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IL-11对恶性肿瘤化疗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治疗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hIL-11对恶性肿瘤化疗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治疗作用目的评估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引起血小板减少
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对30例曾因化疗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恶性肿瘤患者给予rhIL-11预防性治疗。

结果PLT最低值对照周期为(50.11±12.85)×109/L,低于治疗周期(69.78±25.23)×109/L;PLT≤75×109/L的平均天数对照周期为(8.87±3.21)d,治疗周期为(3.46±3.24)d。

血小板恢复至>80×109/L所用天数也短于对照周期。

结论rhIL-11能降低血小板减少的程度,减少血小板处于危险期的持续时间,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

标签:白细胞介素-11 恶性肿瘤化疗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是肿瘤化疗造成骨髓抑制的主要表现之一,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不仅影响化疗的继续进行,严重者威胁患者生命。

输注单采血小板制剂只能补充血小板、减轻及避免因血小板减少出现的并发症,但反复输注血小板易出现同种异体血小板抗体,同时易发生输血反应、血液传播性疾病等,且输注血小板受到价格昂贵、血液制品供应紧张等各种限制。

重组IL-11是近年开发的一种促进巨核细胞增殖分化的细胞因子,本文应用重组IL-11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作了临床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住院肿瘤化疗患者30例,均经病理学诊断为恶性肿瘤。

依据肿瘤类型接受不同的化疗方案。

化疗前后监测血常规。

上一疗程血小板最低值300×109/L后停药。

患者在对照周期化疗后出现PLT≤75×109/L,且符合入选标准时,每日检查血常规。

直至下个周期化疗开始前,或因血小板减少而化疗延迟者观察至28d疗效评价。

常规给药前后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凝血功能,观察症状与体征。

1.3 疗效评价
比较治疗周期与对照周期PLT最低值;比较治疗周期与对照周期PLT≤75×109/L、PLT≤50×109/L;比较治疗周期与对照周期PLT从最低值恢复至80×109/L所需要的天数。

1.4 统计学方法
各组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SPSS 11.5软件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 检验和c2检验。

2 结果
2.1 观察指标(表1、2)
2.2 不良反应
30例患者均计入不良反应评价,采用NCIC CTC分级,共有17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占入组病例总数的56.67%,未发现Ⅲ、Ⅳ度不良反应,试验期间无患者死亡。

不良反应按发生率依次为:水肿5例,发热3例,关节肌肉疼痛3例,感冒样症状、结膜充血、心悸各2例,不良反应患者可以耐受,未见有肝肾功能损害。

2.3 并发症
患者单用化疗时,30例患者中有4例出现出血倾向,其中1例为消化道出血,表现为黑便,其余表现为皮肤出血点,用止血药后好转。

化疗合用rhIL-11的疗程中,有1例患者出现出血倾向,为鼻腔出血。

3 讨论
IL-11是骨髓基质细胞产生的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

rhIL-11基因在19号染色体上,包括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约7000个碱基对。

rhIL-11是一种具有178个氨基酸的活性蛋白。

已有实验证明,rhIL-11可明显促进骨髓内原始造血干细胞的增殖,调节骨髓祖细胞的分化和成熟,促使G0期细胞进入细胞周期,诱导巨核细胞的成熟及分化,促进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生成,从而增加外周血血小板的数目[1]。

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已表明IL-11可促进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恢复,降低因严重血小板减少而输注血小板治疗的需要。

Gordon首先在大剂量化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中进行了rhIL-11的Ⅰ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rhIL-11的升高血小板的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在大于25μg/(kg·d)时效果较明显,并显示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可逆性贫血。

Teplerl等在“blood”上报道了rhIL-11的Ⅱ期临床试验,显示了rhIL-11可以预防和治疗化疗所致血小板下降。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用低剂量IL-11(10mg/kg),持续皮下注射,用于MDS、再障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化疗后使用,有效促进移植和化疗后血小板提早恢复[2]。

郝建峰[3]等人应用rhIL-2及植物血凝素、抗CD3单克隆抗体共同诱导PHA-CD3AK细胞的成功制备,实验显示此3种物质共同作用,可使淋巴细胞的激活与扩增能力显著提高,并保持较高增长趋势至少2周以上。

陆时运[4]等人化疗后加用rhIL-11对恶性血液病30例进行临床观察,并与同种疾病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了观察组疗效,显示rhIL-11能够明显缩短血小板减少的持续时间,并减少严重出血症状的发生及血小板悬液的输注。

本研究采用自身对照,在3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化疗后应用rhIL-11使治疗周期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周期,且血小板≤75×109/L天数、血小板恢复至>80×109/L 所用天数也短于对照周期。

所观察到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水肿、发热、关节肌肉疼痛、感冒样症状、结膜充血和心悸,均为Ⅰ~Ⅱ度不良反应,也显示rhIL-11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总之,rhIL-11对恶性肿瘤化疗所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有较好的预防及治疗作用,能明显缩短血小板降低持续时间,不良反应轻,可以耐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Krieg A,Mahotka C,Krieg T,et al.Expression of different Sur-vivin variants in gastrid carcinomas: first clues to a role of Sur-vivin-2B in tumor progression[J].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2003,86:737~743.
[2] Xia C,Xu Z,Yuan X,et al.Induction of apoptosis inmesothe-lioma cells by antisurvivin oligonucleotides[J].Mol Cancer Ther,2002,1(9):687~694.
[3] 郝建峰,夏禾爱,田敏,等.PHA-CD3AK细胞的体外诱导及其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10,18(7):1259~1263.
[4] 陆时运,赵晓红,周仲昊,等.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10,19(2A):111~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