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六年级第二学期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能与能源
1、★知道能的各种形式并能认识与区分不同形式常见的能。

能的各种形式:动能、势能、声能、热能(内能)、电能、光能、核能、化学能等。

(练习册P1,2)
2、知道各种形式的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能列举一些常见的能的转化实
例。

★能可以由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练习册P3)
如:电风扇把电能动能,
酒精灯燃烧能把化学能热能和光能,
灯点亮后能把电能光能和热能。

3、★认识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并能在实例中加以区分。

热由高温的地方传到低温的地方,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端转移到另一端叫做“热传递”,热传递的过程是内能(热能的转移)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对流:只有在液体和气体进行中。

(空调吹出的冷暖气对流,烧水时水对流)传导:主要在固体中进行。

(金属勺放入热水中,露在外面的勺柄也热)辐射:是一种不需要介质的传热方式。

辐射可以在真空中进行。

(太阳能通过辐射转移至地球的。


非金属是热的不良导体,金属是热的良导体。

4、理解防止热传递的保温措施。

乐于解释一些与热传递有关的日常现象。

1使用热的不良导体,避免热以传导的方式流失。

2使用密封容器,避免热以对流的方式流失
3动物体表羽毛及脂肪,能减少由传导和对流而散失的热,保暖作用。

5、★了解能源的种类
按能源是否自然存在,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自然界本来就有的。

石油、煤、天然气、风能、海洋能等)
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转化或加工而成。

液化气、煤气、焦炭、电能、蒸汽)一次能源按能否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短周期)分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

按能源的开发程度,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常规能源:世界上大量消耗的石油、天然气、煤和核能等称为常规能源。

新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的,指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和生物质能等。

6、了解在使用燃料时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如:一旦家中发生煤气泄露,应立刻打开窗户、关闭煤气开关;使用燃料时确保窗户打开;不要将衣物、报纸或其他易燃物放在燃气灶或燃气热水器附近;不要让小孩接近燃气灶或燃气热水器;选用优质的燃气灶等家用燃具。

……
7、认识人类利用和开发新能源的途径和前景。

为了缓解能源短缺的威胁,我们除了节约能源外,还要开发其他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核能、地热能……。

第六章水与人类
1、★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分布情况。

自然界中的水可分为三大类: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2、★知道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地球上的水很多,但人类可
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地球水体总储量的1%。

3、知道水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不同种类的生物体内的含水量各不
相同。

公鸡:约74%;玉米:约70%;鱼:67%;水母:约95%;认识生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意识到水对生命的重要性。

4、★认识天然水存在的主要杂质以及一些净化水的方法。

自然界里的水都含有杂质,如悬浮的微粒、微小的生物和溶解的物质等。

净化水的方法:(练习册P30配对)
沉淀(加明矾)
过滤蒸馏加氯特
点使水中悬浮颗粒凝聚成较大颗粒
而沉淀下来。

(除
较大固体颗粒)除去悬浮微粒(除较小固体颗粒)根据物质熔点的不同,去除已溶解在水中的物质。

杀死水中微小生物
5、初步学会过滤的实验技巧。

(实验仪器:铁架台,漏斗,滤纸,烧杯)过滤操作的要点: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①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

②加到漏斗里的液体低于滤纸边。

三靠:①漏斗下端尖口紧靠烧杯内壁;②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③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书P57
6、★区分过滤法和蒸馏法的使用范围。

过滤法只可除去悬浮的颗粒,而不能把微小生物和已溶解的物质杀死和去除。

而蒸馏法却能除去微小生物和已溶解的物质。

7、★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及具体事例。

水的三态是液态、固态和气态,它
们之间的关系是:液化(下雨,雾,浴室墙上水珠)
沸腾(烧水)
熔化(冰化)
凝华(雪,霜)凝固
(血液,煮鸡蛋)升华(樟脑丸)固体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0℃。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称为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液体(水)
气体(水蒸汽)固体(冰)
8、★设计并实施探究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①液体的温度②液体的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情况。

加快蒸发的条件:①液体的温度高②液面面积大③空气流通。

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练习册P34)
探究对象控制条件
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

液体的表面空
气的流动
液体的温度对蒸发的影响不同相同相同
液体的表面积相同不同相同
液体的表面空气的流动相同相同不同
9、★了解自然界里的水循环。

(书P69活动6.13)
10.了解造成水质污染的原因。

①城市生活污水②农药和化肥③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
第七章空气与生命
1、★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

空气有多种气体组成,主要有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约占0.03%)和少量稀有气体(约占0.94%)。

另外还含有水汽和其他微粒(如微生物、花粉、尘埃)等。

2、★学会检验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方法。

(练习册P44,45)
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二氧化碳:①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使碳酸氢盐指示剂由红色变成黄色。

水蒸气:氯化钴试纸由蓝色变成粉红色,既可表明有水蒸气的存在。

3、★认识燃烧的条件。

燃烧有三项不可缺少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4、知道食物通过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

燃烧
食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热能、光能)
5、★了解一些基本的灭火方法。

(练习册P47)
油锅着火时,应立刻盖上锅盖。

森林着火时,可锯走一些树木
实验室打翻酒精灯导致小面积着火时,可用湿抹布或黄沙铺盖进行灭火.
6、★了解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

阳光
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水淀粉+氧气
叶绿素
★(书P93活动7.9,P95活动7.10,活动7.11)
①在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前,先将绿色植物放在黑暗处2-3天,目的是把叶
片内得淀粉消耗掉。

②用黑纸将一部分叶片遮盖,放置在强光下数小时目的是检测光合作用是
否需要阳光。

③取下处理后的叶片,将叶片放在酒精内隔水加热,目的去除叶片中的叶
绿素。

④在塑料袋中放入碱石灰目的是吸收里面的二氧化碳,此做法为了检测光
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

⑤用碘液检验叶片中是否含有淀粉。

有淀粉存在,碘液会变蓝色。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化学能,储存在淀粉中。

7、★通过实验能推断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光合作用的条件:阳光、叶绿素
光合作用的原料:水、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氧气
8.肺(主要是肺泡)是动物体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的场所。

9.★生物呼吸需要消耗氧气同时释放二氧化碳。

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含有较少的氧气,较多的二氧化碳和水。

且呼
出气体温度较高。

因为呼吸作用是一个消耗食物和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水和能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食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10.知道生物通过呼吸作用来释放食物中的能量
在细胞内,氧气和食物产生反应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书110练59 1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能保持自然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12.★空气污染指数是一种反映和评价空气质量的方法,目前我国计入空
气污染指数的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13.★空气污染主要来自三方面:①燃料的燃烧②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气③
汽车排放的尾气
14.空气污染使人们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升高,如引发支气管炎、哮喘。

15.香烟中含有一些有害物质,如尼古丁,会使人上瘾,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