提供舞台设施,让幼儿自由进行角色扮演。

幼儿园大班艺术教案方案范例(五)
活动目标
1、体会音乐《拨浪鼓》的轻快活泼气氛,掌握歌曲前半段的二声部轮唱技巧。

2、借助教师的指挥动作和视觉图示,将已有的回声演唱经验迁移到第二声部的学习中。

3、乐于自我音量的控制,享受与伙伴合作演唱的愉悦。

活动准备
确保幼儿熟悉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掌握《拨浪鼓》的后半段;准备1-8号的原声与回声图谱。

活动流程
(一)复习《山谷回音真好听》
教师与幼儿共同演唱,以唤起幼儿对原声与回声关系的记忆。

(二)欣赏《拨浪鼓》前半段,初步理解二声部轮唱结构
1、教师与助教合作展示二声部轮唱《拨浪鼓》,让幼儿初步体验这种演唱形式。

2、教师再次示范,引导幼儿识别二声部轮唱的特点,并尝试模
仿。

3、教师单独演唱第一声部,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三)借助图谱,引导幼儿学习二声部轮唱
1、根据歌曲内容,教师逐步展示图谱,配合练习,帮助幼儿熟悉旋律。

2、通过观察图谱,让幼儿理解每个乐句的时值,准确进行演唱。

(三)幼儿实践二声部轮唱,体验合作乐趣
1、教师与幼儿交替进行歌曲前半段的轮唱练习。

2、在教师的指挥下,幼儿之间合作进行二声部轮唱。

3、教师通过指图,引导幼儿进行合作轮唱,进一步巩固歌曲。

4、幼儿独立参照图谱进行轮唱,提升自主演唱能力。

(四)完整演唱与表演
幼儿自由选择原声或回声角色,结合歌曲后半段,进行完整的歌曲演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