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乐音的特性》同步测试(提高篇)(含解析)(新版)苏科版
2020-2021苏科版八上物理1.2乐音的特性考点及同步练习(附解析)
1.2 乐音的特性✓知道乐音的三要素,响度、音调和音色;✓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响度、音调和音色各与什么因素有关;✓会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与乐音的三要素有关的现象。
➢乐音三要素的影响因素;➢书本中的钢尺、音叉、吹/敲试管所反映的乐音特性;乐音:通常是指那些悦耳动听、令人愉快的声音。
从物理角度,乐音是发声体振动产生的;乐音的三要素:、和被称为乐音的三要素;响度:声音的强弱叫作响度。
(当传播距离一定时)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作音调。
音调由声源振动的决定,越高,音调。
音色:根据音色,人们能够分辨不同声源发出的声音,音色是由发声体的和决定的。
本节常见考点:钢尺:钢尺伸出长度一定时,用不同力度的力拨它,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若用力大小一定时,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音叉:敲音叉力越大,音叉的叉股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敲和吹试管:改变试管中的水量,用同样大小的力吹气时发出的不同的声音,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
而敲击装水的试管,试管中所装水量越少,音调越高。
考点一响度及其影响因素例1“请大家安静,现在准备考试!”监考老师要求考生减小声音的 ( C )A.频率B.音调C.响度D.音色【答案】C【解析】我们通常所说的声音的大小指的是响度。
变式1从物理学的角度对以下成语进行解释,正确的是 ( A )A.震耳欲聋——声音的响度很大B.隔墙有耳——声音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C.掩耳盗铃——固体可以传声D.耳熟能详——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大【答案】A【解析】A反映了声音很大;B说明了介质可以传声;C说明了人体可以传声;D和声现象无关。
考点二音调及其影响因素例2下列做法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 D )A.用同一张卡片先后以不同速度划过梳齿B.用相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C.改变杯内水量,用湿手摩擦杯口发声D.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答案】A【解析】用同一张卡片先后以不同速度划过梳齿,梳齿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故A项不符合题意;用相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编钟的振幅相同,发出的声音响度相同,但是大小不同的编钟在敲击后振动的快慢不同,即频率不同,所以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故B项不符合题意;改变杯内水量,再用湿手摩擦杯口时,玻璃和水振动的频率发生了改变,声音的音调也随之发生改变,故C项不符合题意;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只能改变声音的响度,不能改变音调,故D项符合题意。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2 乐音的特性 同步练习卷(含解析)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2 乐音的特性同步练习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1.在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中,小希用二胡演奏了《二泉映月》,如图所示。
演奏过程中,她不断变换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改变()A. 声音的响度B. 声音的音色C. 声音的音调D. 琴弦的振幅2.下列各加点字中,不是用来描述声音响度的是()A. 在晚会上,小李同学“引吭高.歌”B. 在公共场合,交谈时请注意“低.声细语”C. 青春期后,女生往往会变得“尖.声细嗓”D. 生活中常说“响.鼓也要重锤敲”3.医生用的听诊器是因为()A. 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大,响度增大B. 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C. 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D. 能缩短听者到发声体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4.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为了防止物品被冒领,“银行”必须记录下存放者的“手纹”、“眼纹”和“声纹”,今后存放者只能凭借这些本人独有的特征才能取走物品。
这里的“声纹”主要记录的是人说话的()A. 音调B. 音色C. 响度D. 三者都有5.甲声音波形如图所示,把音调比甲高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的波形是下列图中的哪一幅()A. B. C. D.6.要想提高二胡的音调,胡琴的弦应当()A. 松一些B. 紧一些C. 松紧不变,但用力拉弦D. 松紧不变,快速拉弦7.如图是几个相同的瓶子,在瓶内装入不同的水量,用棒敲击瓶口时,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发声体是瓶内的空气B. 发声体是瓶子和瓶内的水C. 从左至右音调逐渐升高D. 从左至右音调保持不变8.利用MP3听音乐时,调节MP3的音量,改变的是声音的()A. 音色B. 响度C. 音调D. 传播速度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 超声波加湿器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 物理老师增大嗓门讲课是提高了音调D.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10.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课时练《1.2 乐音的特性》(含答案解析)(3)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8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1.2乐音的特性》课时练一、单选题1.如今,城市养狗遛狗的人逐渐增多,但遛狗伤人事故也时有发生,超声驱狗器(如图所示为网上一款)应运而生。
实验结果显示:对着狗一按开关,狗好像听到巨大的噪声而躲开,而旁边的人什么也没听见。
对超声驱狗器发出的声音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不是由于振动产生的C.常温下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D.发声频率不在人耳能够感受的频率范围内2.“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
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乐音的特性同步练习卷含解析新版苏科版
1.2 乐音的特性同步练习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1.在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中,小希用二胡演奏了《二泉映月》,如图所示。
演奏过程中,她不断变换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改变()A. 声音的响度B. 声音的音色C. 声音的音调D. 琴弦的振幅2.下列各加点字中,不是用来描述声音响度的是()A. 在晚会上,小李同学“引吭高.歌”B. 在公共场合,交谈时请注意“低.声细语”C. 青春期后,女生往往会变得“尖.声细嗓”D. 生活中常说“响.鼓也要重锤敲”3.医生用的听诊器是因为()A. 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大,响度增大B. 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C. 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D. 能缩短听者到发声体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4.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为了防止物品被冒领,“银行”必须记录下存放者的“手纹”、“眼纹”和“声纹”,今后存放者只能凭借这些本人独有的特征才能取走物品。
这里的“声纹”主要记录的是人说话的()A. 音调B. 音色C. 响度D. 三者都有5.甲声音波形如图所示,把音调比甲高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的波形是下列图中的哪一幅()A. B. C. D.6.要想提高二胡的音调,胡琴的弦应当()第1页,共12页A. 松一些B. 紧一些C. 松紧不变,但用力拉弦D. 松紧不变,快速拉弦7.如图是几个相同的瓶子,在瓶内装入不同的水量,用棒敲击瓶口时,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发声体是瓶内的空气B. 发声体是瓶子和瓶内的水C. 从左至右音调逐渐升高D. 从左至右音调保持不变8.利用MP3听音乐时,调节MP3的音量,改变的是声音的()A. 音色B. 响度C. 音调D. 传播速度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 超声波加湿器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 物理老师增大嗓门讲课是提高了音调D.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m10.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m”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
八年级物理上册1.2乐音的特征课时同步检测含解析新版苏科版
第2节乐音的特征一、单选题(共10小题)1。
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响度和音色【答案】B【解答】解:老师觉得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即想让他说话声音大一些,故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响度.故选:B。
2.湖北曾侯乙编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编钟。
人们用这套编钟还能演奏古今乐曲,且音域宽广、音色优美。
其中音域宽广指的是()A.音调高B.响度大C.响度变化范围大D.音调变化范围大【答案】D【解答】解:音域指某人声或乐器所能达到的最低音至最高音。
编钟的制作材料一样,厚薄和质量不同,不同的钟在敲击后振动的快慢不同,即频率不同,所以能够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因此编钟的音域宽广,音域宽广指的是音调变化范围大。
故选:D。
3.人可以分辨出胡琴声、笛子声、喇叭声,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声音()A.频率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以上判断都不对【答案】C【解答】解:由于胡琴、笛子、喇叭振动发声的物体的材料、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人可以分辨出胡琴声、笛子声、喇叭声,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故选:C。
4.如有图所示,给三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多少不同的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木棍敲击时(1)的音调最高B.用木棍敲击时(2)的音调最高C.用嘴在瓶口吹时(1)的音调最高D.用嘴在瓶口吹时(3)的音调最高【答案】C【解答】解:吹和敲发声的部位不一样。
吹是空气柱发声,里面装的水越多,空气柱体积越小,频率就越高,音调也就越高;因此用嘴吹是(1)的音调高,(3)音调最低;敲是试管和水在发声,水越多,频率越低,音调也就越低,因此用棒子敲是(3)音调高,(1)音调最低。
故选项ABD错误,C正确;故选:C。
5。
(2019秋•淮北月考)如图是甲、乙、丙三个声音的波形图,则这三个声音特性中不同的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答案】C【解答】解:由图象可知,相同时间内,甲、乙、丙振动的次数相同,故甲、乙、丙音调相同;甲、乙、丙振幅相同,故甲、乙、丙响度相同;从波形看,甲、乙、丙波形的形状不相同,不是同一波形,则音色不相同。
八年级物理上册 1.2乐音的特性练习 (新版)苏科版
乐音的特性一、观察与思考大多数女同学的声带薄而窄,气流冲击时振动快,音调高;男同学的声带相对较厚较宽,气流冲击时,振动较女同学的慢,音调低。
二、动手做一做实验一:找一段橡皮筋,将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椅背上绷紧,用手拨动橡皮筋,听听发出的声音。
改变橡皮筋的紧张程度,再大致以相同幅度拨动橡皮筋,听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重复一遍上述实验,在听声的同时,注意观察每次橡皮筋振动的快慢,比较、分析橡皮筋发声的音调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实验二:仍用实验一中的装置,将橡皮筋绷至合适的长度,改变拨动橡皮筋的幅度,比较发出的声音的大小即响度,分析橡皮筋的发声的响度与其振幅的关系。
实验三:让一个同学用手帕蒙住眼睛,找几个同学喊蒙住眼的同学的名字,让他“听音辨人”。
每个同学蒙眼一次,看谁辨得又快又准。
三、动脑想一想a.实验一中的橡皮筋紧绷时,拨动后振动快,音调高;稍松弛时拨动后振动慢,音调低,那么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呢?b.由实验二你能得出声音的大小即响度决定于什么因素?c.实验三中的蒙眼同学不看别的同学也能凭声音辨出是谁,这是什么原因?四、基础训练1、音调是指声音的________,它与发声体的___________有关。
2、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就________,振动得慢,发出的音调就_______。
物理学中把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________,其单位是_______,符号是_______。
3、响度是指声音的________,它与发声体的___________有关。
4、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_________就不同。
5、女同学说话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_______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______的缘故。
那么一个大声说话的男声与一个小声说话的女声相比,音调高的是_______,响度大的是_________。
6、人的听觉上限的频率是________Hz,人们把高于这个频率的声波叫做_______;人的听觉下限的频率是________Hz,人们把低于这个频率的声波叫做_______。
12乐音的特性(练习)-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备课(苏科版)(解析版)
1.2乐音的特性一、单选题1.成语“曲高和寡”,“高”主要体现了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传播速度【答案】A【解析】“曲高和寡”一词的字面意思是乐曲的音调越高,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高”主要体现了声音的音调。
故选A。
2.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歌声时,我们马上判断出是刘欢在演唱。
作出判断的依据是()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答案】C【解析】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所以我们马上判断出是刘欢在演唱,作出判断的依据是音色不同。
故选C。
3.用木槌敲击同一个音叉,第一次轻敲,第二次重敲。
两次比较()A.重敲,音叉振动频率高,响度大B.重敲,音叉振幅大,响度大C.轻敲,音叉振动频率低,音调低D.轻敲,音叉振幅小,音调低【答案】B【解析】同一个音叉的发声频率是固定不变的,故音调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改变了音叉的振动幅度,导致音叉的响度不同。
第一次轻敲,第二次重敲,重敲振动幅度大,响度大。
故选B。
4.二胡、小提琴和钢琴通过弦的振动发声,在演奏中,不断调整琴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所发乐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答案】A【解析】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弦振动的快慢,故这样可以改变音调的高低。
故选A。
5.如图用一张硬卡片分别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卡片发出声音发生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实验研究对象是木梳的齿B.此实验是为了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C.此实验是为了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D.此实验是为了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答案】B【解析】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所以当用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由于两次纸片的振动快慢不同,所以两次所听到的声音的音调不同,即该实验是为了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B正确。
故选B。
6.如图所示,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
新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乐音的特性
二、乐音的特性知识点1响度及其影响因素1.物理学中,把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________叫作响度.收音机音量开关开得越大,喇叭的纸盆振动得越厉害,说明响度的大小跟声源的________有关;离收音机越近,感觉声音越响,这又说明响度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2.如图1-2-1所示为探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的实验.图1-2-1(1)提出问题:要使鼓声更响些,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出猜想:鼓声的响度可能与鼓面的振幅有关.(3)设计实验:将一些轻小物体比如纸屑、泡沫等放在鼓面上,可以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鼓面振动幅度的大小.(4)得出结论:声源的振幅越________,响度越大.知识点2音调及其影响因素3.声源________振动的次数叫作频率,它的单位是____________.某音叉振动的频率是256 Hz,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图1-2-2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发出的声音发生变化.当硬卡片快拨木梳的齿时,发现硬卡片振动得比较快,发出声音的音调比较________;当硬卡片慢拨木梳的齿时,发现硬卡片振动得比较慢,发出声音的音调比较________.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叫作__________.图1-2-2知识点3音色及其影响因素5.二胡和笛子演奏同一首曲子时,它们的音调和响度都可以相同,但________是不同的,这种特性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6.人耳能分辨出小提琴声和长笛声的主要依据是声音的________这个特性.如图1-2-3所示是小提琴和长笛发出的声音的波形图,声波的波形不同,声音的________就不同.(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图1-2-3知识点4乐音7.乐音是声源做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借助于仪器可以观察到它的波形是________的,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来描述它的特性,人们常将它们称为乐音的三要素.8.[2018·天津]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9.[2018·攀枝花]在2018年《歌手2》的总决赛中,来自美国的歌手Jessie·J获得了冠军,当她在台上与帮唱嘉宾李玟一起高歌时,她们两人声音最大的不同是()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10.下列有关声音音调、响度的比较正确的是()A.男低音放声歌唱时女高音轻声伴唱,此时男低音的响度小B.男低音放声歌唱时女高音轻声伴唱,此时女高音的音调低C.牛的叫声和蚊子飞行时嗡嗡声相比,响度大的是牛的叫声D.牛的叫声和蚊子飞行时嗡嗡声相比,音调高的是牛的叫声11.“……驻足倾听,隐隐传来‘威风锣鼓’的节奏,渐渐地鼓声、锣声变得雄壮、喧腾起来,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对文中“隐隐传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空气可以传声B.锣鼓声响度很小C.观察者离声源很远D.锣鼓声传播速度很小12.医生为心脏病患者诊断时,常用听诊器听患者的心跳.使用听诊器是为了() A.增大心脏跳动时的振幅B.加快心脏跳动时的频率C.增强人听到声音的响度D.改善心脏跳动时的音色13.[2018·广州]吉他上的弦绷紧时发声的音调比它不紧时高,则绷紧的弦发声比它不紧时()A.振幅一定更大B.振幅一定更小C.振动频率一定更低D.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14.如图1-2-4所示是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中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1-2-4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15.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1-2-5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图1-2-516.如图1-2-6所示,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令其发声,并将吸管不断剪短,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老师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图1-2-6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17.一台好的音响设备,不仅能起到“扩音”的作用,而且应有较高的“保真度”,从声学上讲,前者是使声音的________增大,后者是要较好的保持原声的________.18.在物理学里对声音特征的描述有音调、响度、音色,请根据相关知识填写下列各小题:(1)“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脆如银铃”说明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________会改变.19.如图1-2-7所示,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声音,同时注意钢尺的振动幅度;改变力度,再次拨动钢尺,使钢尺振动的快慢与前一次大致相同.图1-2-7(1)此实验用于探究声音的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要继续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实验时应保持______________不变,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得越___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20.如图1-2-8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有水,水面高度不同.图1-2-8(1)用筷子敲打瓶子,发出的声音是由_________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如果能发出“1(Do)” “2(Re)”“3(Mi)”“4(Fa)”四个音调,那么瓶子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2)用嘴吹瓶口,发出的声音是由瓶内_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如果也能发出“1(Do)”“2(Re)”“3(Mi)”“4(Fa)”四个音调,那么瓶子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考|题|展|示21.[2018·盐城]“在教学楼内请轻声慢行”,在课堂上要“大声”回答问题,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教师详解详析1.强弱振幅距离声源的远近2.(1)用更大的力敲鼓(3)轻小物体被弹起的高度(4)大3.每秒赫兹(Hz)音叉每秒振动的次数是256次4.高低音调5.音色材料结构6.音色音色7.有规律振动有规律响度音调音色8.A[解析] “引吭高歌”中的“高”说明声音的响度大,“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响度小.9.C[解析] 两人同唱一首歌时,她们声音的音调相同,响度也可能相同,但由于不同人的声带结构特点不同,因此她们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B错误,C正确;在同一环境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故D错误.10.C[解析] “男低音放声歌唱”,男低音的音调低,放声歌唱时响度大;“女高音轻声伴唱”,女高音的音调高,轻声伴唱时响度小.牛的叫声与蚊子的嗡嗡声比,牛的叫声大,但低沉,蚊子的嗡嗡声小,但尖锐,所以牛的叫声响度大、音调低,蚊子的嗡嗡声响度小、音调高.11.D[解析] “隐隐传来”是指声音的响度较小,主要是由于距离发声物体太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较小,另外还说明空气可以传声,而锣鼓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相对固定的,不会发生改变.12.C[解析] 听诊器使声音在管内空气中集中传播,减小了声音的分散,增强了医生听到声音的响度,听诊器不会改变声音的音调、音色,也不会增大心脏跳动的振幅.13.D[解析] 绷紧琴弦可以改变琴弦振动的快慢,从而改变发声的音调,琴弦绷紧后,振动频率变大,音调变高,故D正确.14.A[解析] 由图可知,甲、乙、丙波形偏离原位置的幅度相同,所以振幅相同,则响度相同;在相同时间内,甲、乙、丁波形振动的次数相同,所以声源振动的频率相同,则音调相同,故A正确.15.D[解析] 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A不符合题意.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B不符合题意.用塑料尺子在梳子齿上快慢不同的滑动时,梳子齿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C不符合题意.改变吹笔帽的力度,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D符合题意.16.C[解析] 用同样的力吹吸管,并将吸管不断剪短时,吸管内的空气柱逐渐变短,其振动频率逐渐变大,所以其发出声音的音调会变高,故该实验探究的是声音的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17.响度音色[解析] “扩音”可使声音的振幅增大,这样发出声音的响度会增大;“保真度”是保持原声的音色,使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变.18.(1)响度大(2)音色好(3)音调高(4)响度[解析] “震耳欲聋”表示声音很响,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悦耳动听”表示声音好听,声音的品质好,是指音色好.“脆如银铃”形容声音清脆,是指音调高.声音在传播过程中振动频率、振动波形都不会改变,但振动的幅度会随着能量的不断损耗而减弱,所以声音的响度会改变.19.(1)响度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拨动钢尺的力度慢低[解析] (1)此实验用于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之间的关系.让尺子伸出桌边的长度相同,拨动尺子的力度越大,尺子振动幅度越大,得出的结论是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在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时,应保持拨动钢尺的力度不变,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使钢尺每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振动得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20.(1)瓶子和水DABC(2)空气柱CBAD[解析] (1)用筷子敲打玻璃瓶,发出的声音是瓶和水的振动产生的,水越多,振动越慢,声音的音调越低,而“1(Do)” “2(Re)”“3(Mi)”“4(Fa)”四个音中,“4(Fa)”的音调最高,故音调按“1(Do)”“2(Re)”“3(Mi)”“4(Fa)”排列的顺序是DABC.(2)当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时,是由瓶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出声音的,空气柱越短,振动频率越高,故音调按“1(Do)”“2(Re)”“3(Mi)”“4(Fa)”排列的顺序是CBAD.21.B[解析] 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强弱,即响度的大小.。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2 乐音的特征》2023年同步练习卷(有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2 乐音的特征》2023年同步练习卷(有答案)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2 乐音的特征》2023年同步练习卷一、选择题1.在公共场所,人们要轻声说话。
这里的“轻”是指声音的()A.音色B.响度C.音调D.频率2.二胡、小提琴和钢琴都是通过弦的振动发声。
用这三种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能分辨出它们发出的声音有所不同,主要是因为这三种乐器发出的声音()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传播速度不同3.胡琴在使用前,乐师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主要是为了调整胡琴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节奏4.关于声音的三个特征,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发声体每秒振动次数越多,音调就越高,响度越大B.人听到声音的大小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C.音色与发声体的结构、材料有关D.用力敲鼓,鼓面振幅越大,响度越大5.鼓皮紧的甲鼓与鼓皮张的不太紧的同样大小的乙鼓,用同样的棒敲击,则甲鼓发出的声音比乙鼓的声音()A.频率小,振幅大B.频率小,振幅小C.频率、振幅都大D.振幅大小不能确定6.男同学的声音通常比女同学沉闷、浑厚,原因是男同学的声音()A.振动频率高,振动幅度小B.振动频率低,振动幅度小C.振动频率高,振动幅度大D.振动频率低,振动幅度大7.医生为心脏病患者诊断时,常用听诊器听患者的心跳。
使用听诊器是为了()A.增大心脏跳动时的振幅B.加快心脏跳动时的频率C.改善心脏跳动时的音色D.增强人听到声音的响度8.甲音叉发声时每秒振动512次,乙音叉发声时振动频率为1024Hz,相比于乙音叉,甲音叉()A.发声时振幅一定更小B.发声时振动频率一定更高C.发声时响度更小D.发出声音的音调一定更低9.音乐会上,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唱,为他轻声伴唱是一位女高音歌手,下面关于两人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男歌手音调高,响度大;女歌手音调低,响度小B.男歌手音调高,响度小;女歌手音调低,响度大C.男歌手音调低,响度大;女歌手音调高,响度小D.男歌手音调低,响度小;女歌手音调高,响度大10.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①隔墙有耳、②掩耳盗铃、③低声细语、④悦耳动听、⑤震耳欲聋。
乐音的特征测试卷及解析苏科版
乐音的特征测试卷及解析苏科版成功不是今后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连续累积而成。
小编给大伙儿预备了乐音的特点测试题及答案苏科版,欢迎参考!一、填空题1、乐音的三个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声音的高低叫__________,它跟声源振动的__________有关.某物体每分钟振动600次,则该物体振动的频率为________Hz.2、如图1所示,小白兔能辨论出叫门的不是外婆,是依照声音的____ ______来判定的.3、如图2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声音响度相同的是________;音调相同的是________.4、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声音越响溅起的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纸盆振幅越大.依照上述现象可归纳出:(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产生的;(2)__________________.5、如图3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去拨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6、小明在用小提琴表演时,用琴弓上的马尾与琴弦摩擦,琴弦因为__ ________而发声;同时又不断用手指去操纵琴弦长度,如此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小提琴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传播到我们耳中的.7、一台好的音响设备,不仅能起到扩音作用,而且应有较高的保真度.从声学上讲,前者是使声音的________增大,后者是要较好地保持原声的_________.8、小提琴和大提琴都属于弦乐器,差不多上靠琴弦的__________而发声的;但当它们以相同的音调及响度演奏时,我们依旧能将它们的声音区分开来,这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 ______不同.二、选择题9、小华到医院就诊,大夫用听诊器听他的心脏搏动情形.听诊器的要紧作用是( ).A.增大响度B.提高频率C.减小响度D.改变音色10、有的同学在唱歌时会说这歌曲太高,唱不上去,那个地点所说的太高是指( ).A.歌曲的响度大B.歌曲的音调高C.歌曲的振幅大D.歌曲的音色太差11、CCTV青年歌手大赛上,有一道先听音乐,后判定该音乐是哪一种乐器演奏的听辨题,这要紧考查歌手对乐器的鉴别能力,鉴别的依据是(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12、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一种波,它能够在真空中传播B.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响度专门大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能够依照音调来判定说话者D.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13、在奥运歌曲选拔竞赛的晚会上,男低音放声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列关于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14、如图5所示,琴师在使用二胡前会对二胡进行调音.以下对调音时采纳的做法的说明正确的是( ).A.旋转弦轴,使弦拉得紧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色B.旋转弦轴,使弦拉得紧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调C.将琴枕上移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色D.换一根更细一些的琴弦,是为了改变响度1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小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C.不同的人在隔墙房间讲话我们能辨论出来,是由于每个人讲话的音调不同D.吹笛子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是由于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16、向远处的人喊话,喊话的人用手做成一个喇叭形状,放在自己的嘴上,如此能够( ).A.提高声音的传播速度,减少声音缺失B.提高声音响度,听得更清晰C.提高声音音调,听得更清晰D.减小声音分散,听话人处响度增大17、体育课上老师发出的口令,在操场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晰,其缘故是( ).A.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B.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行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18、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定瓶中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 ).A.音调随着水位的升高而逐步升高B.音调随着水位的升高而逐步降低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大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三、实验与探究题19、小兰在观看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推测:既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因此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已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小兰在实验时操纵的琴弦条件.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cm琴弦的横截面积/mm2A钢丝200.3B钢丝200.7C尼龙丝300.5D铜丝400.5E尼龙丝400.5(1)假如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琴弦(只填字母代号);(2)探究过程通常采纳下列一些步骤:A.实验研究; B.分析归纳; C.提出问题(或猜想); D.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纳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只填字母代号).20、现给你如下器材:钢尺一把、木梳一把、音叉、一个乒乓球(系着细线)、橡皮筋、鼓、一张纸、小锤.请你任选器材(一种或两种以上器材),设计三个有关声现象的探究实验,并按下表要求填写.器材实验目的操作过程发生现象示例:鼓、小锤探究声音是如何样产生的用小锤敲击鼓鼓发声1、2、3、四、简答题21、学习《声音的特点》之后,王刚和他的同学们为研究声音的特点而设计了以下几个探究实验:(1)吹笛子时,用手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2)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鼓面振动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大;(3)用二胡和小提琴演奏《二泉映月》;(4)放在玻璃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5)使正在发生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溅起水花.你认为能够探究阻碍声音特点的因素的实验是哪几个?各探究了哪种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实验尽管不能探究阻碍声音特点的因素,但它们也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它们分别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响度音调音色音调频率102、音色3、乙丙甲乙4、振动振幅越大声音越响5、响度音调6、振动频率(或音调) 空气7、响度音色8、振动音色(提示:小提琴和大提琴的琴弦不同) 9、A 10、B 11、C 12、B 13、A 14、B 15、D 16、D 17、A 18、A19、(1)D、E(2)C、A、B、D 20、(1)音叉、乒乓球(系着细线)、小锤(2) a用小锤击打音叉发声,将乒乓球接触音叉,观看乒乓球弹开的幅度;b用更大力击打音叉,重做上面的实验(3)声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幅有关(或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20、(1)选择鼓、小锤等探究固体能够传播声音,将耳朵贴紧鼓面用小锤轻敲鼓面,能够听到声音;(2)选择音叉、小锤和乒乓球能够研究响度和振幅的关系,用小锤分别轻敲和重敲音叉,然后贴近吊着的乒乓球,重敲时音叉发出的声音大,乒乓球振动的幅度就大;(3)选择钢尺或木梳等能够研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缓慢拨动或快速拨动木梳,木梳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不同;(4)选用钢尺、木梳、鼓、橡皮筋等能够探究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21、能探究声音特点的阻碍因素的实验是①②③三个实验.(1)实验探究了声音的音调是由振动的频率决定的;(2)实验探究了声音的响度是由振幅决定的;(3) 实验则探究了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4)实验说明真空不能传声;(5)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期望同学们能够认真阅读乐音的特点测试题及答案苏科版,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八年级物理上册 1.2声音的特征同步测试(含解析)(新版)苏科版
1.2声音的特征一、单选题1.成语“声如洪钟”形容说话或歌唱时声音洪亮,它描述的是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 C. 音色 D. 音频2.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A. 音调B. 振幅 C. 音色 D. 响度3.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 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 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 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4.调节电视的音量旋钮是在调节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 C. 音色 D. 频率5.如图所示,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同自己的外婆,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 响度B. 音色 C. 音调 D. 频率6.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的歌声,小凡说:“是刘欢在演唱.”他的判断是根据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 C. 音色 D. 频率7.闭着眼睛听到熟人说话也可辨别对方是谁,其原因是( )A. 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调不同 B. 不同的人,声音的频率不同C. 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色不同 D. 不同的人,声音的响度不同8.我们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主要根据声音的()A. 音色B. 响度 C. 音调 D. 传播速度9. “教室外狂风暴雨,雷声大作”,这里的“雷声大作”指的是声音特征中的A. 响度B. 音调 C. 音色 D. 反射二、填空题10.我们平时说某个声音“刺耳”,这说明说话声音________;说某个声音很“震耳欲聋”,这说明声音________。
11.小明在家里吹奏笛子,悠扬的笛声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他抬起不同的手指,通过改变其的长度,从而使笛声的________发生变化。
12.有人形容歌手李健嗓音清澈,辨识度极高,是指李健声音的比较独特;李健自弹自唱时,不断移动手指按压吉他琴弦的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琴声的________;李健轻轻拨动琴弦,是为了改变琴声的________.(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13.如图所示,对着瓶口吹气能发出声音。
八年级物理上册 1.2 乐音的特性练习 苏科版-苏科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试题
乐音的特性【基础巩固】1.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和“低”是指______________;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2.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_______,台下观众听到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_______传播的.3.蚊子和牛叫声的区别是:牛叫声的音调比蚊子_______,而响度比蚊子_______.4.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的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纸盆振幅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人们在不同场合使用手机时需要选择不同的音量,改变音量是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当你接听时,一般能够知道对方是熟人还是陌生人,这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进行判断的.6.女高音和男低音主要是声音的_______不同,一个同学大声说话和小声说话主要是他声音的_______不同.7.当把电视机的音量调大时,发现扬声器纸盆振动的幅度也加大,表明声音的响度大小与声源的_______有关.当逐渐远离电视机时,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弱,这又表明声音的响度还跟_______有关.8.如果声源每分钟振动60次,那么它的频率就是________Hz.某同学练声时的发声频率是400 Hz,他的声带每秒振动_______次.9.下列有关声音的语句中,各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你的声音真好听”说明声音的_______.(2)“雷声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_______.(3)“小孩尖叫声刺耳”说明声音的_______.10.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对二人声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11.拿一X硬纸片,把它的一头伸进自行车车轮的辐条中间,然后转动车轮,就会听到纸片振动发出的声音.当减慢车轮转速时,你能听到 ( )A.音调变高B.音调变低C.音调不变D.无法确定12.现在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 )A.音调 B.响度C.音色 D.声速13.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 )A.(1)(2) B.(2)(4) C.(1)(3) D.(3)(4)14.从声源发出声音后,声音在空气里的传播过程中 ( )A.声音的传播速度逐渐增大 B.声音的音色保持不变C.声音的频率逐渐降低 D.在不同位置声音的响度相同15.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了 ( )A.声音的强弱 B.声音的传播远近C.声音的高低 D.是否产生回声16.请你分析下列分别指的是乐音的哪个特征.(1)波涛声震大明湖.(2)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可以判断是谁.(3)小孩的声音非常高.【拓展提优】1.如图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_______产生的;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___(选填“响度”或“音调”)发生了变化.2.学习了声现象后,爱动脑筋的小明将喝饮料的吸管剪成不同的长度,并用胶带将吸管底部密封,然后排在一起,如图所示,对着管口吹气,由于空气柱的_______就会产生声音.管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就不同,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小吸管乐器.3.小明同学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他研究的是 ( )A.音色与用力大小的关系 B.响度与振幅的关系C.音调与用力大小的关系 D.音调与振幅的关系4.小何自制了一个哨子,如图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关于哨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哨声是由于塑料管振动而发出的声音B.在月球上也能听到该哨声C.吹哨时,上下推拉活塞的目的是改变哨声的音调D.活塞不动,用更大的力吹哨子,哨声的音调会更高5.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猛将X飞单枪立马在长坂坡当阳桥头,一声大喝,吓退曹操十万大军.这个典故形容X飞的声音 ( )A.音调高 B.频率高 C.响度大 D.音色差6.当我们向暖水壶内倒开水时,能听到从壶内发出的声音.天翔同学对此作了专门的探究.(1)刚开始,瓶内传出低沉的轰鸣声,随着水越来越多,声音逐渐变得尖厉,请你用专业的物理语言来描述这个现象:随着瓶内水的增多,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2)天翔想:这个声音是什么物体振动发出来的呢?他猜想,可能是水从高处落下时冲击瓶内水引起振动而产生的,也可能是水的振动引起瓶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你认为还有其他的可能吗?请把你认为可能的原因填在后面的空格处(只填一种可能)._______________.7.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ruai(2)”“mi(3)”“fa (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基础巩固】1.音调响度2.音色空气3.低高4.(1)振动(2)物体发声时振幅越大,响度越大5.响度音色6.音调响度7.振动幅度离声源的距离8.1 4009.(1)音色好(2)响度大 (3)音调高 10.A 11.B 12.C 13.C 14.B 15.C16.(1)波涛声震大明湖反映了声音的响度大. (2)未见其人,凭声音就可以判断出来者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3)小孩的声音高是指小孩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拓展提优】1.振动音调2.振动音调3.B 4.C 5.C6.(1)音调越来越高 (2)可能是水的振动引起瓶胆的振动产生的7.丙乙甲丁8.(1)③⑤ (2)④⑤。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2《乐音的特性》同步练习3
二、乐音的特性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
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产生的原因B.决定音调的因素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空气和铁棒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男女同学说话时的音调都是相同的3、用手按在自行车的铃铛上,无论怎样用力敲打,铃声也不会清脆,这是因为()A.手按在铃上,声音传不出来B.手按在铃上,铃根本不振动C.手按在铃上,影响了铃的正常振动D.手按在铃上,周围没有介质4、为了验证声是由振动的物体产生的,有的同学做了以下几个实验,不正确的是()A.录音机扬声器上放上纸屑,放录音时纸屑随之“跳舞”B.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C.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5、如图所示,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说法错误的是()A.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放在真空罩里手机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说明声音只能通过空气传播C.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快和慢会使声音的音调不同D.周围的击掌声会惊动鱼缸中的金鱼,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和水中传播6、下列设备的运行与电磁波无关的是()A.移动电话与电话网络之间的联系B.汽车上安装的用以确定行车路线和距离的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C.在玉树地震发生后,救援人员与外界通讯联系的卫星电话D.渔船用来探测鱼群的声纳7、如图,小演员正在进行击鼓表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观众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发出的B.演员击鼓时,鼓面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C.观众离鼓越远,感觉声音越大D.观众听到的鼓声主要是靠大地传人耳朵的8、下列有关声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琴弦的振动产生声音B.能区分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响度不同C.同一根琴弦拧得越紧,音调越高D.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9、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
部编版2020八年级物理上册《乐音的特性》同步测试(基础篇)(含解析)(新版)苏科版
乐音的特性(基础)一、选择题1. 关于扩音机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改变响度B.改变音调C.改变音色D.减小声音的分散2. 男同学一般总是比女同学发出的声音沉闷、浑厚,即音调一般比女同学的低.其原因是男同学声带振动的频率与女同学的相比()A.较低 B.较高 C.一样 D.时高时低3.若某一声源在振动,但人耳听不到声音,而猫狗却竖起耳朵能听到声音,这是因为()A.在振动的声源周围没有介质 B.振动的声源离人太远C.声源发出的声音音调太高,超出人耳的听觉范围 D.声源振动的振幅太小4. 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歌声时,小红大声说:“是刘欢在演唱!”她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的声音的()A.音色不同B.音调不同C.音速不同D.响度不同5. 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
判断腹部是否有积水主要根据的是()A.声音的音调B.声音的响度C.声音的音色D.声音的快慢6. 敲鼓时,用力越大,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则鼓声()A.音调越高B.响度越大C.音色越好D.越低沉二、填空7. 不同物体发出相同音调的声音,人们依然可以分辨出来,是由于声音特性中还有。
8.蝙蝠是根据接收到它发射的超声波信号来确定目标和距离的,而这样的声信号人却听不到,这是因为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人所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9.男低音高歌一曲,女高音轻声伴唱,前后两次比较,男低音音调、响度大,女高音音调高,响度。
10.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它的单位是,用符号表示。
11.如图所示,用一只手将钢锯条压在桌沿上(也可用塑料尺代替),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变,其响度变,这说明响度与有关。
12.乐音有三个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很大;花匠在挑选花盆时,常常将新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这主要是根据来判断的。
第03课 乐音的特性(原卷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学与练(苏科版)
第03课乐音的特性一、音调的高低——频率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2.频率:(1)物理意义:频率是描述物体的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3)单位:赫兹(Hz)3.探究影响发声体振动频率的因素:(1)提出问题:发声体振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和假设: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
(3)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按紧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再次拨动。
(4)结论:钢尺伸出的越短,振动的越快,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
4.超声波和次声波一般人的听力范围:20Hz—20000Hz,振动频率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
要点:1、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自然活动,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有些次声波对人体健康有害。
2、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与人类不同,它们有些能听到超声波或次声波。
二、声音的强弱——响度1.响度: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2.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3.影响响度的因素:(1)振幅;(2)人耳离发声体的距离。
要点:1、实验证明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例如,用力地敲鼓,鼓面振幅变大,声音的响度增大。
2、声音在介质中传播能量会衰减,传播距离越远,声音的能量减小得越多,响度越小。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声音的音调并不改变,也就是说介质不会改变声音的频率,不能说距离远了,听不清楚了,是因为音调变低了。
三、音色1.声音的特色叫音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也能分辨它们。
主要是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
2.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发声方式决定的。
发声体有变化,音色也将变化。
如:有经验的工人师傅可以通过听声音来辨别机器运转情况是否良好。
就是利用了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
四、乐音和乐器1.乐音的波形是规则的。
物理苏科版初二上册乐音的特征同步测试及答案
物理苏科版初二上册乐音的特征同步测试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猛将张飞单枪立马在长坂坡当阳桥头,一声大喝,吓退曹操十万大军.这个典故描画张飞声响〔〕A. 音调高B. 响度大C. 频率高D. 音色差2.有很多物理现象,由于其自身属性的关系,难于直接观察,这就可以依据物理量之间的各种效应把不易观察的物理现象转换成易于观察的物理现象停止观察,这种迷信方法就叫转换法.以下图中的实例主要用到〝转换法〞的是( )A. 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溅起水花B. 教科书以与水波相比拟的方式引出声波C. 探求声的传达需求介质的实验D. 比拟尺子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3.小红同窗为了参与班里举行的自制乐器演奏音乐会,制造了一个水平琴:在8个相反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细心调理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奏出乐曲,如下图,假定从左至右用相反的力敲击它们〔〕A. 音调越来越低B. 音调越来越高C. 响度越来越小D. 响度越来越大4.«中国好声响»是一档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也是深受观众欢迎和喜欢的唱歌类文娱节目.在节目中经常听到导师们说:〝某某某,你的声响有很强的辨识度,我很喜欢.〞这里所说的〝辨识度〞主要是指选手唱歌时声响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以上说法均正确5.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原野中要〝高声〞呼喊才干让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高声〞是指声响的〔〕A. 音调B. 音色C. 频率D. 响度6.以下图中小明同窗用不同大小的力敲击鼓面,他研讨的是〔〕A. 音色与受力大小的关系B.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C. 音调与受力大小的关系D. 音调与振幅的关系7.〝女高音〞和〝引吭高歌〞的〝高〞区分指的是声响的〔〕A. 响度大,音调高B. 音调高,响度大C. 音调高,音色好D. 音色好,音调高8.声响在传达进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音调会逐渐降低B.响度想都会逐突变小C.音色会逐突变差D.以上说法都有能够9.生活处处有物理,细心观察皆学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音的特性(提高)一、选择题1. 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小选手们即使被蒙着双眼,也很容易通过声音辨别出父亲,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2. 蜜蜂载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300次;不载花蜜飞行时,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养蜂人辨别所依据的特征是()A.声音的音调不同B.声音的响度不同C.声音的音色不同D.飞行的路线和高度不同3. 如图所示,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频率最大的是()4. 机场附近的飞鸟对起落的飞机会构成巨大的威胁,某机场的工作人员为解决这一难题,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它们录制了飞鸟的天敌的鸣叫声,然后在机场附近利用扩音设备播放,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为了使效果更好,工作人员又调大了播放的声音的音量。
他们改变的是()A.声音的音调B.声音的响度C.声音的音色D.声音的频率5. 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A.音调B.振幅C.音色D.响度6. 区分女高音与女中音的主要依据是()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二、填空7. 图中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是乐音的波形,图是噪声的波形。
8. 乐音的三要素是指、、,“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根据声音的不同来判断的,“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大,“曲高和寡”中的“高”是指高。
9. 某种昆虫是靠翅的振动发声。
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每2s做600次振动,那么它的振动频率为Hz,人耳能不能听到。
10. 小强在家里看书,突然屋外有人大声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同学小明,正是“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不同来判断的,小明说话“声音洪亮”,说明他说话声音的大。
11. 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A.今天“锣鼓喧天,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大。
B.宋祖英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宋祖英的歌声的好。
C.小女孩讲话“脆如银铃”,说明她的说话声高。
三、简答与实验探究12. 夏天的晚上,蚊子叮人实在难受.可小明家不点蚊香,也不喷杀虫剂,却没有蚊子.有人问小明,为什么你们家没有蚊子,小明拿出一个跟半导体收音机差不多的盒子来,说这个盒子能驱蚊,为什么那个盒子能驱蚊?13. 日本广岛一家工厂研制出一种电动保险柜。
保险柜的门扉上安有“电子耳”,能听声音,还能把这种声音送给电脑进行识别,保险柜的主人买下它以后,事先对着“电子耳”讲一句暗语,让电脑对主人的声音进行分析,存储到存储器里。
比方,主人对它说:“芝麻,芝麻!开门!”电脑便记住了这个暗语,等主人再来时,只要对着电子耳重复这句话,保险柜便能自动打开了。
有人担心,如果小偷知道了暗语怎么办?有趣的是,除了主人以外,谁对电子耳讲暗语,保险柜的大门都不会开。
请回答:(1)为什么保险柜听到主人的暗语能自动开门,而听到小偷同样的暗语不会开门?(2)由这个故事你联想到有哪些类似的应用。
14. 课题一:与声音有关的实验探究(1)他们首先做了如下几个实验:实验一、用手摸喉头,发声时,手在振动实验二、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发声时,感觉手在振动实验三、打击音叉,把发声音叉的尖端接触水面,激起水花实验四、把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使它振动发声(2)他们发现这些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是:,物理学把这种由几个现象得到一个共同结论的方法称为归纳法。
(3)音叉发声振动不易观察到,通过激起水花将振动放大反映出来,物理学上把这种方法称为。
(4)小玉发现,轻拨与重拨钢尺,钢尺发出声音的大小不同。
他继续用刻度尺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如图所示.记录的数据如下:(5)小马发现他收集的数据有问题,请你帮他指出来存在的问题是:。
经过改正后,他们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6)小张发现塑料片快划与慢划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
他选择如图A所示的器材进一步探究,但忘记记录现象了。
请帮他完成实验记载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则第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如图B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划两次,则把梳子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
(7)小马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东西做媒介;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两个实验:A.两张课桌紧紧挨在一起.小丽轻敲桌面,小冬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
B.两张桌子拉开,又进行了一次实验①小马发现两个小实验的结果不同,其不同的地方是。
得出的实验结论验证了其中猜想是正确的。
②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A、猜想假设;B、分析归纳;C、得出结论;D、实验研究;E、提出问题。
你认为小马他们的后一次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
(填步骤前的英文字母)15. (1)请列举你所了解的一件乐器,说明它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又是怎样改变音调和响度的。
(2)如图是将乐器发出的乐音输入示波器后得到的两个波形图,请根据波形图比较这两个乐音在音调、响度和音色三方面的异同。
【答案与解析】1.【答案】C【解析】因为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会不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谁。
2.【答案】A【解析】蜜蜂载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300次;不载花蜜飞行时,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440次。
蜜蜂载花蜜飞行频率小于不载花蜜飞行频率,蜜蜂载花蜜飞行音调低于不载花蜜飞行音调。
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
是根据蜜蜂的音调来判断的。
3.【答案】B【解析】相同时间内,长笛往返了5个周期;小提琴往返了5个多周期;手风琴往返了3个周期;二胡往返了3个周期.经过比较相同的时间内,小提琴经过的周期多,振动的快,频率大。
4.【答案】B【解析】调大音量是改变了响度。
5.【答案】A【解析】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酒杯,酒杯的振动幅度相同,响度相同,当敲击酒杯时,装不同酒量的酒杯振动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
6.【答案】B【解析】由于声带的特点不同,所以女高音的振动快,音调高.女中音振动慢,音调较低.所以区分女高音与女中音的主要依据指的是音调。
故选B。
7.【答案】甲;乙【解析】乐音的波形图比较规则。
8.【答案】音调;响度;音色;音色;响度;音调【解析】乐音的三要素是:音调、响度、音色。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判断谁在说话。
“震耳欲聋”是指声音很大,指声音的响度。
“曲高和寡”是指声音很高,能一起唱的人很少,指声音的音调。
9.【答案】300;能【解析】频率是物体1s内振动的次数,翅膀2s内振动了600次,可以求出频率600=300Hz2Sf次;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所以可以听到。
10.【答案】音色;响度【解析】因为每个人的发声声带结构不同,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音色辨别是谁;声音洪亮是指人感觉到的声音强,由此说明是声音的响度大。
11.【答案】响度;音色;音调12.【答案】盯人的蚊子都是雌蚊,特别是育卵的雌蚊更叮得厉害。
可是,雌蚊在育卵期却回避雄蚊,只要感觉到雄蚊的声音就逃之夭夭了。
小明家的那个盒子是一只电子蜂鸣器,它能模拟雄蚊声音(频率在9500—12000Hz),雌蚊感到这种声音,以为雄蚊来了,就远远地避开。
点拨:解答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问题,只有多联系实际,抓住问题的关键,去除与问题无关的因素。
13.【答案与解析】(1)电脑对主人的声音进行分析,存储到存储器里。
电子耳如同人耳一样,能根据小偷和保险柜主人的音色不同来区分小偷和主人。
(2)类似的应用有:银行的储蓄卡;智能门等。
14.【答案】(2)振动;(3)转换;(5)应该是尺振动的声音,而不是尺拍打桌子的声音;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6)一;乙;(7)①第一次声音响度大第二次声音响度小;①;②中的正确顺序是:EADBC【解析】(2)分析(1)中的各个现象,不难看出发声体的共同特征是振动;(3)由于音叉的振动情况不易观察,所以将振动的音叉放入水中,观察水的情况,即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水的振动,便于观察,即该过程中采用了转化法;(5)在(4)中,小玉的实验是为了研究钢尺振动所发出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而不是研究钢尺拍打桌子与其振幅的关系,故他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应该是钢尺振动的声音,而不是钢尺拍打桌子的声音;故改正错误后,其正确的结论是: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6)由于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即其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所以在划动塑料梳子时,第一次快,第二次慢,故第一次的音调高;在B图中,由于甲图的梳子齿比较稀少,而乙图梳子齿比较密,故划动时,乙图振动的快,即乙音调高;(7)①由于固体的传声效果比气体好,故分析两次现象,不难看出其不同之处是:第一次声音响度大,第二次声音响度小;即相对于原来的猜想来说,据此可知猜想①是正确的;②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据上面的过程知,其探究过程中的步骤依次是:EADBC。
15.【答案】(1)二胡:拨动琴弦,使琴弦振动,二胡产生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
通过改变弦的长短改变音调,弦越长,音调越低;通过弹琴的力度改变弦的振幅来改变响度,用力越大,响度越大;(2)波形图中两者的振幅相同,所以声音响度相同;完成一次振动所需的时间相同(都是两个格)即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但在每次振动中,波的形状不同,即音色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