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初一中考必考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精湛(zhàn)拈轻怕重(niān)
B. 欣慰(wèi)精疲力竭(jié)
C. 崇高(chóng)毕恭毕敬(bì)
D. 潇洒(sǎ)惟妙惟肖(xiào)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受到了深刻的启发。

B. 我喜欢看书,特别是小说和历史。

C. 由于天气原因,这次旅行被迫取消了。

D. 他虽然学习努力,但是成绩一直上不去。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指“吹绿”。

B. “独在异乡为异客”中的“异”,指“不同的”。

C. “桃花潭水深千尺”中的“千尺”,指“很深”。

D.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月亮”。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我们学校的运动会即将举行。

B. 他非常擅长唱歌。

C. 我希望你能够认真完成作业。

D. 她的心情一直很好。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本书就像一座知识的宝库。

B.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D. 那朵花像一片白云。

6.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原句:我们要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改句: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这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B. 原句:他的声音洪亮,让人感到振奋。

改句:他的声音洪亮,使人振奋。

C. 原句: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改句:春天来了,世间万物复苏。

D. 原句:她微笑着,仿佛在说:“谢谢你。


改句:她微笑着,仿佛在道谢。

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他每天都坚持锻炼身体。


B. “她努力学习,希望能考上好大学。


C. “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8. 下列各句中,表达效果最佳的一项是()
A. 春天来了,小草发芽了,花儿开放了。

B. 春天来了,小草青了,花儿红了。

C. 春天来了,小草绿了,花儿艳了。

D. 春天来了,小草青了,花儿红了。

9. 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老师您好,您的课讲得太好了,我非常喜欢。

B. 这件衣服真漂亮,多少钱?
C. 请问您能帮我解答一下这个问题吗?
D. 这件事是你做的吗?你怎么这么不负责任?
10.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性相同的一项是()
A. 他很聪明,学习成绩很好。

B. 我们要热爱祖国,建设美好家园。

C. 我很喜欢看电影,尤其是科幻片。

D. 他的性格很开朗,总是笑眯眯的。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庐山谣》中“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的喜爱。

2. 《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霜”指的是________。

3. 《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的追求。

4. 《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绘了________的壮观景象。

5. 《春晓》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的喜爱。

6. 《泊船瓜洲》中“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描绘了________的景象。

7. 《鹿柴》中“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的喜爱。

8. 《绝句》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描绘了________的景象。

9. 《池上》中“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的喜爱。

10. 《草》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的感慨。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 简述《春晓》一诗的主题思想。

2. 简述《静夜思》一诗的表现手法。

3. 简述《泊船瓜洲》一诗的写作背景。

4. 简述《鹿柴》一诗的意境。

四、作文(50分)
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答案:
一、1.C 2.C 3.B 4.D 5.A 6.A 7.C 8.C 9.C 10.D
二、1.敬亭山 2.霜 3.登高望远 4.瀑布 5.春景 6.山水 7.山林 8.自然 9.池水
10.自然规律
三、1.主题思想:《春晓》一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表现手法:运用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春天的景象描绘得生动形象。

3.写作背景:诗人王之涣在唐代,当时正值春天,他游览了庐山,写下了这首诗。

4.意境:通过描绘空山、人语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幽深的意境。

四、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