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级下册语文背诵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年级下册语文背诵内容
一、古诗词背诵。
- 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其中“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了木兰在军中艰苦的生活环境;“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表现了木兰奔赴战场的矫健英姿;“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则展现了木兰恢复女儿身之后的娇美姿态。
-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此诗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
-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全诗紧扣一个“闻”字,抒发了诗人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
-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安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具有浓烈的人情味。
-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花草树木得知春天即将归去,于是各逞姿色,争芳斗艳,欲将春天留住,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好像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
-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中以饱满的热情形象地描绘了这座名山雄伟壮观的气势,抒发了诗人青年时期的豪情和远大抱负。
-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其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哲理,常被后人引用,形容已陷入绝境,忽又出现转机。
-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人以落花自喻,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命运,体现了诗人高度的爱国热忱和崇高的献身精神。
二、文言文背诵。
- 这篇文章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文中“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也成为了一个常用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短时间内有很大的进步。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文章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
-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作者借莲花来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