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2课后集训:第一单元课题3纯碱的生产 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集训
基础达标
1. (多选)关于Na2CO3和NaHCO3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
B.NaHCO3比Na2CO3稳定
C.石灰水能和NaHCO3反应,不与Na2CO3反应
D.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为2∶1
解析: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A项正确。

Na2CO3的熔点为851 ℃,而NaHCO3超过100 ℃即开始分解,B项错误。

石灰水和Na2CO3、NaHCO3都能反应生成CaCO3沉淀,C项错误。

盐酸足量时有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
H2O+CO2↑,因此D项正确。

答案:AD
2.在制小苏打(NaCl+CO2+NH3+H2O====NaHCO3↓+NH4Cl)的操作中,应在饱和食盐水中()
A.先通入CO2,达到饱和后再通入NH3
B.先通入NH3,达到饱和后再通入CO2
C.CO2和NH3同时通入
D.以上三种方法都行
解析:CO2在NaCl溶液中溶解度小,先通NH3后溶液呈碱性,能溶解大量的CO2,生成大量的HCO-3,从而析出大量的NaHCO3晶体。

答案:B
3.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为碳酸钠。

现加热5.00 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混合物质量减少了0.31 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A.3.38 g
B.4.58 g
C.4.16 g
D.4.41 g
解析:假设原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为x,则:
2NaHCO3====Na2CO3+H2O+CO2↑Δm
84×2 106 84×2-106=62
x 0.31 g
解得:x=0.84 g
则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
5.00 g-0.84 g=4.16 g
答案:C
4.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的最佳方法是()
A.加入适量盐酸
B.加入NaOH溶液
C.加热灼烧
D.配成溶液后通入CO2
解析:Na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Na2CO3。

答案:C
5.纯碱和小苏打是厨房中两种常见的用品,它们都是白色固体,下列区分这两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别用炒锅加热两种样品,全部分解挥发,没有残留物的是小苏打
B.用洁净铁丝蘸取两种样品在煤气火焰上灼烧,使火焰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的是小苏打
C.用两只小玻璃杯,分别加入少量的两种样品,再加入等量的食醋,产生气泡快的是小
苏打
D.先将两种样品配成溶液,分别加入石灰水,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小苏打
解析:2NaHCO 3 △Na 2CO 3+H 2O+CO 2↑,分解后仍有残留物,A 项错误。

Na 2CO 3
和NaHCO 3都能发生焰色反应,使火焰显黄色,B 项错误。

Na 2CO 3+Ca (OH )2==== CaCO 3↓+2NaOH ,NaHCO 3+Ca (OH )2====CaCO 3↓+NaOH+H 2O ,二者与石灰水反应都有白色沉淀生成,D 项错误。

Na 2CO 3与醋酸反应分两步进行,产生气泡的速率慢。

答案:C
6.(多选)下列实验中,没有白色沉淀或晶体析出的是( )
A.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NaOH 固体
B.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 2
C.氯化钙溶液中通入少量CO 2
D.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
解析:A 项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NaOH 固体,吸水、放热,Ca (OH )2溶解度降低,可析出Ca (OH )2;
B 项饱和Na 2CO 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 2,发生反应Na 2CO 3+CO 2+H 2O==== 2NaHCO 3,NaHCO 3溶解度小,可以析出NaHCO 3晶体;
C 项CaCl 2溶液中通入CO 2,不发生反应;
D 项NaHCO 3与BaCl 2不发生反应。

答案:CD
7.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25 g 放在大试管中加热至质量不再减轻为止,冷却称量得到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8.8 g 。

求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解析:设原混合物中NaHCO 3的质量为x ,
x 25 g-18.8 g=6.2 g
g
x 2.662168 解得x =16.8 g
Na 2CO 3的质量为25 g-16.8 g=8.2 g
答案:8.2 g
综合运用
8.某学生拟用NaOH 溶液吸收CO 2气体,制备Na 2CO 3溶液,为了防止通入的CO 2气体过量生成NaHCO 3,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
①用25 mL NaOH 溶液吸收过量的CO 2气体,至CO 2气体不再溶解;
②小心煮沸溶液1~2分钟;
③在②得到的溶液中加入25 mL 相同的NaOH 溶液,使溶液充分混合。

按他的设计,第①步实验装置如下图:
(1)他能否制得较纯净的 Na 2CO 3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 使用的试剂是石灰石和稀盐酸,可否用纯碱代替石灰石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 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实验步骤②③的顺序对调,即先混合,再煮沸更合理,你认为对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能 实验①生成NaHCO 3,其中溶解的CO 2气体煮沸时除去,实验③NaHCO 3恰好被NaOH 中和完全,转化生成Na 2CO 3
(2)不能 实验中使用的CO 2气体发生器,只适用于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Na 2CO 3
是粉末状固体,反应过于剧烈
(3)NaHCO 3饱和溶液 除去CO 2中的HCl 气体
(4)不合理 若不先驱除溶液中溶解的CO 2气体,实验③加入NaOH 将有一部分消耗于与CO 2气体的反应,使NaHCO 3不能完全转化为Na 2CO 3
9.现有碳酸氢钠、碳酸钠晶体(Na 2CO 3·x H 2O)的混合物,为了测定x 值。

某同学采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A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试管A 中装有碳酸氢钠和Na 2CO 3·x H 2O 的混合物3.7 g ,用酒精灯加热到反应完全,此时试管B 增加质量1.89 g ,C 管增加质量0.22 g ,则x 的值为______________。

解析:B 管吸收水:1-mol
g 18g 89.1⋅=0.105 mol C 管吸收CO 2:1
-mol g 44g 22.0⋅=0.005 mol 2NaHCO 3 △Na 2CO 3+H 2O + CO 2↑ 0.01 mol 0.005 mol 0.005 mol
NaHCO 3的质量:0.01 mol×84 g·mol -1=0.84 g
Na 2CO 3·x H 2O 的质量:
3.7 g-0.84 g=2.86 g
Na 2CO 3·x H 2O △Na 2CO 3+x H 2O 106+18x x
2.86 g (0.105-0.005)mol
解得x =10
答案:(1)加热使Na 2CO 3·x H 2O 与NaHCO 3完全分解
(2)吸收水分得到干燥的CO 2
(3)吸收CO2
(4)10
10.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欲制取纯Na2CO3溶液并讨论实验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可供选择的试剂有:
A.大理石
B.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澄清石灰水
三名同学设计的制备实验方案的反应流程分别如下:
甲:
乙:
丙:
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请指出甲、乙两方案的主要缺点:
甲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采用丙方案制取纯Na2CO3溶液,其实验的关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反应③所得的NaHCO3溶液中含Na2CO3。

现要利用A~D四种试剂证明Na2CO3的存在,你所选择的试剂有_______________(填试剂代号)。

(4)假设反应②所得的Na2CO3固体中混有未分解的NaHCO3。

乙同学选择澄清石灰水测定其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乙同学能否达到实验目的?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若能,请说明计算所需的数据;若不能,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设计实验应遵循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简约性等原则。

NaOH与少量CO2反应生成Na2CO3,与足量CO2反应生成NaHCO3,甲方案不易得到纯Na2CO3溶液。

乙方案经过溶液→固体→溶液等过程,过于繁琐。

丙方案巧妙利用两等份NaOH溶液,向其中一份中通入过量CO2,使其转化为NaHCO3,再将两份混合,因发生反应:NaOH+NaHCO3 ====Na2CO3+H2O而生成纯净的Na2CO3溶液。

(3)(4)应利用Na2CO3和NaHCO3的不同来求解。

答案:(1)CO2的通入量不易控制过程繁琐,操作复杂
(2)反应③应充分进行,反应③与④所用NaOH溶液的体积应相等
(3)A和B
(4)能固体样品的质量和沉淀总质量
11.工业纯碱中常含有NaCl、Na2SO4等杂质,为了测定工业纯碱中Na2CO3的含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D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即使气密性良好,并缓慢滴加了过量的稀硫酸使反应完全,装置C 中装有足量碱石灰,其他操作也正确,测定结果还是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改进措施是(用图示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前所取工业纯碱质量为m g ,装置C 中碱石灰和U 形管的总质量为m 1g ,加入足量稀硫酸,反应结束后,装置C 中碱石灰和U 形管的总质量变为m 2g 。

则上述实验中测得的工业纯碱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利用上图A 、B 装置(B 中仍用浓硫酸作干燥剂),还可以...
制取哪些气体(填三种气体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Na 2CO 3+H 2SO 4====Na 2SO 4+CO 2↑+H 2O
(2)防止空气中的CO 2和水蒸气进入C 装置
(3)反应生成的部分CO 2残留在装置A 、B 及导管内
(4)m
m m 44)(10612 ×100% (5)H 2、O 2、SO 2、NO 2等任选三种
拓展探究
12.化学活动课上,三组学生分别用图示甲、乙两装置,探究“NaHCO 3和Na 2CO 3与稀盐酸的反应”,按表中的试剂用量,在相同条件下,将两个气球中的固体粉末同时倒入试管中(装置的气密性已检查)。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各组反应开始时,____________装置中的气球体积先变大,该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试管中不再有气体生成时,三组实验出现不同现象,填写右表的空格。

组数试剂用量实验现象(气球体积变化)分析原因
①0.42 g NaHCO3
0.53 g Na2CO3
3 mL
4 mol·L -1盐酸甲中气球与乙中气球的体
积相等
甲、乙盐酸均过量
n(NaHCO3)=n(Na2CO3)

V(CO2)=

V(CO2)
②0.3 g NaHCO3
0.3 g Na2CO3
3 mL
4 mol·L -1盐酸甲中气球比乙中气球的体积大
③0.6 g NaHCO3
0.6 g Na2CO3
3 mL 2 mol·L -1盐酸甲中气球比乙中气球的体
积大
片刻后,乙中气球又缩小,
甲中气球的体积基本不变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解析:(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可知第①组中NaHCO3和Na2CO3都已完全反应。

对比第①组数据知第②组中盐酸一定过量,NaHCO3和Na2CO3一定完全反应,且NaHCO3产生的CO2比Na2CO3的多。

第③组中,n(Na2CO3)=0.005 7 mol,n(NaHCO3)=0.007 1 mol,n(HCl)=0.006 mol。

把Na2CO3缓慢加入到盐酸中,在盐酸反应完以前,盐酸是过量的而
Na2CO3
是少量的。

因此开始发生的反应是:
Na2CO3+2HCl====2NaCl+CO2↑+H2O
,根据化学方程式,有:
Na2CO3+2HCl====2NaCl+CO2↑+H2
O
0.003 mol 0.006 mol 0.003 mol
NaHCO3+HCl====NaCl+CO2↑+H2
O
0.006 mol 0.006 mol 0.006 mol
说明Na2CO3、NaHCO3都过量,NaHCO3产生的CO2较Na2CO3的多。

因为气体收集于气球中,乙中CO2又与过量的Na2CO3溶液反应。

答案:(1)甲HCO-3+H+====CO2↑+H2O
(2)
组数试剂用量实验现象(气球体积变化)分析原因
②甲、乙盐酸均过量
n(NaHCO3)>n(Na2CO3)
V甲(CO2)>V乙(CO2)
③甲、乙盐酸均不足量
消耗的n(NaHCO3)>n(Na2CO3)
V甲(CO2)>V乙(CO2)
CO2+H2O+CO2-3====2HCO-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