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关于加强学生睡眠、作业、体质、手机、读物管理致家长的一封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关于加强学生睡眠、作业、体质、手机、读物管
理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家长: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请各位家长与学校密切配合,携手做好相关工作。
一、保证充足睡眠
(一)做好科学睡眠教育。
学校将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班会、公众平台等多种途径,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宣传充足睡眠对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家长要认识到睡眠对促进中小学生大脑发育、骨骼生长、视力保护、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的重要意义。
(二)安排合理作息时间。
指导学生制订合理作息时间,督促学生每天21:20之前上床睡觉,中午适当午休,确保每天睡眠时间达到10小时。
(三)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家长应合理安排家庭生活与作息,做好孩子的榜样。
做到不玩电子产品、不在家组织娱乐活动、尽量不熬夜,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
二、规范课外读物
为充分发挥健康课外读物育人功能,请各位家长在家中开展“排查课外读物,营造健康阅读空间”活动,具体排查内容如下:
(一)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污蔑、丑化党和国家领导人、英模人物,戏说党史、国史、军史的;
(二)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有反华、辱华、丑华内容的;
(三)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的;
(四)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五)存在违反宗教政策的内容,宣扬宗教教理、教义和教规的;
(六)存在违反民族政策的内容,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不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
(七)宣扬个人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观点,存在崇洋媚外思想倾向的;
(八)存在低俗媚俗庸俗等不良倾向,格调低下、思想不健康,宣扬超自然力、神秘主义和鬼神迷信,存在淫秽、色情、暴力、邪教、赌博、毒品、引诱自杀、教唆犯罪等价值导向问题的;
(九)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十)存在科学性错误的;
(十一)存在违规植入商业广告或变相商业广告及不当链接,违规使用“教育部推荐”“新课标指定”等字样的;
(十二)其他有违公序良俗、道德标准、法律法规等,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
如家庭中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内容的书籍,请各位家长立即清理,积极为孩子营造健康的阅读空间,营造家校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学校作业管理
家长要督促孩子回家后主动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引导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激励孩子坚持进行感兴趣的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
控制学生在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不交由孩子独自保管,避免使用时间过长,导致睡眠不足。
四、保证体育锻炼时间
(一)保障孩子校外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强身健体,磨炼意志;积极引导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实践活动或社会公益活动;指导孩子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和学习习惯。
(二)适当进行家庭体育锻炼活动,丰富锻炼内容,注意锻炼强度和时长,不提倡安排大强度练习。
五、加强手机管理
(一)有限带入校园
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
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需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二)加强监督沟通
家长对孩子平时使用手机情况要承担起监督的职责。
密切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做好孩子情绪的观察,积极化解各种心理问题,走进孩子心灵,增进亲子之情,防止孩子因为情感缺失等原因而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游戏。
还可以通过安排丰富的课外活动让孩子获得成就感,促进孩子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