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广东专用)一轮复习(考点过关+课时导航+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七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 B 【解析】 A 项,氯化铵溶液中N 因水解:c (Cl -)>c (N),因N 水解生成H +,所以
c (N)>c (H +),溶液显酸性,所以c (H +)>c (OH -);B 项,加入氨水至pH=7, 则c (H +)=c (OH -),根据电荷守恒:c (N)+c (H +)=c (OH -)+c (Cl -),所以c (N)=c (Cl -),错误;D 项,
N+H 2ONH 3·H 2O+H +,加入少量CH 3COONa 固体,CH 3COO -结合H +,使H +浓度下降,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N)减小。
2. C 【解析】 Al 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Al 3++3H 2OAl(OH)3+3H +,A 项错误;a~b 段,Al 3+与OH -作用生成Al(OH)3沉淀,Al 3+浓度不断减小,B 项错误;c 点溶液pH<7,说明溶液中还没有NaAlO 2生成,因此b~c 段,加入的OH -主要用于生成Al(OH)3沉淀,C 项正确;在c~d 段pH 逐渐增大,说明沉淀逐渐溶解,到达d 点,Al(OH)3沉淀已完全溶解,D 项错误。
3. D 【解析】 浓氨水中滴加氯化铁饱和溶液产生氢氧化铁沉淀,A 项错误;醋酸钠溶液中滴加浓盐酸后促使醋酸根离子的水解平衡向右移动,使醋酸根离子浓度减小,B 项错误;碳酸氢钙与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水、碳酸钠,得不到氢氧化钙,C 项错误;Cu(NO 3)2溶液中的Cu 2+能抑制Cu(OH)2的溶解,D 项正确。
4. B 【解析】 NaHCO 3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 3Na ++HC,A 项错误;根据K w =c (H +)·c (OH -)可得K w ·V 2=n (H +)·n (OH -),温度一定时,则K w 不变,B 项正确;C 项错误,正确的离子浓度关系:c (Na +)+c (H +)=c (OH -)+c (HC)+2c (C);温度升高,HC 的水解和电离程度都增大,则
c (HC)减小,D 项错误。
5. D 【解析】 H 2S 中存在两步可逆电离,c (H +)=1×10-5 mol ·L -1>c (HS -),A 项错误;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加水稀释时促进其电离平衡向正向移动,c (H +)减小程度小于10倍,即a<b+1,B 项错误;混合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式:c (Na +)+c (H +)=c (OH -)+c (HC 2)+2c (C 2),C 项错误;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该盐的水解程度越大,等pH 时其浓度越小,HC 对应的弱酸是H 2CO 3,D 项正确。
6. A 【解析】由图像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AgBrO
3的溶解度逐渐增大,即AgBrO
3
的溶解是吸热过程,A项错误;温度升高,其溶解速率加快,B项正确;60 ℃时
c(AgBrO
3
)= =2.5×10-2mol·L-1,其K sp=c(Ag+)·c(Br)≈6×10-4,C项正确;AgBrO3的溶
解度较小,若KNO
3中混有AgBrO
3
,可采用降温重结晶的方法提纯,D项正确。
7. A 【解析】A项,两溶液混合时生成等量的CH
3COOH和NaCl,由于CH
3
COOH能微弱
电离,故c(Na+)=c(Cl-)>c(CH3COO-)>c(OH-),正确;B项,混合液显碱性,说明NH3·H2O的电离程度大于NH
4
Cl中N的水解程度,故溶液中c(N)>c(Cl-)>c(NH3·H2O)>c(OH-),错误;C项,由于c(Na)∶c(C)=3∶2,根据物料守恒可知错误;D项,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式为2c(C2)+c(HC2)+c(OH-)+c(Cl-)=c(Na+)+c(H+),错误。
8. (1) 3HCl
(2) ① H
3PO
3
H++ H
2
P
起始时各物质浓度/mol·L-10.100 0 0 0
反应的各物质的浓度/mol·L-1 2.7×10-2 2.7×10-2 2.7×10-2
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mol·L-1 0.10-2.7×10-2 2.7×10-2 2.7×10-2
K===1.0×10-2
②>
(3) ①CD ②是
【解析】(3) ①此图表示的是二氧化碳在不同pH环境中的存在形式,A项错误;pH
为6.37时,C几乎不存在,pH为10.25时,H
2CO
3
几乎不存在,B项错误;根据图中数据可判
断C项、D项正确。
②c(Ca2+)=1×10-4 mol·L-1×=1×10-6
mol·L-1,c(C)=
-1
10mL1mol L0.5
101mL
⨯⋅⨯
=0.05 mol·L-1,c(Ca2+)·c(C)=1×10-6×0.05=5
×10-8>K sp(CaCO3),则有沉淀产生。
9. (1) MgO+2H+H
2
O+Mg2+
(2) 溶解时温度太低,反应速率过慢,温度太高, HCl会挥发
(3)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降低烘干时的温度,防止MgCl
2·6H
2
O分解
(4) Ba2+BaCO
3溶解度仅小于MgCO
3
的溶解度,而大于其他物质的溶解度,当 Ba2+除尽
其他杂质已经除尽(5) KCl、NaCl和MgCl
2
10. BaSO
4和BaCO
3
的K sp相差不大,当溶液中存在大量C时,BaSO4(s)会部分转化为
BaCO
3
(s),因此溶液中仍含有一定量的S
【解析】滤液中仍含有一定量的S,说明存在溶解平衡,过量的BaCl
2
除去S,过量的
Na
2CO
3
和NaOH除去Ca2+、Mg2+,也会将部分BaSO
4
转化为BaCO
3
(根据题中信息BaSO
4
和BaCO
3
的K sp相差不大),所以滤液中仍含有一定量的S。
11. (1) NO 产生红棕色气体
(2) 1∶2
(3)c(Ce4+)·c4(OH-) 8
(4) ②其他条件相同时,溶解度随c(HNO3)减小而增大
③c(HNO3)越小,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越大[或c(HNO3)越大,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越小]
【解析】(1) 由原子守恒可以算出,答案是NO。
NO遇到空气中的氧气生成红棕色气体NO
2。
(2) 在同一个方程式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目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目相同,可以计算出。
(3) K sp[Ce(OH)4]=c(Ce4+)·)=1×10-5×c4(OH-)=1×10-29。
算出c(OH-)= 1×10-6,pH=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