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估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得到充分利用的经济波峰 ,这样便确定了潜在产出的增长路径 。但这种方法要求选取的两个经济波峰之间的时间跨度要足够长 ,
比如几十年 ,所以本文没有使用波峰相连法 。
32
2004 年第 5 期
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基年 ,便可推算出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任一时期的潜在产出 。
在具体确定基年时 ,常常选取现实经济中的波峰 ,以其现实产出作为当年的潜在产出 ,并将其
因为任何一个非平稳的时间序列 (比如 I(1) 过程) 都可以分解为无数个非平稳趋势成分与平稳周期
成分的组合 。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一个很好的统计指标可以用来判断哪一种分解方式更好 。关于
λ的选取 ,一般都使用霍德里克和普雷斯科特 ( Hodrick and Prescott ,1980) 建议使用的 1600 ,这似乎已 经成为一种“行业标准”。②但他们建议使用的 1600 针对于季度数据 ,所以在使用其他时间类型的
(8)
其中
L
3 t
为潜在就业 ,Lst
为达到工作年龄的人数 , Trp , t 为趋势参与率 ,NAWRUt
为非工资引致失业
率 。埃利默斯科夫 ( Elmeskov ,1993) 给出了 NAWRUt 的估算方法 :假设工资上涨变化率 ( Wt ) 与现实
失业率 Ut 和 NAWRUt 之差成比例即 Δ2Ln ( Wt ) = - a ( Ut - NAWRUt ) ,其中 Δ2 为二阶差分算子 , a
随着时间的变化表现出一种十分确定的趋势 ,即
Ln ( Yt ) = a + δt + φ( L )εt
(1)
其中 Ln ( Yt ) 为现实产出的自然对数 , a 、δ为系数 , t 为时间 ,φ( L ) 为滞后算子 L 的多项式 ,εt 为扰
动项 。其中的趋势项是时间 t 的线性函数 ,所以称为线性趋势 。由于我们常常利用指数形式来刻 画现实产出的增长 ,即 Yt = eδt ,而取自然对数就化为了线性趋势 。
(一) 消除趋势法 (DT)
消除趋势法 (detrending method ,DT) 的具体做法是 ,利用平滑化工具将现实产出分解为趋势成
分与周期成分 ,其中的趋势成分即潜在产出 ,周期成分即产出缺口 。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来描述现
实产出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第一种是确定性时间趋势 。顾名思义 ,这种描述方法是认为现实产出
可用 (7) 式给出各年的实际资本存量 。有了实际资本存量后 ,通过 (6) 式给出生产函数和全要素生
产率的估算 ,利用消除趋势法可得趋势全要素生产率 。
31 潜在就业的估算
潜在就业也称充分就业 ,是指当经济达到潜在产出水平时的就业水平 ,计算公式为
L
3 t
= Lst 3 Trp , t 3 (1 - NAWRUt )
潜在产出及产出缺口的估算结果年份潜在产出pf亿元潜在产出dt亿元潜在产出gre亿元产出缺口pf产出缺口dt19783523175353417137191672177214721641979387912410109384715181854083108015211334171198042101938155419211781964482011701286161198145381387178457913912349191891111819824951143911502311591695400157111961983546713210142553416610118592812101821984607814311118611712910153650713911340171516219856860115121866764105101577143116118731242118198676971771212174641161013578411041115119231031987852112410178211114108607111013531311361988935712591819001187916394481030196417219899980111616698441869136103711151481990106021466124107721591421138413611151199111404134715611828103918124961611211199212550153101051304113810126137171531145717119931406017912103144161081015415057173217101254118199415749157121011593515610154165281873128211311511995174991041111117571168101271814317421752135018319961930018910131929619918219916139211221141101997211311599149210911459132186212211541173118719982312611891442294818581812399811601060183317119992509417981512487916781412634217861252000270641517185
-
Ln
Y
3 t
= Ln
1+
Yt -
Y
3 t
Y
3 t
Yt -
Y
3 t
Y
3 t
,所以这里的产出缺口近似表示为潜在产出的百分比 ,但为了便于比较各
种估算方法的结果 ,本文中所给出的产出缺口估算表示为现实产出的百分比 。
② 卡诺瓦 (Canova ,1993) 详细讨论了由λ的不同选取所产生的各种问题 。
③ 与增长率推算法的思想一致的还有波峰相连法 (linked2peaks method) ,所不同的是这种方法是选取两个能够代表经济资源
在我国 ,近年来有些学者已开始研究潜在产出问题 ,但基本上以估算潜在 (产出) 增长率为 主 , ② 本文的研究重点则是估算产出缺口 。我们首先分析比较估算潜在产出的三种常用方法 ,然 后对我国的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进行估算 ,并对各种估算结果进行比较 。
二 、潜在产出估算方法的比较
潜在产出的估算方法归结为两大类 :一类是借助计量分析工具对现实产出的时间序列性质直 接进行处理从而给出潜在产出的估算值 ,如消除趋势法 、增长率推算法 ;另一类是生产函数法 。前 一类方法估算过程简便 ,考虑的因素较少 ,但主要缺点是没有体现潜在产出的供给面特征 ;而生产
趋势增长率作为整个时期内的潜在产出增长率 ,这样就得到了各年的潜在产出 :
Y
3 t
= A (1 + r) T
(4)
其中 A 为基年的现实产出 , r 为基年的趋势增长率 , T 为 t 年与基年的时间间隔 。
增长率推算法的优点在于其简便易用 ,且很好地体现出潜在产出是现实经济最大生产能力的
度量 。正因为如此 ,它被许多经济学家采用 。但这种方法也遭到了很多经济学家的质疑 ,批评的焦
Y
3 t +1
-
Ln
Y
3 t
)
-
(Ln
Y
3 t
-
Ln
Y
3 t-
1)
]2
(3)
t =1
t =2
从而将现实产出的自然对数 Ln Yt
分解为趋势成分即潜在产出的自然对数
Ln
Y
3 t
和周期性成分即
产出缺口 Ln
Yt
-
Ln
Y
3 t
。①在利用消除趋势法估算潜在产出时
,首先需要对现实产出进行检验以判
断它的时间趋势属于哪一种形式 ,然后确定具体方法 。关于单位根过程的检验方法很多 ,常用的有
现为一个随机行走过程即单位根过程 (Nelson and Plosser ,1982) ,这时所使用的消除趋势法 ,目前较
为流行的是 HP 滤波法 ( Hodrick and Prescott ,1990) 。它是通过最小化 ( T 为样本期)
T
T- 1
6 6 (Ln Yt
-
Ln
Y
3 t
)
2

[
(Ln
2004 年第 5 期
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估算
郭庆旺 贾俊雪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100872)
内容提要 : 本文在分析比较了潜在产出的三种估算方法的基础上 , 估算出我国 1978 —2002 年间的潜在产出 、产出缺口和潜在增长率 。结果表明 : (1) 1978 —2002 年间我 国的产出缺口出现了波动水平正负交替的古典周期情形 ; (2) 1995 年以前 ,产出缺口波动 比较剧烈而且频繁 ,1996 年特别是 1999 年以后 ,产出缺口变化较为平缓 ; (3) 从 1999 年开 始 ,我国产出缺口扩大的势头明显趋缓 ,但在 2002 年出现了一些反转迹象 ,这表明 1998 年开始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在遏制经济下滑 、治理经济衰退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 (4) 根 据以消除趋势法和生产函数法估算的潜在产出 ,我们可以推断 1978 —2002 年间的平均潜 在产出增长率 。
点在于基年的选择上 :增长率推算法在选择基年上仅仅要求其代表了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 ,在具体
操作中选取的是经济波峰 ,但在一段相对长的时期内 ,经济波峰会有许多个 ,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
同的选择 ,而不同的选择所得到的潜在产出估算结果肯定也会大相径庭 ,所以这就面临着一个如何
选择基年的问题 。在具体估算中 ,往往需要我们比较不同基年选择的估算结果 ,看哪一种选择所得
第二种是单位根过程 ,也称 I(1) 过程 。这种方法认为现实产出的趋势成分是一个随机行走过
程 ,即
ΔLn ( Yt ) = δ + φ( L )εt
(2)
其中 Δ为一阶差分算子 , 取自然对数也是基于前述类似的理由 。
大量的理论和经验分析表明 ,现实产出并不具有一个确定性时间趋势 ,它的趋势成分更多地表
到的估算结果与现实经济情况比较吻合 。
(三) 生产函数法 ( PF) 生产函数法 (production function method , PF) 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利用现实数据估算出总量生产函 数 ,并得到全要素生产率 (即所谓的索洛残差) ,然后利用消除趋势法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 ,从 而得到趋势全要素生产率 ,再估算出潜在就业 ,将趋势全要素生产率和潜在就业带入总量生产函数 便得到了潜在产出 。
11 模型的基本框架
在具体估算时 ,采用的生产函数形式多为柯布 -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t
,
其中
Yt
为现
实产出 ,Lt 为劳动投入 , Kt 为资本存量 ,α、β分别为平均资本的贡献因子与劳动力的贡献因子 。两
边同时取自然对数有 :
Ln ( Yt ) = Ln ( A) + αLn ( Kt ) + βLn ( Lt )
不过 ,目前学术界对于潜在产出的界定还不尽一致 ,有的按凯恩斯理论来定义 ,有的按新古典 理论来界定 。① 我们这里采用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利维 (Levy , 1962) 最早提出这一概念时所给出的 定义 ,即潜在产出是指在合理稳定的价格水平下 ,使用最佳可利用的技术 、最低成本的投入组合并 且资本和劳动力的利用率达到充分就业要求所能生产出来的物品和服务 。产出缺口是指现实产出 与潜在产出的差值占现实产出或潜在产出的比率 ,它测度的是经济周期性波动对产出的影响 ,反映 了现有经济资源的利用程度 。
21 资本存量的测算
测算资本存量的基本公式为
Kt = ItΠpi + (1 - δt ) Kt- 1
(7)
其中 Kt 为 t 年的实际资本存量 , Kt - 1 为 t - 1 年的实际资本存量 , pi 为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 It
为 t 年的名义投资 ,δt 为 t 年的固定资产折旧率 。在确定了资本存量的初值以及实际净投资后 ,便
(5)
通常我们假设α+β= 1 即规模收益不变 ,则有回归方程 :
Ln ( YtΠLt ) = Ln ( A) + αLn ( KtΠLt ) + εt
(6)
其中
ε t
为残差项也即全要素生产率
,这是一个双对数模型
,可以由
OLS 直接加以估算
,其中
Y 、L
的数据可以由统计年鉴直接得到 ,而资本存量 K 的数据需要测算 。
为系数 。进一步假设 NAWRUt 在任意的两个连续时期是恒定的 ,就可以给出 a 的估算 : a = - Δ3Ln
33
郭庆旺 、贾俊雪 :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估算
( Wt ) ΠΔUt ,也就给出 NAWRUt 的估算 :NAWRUt = Ut - [ΔUtΠΔ3Ln ( Wt ) ] 3 Δ2Ln ( Wt ) 。这样由 (8) 式 就得到了潜在就业的估算 ,将潜在就业和趋势全要素生产率代入 (6) 式 ,得到潜在产出 。
ADF(Augmented Dickey2Fuller) 检验 。
消除趋势法的最大优点在于其简便易用 ,其中的 HP 滤波法 ,更是因为建立在对现实产出趋势
较为合理的描述基础上而得到广泛应用 。但 HP 滤波法也存在着一些争议 ,争议的焦点在于如何
选取λ,不同的λ值决定了不同的周期方式和平滑度 。从统计学的观点来看 λ, 必须是随意选取的 ,
数据时 ,还必须认真加以考虑 。
(二) 增长率推算法 ( GRE)
增长率推算法 (growth rate extrapolation method , GRE) 的基本思想是认为潜在产出增长率在长期 或至少一个相对长的时期内是恒定的 。③这样只要能够确定这一增长率 ,并且给出一个能够代表经
① 因为 Ln Yt
关键词 :潜在产出 产出缺口 消除趋势法 增长率推算法 生产函数法
一 、引 言
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概念 ,也是分析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重要工具 ,尤其 是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 。首先 ,在中期 ,估算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 ,有助于决策者确 认可持续实际经济增长的空间 ;在短期 ,估算产出缺口可以评估通货膨胀压力 。其次 ,估算潜在产 出和产出缺口是制定和评价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础 。具体来说 ,对现实产出水平与潜在产出水平的 比较 ,可以确定经济政策是以增加总需求为主还是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主 。
① 有关潜在产出概念界定思路的分析 ,请参阅 Scacciavillani 与 Swagel (1999) 。 ② 例如 ,王春正 (2003) 曾利用几种方法分别估算了我国“九五”时期的潜在增长率 。
31
郭庆旺 、贾俊雪 :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估算
函数法则较为全面地考虑了生产要素利用率和技术进步的影响 ,但估算过程较为复杂 。
生产函数法的最大优点在于估算潜在产出时 ,全面考虑了生产要素利用率和技术进步的影响 , 充分体现了潜在产出的供给面特征 ,所以这种方法也是目前国际上使用最多的方法 。但其估算过 程较为复杂 ,对数据的要求较高 。
三 、中国潜在产出的估算
我们利用上述三种方法具体估算我国 1978 —2002 年的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 ,数据主要来源于 《中国统计年鉴 (2003) 》,使用的统计软件为 Stata81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