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向余宽与余宽C值——道路设计中规范要点解析(务实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缘石的主要功能如下:
1 分隔行车区域和其它交通方式运行区
域,或分隔其他用途的区域;
2 支撑路面结构边缘;
3 标出路面边缘的轮廓,诱导交通;
4 排水控制;
5 美化路容。
运用材料
14
附2-2
城市道路中立缘石设在中间分隔带、侧分隔带及路侧带两侧。当设在中间分隔 带及侧分隔带时,外露高度宜为15~20cm;当设置在路侧带两侧时,外露高度宜为 10~15cm。路侧缘石除引导排水外,其高度尚需考虑人员上下车及车门开启的要求。
限界下侧的
侧向宽度由
路缘带和安
全带组成 。
运用材料
19
城市道路规范规定:道路建筑限界几何形状为净高和净宽边界线组成的空间 界线,顶角宽度(E)不应大于机动车道或非机动车道的侧向净宽(Wl)。 道路建筑限界内不得有任何物体侵入。
无中间分隔带
运用材料
20
有中间分隔带
前页后图中增加了缘石外露高度(h)和安全带宽度(WSC)的表示, 使道路建筑限界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界线。当缘石高度不能保证车辆行 驶的侧向净宽度时,应考虑适当加宽侧向宽度。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第5.2.6、5.2.7、13.2.3条,《城市道路路
线设计规范》第5.2.7条有类似规定。(分隔带宽度可适当缩窄,但应满足侧向净宽度要求)
运用材料
28
30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第3.4.1条条文说明:桥涵净空符 合公路建筑限界要求,可使桥梁与路基段更好的衔接,公路上 的车辆可维持原速通过桥梁。车辆在公路上无障碍地行驶,尤 其是在高速和一级公路上,这是现代交通的最基本要求。
限界进行计算。由于近年来单坡型混凝土护栏大量使用,
现对侧向C值(Wsc)多以护栏与路面交界点开始计算。
运用材料
31
桥梁与道路衔接时,左侧路缘带相同,但桥梁上未考虑 左侧安全带Wsc的宽度。
运用材料
32
(四-2)桥下净空(主要针对桥下为道路时)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第6.0.7条:桥下净空应符合被交叉公路、其他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整体式断面
运用材料
2 城市道路横断面
公路横断面
路缘带
路缘带
公路的横断面右侧一般多设置较宽的右侧路肩带,此部分形成了
公路右侧的侧向宽度,因此公路运用中材右料侧多未考虑余宽C值。
3
附4 路肩
限界线
硬路肩
运用材料
设置 右侧 路肩
4
少数公路未设右侧宽路肩。这样情况下需要 考虑C值的设置 ,保证外侧车道车辆正常运行。
道路建筑限界的规定;《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第3.4.5条规定:跨线桥 下除符合3.4.1桥涵净空的规定外,尚应满足桥下道路视距和前方信息识别 的要求。
运用材料
5
附1 侧向余宽
左侧路缘带和余宽C值提供了安全行车所必需的侧向余宽,并能引 导驾驶员的视线。侧向余宽公路通行车辆在高速行车时,行车道两侧需 预留的富裕余宽度,即车道边线到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运用材料
6
附1-a 侧向余宽
➢C值当设计速度大于100km/h 时为0.5m;设计速度小于或等 于100km/h时为0.25m。
公路硬路肩边缘或凸起式中央分隔带边缘宜用硬材铺筑的凸起缘石。 缘石一般可分为栏式缘石和斜式缘石两种,可单独设计、也可与路面整体 设计。公路上缘石高度一般不大于20cm。
在设计速度≥80km/h 的公路上,无论什么形式的缘石几乎都不具有防 止车辆越出路外的功能,特别是垂直的缘石(高度在20cm以上),反而会使 车辆弹起而减弱防撞护栏的功能,甚至会出现翻车等情况,因此不推荐在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中央分隔带上采用栏式缘石。由于缘石没有防止车 辆越出路外的作用,原则上应在公路中分带、路外侧设置防撞护栏。
部分特殊路段如为保证隧道内线形弯曲段或路外地形陡峻段的行车安全,立缘 石可加高至25~40cm。其埋置深度应能抵抗路侧带荷载的侧压力,保证结构稳定。
(由于防撞等级要求,对于地形陡峻段采用防撞设施更为合适)
道路上的分隔带采用立缘石围砌,需要考虑防撞要求时,应采用相应等级的防 撞护栏。
运用材料
15
附2-3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将≥ 50km/h的速度分成了两档,当设计速度为
80~70km/h时,安全带最小宽度为0.5m,相应侧向净宽取 1m。参照公路规范
规定,当设计速度大于100km/h 时C值为0.5m,考虑到城市道路最大设计速度
为100km/h,故立交中当设计速度为80~70km/h时,安全带最小宽度宜与路线
由于公路中路缘石主要起视线诱导、拦水作用,同时考虑到车辆冲 撞中等高度的路缘石宜导致车辆翻转,常规设计时,公路中路缘石的高 度多小于20cm。《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 60-2015第3.4.2条中规 定:路缘石高度可取0.25~0.35m,当跨域急流、大河、深谷、重要道路、 铁路、主要航道,或桥面常有积雪、结冰时,其路缘石高度宜取用较大 值。(考虑缘石拦护作用时)
在13版路线设计规范中:当设计速度≥ 60km/h时,侧向净宽为 0.75m、
安全带宽度为 0.25m、路缘带宽度为0.5m。12版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在安
全带及路缘带与路线规范相同的情况下侧向净宽取为1m(受桥梁规范影响),
不合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2016局部修订版已将此值调整为与城市道路
路线规范一致的0.75m。
9
缘石25cm高
运用材料
桥梁规范中车辆 荷载布置示意图
10
道路建筑限界中余宽C值(安全带宽度Wsc)解析
(二)公路、城市道路多本规范中对建筑限界作出了规定,如《公路 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第6.6.1条:公路建筑限界是为了保证 公路上各种车辆的正常运行与安全,在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不得 有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间范围。在公路横断面设计中,公路标志、护 栏、照明灯柱、电杆、绿化、行道树以及跨线桥的梁底、桥台、桥墩 等的任何部分不得侵入公路建筑限界之内。
突出安全要求
运用材料
29
桥梁段横断面上应考虑安全带宽度的设置
运用材料
30
建筑限界范围内有障碍 物,如路缘带外安全带 宽度范围内固定物高度 大于25cm时,应加宽 侧向净宽度,使安全带 宽度(Wsc)满足要求。
桥梁上设混凝土护栏时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4.6.3条条文说明中表明:
混凝土护栏侧向C值(Wsc)的计算,原以护栏变坡点作为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提出的定义相同。
➢分类解析: 路基段、桥梁段、隧道段。
(三)路基段中的余宽C值(安全带宽度Wsc)
运用材料
11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整体式断面(左为路线规范、右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示图)
与余宽相关联的缘石高度
由上述断面图看,两规范中限界图示是一致的,对于限界图中路缘 石的高度,在路线规范中规定了0.25m的具体数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中对路缘石高度D值解释为:小于或等于0.25m。
运用材料
侧向净 宽度为 路缘带 宽度与 安全带 宽度之 和。
桥梁规 范与道 路规范 有区别。
22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城市道路
交叉口设计规程 》对于道路建筑限界的定义 基本一致,各城市道路规范的规
定也与公路设计规范相当。但在侧向净宽 Wl、安全带宽度 Wsc、路缘带宽度 规定有差异 。
0
道路设计中规范要点解析(I) 2017
--侧向余宽与余宽C值
运用材料
制作人:广州市政
1
道路建筑限界中余宽C值(安全带宽度Wsc)解析
(一)公路、城市道路规范中对建筑限界作出了规定,余宽C值(城市 道路中为安全带宽度Wsc值)是限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在多本规 范均有规定(规定略有不同),有必要对此值进行对比分析。
➢缘 石 高 度 小 于 或 等 于 0.25m , 一般情况小高速公路可不设路 缘石。
运用材料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分离式路基)
由于分离式路基一般在左侧也设 置了相对较宽的硬路肩,因此分离式 路基左侧未明确考虑C值这一问题。
7
宽中分带及 分离式路基
运用材料
8
10
城 市 道 路 横 断 面
运用材料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中条文说明)
当路基段采用高缘石时(高 度大于一定值,如25cm),可认 为其对于道路上运行的车辆而言 实质上是是障碍物,设计中需考 虑适当加宽侧向宽度值。
运用材料
21
分车带按其在横断面中的不同位置及功能,可分为中间分车带(简称中 间带)及两侧分车带(简称两侧带),分车带由分隔带及两侧路缘带组成。
公路中的路基段右侧一般多设置较宽的右侧路肩带,此部分形成 了公路右侧的侧向宽度,因此公路中右侧多未考虑余宽C值。路基左侧 因左侧路缘带宽度值不大,故考虑余宽C值,并和左侧路缘带构成安全 行车所必需的侧向余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定义,与右侧侧向宽度差C值)。
城市道路中一般右侧也不设宽路肩,因此左右侧均考虑安全带宽 度Wsc值,其与路缘带组成了侧向净宽。
宜取用较大值。
运用材料
12
附2-1
桥梁段如外侧栏杆不具 备防撞功能,则路缘石高度 宜取用较大值,以对失控车 辆起到第一道防护作用,降 低事故严重程度,减少事故 损失。
当跨域急流、大河、深
谷、重要道路、铁路、主要
航道等,或桥面常有积雪、
结冰时,采用具有相应防撞
等级的防撞护栏则更有利于
安全。
运用材料
13
设置护栏时应根据护栏需要的宽度加宽路基。
运用材料
24
对于车道两侧存在障碍物时,侧向宽度应予以保障。如:
(1)单幅路及三幅路采用中间分隔物
分隔对向交通时,机动车道路面宽度还
应包括分隔物的宽度。若中间用分隔带
或栏杆分开,应加上两侧的横向安全距
离宽度各0.25m(小于60km/h)。运用材料
25
(2)当采用分隔栏隔离机动车 道及非机动车道时,也应加上两 侧的横向安全距离宽度值 。
如路缘石能对失控车辆起到第一道防护作用,则更能有效地降低事
故严辆的
拦护作用,根据不同车速、不同碰撞角度、不同缘石高度条件的路缘石
碰撞仿真试验结果,路缘石对偏驶车辆的拦护效果优劣程度为35>30>
25>40>15>20cm,因此桥涵通用规范建议路侧环境危险时,缘石高度
高缘石也不一定能阻止车辆跨越
运用材料
16
由于左侧路肩(路缘带)不宽,设计中需考虑由左侧路缘带和余宽C值 组成的侧向余宽。公路侧向余宽为车辆在高速行驶时,行车道两侧需预留的 富裕余宽度(即车道边线到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它也能起到引导驾驶员视 线的作用。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4.0.4条条文说明
现行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公路路线设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中对桥面建筑限界的规定有5.0.1、5.0.2条。其 中5.0.1条:桥面净空限界、桥面最小净高、各组成部分的宽度(含路缘带 宽度、安全带宽度)与《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规定相同。第5.0.2条: 城市桥梁中的小桥桥面布置形式及净空限界应与道路相同,特大、大、中桥 的桥面布置形式及净空限界中车行道及路缘带的宽度应与道路相同,分隔带 的宽度可适当缩窄,但不应小于《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规定的最小值。 (应满足设置侧向净宽度、桥梁防护设施的要求,也满足纵向衔接要求)
(3)在路侧存在不可移除的障 碍物时,如等级不高的道路, 相应的侧向宽度也应予以保证。
运用材料
26
运用材料
保证道路的侧向宽 度对行车安全与舒 适性是必要的。
27
(四)桥梁段中的余宽C值(安全带宽度Wsc)
桥梁段建筑限界分为桥面净空和桥下净空两部分。
(四-1)桥面净空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第6.0.6条及《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第3.4.1 条规定:桥面净空应符合公路建筑限界的规定(与路基段一致),桥上设置 的各种管线、安全设施及标志等不得侵入公路建筑限界(桥涵净空限界)。
规范一致取0.25m,相应侧向净宽为运0用.7材5料m。
23
14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对普通公路建筑限界中的侧向 宽度作了一定调整。《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和03标准中规定: 二、三、四级公路的侧向宽度为路肩宽度减去0.25m;14标准中 调 整 为 : 二 级 公 路 的 侧 向 宽 度 为 硬 路 肩 宽 度 ( 1.5/0.75 、 0.75/0.25m),三、四级公路的侧向宽度为路肩宽度减去0.25m。
计细则》(总校稿)、《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和《公路立体
交叉设计细则》中对余宽C值(主要针对左侧)规定是一致的。
运用材料
17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也对类似余宽C值的安全带宽度Wsc值作了规定。 由于城市道路多不设较宽的右侧硬路肩,因此两侧都需要考虑设置安全带 宽度。
运用材料
18
20
在限界范围 不得有障碍 物侵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