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金术士导学案

合集下载

《炼金术士》教学设计(辽宁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炼金术士》教学设计(辽宁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炼金术士》教学设计(辽宁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炼金术士》,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汲取人生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至第四章:介绍主人公圣地亚哥的背景和梦境,引发他对炼金术的兴趣和追求。

2. 第五章至第八章:描述圣地亚哥在非洲沙漠的冒险经历,展示他面对困境时的勇敢和坚持。

3. 第九章至第十章:描绘圣地亚哥回到家乡,实现梦想的过程,以及对炼金术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小说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使学生深刻理解作品内涵。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汲取人生智慧,将作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作品中的关键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重点情节和人物的剖析,深入挖掘作品内涵。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小组讨论的表现。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小说情节、人物和主题思想的掌握程度。

3. 心得体会:收集学生对作品的感悟和启示,分析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否有所改变。

六、教学准备:1. 教材:《炼金术士》原著及教学指导用书。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白板等。

3. 教学资源:相关电影片段、图片、文章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炼金术士》的作者及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帮助学生理解小说内容。

3. 分段讲解:分别对小说的三个部分进行详细讲解,分析关键情节和人物形象。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针对小说的某一主题或情节进行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表达能力提升。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准确地讲解了小说的情节、人物和主题思想。

《炼金术士》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炼金术士》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炼金术士》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炼金术士》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掌握故事情节,理解主人公的成长历程。

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2 教学内容简介《炼金术士》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概述故事情节,梳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

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如梦想、勇气、坚持等。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炼金术士》的故事情节,理解主人公的成长历程。

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2.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隐喻。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解析作品中的象征和隐喻。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作品中的重要情节和主题思想。

提供相关阅读材料,丰富学生的知识背景。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步骤4.1 教学过程课堂导入:介绍《炼金术士》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新课导入:概述故事情节,梳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

深入解析: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如梦想、勇气、坚持等。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4.2 教学步骤第一步:课堂导入,介绍《炼金术士》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第二步:新课导入,概述故事情节,梳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

第三步:深入解析,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如梦想、勇气、坚持等。

第四步: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

阅读理解:评估学生对作品情节和主题思想的掌握程度。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5.2 教学反馈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反馈意见,进行教学调整。

《炼金术士》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炼金术士》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炼金术士》教案教案教学设计《<炼金术士>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炼金术士》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学习并掌握小说的艺术特色,如象征手法、寓言式的叙述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小说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领悟追求梦想的真谛,激发学生勇敢追寻自己梦想的热情。

培养学生在追求梦想过程中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小说的主题,即梦想的价值和追求梦想的意义。

分析主人公圣地亚哥的人物形象及其成长历程。

2、教学难点领会小说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及其深刻含义。

引导学生将小说中的哲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梦想。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小说的背景知识、情节发展、人物形象等,帮助学生建立对小说的初步理解。

2、讨论法组织学生对小说中的关键问题进行讨论,如梦想的意义、象征手法的运用等,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和交流。

3、阅读指导法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些关于梦想追求的小故事或名言警句,引起学生对梦想的思考和兴趣。

提问学生:“你们有自己的梦想吗?为了实现梦想,你们愿意付出怎样的努力?”2、作者及作品简介简单介绍作者保罗·柯艾略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

介绍《炼金术士》这部小说的影响力和文学地位。

3、初读文本,整体感知学生自主阅读小说,了解故事情节。

教师提问:“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4、精读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分析主人公圣地亚哥的性格特点,如勇敢、坚定、执着等。

讨论圣地亚哥在追求梦想过程中的成长和变化。

5、探究主题组织学生讨论小说的主题,如梦想的力量、人生的价值等。

引导学生思考小说对自己的启示。

《炼金术士》教案5

《炼金术士》教案5

《炼金术士》教案5教学目标:1、精读课文的内容和主旨2、了解小说的主题、主题形成的途径和主题实现的效果。

3、从对老妇人释梦、麦基洗德解天命的叙述中体会明暗交织的叙述手法对表现主题的意义。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分以下几步层层深入到挖掘《炼金术士》一文的小说主题。

一、由开篇的隐喻初识“幻想”的主题。

课堂实录片段一:师:本篇小说的母题是什么?为什么?生1:寻宝。

由于主人公圣地亚哥做了关于财宝的梦,然后他就去寻宝了。

生2:梦,追梦。

小男孩做了两个一样的梦,梦有些示意给他,他就去追梦了。

师:梦我们平常都在做,为什么说圣地亚哥的梦给了他示意呢?生2:由于他做了两次一样的梦,梦里告知他金字塔下面有宝藏。

师:特别好。

圣地亚哥两次做了一个同样的梦,这也就意味着这个梦不是一般的梦,它可能代表着某种特别的含义。

开篇的这个示意与隐喻让我们踏入了一个梦境,借此含蓄地告知我们这是一个关于梦的故事。

课堂的第一个环节直截了当地带领同学了解了小说的基本主题。

但这还只是一个宏观的主题,在这大主题下可以有很多的变故发生。

没有人会为了一个做过两次的梦而抛下现实的生活去冒险,就像小说最终那个强盗也做过两个同样的梦,他就根本没当一回事。

那么小说怎样推动主人公往前走呢?也就是说怎样让这个主题层层深入到,进入到预设的要求中去呢?在情节上支配了两个特殊的人物出场——神奇的吉卜赛老妇人,和撒冷之王麦基洗德。

此时,我在教学过程中支配了其次个环节。

二、从详细细节体会神奇的导引给人的示意。

课堂实录片段二:师:为了推动圣地亚哥去实现他的幻想,给他支配了两个指引者,第一个就是吉卜赛老妇人。

请大家说说看,吉卜赛老妇人是个怎样的人。

生:是个像巫婆一样的神奇人物。

师:印象中巫婆是怎样的一种人?生:阴森森的,神神叨叨,据说能通灵。

师:神神叨叨,能连接人与神。

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吉卜赛老妇人是一个连接现实与幻想的现实中人。

她代表着神的力气,但是又以一般人的形象消失,给人的感觉是阴暗的,对吗?生表示赞同。

《炼金术士》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炼金术士》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炼金术士》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炼金术士》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 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3.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1. 故事梗概和人物介绍;2. 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分析;3. 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和艺术手法探讨。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的理解;2. 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的把握;3. 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和技巧的运用。

2.2 教学难点1. 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的解读;2. 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特色的分析;3. 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作品的象征意义和艺术手法;3. 鉴赏法:分析作品的语言特色和文学价值。

3.2 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展示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作品鉴赏要点;2. 文学作品选读:提供相关的文学作品供学生阅读和分析;3. 作业与测试: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安排4.1 教学过程1. 故事梗概和人物介绍: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2. 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分析:通过讨论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3. 文学作品鉴赏:分析作品的语言特色和艺术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2 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故事梗概和人物介绍;2. 第二课时: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分析;3. 第三课时:文学作品鉴赏。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的表现:评价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2. 作业与测试成绩:评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

5.2 教学反馈1. 学生提问和讨论: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和困惑;2. 作业与测试的批改: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3. 学生反馈和建议: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炼金术士》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炼金术士》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炼金术士》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炼金术士》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激发学生对小说主题和人物的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炼金术士》的作者保罗·柯艾略及其作品特点。

概述小说的背景和故事情节,引发学生对主人公梦想的追求的兴趣。

1.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作者和作品背景。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梦想追求的看法。

第二章:人物分析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主人公圣地亚哥的人物特点及其成长过程。

培养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主人公圣地亚哥的性格特点,如勇敢、坚定、追求梦想等。

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圣地亚哥在不同情境下的选择和成长。

2.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关注对圣地亚哥的描述和描写。

利用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性格。

第三章:主题探讨3.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主题“追求梦想”的内涵。

培养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自我认知。

3.2 教学内容通过小组讨论和写作活动,探讨梦想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追求梦想,并实现个人价值。

3.3 教学方法利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的主题。

通过个人反思和小组分享,帮助学生形成对梦想追求的独立见解。

第四章:文学手法分析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手法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引导学生理解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

4.2 教学内容分析小说中的象征元素,如沙漠、炼金术士等。

通过小组讨论和写作活动,探索小说中的隐喻和深层含义。

4.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关注文学手法的运用。

通过小组讨论和创意写作,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五章:综合实践活动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引导学生将小说中的主题和人物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5.2 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如制作小说主题的海报、演讲比赛等。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将小说中的思想和价值观融入自己的生活。

《炼金术士》教学设计(辽宁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炼金术士》教学设计(辽宁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炼金术士》教学设计(辽宁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炼金术士》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能够运用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品味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讨论和分析,深入理解作品内容。

(2)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探讨作品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异同。

(3)结合生活实际,学会从作品中汲取人生智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关注人生的情怀。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梦想,勇敢面对困难。

二、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介绍:简要介绍《炼金术士》的作者、作品背景及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2. 故事情节梳理:概括性地讲述《炼金术士》的故事情节,重点分析主人公的经历和成长过程。

3.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主人公及其他重要角色,探讨其性格特点和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炼金术士》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2)学会从作品中汲取人生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了解作品内容,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2. 讨论分析: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比较阅读:引导学生将《炼金术士》与其他文学作品进行比较,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联系实际: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从作品中汲取人生智慧。

五、教学安排:1. 课时:本教案共需5课时。

2. 教学过程:(1)第1课时:介绍作品背景,梳理故事情节。

(2)第2课时:分析人物形象,探讨象征意义。

(3)第3课时:比较阅读,拓展视野。

(4)第4课时:深入讨论作品主题,联系实际。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分析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年高二语文同步教案:8.《炼金术士》(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学年高二语文同步教案:8.《炼金术士》(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炼金术士》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作家作品;掌握生字、生词等基础知识。

能力与方法:理解小说的情节与主题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自己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的品格教学重点:整体感知小说内容,归纳小说的故事情节教学难点: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教学过程:一、导入阿拉伯民间传说《一千零一夜》中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一个人在树下睡觉时做了个梦,梦见一个人衔着金币对他说:你的好运在波斯的一个叫伊斯法汗的地方,于是他立即踏上旅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却被警察错抓,他讲述了整个来龙去脉后,队长哈哈大笑,也对他讲了自己的一个梦:在波斯一户人家后院的树下,有一眼喷泉,喷泉下埋着宝藏。

说罢,释放了那个人。

那个人回到家中,果然在自家后院的喷泉下找到了宝藏。

预习过《炼金术士》的同学或许已经感觉到了,这个故事似乎跟我们要学习的这篇小说有某些相似之处。

没错,《炼金术士》就是取材于《一千零一夜》中的这个故事。

它的作者是巴西当代最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家保罗﹒戈埃罗。

下面我们先来对作家及其作品做一个了解。

二、作者简介保罗﹒戈埃罗近年来名声鹊起,被认为是继《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之后最受欢迎的拉美作家。

他1947年生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少年时期就立志写作,但母亲告诉他,在巴西想靠写作谋生是不可能的。

为此,家人甚至几次把他送进疯人院。

由于未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郁郁寡欢的戈埃罗从大学退学,一度像嬉皮士一样四处流浪,热中于炼金术、魔法、吸血鬼等神秘事物。

回到巴西后,他为摇滚乐歌星写过歌词,做过记者,办过杂志,甚至被当时统治着巴西的右派军人逮捕过,知道38岁才开始写书。

1987年,保罗﹒戈埃罗发表了他的成名作,充满浓厚宗教色彩的纪实性作品《朝圣》。

随后又陆续出版了《炼金术士》(又译《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第五座山》《光明斗士手册》《韦罗尼卡决定去死》《十一分钟》等。

戈埃罗的创作以理解自己为出发点,长于用朴素的语言、象征的手法来讲述富于意味的哲理。

炼金术士教案教学设计

炼金术士教案教学设计

炼金术士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炼金术士的基本概念和技术;2.掌握炼金术士所需的基本工具和材料;3.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炼金术士的概念和起源;2.炼金术士的基本工具和材料;3.炼金术士的实验过程和方法;4.炼金术士的应用领域和价值。

三、教学方法:1.授课法:通过讲解炼金术士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2.实践方法:设计实验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3.讨论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和交流心得;4.展示方法:学生展示实验成果和心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四、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炼金术士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炼金术士的好奇心。

2.传授知识:讲解炼金术士的概念、起源和基本工具等内容,让学生了解炼金术士的基本知识。

3.实践操作:提供实验材料和工具,让学生进行炼金术士的实验操作,例如合金制作、金属提纯等实验,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步骤和方法。

4.讨论分享: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实验中的心得和体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5.总结复习:对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化学生对炼金术士的认识和理解。

6.展示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和心得,鼓励他们向其他同学展示和交流,共同提高和进步。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和执行力;2.评估学生的讨论和分享能力;3.评判学生的实验成果和展示效果。

六、教学资源:1.教科书和教学课件;2.实验材料和工具;3.图片和视频资料;4.小组讨论和展示环节的评价表。

七、教学延伸:1.推动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炼金术士实验和研究;2.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科学实验室和研究机构;3.推荐相关炼金术士的书籍和研究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丰富知识。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炼金术士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并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

《炼金术士》最新教案

《炼金术士》最新教案

《炼金术士》最新教案2015-12-17一、导入新课:有一本小说封面上的介绍文字这样说道:“能够彻底改变一个人一生的书籍,或许几十年才出现一本,您所面对的正是这样一本书。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作品一一《炼金术士》,看看这部作品到底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又为什么会能够影响和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二、相关介绍:1、作者生平保罗•戈埃罗,巴西作家,1947年生于里约热内卢。

近年来他声名鹊起,被认为是继马尔克斯(哥伦比亚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作家,代表作为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之后最受欢迎的拉美作家。

少年时期就立志写作,但母亲告诉他,在巴西想要靠写作谋生是不可能的。

为此,家人甚至几次把他送进疯人院。

由于未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郁郁寡欢的戈埃罗从大学退学了,一度像嬉皮士一样四处流浪,热衷于炼金术、魔法、吸血鬼等神秘事物。

回到巴西后,他为摇滚乐歌星写过歌词,做过记者,办过杂志,甚至被当时统治着巴西的右派军人逮捕过,只到三十八岁才开始写书。

代表作有:《朝圣》《炼金术士》(又名《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我坐在彼德拉河畔哭泣》《韦罗妮卡决定去死》等。

《炼金术士》是作者最负盛名的小说,这部象征色彩极强的寓言故事被誉为“影响读者心灵一辈子的现代经典”。

戈埃罗的创作以理解自己为出发点,长于用朴素的语言、象征的手法讲述富于意味的哲理。

三、内容探究:(学生自读课文)梳理情节(主要人物?几人指点?挖到宝藏?)(西班牙牧羊少年/吉卜赛老妇人解梦、撒冷之王指点、难民说梦/ “挖到没有”暂且打“?”)问1:牧羊少年为何要找吉卜赛老妇人?明确:因为牧羊少年连续做了两个相同的关于寻宝的梦(做梦),他对此十分迷惑,希望让吉卜赛老妇人为自己看手相,解释梦境的含义。

问2:男孩对老妇人的解释满意吗?为什么?明确:不满意。

因为吉卜赛老妇人只告诉他必须到埃及的金字塔(释梦,但并未告诉他如何去埃及,而这却是男孩最想知道的。

圣地亚哥对这个结果非常失望,决定以后再也不把梦当一回事了(弃梦)。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炼金术士学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炼金术士学案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材料*炼金术士生命中的第五颗子弹有两个人横穿沙漠,水喝光了,其中一个人中暑倒下,另一个人就留下了一把枪和五发子弹,并叮嘱三小时后每隔半小时向天空放一枪,之后他就出发找水。

中暑的那个人在沙漠里焦急地等待着。

时间过去得很快,他鸣响了第一枪;然后,第二枪、第三枪、第四枪也相继鸣响,但找水的伙伴还没有回来。

只剩下最后一颗子弹了,怎么办?如果最后一颗子弹还不能唤回伙伴的话,自己就会被酷热的沙漠灼烤着痛苦地死去。

“怎么办?”他一次次地问自己。

终于,他失去了信心和毅力,把最后的子弹,也就是第五颗子弹对准了自己的头鸣响了。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最后的第五颗子弹的鸣响唤来了他的伙伴,唤来了满壶的清水,也唤来了他本该拥有却因为缺乏信心和毅力而再也得不到的生存的机会。

【哲理启发】在生活中,我们时时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关。

此时,我们只有两种选择:要么逃避,甚至于像那位中暑者那样,用第五颗子弹结束自己的生命;要么就咬紧牙关挺过去。

显然,我们要的应该是第二种选择。

因为,只有对自己、对他人充满信心,坚持不懈,我们才能为自己赢得生存的机会。

2人教版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语文 3[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1.单音字萦绕..( )( )祈祷..( )( )咨.询( )神清气爽.( ) 涉.及( )弥.天大谎( ) 不知所措.( )荒谬.( ) 嫉妒..( )( )迭.出( ) 双膝.( )挖掘.( ) 娱.乐( )不妨.( ) 深邃.( )卓.越( ) 救赎.( )孜.孜不倦( ) 【答案】 y ín ɡ r àoq í d ǎo z ī shu ǎn ɡ sh è m í cu ò mi ù j íd ù di é x ī ju é y ú f án ɡ su ì zhu ó sh úz ī 2.多音字相⎩⎪⎨⎪⎧( )手相( )互相量⎩⎪⎨⎪⎧( )量体裁衣()不可估量人教版高中语文4 露⎩⎪⎨⎪⎧( )袒露( )露馅儿 丧⎩⎪⎨⎪⎧( )沮丧( )发丧【答案】 xi àn ɡ xi ān ɡ li àn ɡ li án ɡ l ù lòu s àn ɡ s ān ɡ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zh àn ɡ( )篷zh àn ɡ( )目膨zh àn ɡ( )⎩⎪⎨⎪⎧救sh ú( )d ú( )武尺d ú( ) ⎩⎪⎨⎪⎧挖ju é( )ju é( )起ju é( )强 ⎩⎪⎨⎪⎧d ǔ( )博d ǔ( )塞江zh ǔ( ) 【答案】 帐 账 胀 赎 黩 牍 掘 崛 倔赌 堵 渚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1.启示·启事①命运给了他种种________(启示/启事),而梦想始终指引他策马前行。

《炼金术士》教案 教学设计

《炼金术士》教案  教学设计
布置作业
书写课后前六个生字。
(8)区分“渔”和“鱼”
(9)总结写作特点:课文先写远处的船只,到海岸的渔民这种这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10)指导朗读:海滨的大海多姿多彩我们在读的时候要重点突出这些词,突出它的美。
2.学习第三自然段。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1)海滨小城的海滩有什么特点?
(2)海滩贝壳有什么特点?
(3)理解“遍地”一词,并说一句话。指导“遍”的书写。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学习和积累,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对语文要素的认识已经有所提高,并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这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习的方法更加灵活了,并能够加以运用。
教学目标
1.认识“滨”等7个生字,正确度读“臂”,会写“灰”等5个字,理解课文词语的意思。
2.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学习第三段中;出示课件第三自然段,请同学自由读,注意红色的字。结合图片理解沙滩上贝壳多,学习生字。
最后出示练习目的是让学生积累优美的词语,为写作打基础。
教学过程(体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直接引入,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学习“滨”并书写。
2.提问“什么是海滨?”
4.你是从哪找到这些关键词语的?
5.教师总结:这样的句子就是中心句,它们有时候在段首,也可能在段尾。
学生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圈画关键语句。
汇报交流
1.学习第1、2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海滨小城的大海有什么特点?
(2)你能用你积累过得描写颜色的词语说一说这是一个()样的大海。
(3)请圈出这些颜色的词语。
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按要求活动

《炼金术士》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炼金术士》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炼金术士》教案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介绍教学目标:1. 了解《炼金术士》的故事背景和作者简介。

2. 掌握故事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1. 故事背景和作者简介。

2. 故事主题和象征意义。

3.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哲学思想。

教学活动:1. 教师简要介绍《炼金术士》的故事背景和作者简介。

2. 学生阅读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主题和象征意义。

4.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故事中的哲学思想的看法。

评估方式: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第二章:人物分析教学目标:1. 分析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2. 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发展。

3.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2. 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发展。

3. 引导学生思考人物的选择和成长。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2.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或写作方式,表达对人物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发展的看法。

4.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描述人物的选择和成长。

评估方式:1. 学生对人物分析的准确性和深度。

2. 学生表达和分享的能力。

第三章:情节解析教学目标:1. 分析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和转折点。

2. 理解情节对人物发展和主题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和转折点。

2. 理解情节对人物发展和主题的影响。

3. 引导学生思考情节背后的意义和启示。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和转折点。

2.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写作练习,表达对情节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情节对人物发展和主题的影响的看法。

4.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描述情节背后的意义和启示。

评估方式:1. 学生对情节分析的准确性和深度。

《炼金术士》教学设计(辽宁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炼金术士》教学设计(辽宁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炼金术士》一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小说中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和探讨小说中的寓意及现实意义。

4.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说基本情节的梳理:介绍主人公少年桑丘的成长经历,以及他与炼金术士之间的奇遇。

2. 人物关系分析: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动机和冲突,探讨人物之间的关系发展。

3. 主题思想探讨: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提炼出关于梦想、人生价值、勇气、友情等主题思想。

4. 小说写作技巧分析:分析小说的叙事手法、象征意义等,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5. 现实意义探讨: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的寓意及对自身成长的启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说基本情节的掌握、人物关系的分析、主题思想的探讨。

2. 教学难点:小说写作技巧的分析、现实意义的挖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小说中的具体情节和人物进行深入剖析。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将小说中的寓意应用到实际中。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炼金术士》的作者及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情节梳理:引导学生回顾小说基本情节,梳理人物关系。

3. 人物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分析其性格特点、动机和冲突。

4.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提炼出主题思想,并进行深入剖析。

5. 写作技巧分析:分析小说的叙事手法、象征意义等,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6. 现实意义联系: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的寓意及对自身成长的启示。

7.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炼金术士》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炼金术士》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炼金术士》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发学生对《炼金术士》的兴趣,激发阅读欲望。

2. 了解作者Paulo Coelho 的背景及作品特点。

3.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主题,思考人生意义。

教学内容:1. 介绍作者Paulo Coelho 的生平及作品风格。

2. 概述《炼金术士》的故事背景及主线。

3. 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及追求梦想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播放Paulo Coelho 的采访视频,让学生了解作者及作品风格。

2. 分享《炼金术士》的精彩片段,引发学生兴趣。

3. 讨论:你对自己的人生有何追求?你认为人生有意义吗?第二章:人物分析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及成长变化。

2. 培养学生对人物描写的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小说的主人公圣地亚哥的性格特点及其成长过程。

2. 探讨小说中的其他重要人物,如水晶店老板、英国人等。

1. 让学生阅读相关章节,注意对人物的描写。

2. 小组讨论:分析圣地亚哥及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

3. 分享小组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第三章:情节梳理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清小说的故事脉络,把握情节发展。

2. 培养学生对情节安排的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主要情节,如圣地亚哥的梦境、旅行等。

2. 分析小说情节安排的意义,探讨作者的写作手法。

教学活动:1. 让学生绘制小说情节发展图,帮助其理清故事脉络。

2. 小组讨论:分析小说情节安排的巧妙之处。

3. 分享小组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第四章:主题探讨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的主题,理解追求梦想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及自我认知。

教学内容:1. 分析小说中的主题元素,如梦想、勇气、爱情等。

2. 探讨小说对人生意义的启示。

1. 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章节,深入体会主题。

2. 小组讨论:分享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及感悟。

3. 分享小组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炼金术士教案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炼金术士教案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炼金术士【教学目标】1.能够抓住线索、重要语句、典型情节等关键信息做到长文短教,把握基本内容和情感。

2.体会小说的寓言化特点和小说主题的多义性。

3.能够体会小说“炼金,炼人生寻梦,寻初心”的主旨,并用其指导实际生活和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小说的寓言色彩,进而把握小说主题的多义性。

【课前预习】初读一遍小说(节选)【教学步骤】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一、评价导入激发兴趣师:今天老师要跟同学们一起领略一部作品,它是部怎样的作品呢?请看大屏幕。

ppt显示普通读者及评论家对作品的评价(1)“影响读者心灵一辈子的现代经典”“能够彻底改变一个人一生的书籍”读这部作品会让读者经历一次精神上的“奇幻之旅”(2)这个充满想象力的故事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生活。

(斯宾塞·约翰逊)它像是一部“成人童话”,一则寓言故事,不带教条的福音布道和心灵的励志哲学。

天命、信仰、梦想、爱心、实践是牧童圣地亚哥寻宝探险终而如愿以偿的慰藉。

(X淑英)描写人类自身的成长,和经过千辛万苦终于领悟要追寻的东西原来就在内心的道理。

(邱华栋)师:我们看到,无论是普通读者,还是作家、文学评论家都对这部作品有褒奖之词,这位作家也被誉为“唯一能够与马尔克斯比肩,拥有最多读者的拉美作家”。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品味这部充满着奇幻色彩的小说——巴西作家戈埃罗的《炼金术士》。

二、概述故事梳理情节师:我们课本中的是这部小说的节选,这部小说讲述了这样一个怎样的故事,请同学说一说。

西班牙牧羊少年圣地亚哥连续做了两个相同的关于寻宝的梦,他感到十分迷惑。

为了寻求答案他克服恐惧求助于吉卜赛老妇人,希望她能为自己解释这个梦境。

吉卜赛老妇人告诉圣地亚哥必须到埃及金字塔那里去,但她不知道怎么样到达埃及。

圣地亚哥感到非常失望,决定以后再也不把梦当一回事了。

就在他即将与梦想擦肩而过的时候,撒冷之王麦基洗德却现身点醒了他,并指引他努力去将梦想变为现实。

加之炼金家的提醒,圣地亚哥倾听自己的心灵,开始了寻梦之旅。

《炼金术士》精品导学案

《炼金术士》精品导学案

《炼金术士》导学案一、学习目标通过反复阅读小说的节选内容,积累基础知识,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并抓住富有哲理的句子分析主题。

二、作家、作品及时代背景:保罗·戈埃罗近年来名声鹊起,被认为是继《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之后最受欢迎的拉美作家。

他1947年生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少年时期就立志写作,但母亲告诉他,在巴西想靠写作谋生是不可能的。

为此,家人甚至几次把他送进疯人院。

由于未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郁郁寡欢的戈埃罗从大学退学,一度像嬉皮士一样四处流浪,热中于炼金术、魔法、吸血鬼等神秘事物。

回到巴西后,他为摇滚乐歌星写过歌词,做过记者,办过杂志,甚至被当时统治着巴西的右派军人逮捕过,直到38岁才开始写书。

1987年,保罗·戈埃罗发表了他的成名作,充满浓厚宗教色彩的纪实性作品《朝圣》。

随后又陆续出版了《炼金术士》(又译《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第五座山》《光明斗士手册》《韦罗尼卡决定去死》《十一分钟》等。

戈埃罗的创作以理解自己为出发点,长于用朴素的语言、象征的手法来讲述富于意味的哲理。

《炼金术士》是作者最负盛名的小说,又名《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

文章以“炼金术士”为题,其含义是人生也是一次炼金的过程,只有经历越多,才能炼出越加纯美的人生之金。

这部象征色彩极强的寓言故事被誉为“影响读者心灵一辈子的现代经典”,曾在美、法、意、德等18个国家名列畅销书榜首。

美国出版的英文版封面介绍文字称:“能够彻底改变一个人一生的书籍,或许几十年才出现一本,您所面对的正是这样的一本书。

”美国图书馆协会将该书推荐为“青少年最佳读物”。

法国文化部部长将保罗﹒戈埃罗称为“数百万读者心中的炼金术士”;台湾学者将其誉为“现代《小王子》”;香港则将它改编成了舞台剧。

《炼金术士》简介:作品描写了西班牙牧羊少年圣地亚哥,接连两次做了同一个梦,梦见他可以在埃及金字塔附近找到一批藏着的财宝。

男孩为了追寻他的梦,他卖掉羊群,开始他的寻梦之旅,然而命运似乎总会寻找各种机会来磨炼追求梦想的人,年少的圣地亚哥曾经被人骗去了所有的钱而心灰意冷;曾经在水晶店里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而面临事业小成的诱惑;曾经为一个沙漠的姑娘法蒂玛而在爱情与梦想间挣扎……在经历了跨海来到非洲,穿越撒哈拉大沙漠,一路奇遇迭起,历尽艰险之后,他在一个能把铅变成金子的炼金术士的指引和帮助下,克服种种困难,最终见到了金字塔,虽没找到财宝,但却悟出了藏宝的真正的地方。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咸祥中学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第三单元 《炼金术士》导学案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咸祥中学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第三单元 《炼金术士》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1、把握圣地亚哥的形象及意义2、理解小说的情节与主题的关系3、学习象征手法的运用4领悟小说阐述的理想与现实关系的哲理,树立正确的理想观二、课前准备1、文学常识(1)走近作者保罗·戈埃罗(又译为保罗·科埃略) 1947年出生于里约热内卢市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少年时期便立志成为像若热·亚马多一样成功的职业作家。

在从事文学创作之前,曾担任过编剧、剧场导演和记者,为巴西最著名的摇滚乐歌星创作过《减生于一万年之前》等六十余首歌词。

后沉迷于研究炼金术,魔法、吸血鬼等神秘事物,作为嬉皮士周游世界,与一些秘密团体和东方宗教社会有过接触。

被认为是继马尔克斯之后最受世人欢迎的拉美作家。

1988年,凭借《一千零一夜》中一个故事的启发,保罗·科埃略创作出版了寓言故事《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原著名《炼金术士》),是作者最负盛名的小说,被誉为“影响了读者心灵一辈子的现代经典”。

(2)、课文赏析《炼金术士》的寓言色彩非常明显,主题的哲理包孕在故事之中。

圣地亚哥梦中的财宝不过是个人梦想的象征;卖爆米花的小贩是以经济实力为借口无限期的延迟寻找自己的梦想,最终碌碌无为的人们的象征;茫茫的沙漠、遥远的埃及则象征着寻梦之旅的重重磨难……这是一篇侧重通过事件来表现主题的小说。

主人公牧羊少年圣地亚哥在寻梦的过程中成长。

它启示人们:实现梦想的过程是一个万分艰难的过程,需要经受种种考验,勇气、热情、执著、智慧……缺一不可。

(3)、相关知识魔幻现实主义,是20世纪拉丁美洲重要的小说流派,发轫于30年代。

早期主要表现为对美洲印第安人和黑人神话传说的发掘,40年代后演化为对拉丁美洲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它通过各种神话原型的显现以展示拉丁美洲文化的混杂和社会的畸形,产生了一大批轰动世界的佳作,如卡彭铁尔的《这个世界的王国》(1949)、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1967)等等。

60年代以后,魔幻现实主义盛极而衰,但它的某些创作方法一直延续到70年代甚至更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汉学校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
执笔:赵香格审核:语文组使用:语文组时间:2015112 学案编号:yw20151125
《炼金术士》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掌握生字、生词等基础知识。

2、了解小说主题与不同艺术手法对主题呈现的意义。

【重点难点】
寓言、象征的艺术手法对主题呈现的意义。

整体感知小说内容,归纳小说的故事情节。

【课前预习】
关于作家作品及时代背景:
保罗·戈埃罗近年来名声鹊起,被认为是继《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之后最受欢迎的拉美作家。

他1947年生于巴西里约热内卢, 1987年发表了他的成名作,充满浓厚宗教色彩的纪实性作品《朝圣》。

随后又陆续出版了《炼金术士》(又译《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第五座山》《光明斗士手册》《韦罗尼卡决定去死》《十一分钟》等。

戈埃罗的创作以理解自己为出发点,长于用朴素的语言、象征的手法来讲述富于意味的哲理。

《炼金术士》是作者最负盛名的小说,这部象征色彩极强的寓言故事被誉为“影响读者心灵一辈子的现代经典”,曾在美、法、意、德等18个国家名列畅销书榜首。

美国出版的英文版封面介绍文字称:“能够彻底改变一个人一生的书籍,或许几十年才出现一本,您所面对的正是这样的一本书。

”美国图书馆协会将该书推荐为“青少年最佳读物”。

法国文化部部长将保罗﹒戈埃罗称为“数百万读者心中的炼金术士”。

《炼金术士》简介:作品描写了西班牙牧羊少年圣地亚哥,接连两次做了同一个梦,梦见他可以在埃及金字塔附近找到一批藏着的财宝。

男孩为了追寻他的梦,他卖掉羊群,跨海来到非洲,穿越撒哈拉大沙漠,一路奇遇迭起,历尽艰险。

后来,他在一个能把铅变成金子的炼金术士的指引和帮助下,克服种种困难,最终见到了金字塔,虽没找到财宝,但却悟出了藏宝的真正的地方。

作品富有强烈的象征色彩,启示人们如要实现梦想,则需要经历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勇气、智慧、执著和经受考验。

2.注音
萦绕(yínɡ) 耶稣(sū)祈祷(qí)(dǎo)沮丧(jǔ))咨询(zī) 真蠢(chǔn) 惭愧(cán) 倔强(jiànɡ)攒钱(zǎn) 袒露(tǎn) 肃穆(mù) 供养(ɡōnɡ)宽慰(wâi) 企慕(mù) 行囊(nánɡ) 繁难(nán)教师
“复
备”栏
或学
生笔
记栏
3.字形辨析
咨询/恣意书籍/慰藉压垮/挎包耶稣/桃酥
4、词语解释
企慕:
名副其实:
弥天大谎:
【问题探究】
1、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2、《炼金术士》这篇小说是围绕着哪个母题展开故事情节的呢?
3、快速阅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

4、圣地亚哥在寻梦途中受到了哪些检测?
第页共8页第页共8页
5、《炼金术士》的作者保罗﹒戈埃罗曾经说过“实现自己的天命是人们唯一的义务。

”“当你全心全意梦想这什么的时候,整个宇宙都会协同起来,助你实现自己的心愿。

”什么是“天命”?哪些力量帮圣地亚哥实现梦想?
6、撒冷之王麦基洗德跟圣地亚哥讲了很多的话,其中包括卖爆米花的小贩和寻找绿宝石的矿工的故事。

撒冷之王给圣地亚讲述卖爆米花的小贩和寻找绿宝石的矿工的故事意图分别是什么?
7、小说的主题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的手段来形成小说的主题的?8、小说中都有哪些象征呢?
【拓展阅读】
1、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苏格拉底
2、对于年轻人来说,未来是一个仙境。

——塞拉
3、我宁可做人类中有梦想和有完成梦想的愿望的、最渺小的人,而不愿做一个最伟大的、无梦想、无愿望的人。

——纪伯伦
4、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车尔尼雪夫斯基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第页共8页第页共8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