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测量 第二课时 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2 测量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测量
教学目标:
1、知道长度、面积、体积单位及其进率。

2、掌握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有关计算公式,并能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情感目标:在回顾面积公式推导的过程中,进一体会转化的思想和方法,丰富教学经验。

教学重点:掌握单位之间的转换、物体的周长、面积与体积公式。

教学难点: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学生自助学习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教学课型: 新授课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数的运算。

典型例题:
例1:在下面括号里填上进率。

学生独立填一填,指名说一说。

知识梳理:
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进率各有什么规律?
常用的:
相邻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
相邻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相邻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典型例题:
学过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描述身边的事物。

指名说一说。

知识梳理:
将下面图形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整理在表中。

典型例题:
说一说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指名说一说。

知识梳理:
将下面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公式与体积公式整理在表中。

学生独立完成。

二、巩固练习。

1、填一填。

1)用同样长的铁丝围成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其中面积最大的是( )。

2)一个体积为9分米³的圆柱体金属零件,可以熔铸成( )个等底等高的圆锥形零件。

3)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ɑ和b,以ɑ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 ),ɑ是它的( ),b是它的( )。

2、选择。

1)正方体棱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它的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 )倍。

A、2
B、4
C、8
2)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一根围成长方形,一根围成正方形,它们的面积相比()。

A、长方形的面积大
B、正方形的面积大
C、一样大
3、估计一下,不规则土地的面积是()平方米。

4、如图,一个三角形的底长5米,如果底延长1米,那么面积就增加1.5平方米。

那么原来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图中三角形ABC是边长为6厘米的正三角形,求阴影部分面积。

6、计算下面圆柱的体积。

底面周长是12.56米,高2米。

长方体的底面积是26平方米,长6米。

四、课堂小结
测量
1、复习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复习了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

五、课后作业
课本第72、73页练一练。

板书设计
测量
常用的:
相邻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
相邻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相邻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掌握单位之间的转换、物体的周长、面积与体积公式。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等环节,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掌握单位之间的转换、物体的周长、面积与体积公式。

并通过练习对复习的内容加以巩固。

学生的主体作用贯穿课堂的始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