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复习题与答案(新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学(新1)
恭喜您已完成本次考试!本次考试您的分数为0
单选题(200题,200分)
1、下列英文缩写的中文含义不正确的是1分答案不确定
A.IL—白细胞介素
B.EPO—血小板生成素
C.SCF—干细胞生长因子
D.TNF—肿瘤坏死因子
E.CSF—集落刺激因子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B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EPO为促红细胞生成素。
2、可溶性抗原定量测定常用的方法是1分答案不确定
A.免疫印迹法
B.ELISA(夹心法)
C.直接凝集试验
D.ELISA(间接法)
E.免疫荧光技术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B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ELISA(夹心法)灵敏性强,特异性高,是可溶性抗原的定量测定方法。
3、抗原定性或定位常用的方法是1分答案不确定
A.免疫印迹法
B.ELISA(夹心法)
C.直接凝集试验
D.ELISA(间接法)
E.免疫荧光技术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E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免疫荧光法用荧光标记的抗体或抗原与样品中相应的抗原或抗体结合,以适当检测荧光的技术对其进行分析,是抗原定性或定位常用的方法。
4、测定HIV抗体确诊HIV感染常用的方法是1分答案不确定
A.免疫印迹法
B.ELISA(夹心法)
C.直接凝集试验
D.ELISA(间接法)
E.免疫荧光技术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A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免疫印迹法将蛋白质转移到膜上,然后利用抗体进行检测,对已知表达蛋白,可用相应抗体作为一抗进行检测,是测定HIV抗体确诊HIV感染常用的方法。
5、血型鉴定常用的方法是1分答案不确定
A.免疫印迹法
B.ELISA(夹心法)
C.直接凝集试验
D.ELISA(间接法)
E.免疫荧光技术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C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直接凝集试验用已知红细胞与血浆和被测血浆与红细胞进行交叉配血试验,观察凝集反应,是血型鉴定常用的方法。
6、与免疫原混合/结合后可提高免疫应答的物质是1分答案不确定
A.载体分子
B.免疫佐剂
C.激活剂
D.催化剂
E.抑制剂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B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免疫佐剂能非特异性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或改变免疫反应类型使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更强烈。
7、抗原分子诱导宿主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称为1分答案不确定
A.宿主反应性
B.免疫原性
C.免疫反应性
D.抗原刺激性
E.以上均不对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B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抗原刺激机体使之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称免疫原性。
8、异嗜性抗原是1分答案不确定
A.来源于人体的抗原物质
B.一类与种属特异性无关的,存在于人与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交叉抗原
C.同种间不同个体的特异性抗原
D.针对自身成分的抗原
E.合成抗原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B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异嗜性抗原是一类与种属特异性无关的,存在于人与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交叉抗原。
9、免疫原性是指1分答案不确定
A.抗原分子不能诱导免疫应答的特性
B.抗原分子不能与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性
C.抗原分子能诱导免疫应答的特性
D.抗原分子能与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
E.抗原分子能诱导免疫应答的特性,抗原分子能与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C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免疫应答的特性称免疫原性。
10、抗原表位又称1分答案不确定
A.氨基酸基团
B.免疫原
C.吞噬体
D.抗原决定簇
E.氨基酸基团、免疫原、吞噬、抗原决定簇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D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抗原表位为抗原分子上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免疫应答,又称抗原决定簇。
11、下列关于抗原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1分答案不确定
A.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
B.直链结构的蛋白质免疫原性较环状结构蛋白质强
C.聚合状态的蛋白质免疫原性较非聚合状态蛋白质强
D.大分子物质必定免疫原性强
E.A+B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D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免疫原性强弱取决于抗原决定簇种类和数量,大分子物质若无一定化学组成和结构,其免疫原性也不强。
12、必须与蛋白质载体结合才具有免疫原性1分答案不确定
A.半抗原
B.变应原
C.超抗原
D.抗原
E.以上均不是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A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半抗原只有B细胞表位而没有T细胞表位,需要与蛋白质结合后才具有免疫原性。
13、人类ABO血型抗原属于1分答案不确定
A.异种抗原
B.异噬性抗原
C.同种异型抗原
D.自身抗原
E.半抗原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C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同种异型抗原是同一种属而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所表达的抗原,人类ABO血型抗原属于同种异型抗原。
14、超抗原引起的自身免疫病的机制是1分答案不确定
A.隐蔽抗原的释放
B.自身抗原的改变
C.交叉抗原的存在
D.多克隆激活自身反应性T、B淋巴细胞
E.隐蔽抗原的释放、自身抗原的改变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D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超抗原能激活大量的T、B细胞,T细胞对超抗原的识别不受MHC限制可选择性结合、活化具有同一vβ簇的多克隆T细胞,故其作用亦无严格的抗原特异性,从而引起自身免疫。
15、决定抗原特异性的是1分答案不确定
A.抗原的物理形状
B.抗原结构的复杂性
C.抗原分子表面的特殊化学基团
D.抗原分子量的大小
E.抗原的种类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C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抗原分子表面的特殊化学基团即抗原决定簇。
16、抗原不会使机体产生1分答案不确定
A.补体
B.IgG抗体
C.细胞因子
D.淋巴因子
E.IgM抗体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A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抗原可激活机体中的补体,而不能使之产生补体。
17、病原体感染后,血清中出现最早的特异性抗体是1分答案不确定
A.IgA
B.IgM
C.IgG
D.IgE
E.IgD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B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IgM为机体感染后最早产生的特异性抗体。
18、人的IgM分子主要特征是1分答案不确定
A.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
B.能通过胎盘
C.成人接受抗原刺激后最先出现的抗体
D.电泳时比IgG移向阳极快
E.血清含量高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C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成人接受抗原刺激后IgM最先产生。
19、哪种抗体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1分答案不确定
A.IgD
B.IgE
C.IgG
D.IgA
E.IgM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C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IgG是唯一能够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
20、下列哪种免疫球蛋白在特应性的过敏症患者血清中浓度可升高1分答案不确定
A.IgG
B.IgA
C.IgM
D.IgE
E.IgD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D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IgE可以引起I型超敏反应,故其在过敏患者血清中浓度高。
21、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定量测定可采用1分答案不确定
A.单向琼脂扩散法
B.散射免疫比浊法
C.ELISA法
D.RIA法
E.以上四种方法均可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E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单向琼脂扩散法、散射免疫比浊法、ELISA法、RIA法均可定量测定免疫球蛋白IgG、IgA、IgM。
22、关于免疫球蛋白正确的是1分答案不确定
A.有抗体作用,也可作为抗原
B.不能作为抗原,只有保护作用
C.是抗原和球蛋白的产物
D.都是抗体
E.C+D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A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免疫球蛋白是蛋白质,有自己的抗原决定簇,具有抗原性;在抗原刺激机体时,产生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的作用。
23、用木瓜蛋白酶将IgG分子水解为1分答案不确定
A.2个Fab片段和Fc片段
B.(Fab′)2和数个小片段Fc′
C.2个Fab片段和数个小片段Fc′
D.(Fab′)2和Fc片段
E.以上均不对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A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木瓜蛋白酶作用于IgG绞链区两条重链间二硫键的近N端,将其裂解为2个Fab 片段和Fc片段。
24、有IgEFc受体的细胞是1分答案不确定
A.肥大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均有
E.中性粒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均有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D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具有高亲和力的IgEFc受体。
25、人体的IgA分子主要特征1分答案不确定
A.能通过胎盘
B.在分泌液中是双聚体
C.通过经典途径活化补体
D.是血清中含量最多的免疫球蛋白
E.在分泌液中是五聚体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B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人体的IgA在分泌液中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
26、能通过胎盘屏障传递的抗体类型是1分答案不确定
A.IgG
B.IgA
C.IgM
D.IgE
E.IgD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A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IgG为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
27、寄生虫感染时明显水平升高的Ig是1分答案不确定
A.IgG
B.IgA
C.IgM
D.IgD
E.IgE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E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IgE与机体抗寄生虫免疫有关,在寄生虫感染时升高。
28、与类风湿因子针对的自身抗原有关的Ig是1分答案不确定
A.IgG
B.IgA
C.IgM
D.IgD
E.IgE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A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类风湿因子为一种自身抗体,属于IgG。
29、与LE因子有关的Ig是1分答案不确定
A.IgG
B.IgA
C.IgM
D.IgD
E.IgE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A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LE因子为一种自身抗体,属于IgG。
30、半衰期最短的Ig是1分答案不确定
A.IgG
B.IgA
C.IgM
D.IgD
E.IgE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E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半衰期IgE<IgD<IgA<IgM<IgG。
31、胃蛋白酶的水解片段是1分答案不确定
A.2Fab+Fc段
B.F(ab′)2+pFc′段
C.CH2
D.可变区
E.稳定区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B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胃蛋白酶水解水解的片段为两个大片段F(ab′)2和一些小片段pFc′段。
32、木瓜蛋白酶的水解片段是1分答案不确定
A.2Fab+Fc段
B.F(ab′)2+pFc′段
C.CH2
D.可变区
E.稳定区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A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木瓜蛋白酶的水解片段为两个Fab和一个Fc段。
33、能为补体经典激活途径提供条件的是1分答案不确定
A.2Fab+Fc段
B.F(ab′)2+pFc′段
C.CH2
D.可变区
E.稳定区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C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CH2含有补体结合位点,可启动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
34、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是1分答案不确定
A.2Fab+Fc段
B.F(ab′)2+pFc′段
C.CH2
D.可变区
E.稳定区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D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可变区具有抗原结合位点可以与抗原结合。
35、经典途径的C3转化酶是1分答案不确定
A.C4b
B.C4b2b
C.C4b3b
D.C4b2a3b
E.C3b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B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C4b2b为C3转化酶,进一步酶解C3。
36、人类补体系统由几种球蛋白组成1分答案不确定
A.3
B.9
C.11
D.13
E.5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A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人类补体系统有α、β、γ三种球蛋白。
37、补体活化旁路途径开始于1分答案不确定
A.C1的活化
B.C2的活化
C.C3的活化
D.C4的活化
E.C1+C2的活化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C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补体活化旁路途径从C3开始。
38、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中,补体成分激活顺序是1分答案不确定
A.C123456789
B.C132456789
C.C124536789
D.C142356789
E.C145236789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D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经典途径中补体顺序活化C1、C4、C2、C3、C5、C6、C7、C8、C9。
39、CH5O主要检测的是1分答案不确定
A.补体经典途径的溶血活性
B.补体替代途径的溶血活性
C.补体单个成分3的溶血活性
D.补体单个成分4的溶血活性
E.补体单个成分2的溶血活性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A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CH50反映补体经典激活途径活化的活化程度,与溶血程度成正相关。
40、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共同点是1分答案不确定
A.参与的补体成分相同
B.C3转化酶的成分相同
C.激活物相同
D.攻膜复合物的形成及溶解细胞的成分相同
E.A+B+C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D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三条激活途径具有共同的末端通路即攻膜复合物的形成及溶解细胞的成分相同。
41、有关补体正确的是1分答案不确定
A.是一组具有酶活性的脂类物质
B.具有溶菌作用但无炎症介质作用
C.参与免疫病理作用
D.C1在血清中含量最高
E.有炎症介质作用但无溶菌作用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C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补体活化可以介导免疫病理反应。
42、下列哪种成分是C3转化酶1分答案不确定
A.C234
B.C567
C.C3bBb
D.C3Bb
E.以上都不对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C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C3bBb为C3转化酶。
43、补体活化经典途径开始于1分答案不确定
A.C4的活化
B.C2的活化
C.C1的活化
D.C3的活化
E.C5的活化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C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经典途径中补体顺序活化C1、C4、C2、C3、C5、C6、C7、C8、C9。
44、形成攻膜复合物的补体成分是1分答案不确定
A.C6b~9
B.C4b2b
C.C3bBb
D.C5b~9
E.C5a~9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D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攻膜复合物(MAC)为补体激活共同终末过程的产物。
主要机制是C5转化酶裂解C5,产生C5a和C5b;其中C5a游离于液相,而C5b与C6结合为C5b6,C5b6与C7结合为C5b~7,C5b~7与C8结合为C5b~8,C5b~8可促进C9聚合,形成C5b6789n复合物,即攻膜复合物(MAC)。
45、以下哪项为补体不具备的生物学作用1分答案不确定
A.细胞溶解及杀菌
B.中性粒细胞的趋化
C.促进抗体的生成
D.中和病毒
E.对免疫复合物的调理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C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补体具有溶细胞,溶菌;趋化作用,调理作用及中和病毒的作用,没有抗原性不能促进抗体生成。
46、补体受体存在于下列哪种细胞表面1分答案不确定
A.B细胞
B.单核-巨噬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T细胞
E.以上均存在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E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补体受体广泛存在于组织细胞表面,而非上述免疫各细胞。
47、具有过敏毒素作用的是1分答案不确定
A.C5a
B.C1q
C.C3
D.I因子
E.H因子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A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C5a可激活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加重炎症反应,诱导类似过敏性休克的反应,称过敏毒素。
48、具有趋化作用的是1分答案不确定
A.C5a
B.C1q
C.C3
D.I因子
E.H因子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A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C5a可与巨噬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吸引巨噬细胞向炎症部位移行,聚集,此即趋化作用。
49、由C4b2b活化的成分是1分答案不确定
A.C5a
B.C1q
C.C3
D.I因子
E.H因子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C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C4b2b为C3转化酶,能活化C3。
50、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是1分答案不确定
A.C5a
B.C1q
C.C3
D.I因子
E.H因子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C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C3为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
51、外周免疫器官包括1分答案不确定
A.脾、胸腺和淋巴结
B.肺、骨髓和胸腺
C.脾、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和胸腺
D.淋巴结、脾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E.脾和骨髓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D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淋巴结、脾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为外周免疫器官。
52、在人B淋巴细胞膜上的最具特征的受体有1分答案不确定
A.膜表面免疫球蛋白分子
B.羊红细胞受体
C.C3受体
D.IgGFc受体
E.丝裂原受体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A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膜表面免疫球蛋白分子为B淋巴细胞膜上最具特征的受体。
53、下列哪一类细胞产生IgG1分答案不确定
A.T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
C.巨噬细胞
D.嗜碱性粒细胞
E.NK细胞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D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嗜碱性粒细胞可产生IgG。
54、T、B细胞发挥免疫应答功能的场所是1分答案不确定
A.脾、胸腺和淋巴结
B.脾、骨髓和胸腺
C.脾、黏膜和胸腺
D.淋巴结、脾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E.脾和淋巴结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D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淋巴结、脾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为T、B细胞发挥免疫应答的场所。
55、免疫系统包括的有1分答案不确定
A.中枢淋巴器官
B.外周淋巴器官
C.免疫活性细胞
D.A+B+C
E.肝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D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免疫系统包括中枢淋巴器官、周围淋巴器官及免疫活性细胞。
56、中枢免疫器官主要包括1分答案不确定
A.胸腺和淋巴结
B.骨髓和胸腺
C.脾和胸腺
D.淋巴结和脾
E.脾和肝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B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中枢淋巴器官由骨髓和胸腺构成。
57、组织相容性抗原指的是1分答案不确定
A.同种异型抗原
B.隐蔽的自身抗原
C.有核细胞表面抗原
D.同种移植抗原
E.嗜异性抗原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D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组织相容抗原又称同种移植抗原。
58、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位于哺乳动物某一染色体上的一组1分答案不确定
A.紧密连锁的单态性基因群
B.紧密连锁的多态性基因群
C.不连锁的多态性基因群
D.不连锁的单态性基因群
E.以上均不对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B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位于哺乳动物某一染色体上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多态性基因族群。
59、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简称1分答案不确定
A.ABO
B.HLA
C.HLB
D.MHC
E.HLA和MHC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D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hietocompatibilitycomplex)简称MHC。
60、能提呈外源性抗原的细胞有一个重要标志是1分答案不确定
A.表达MHC-I类分子
B.表达MHC-Ⅱ类分子
C.FcR
D.C3bR
E.FcR和C3bR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B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MHC-Ⅱ类分子能识别并呈递外源性抗原肽,故能提呈外源性抗原的细胞须表达MHC-Ⅱ类分子。
61、在抗原提呈细胞膜上与提呈外源性抗原密切相关的表面标志是1分答案不确定
A.MHC-I类分子
B.MHC-Ⅱ类分子
C.BCR
D.TCR
E.MHC-I类分子和BCR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B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MHC-Ⅱ类分子能识别并呈递外源性抗原肽,在抗原提呈细胞膜上与提呈外源性抗原密切相关。
62、存在于同一个体的抗原称为1分答案不确定
A.超抗原
B.自身抗原
C.同种异型抗原
D.异种抗原
E.半抗原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B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自身抗原存在于同一个个体中。
63、将健康人的组织或器官替代患者丧失功能的组织和器官,常会发生排斥反应,此时HLA 分子被认为是1分答案不确定
A.同种异型抗原
B.异嗜性抗原
C.异种抗原
D.同种抗原
E.移植抗原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A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HLA分子存在于同一种属不同个体之间,移植器官时,使机体发生免疫排斥。
64、人HLA-DQ基因位于1分答案不确定
A.第15号染色体
B.第17号染色体
C.第6号染色体
D.第2号染色体
E.第22号染色体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C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人HLA-DQ基因为第6号染色体上的基因。
65、T细胞的TCR识别MHC分子的部位是1分答案不确定
A.肽结合区
B.跨膜区
C.胞质区
D.胞膜外区
E.以上均不是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A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肽结合区决定MHC分子与抗原肽结合的选择性,T细胞的TCR识别MHC分子的部位。
66、下列哪种细胞表面没有MHC-I类分子1分答案不确定
A.红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树突状细胞
E.单核细胞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A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MHC-I类分子分布于所有有核细胞及血小板的表面,红细胞不表达。
67、杀伤性CD8+T细胞识别的抗原1分答案不确定
A.MHC-I类抗原
B.MHC-Ⅱ类抗原
C.MHC-I、Ⅱ类抗原
D.HLA-B27抗原
E.HLA-Ⅲ类抗原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A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MHC-I类抗原与MHC-I类抗原结合后形成抗原肽-MHC-I类分子复合物,转运到抗原提呈细胞表面并提成给CD8+T细胞。
68、存在于B淋巴细胞表面的抗原1分答案不确定
A.MHC-I类抗原
B.MHC-Ⅱ类抗原
C.MHC-I、Ⅱ类抗原
D.HLA-B27抗原
E.HLA-Ⅲ类抗原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C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MHC-I、Ⅱ类抗原在B淋巴细胞表面均表达。
69、多见于强直性脊椎炎患者的抗原1分答案不确定
A.MHC-I类抗原
B.MHC-Ⅱ类抗原
C.MHC-I、Ⅱ类抗原
D.HLA-B27抗原
E.HLA-Ⅲ类抗原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D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约90%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携带HLA-B27抗原。
70、辅助性CD4+T细胞识别的抗原1分答案不确定
A.MHC-I类抗原
B.MHC-Ⅱ类抗原
C.MHC-I、Ⅱ类抗原
D.HLA-B27抗原
E.HLA-Ⅲ类抗原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B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MHC-Ⅱ类抗原能识别并提呈外源性抗原肽给CD4+T细胞。
71、MHC-I类分子的配体是1分答案不确定
A.CD2
B.CD3
C.CD4
D.CD8
E.CD10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D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CD8为MHC-I类分子的配体。
72、MHC-Ⅱ类分子的配体是1分答案不确定
A.CD2
B.CD3
C.CD4
D.CD8
E.CD10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C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CD4为MHC-Ⅱ类分子的配体。
73、介导体液免疫的细胞是1分答案不确定
A.T细胞
B.B细胞
C.巨噬细胞
D.肥大细胞
E.NK细胞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B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体液免疫由B细胞介导。
74、免疫活性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是1分答案不确定
A.胸腺和淋巴结
B.骨髓和胸腺
C.肺和胸腺
D.脾和淋巴结
E.肺、胸腺、脾、淋巴结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B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免疫活性细胞在骨髓中发生,B细胞在骨髓中分化成熟,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
75、在抗体形成时1分答案不确定
A.只有T细胞有免疫记忆
B.T细胞通过其细胞表面的个体型作为抗原受体
C.巨噬细胞在异常情况下,才作为辅助细胞
D.B细胞比T细胞增殖更多
E.NK细胞活跃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D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抗体由B细胞分化的浆细胞产生,抗体形成时B细胞增殖更多。
76、细胞毒性T细胞的主要功能是1分答案不确定
A.辅助B细胞分化成抗体产生细胞
B.放大细胞免疫应答
C.特异性溶解靶细胞
D.促进杀伤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等
E.以上都不对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C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细胞毒性T细胞可分泌穿孔素导致靶细胞溶解。
77、淋巴结中能提呈抗原的细胞有1分答案不确定
A.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
B.T细胞和巨噬细胞
C.巨噬细胞
D.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E.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D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能加工提呈抗原。
78、抗原提呈细胞所不具备的作用是1分答案不确定
A.促进T细胞表达特异性抗原受体
B.降解抗原为小分子肽段
C.使MHC分子与抗原肽结合
D.为T细胞活化提供第二信号
E.降解抗原为小分子肽段,使MHC分子与抗原肽结合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A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抗原提呈细胞只是处理提呈抗原,激活T细胞,并不能促进其表达特异性抗原受体。
79、C5a具有的生物学活性是1分答案不确定
A.促C3转化酶形成
B.促CT酯酶形成
C.参与膜攻击单位的形成
D.趋化作用
E.调理作用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D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C5a可以与巨噬细胞表面相应的受体结合,吸引巨噬细胞向炎症部位移行聚集。
80、体液免疫的效应包括1分答案不确定
A.中和作用
B.调理作用
C.补体介导的细胞溶解作
D.ADCC作用
E.以上均是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E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体液免疫具有中和作用,调理作用,补体介导的细胞溶解作及ADCC作用。
81、HIV感染最常用的筛查方法是1分答案不确定
A.免疫印迹
B.PCR
C.ELISA
D.自身红细胞凝集
E.RPR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C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
答案解析:ELISA法是临床筛查HIV感染最常用的方法。
82、哪种免疫现象不是由T细胞介导的主要细胞免疫现象1分答案不确定
A.免疫调理作用
B.抗肿瘤作用
C.同种移植排斥反应
D.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E.迟发型超敏反应
考生答案:
正确答案:A
试题分数:1
考生得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