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x2蛋白在结直肠管状腺瘤及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ox2蛋白在结直肠管状腺瘤及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和检测Sox2蛋白在结直肠管状腺瘤及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结直肠管状腺瘤50例及腺癌50例为研究对象。
根据不典型增生程度将结直肠管状腺瘤分为低级别管状腺瘤组(n=30)和高级别管状腺瘤组(n=20);根据分化程度将腺癌分为高分化腺癌组(n=8)、中分化腺癌组(n=26)、低分化腺癌组(n=16)。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探讨Sox2蛋白在结直肠管状腺瘤及腺癌中的不同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
结果:低级别管状腺瘤组Sox2的表达阳性率为10.00%(3/30),低于高级别管状腺瘤组的40.00%(8/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腺癌中Sox2的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2.563,P=0.010)。
结论:Sox2蛋白表达水平在结直肠管状腺瘤不典型增生的不同程度及腺癌的不同分化程度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检测Sox2蛋白对了解结直肠管状腺瘤及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和评估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結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我国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多数患者死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故对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是结直肠癌研究的热点[1-2]。
不同程度的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腺瘤对结直肠癌的发生呈现不同的恶性潜能,其强调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基因变化参与[3],对这些基因进行检测可以反映肿瘤的特性,对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4]。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于都县人民医院行肠镜下息肉切除、外科手术、病理活检取下的标本10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ox2蛋白在标本中表达的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于都县人民医院行肠镜下息肉切除、外科手术、病理活检取下的标本100例,其中结直肠管状腺瘤50例,年龄27~90岁,平均年龄59岁;腺癌50例,年龄27~91岁,平均年龄60岁。
纳入标准:诊断明确患者;无其他方面的肿瘤性疾病。
排除标准:临床病理资料不完整者;术前行放疗、化疗及中药抗肿瘤等治疗者。
根据不典型增生程度将结直肠管状腺瘤分为低级别管状腺瘤组(n=30)和高级别管状腺瘤组(n=20);根据分化程度将腺癌分为高分化腺癌组(n=8),中分化腺癌组(n=26),低分化腺癌组(n=16)。
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已经由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1.2.1 脱蜡至水(1)在玻璃架上放置组织切片,用电吹风吹烤直至石蜡熔融完全;(2)二甲苯中放置充分吹烤切片,浸泡约10 min;取出并在第二缸二甲苯中浸泡10 min;(3)切片從二甲苯中取出后放置在无水乙醇中,浸泡时间控制在3~5 min,取出并放置在第二缸无水乙醇中,浸泡3~5 min,取出并依次放入70%、80%、90%的酒精水中进行梯度水化,浸泡3~5 min。
1.2.2 抗原修复CBS pH值6.0,用蒸馏水润洗切片表面2~3次,尽可能地
保证酒精不残留;CBS缓冲液在电饭煲中充分预热,并将切片放置其中,持续20 min水浴煮沸,切换至保温档后,维持10 min;修复盒取出之后,使其自然冷却,直至达到室温。
1.2.3 过氧化氢滴加(1)切片组织用PBS缓冲液连续浸泡3次,3 min/次。
(2)从玻片架中取出切片,用手甩去切片上的PBS缓冲液,组织外的缓冲液用吸水纸吸去,在湿盒上放置切片,滴加3%过氧化氢溶液1~2滴,室温下孵育10~15 min。
1.2.4 一抗滴加在玻片架上放置切片,用pH 值7.2~7.4的PBS缓冲液浸浸泡3次,3 min/次;从玻片架上取出切片,用手甩去PBS缓冲,组织外的缓冲液用吸水纸吸去,在湿盒上放置切片,滴加一抗50~60 μL,37 ℃的环境下孵育60 min。
1.2.5 二抗滴加在玻片架上放置切片,用pH 值7.2~7.4的PBS缓冲液浸浸泡3次,3 min/次;从玻片架上取出切片,用手甩去PBS缓冲,组织外的缓冲液用吸水纸吸去,在湿盒上放置切片,滴加二抗50~60 μL,室温环境下孵育30 min。
1.2.6 DAB显色(1)在玻片架上放置切片,用pH值7.2~7.4的PBS缓冲液浸浸泡3次,3 min/次;(2)DAB显色液配制:蒸馏水∶c液∶b液∶a液=20∶1∶1∶1;(3)从玻片架上取出切片,用手甩去PBS缓冲,组织外的缓冲液用吸水纸吸去;(4)在白纸上放置切片,滴加DAB 50~60 μL,室温下镜检显色。
1.2.7 复染苏木素(1)在玻片架上放置切片,切片表面的DAB溶液用自来水润洗2~3次;(2)苏木素染色缸中放置切片,浸泡时间控制在3 min左右,取出并将表面残留的苏木素用自来水洗去;(3)将切片浸入1%盐酸酒精中分化,立刻取出,在自来水中放置、润洗2~3次,弃去洗液,切片组织用自来水流水冲洗10 min,返蓝。
1.2.8 封片脱水。
1.3 结果判定显微镜下观察,Sox2主要表达于腺体的细胞质,细胞出现明显的棕黄色颗粒即可判定为阳性细胞,每张切片的高倍镜视野应该在3个以上,每个视野有100个细胞,对平均阳性细胞率进行计算。
根据平均阳性细胞比率进行分类:≤10%(-)为阴性,11%~25%(+)为弱阳性,26%~50%(++)为中等阳性,>50%(+++)为强阳性。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级别管状腺瘤中Sox2的表达阳性率比较低级别管状腺瘤组Sox2
的表达阳性率为10.00%(3/30),低于高级别管状腺瘤组的40.00%(8/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670,P=0.031),见表1,见图1、2。
2.2 不同分化程度腺癌中Sox2的表达阳性率比较不同分化程度腺癌中Sox2的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2.563,P=0.010);低分化腺癌组Sox2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中分化腺癌组及高分化腺癌组,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字2=0.740、2.521,P=0.485、0.167);中分化腺癌组Sox2表达阳性率高于高分化腺癌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991,P=0.410)。
见表2,图3~5。
3 讨论
Sox属于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相关基因家族之一,参与到了细胞分子调控与胚胎发育中[5-7]。
Sox2属于Sox,通过HMG结构域对靶基因进行识别,与DNA 序列特异性的结合,在保持不分化状态、维持干细胞全能性、决定细胞分化方向、调控组织的增殖发育方面具有重要价值[8-11]。
Sox2广泛性的参与到了细胞转录因子的发育调节中,同时对肿瘤的发生、发展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1-13]。
如Sox2蛋白在恶性胶质瘤中的表达性较高,可在脑组织中正常发育,Sox2表达沉默或者下调均可使得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降低[14-16]。
文献[17]报道Sox2高表达于肺鳞癌,Sox2的高表达使得肺的支气管上皮失去了分化成熟的能力,同时促进了肺肿瘤的异型上皮细胞增殖分裂,表现出高度恶性的生物学特性[18-20]。
本研究结果显示,低级别管状腺瘤组Sox2的表达阳性率为10.00%(3/30),低于高级别管状腺瘤组的40.00%(8/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腺癌中Sox2的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Sox2的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与结直肠腺癌的分化程度有关;低分化腺癌组Sox2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中分化腺癌组及高分化腺癌组,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分化腺癌组Sox2表达阳性率高于高分化腺癌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数据量较少有关。
综上所述,Sox2蛋白在结直肠管状腺瘤及腺癌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检测Sox2蛋白对了解结直肠管状腺瘤及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和评估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21-22],Sox2能否作为结直肠肿瘤治疗中的新靶向位点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杨玲,李连弟,陈育德,等.中国2000年及2005年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的估计与预测[J].中国卫生统计,2005,22(4):218-231.
[2] Muto T,Bussey H J R,Morson B C.The evolution of cancer of the colon and rectum[J].Cance,1975,36(6):2251-2270.
[3]胡其泰,胡凤英,田旭陽,等.结直肠不同程度异型增生腺瘤与癌的关系[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1,27(7):702-706.
[4]叶斌,王西川,雷蕾.P53和Ki67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实用癌症杂志,2013,28(1):42-44.
[5] Adachi K,Suemori H,Yasuda S Y,et al.Role of SOX2 in maintaining pluripotency of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J].Genes Cells,2010,15(5):455-470.
[6] Cai Y R,Zhang H Q,Zhang Z D,et al.Detection of MET and SOX2 amplification by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J].Oncol Lett,2011,2(2):257-264.
[7]常重杰,杜启艳,邵红伟.Sox基因家族研究的新进展[J].遗传,2002,24(4):470-476.
[8]许森林,余时沧,卞修武.SOX2参与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调控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2,41(15):1543-1545.
[9]王钰婷,薛立辉,聂刘旺.SOX基因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J].癌变畸变突变,2009,21(1):77-80.
[10]张广杰,张晓刚.转录因子SOX2在常见肿瘤研究中的新进展[J].重庆医学,2012,41(21):2221-2223.
[11]郭金满,谭超,胡火军,等.SOX2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研究进展[J].天津医药,2015,43(12):1467-1469.
[12] Nakatsugawa M,Takahashi A,Hirohashi Y,et al.SOX2 is overexpressed in stem-like cells of human lung adenocarcinoma and augments thetumorigenicity[J].Lab Invest,2011,91(12):1796-1804.
[13]李劳冬,莫碧文,于会娜,等.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组织SOX2基因对肺癌的诊断价值[J].天津医药,2014,42(4):301-304.
[14]许伟,位云艳,谭瑶曦,等.干细胞转录因子SOX2在肺癌中的表达和意义[J].中国肺癌杂志,2013,16(11):591-595.
[15]郑淑芳,展晓红,时丽芳,等.大肠癌中SDF-1与CXCR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3,29(1):9-13.
[16]刘芳,尚雪飞,孙鹏娟,等.结直肠异型增生性异常隐窝灶中DAB2IP、GSK-3β蛋白表达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6,56(34):50-52.
[17]石明伟,张侠,许春伟,等.结直肠癌和管状腺瘤中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3,29(12):1283-1287.
[18]王露,何常,胡斌,等.结直肠癌组织内Nek8表达及病理意义[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7,42(3):352-355.
[19]姚晋林,姚孟飞,窦坤,等.SOX2和OCT4基因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15(5):610-613.
[20]李景贺,王丽萍,金立方,等.转录因子SOX2在人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8):1437-1439.
[21]陈尚忠,周自华,邹媚,等.SOX2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1,16(11):991-994.
[22]付静,郭彦科,刘潜.SOX2在结直肠癌表达的临床观察[J].癌症进展,2015(4):44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