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口设计原则课件

合集下载

2_05浇口和流道设计

2_05浇口和流道设计

2_05浇口和流道设计浇口和流道设计是塑料注塑成型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们的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成型件的质量和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浇口和流道设计的意义、原则以及一些常见的设计方法。

一、浇口的设计意义1.提供熔融塑料进入模具腔体的通道,确保塑料充填腔体均匀;2.控制塑料进入速度和压力,避免短充、气泡等缺陷;3.有效防止熔融塑料对模具磨损和腐蚀;4.方便脱模和切除浇口处余料。

二、浇口设计的原则1.浇口位置应选择在产品外表面影响不大的部位,如底部、壁角等;2.浇口形状应简单,避免锐角和复杂几何形状,以利于塑料顺利进入腔体;3.浇口尺寸应合理,既能保证塑料充填,又不至于过大过长造成浪费和废料;4.浇口和产品分离的方式应考虑生产效率和产品外观要求;5.浇口设计要充分考虑熔融塑料的物理性质和流动性,避免局部过热或过冷。

三、流道设计的意义1.将浇注的熔融塑料传递到各个腔体,使得产品充填均匀;2.控制塑料的流速和压力,避免气泡、短充等缺陷;3.提供相对稳定的压力和温度环境,促进熔融塑料的密度均匀;4.对于多腔体模具,流道设计还要充分考虑产品产量的平衡。

四、流道设计的原则1.流道的直径、长度和截面积要合理选择,以保证塑料在流道内的流速符合流动性要求;2.流道和浇口的连接处要能够顺利过渡,避免过渡断面过小或过大造成流动不畅;3.流道的布置应考虑与模具结构的配合,以便于流道的加工和安装;4.尽量减少流道的弯曲和分支,以减小塑料流动阻力和热量损失;5.流道的表面要光滑,减小摩擦阻力和物料附着。

总之,浇口和流道设计是塑料注塑成型过程中关键的一环,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合理的浇口和流道设计可以确保塑料充填均匀、避免气泡和短充等缺陷,并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因此,在进行浇口和流道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流动性能、产品的几何形状、模具结构等因素,并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

浇口的设计原则

浇口的设计原则

浇口的设计原则:1.浇口位置尽量选择在分型面上,以便于加工及其使用时清理浇口2.浇口位距型腔各个部位的距离尽量一致,并使其流程最短3.浇口位置应保证塑料流入型腔时,对着型腔中宽畅,厚壁部位4.避免浇口位置设置时料流直冲型腔壁,型芯,或者嵌件,5.浇口的设置,最好避免使产品产生熔接痕或者控制熔接痕在不重要的部位6.浇口位置及其料流流入方向有利于型腔内气体的排出7.浇口在制品上易于清除,同时不影响制品外观zym_16 edited on 2004-11-08 15:41 作者回复:【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ym_16模具技术版版主发贴:490 积分:31于2004-09-27 10:57主,分流道截面的选择,1.主流道的截面大于或者等于各个分流道的截面面积之和2.如果型腔数比较多,最好在各个分流道的拐弯处倒圆角3.原则上,主流道的至浇口的末端的分流道的拐弯数不超过3个作者回复:【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ym_16模具技术版版主发贴:490 积分:31于2004-09-27 11:04机嘴选择的考虑因素:首先来复习一下机嘴的基本常识:作者回复:【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ym_16模具技术版版主于2004-09-27 11:12浇口套的球面半径大致有两种规格a,1/2“(13mm)b,3/4”(19mm)但是比较常用的还是SR13mm,16mm,20mm,球面的深度3~5mm理论上:浇口套的SR半径=注射机喷嘴半径SR1 + 2mm发贴:490积分:31 注意上图中的各个部位的公差:作者回复:【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ym_16模具技术版版主发贴:490 积分:31于2004-09-27 12:54这种A型的,优点:加工,安装都比较方便缺点:由于只用螺丝固定所以不能防止机嘴的转动,zym_16 edited on 2004-09-27 12:57作者回复:【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ym_16模具技术版于2004-09-27 13:01 延长式浇口:优点:流道较短,版主发贴:490 积分:31 缺点:制造比较复杂,三板模时,浇口的头部(图中绿色部位)还有倒扣,便于流道留在脱料板一侧zym_16 edited on 2004-11-08 19:23作者回复:【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hengxiaojun初级会员发贴:143积分:10于2004-09-30 12:19 谢谢,受教了作者回复:【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 pronick于2004-10-07 08:11一棵草普通会员发贴:99积分:5謝謝你的寶貴經驗!!作者Re:【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hp_hie 普通会员发贴:22 积分:1于2004-11-06 09:26 谢谢!!作者Re:【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hangben 普通会员发贴:26 积分:3于2004-11-08 11:07你家的大灌嘴才这样!!不懂别误导别人.OK作者Re:【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ym_16模具技术版版主于2004-11-08 19:25to zhangben 兄能否介绍一下,你的大灌嘴能否上传一张图片阿发贴:490积分:31然后说说到底我那个错在哪?欢迎大家来仿真论坛交流用proe,在学catia.请多多指教作者Re:【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ym_16模具技术版版主发贴:490积分:31于2004-11-11 13:44不知道楼上的兄弟,说得是否是这种情况但是这个机嘴的加工,没有上面的那个方便, 虽然好多的书都提到这种机嘴欢迎大家来仿真论坛交流用proe,在学catia.请多多指教作者Re:【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hangben]hotpiepro/e&塑性成形版版主发贴:802积分:45于2004-11-11 14:14zhangben wrote:你家的大灌嘴才这样!!不懂别误导别人.OK兄弟,如果有真本事就拿出些真东西出来让兄弟们信服这样躲在后面瞎说(不好意思,不知道是不是瞎说?)兄弟们实在有些气愤不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者Re:【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fan2008模具技术版版主发贴:309 积分:24于2004-11-11 17:18基本设计原则:1.不要将浇口置于高压力区域2.尽量避免或减少熔合线3.尽量使熔合线远离高压力区域4.对于增强型塑料,浇口位置决定零件的翘曲性能5.提供足够的排气口以避免空气存集交流才会有进步,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作者Re:【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 fan2008于2004-11-11 17:24设立适宜浇口位置的建议:1.将浇口设置在壁面最厚的位置处;模具技术版版主发贴:309 积分:24 2.浇口不能设置在高压区附近;3.对长型的零件,在可能的情况下,浇口应设置在纵向,而不是设置在横向或在中央,特别是对增强性材料的模塑尤为如此。

浇口的设计原则

浇口的设计原则

浇口的设计原则:1.浇口位置尽量选择在分型面上,以便于加工及其使用时清理浇口2.浇口位距型腔各个部位的距离尽量一致,并使其流程最短3.浇口位置应保证塑料流入型腔时,对着型腔中宽畅,厚壁部位4.避免浇口位置设置时料流直冲型腔壁,型芯,或者嵌件,5.浇口的设置,最好避免使产品产生熔接痕或者控制熔接痕在不重要的部位6.浇口位置及其料流流入方向有利于型腔内气体的排出7.浇口在制品上易于清除,同时不影响制品外观zym_16 edited on 2004-11-08 15:41 作者回复:【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ym_16模具技术版版主发贴:490 积分:31于2004-09-27 10:57主,分流道截面的选择,1.主流道的截面大于或者等于各个分流道的截面面积之和2.如果型腔数比较多,最好在各个分流道的拐弯处倒圆角3.原则上,主流道的至浇口的末端的分流道的拐弯数不超过3个作者回复:【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ym_16模具技术版版主发贴:490 积分:31于2004-09-27 11:04机嘴选择的考虑因素:首先来复习一下机嘴的基本常识:作者回复:【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ym_16模具技术版版主于2004-09-27 11:12浇口套的球面半径大致有两种规格a,1/2“(13mm)b,3/4”(19mm)但是比较常用的还是SR13mm,16mm,20mm,球面的深度3~5mm理论上:浇口套的SR半径=注射机喷嘴半径SR1 + 2mm发贴:490积分:31 注意上图中的各个部位的公差:作者回复:【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ym_16模具技术版版主发贴:490 积分:31于2004-09-27 12:54这种A型的,优点:加工,安装都比较方便缺点:由于只用螺丝固定所以不能防止机嘴的转动,zym_16 edited on 2004-09-27 12:57作者回复:【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ym_16模具技术版于2004-09-27 13:01 延长式浇口:优点:流道较短,版主发贴:490 积分:31 缺点:制造比较复杂,三板模时,浇口的头部(图中绿色部位)还有倒扣,便于流道留在脱料板一侧zym_16 edited on 2004-11-08 19:23作者回复:【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hengxiaojun初级会员发贴:143积分:10于2004-09-30 12:19 谢谢,受教了作者回复:【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 pronick于2004-10-07 08:11一棵草普通会员发贴:99积分:5謝謝你的寶貴經驗!!作者Re:【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hp_hie 普通会员发贴:22 积分:1于2004-11-06 09:26 谢谢!!作者Re:【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hangben 普通会员发贴:26 积分:3于2004-11-08 11:07你家的大灌嘴才这样!!不懂别误导别人.OK作者Re:【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ym_16模具技术版版主于2004-11-08 19:25to zhangben 兄能否介绍一下,你的大灌嘴能否上传一张图片阿发贴:490积分:31然后说说到底我那个错在哪?欢迎大家来仿真论坛交流用proe,在学catia.请多多指教作者Re:【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ym_16模具技术版版主发贴:490积分:31于2004-11-11 13:44不知道楼上的兄弟,说得是否是这种情况但是这个机嘴的加工,没有上面的那个方便, 虽然好多的书都提到这种机嘴欢迎大家来仿真论坛交流用proe,在学catia.请多多指教作者Re:【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hangben]hotpiepro/e&塑性成形版版主发贴:802积分:45于2004-11-11 14:14zhangben wrote:你家的大灌嘴才这样!!不懂别误导别人.OK兄弟,如果有真本事就拿出些真东西出来让兄弟们信服这样躲在后面瞎说(不好意思,不知道是不是瞎说?)兄弟们实在有些气愤不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者Re:【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fan2008模具技术版版主发贴:309 积分:24于2004-11-11 17:18基本设计原则:1.不要将浇口置于高压力区域2.尽量避免或减少熔合线3.尽量使熔合线远离高压力区域4.对于增强型塑料,浇口位置决定零件的翘曲性能5.提供足够的排气口以避免空气存集交流才会有进步,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作者Re:【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 fan2008于2004-11-11 17:24设立适宜浇口位置的建议:1.将浇口设置在壁面最厚的位置处;模具技术版版主发贴:309 积分:24 2.浇口不能设置在高压区附近;3.对长型的零件,在可能的情况下,浇口应设置在纵向,而不是设置在横向或在中央,特别是对增强性材料的模塑尤为如此。

模具设计之浇口设计PPT课件

模具设计之浇口设计PPT课件
b1550l07200609l2030侧面进料的搭接方式33单分型面注射模普通浇注系统设计38侧浇口的两种变异形式扇形浇口l113t02510b取6到浇口处型腔宽度的14l可取6左右常用于扁平而较薄的塑件如盖板托盘33单分型面注射模普通浇注系统设计39薄片浇口25100t0215l1215用于成型面积较小尺寸较大的扁平塑件33单分型面注射模普通浇注系统设计40环形浇口内侧进料t02516l0818端面进料l1081233单分型面注射模普通浇注系统设计41环形浇口的特点进料均匀圆周上各处流速大致相等熔体流动状态好浇口去除困难33单分型面注射模普通浇注系统设计42轮辐式浇口尺寸参考侧浇口尺寸33单分型面注射模普通浇注系统设计43爪形浇口在型芯头部开设流道分流道与浇口不在同一平面内主要用于塑件内孔较小的管状塑件和同轴度要求高的塑件因型芯顶端伸入定模内起定位作用避免了弯曲变形
常用于扁平而较薄的塑件,如盖板、托盘
第38页/共130页
§3.3 单分型面注射模普通浇注系统设计
平缝浇口(薄片浇口)
b取塑件长度的 25﹪~100﹪ t=0.2~1.5㎜ l=1.2~1.5㎜
用于成型面积较小、尺寸较大的扁平塑件
第39页/共130页
§3.3 单分型面注射模普通浇注系统设计
环形浇口
作用:改变熔体流向,使其以平稳的流态均衡
地分配到各个型腔。
分流道的形状与尺寸 b 0.2564 m4 L
h 2b 3
L=1~2.5倍的大端直径,一般取8~30㎜ α=5°~10 °
第27页/共130页
§3.3 单分型面注射模普通浇注系统设 计
分流道的表面粗糙度
Ra值1.25~2.5 m ,一般取1.6 m
型腔一般在模具中心
塑件在定模 塑件在动模 塑件分别在动、定模

浇口的设计PPT课件

浇口的设计PPT课件
思考与练习
缺点:是去除浇道后﹐将在成型品表面 留下痕迹。
22.11.2020
第四章 塑料注射模的设计和制造
§4.3 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及制造
七、浇口的设计及制造
2.浇口的类型及特点
22.11.2020
问题 目的与要求 重点和难点 浇口的设计制造 排气系统设计 思考与练习
侧浇口
一般开设在分型面上,适合于一 模多腔,浇口去除方便;但压力 损失大、壳形件排气不便、易产 生熔接痕。
22.11.2020
典型的浇口厚度是0.25至1.27mm。
第四章 塑料注射模的设计和制造
§4.3 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及制造
七、浇口的设计及制造
2.浇口的类型及特点
问题 目的与要求
环状浇口
重点和难点 浇口的设计制造 排气系统设计
思考与练习
使用环状浇口﹐熔料自由地沿 著环状浇口中心部分流动﹐然 后熔料向下流动充填模具。 典型的浇口厚度是0.25至1.6mm。
典型的浇口尺寸为:厚度0.4至 6.4mm﹐宽度为1.6至12.7mm。
22.11.2020
第四章 塑料注射模的设计和制造
§4.3 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及制造
七、浇口的设计及制造
2.浇口的类型及特点
问题 目的与要求 重点和难点 浇口的设计制造
扇形浇口
典型的浇口尺寸为﹕厚度0.25至1.6mm﹐宽度 6.4至25%的型腔侧壁的长度。
22.11.2020
第四章 塑料注射模的设计和制造
§4.3 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及制造
七、浇口的设计及制造
2.浇口的类型及特点
22.11.2020
问题 目的与要求 重点和难点 浇口的设计制造 排气系统设计 思考与练习

《浇口的设计》课件

《浇口的设计》课件

环保理念:通过优化浇口设计,减 少废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优化浇口设计, 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废品率
智能化设计:通过优化浇口设计, 实现智能化生产,提高生产自动化 程度
智能化:采用先进的智能技术,提高浇口设计的准确性和效率 环保化: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轻量化:采用轻质材料和结构,降低浇口设计的重量和成本 集成化:将浇口设计与其他工艺环节相结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浇口设计影响产品的成型质量 浇口设计影响产品的力学性能 浇口设计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 浇口设计影响产品的生产效率
浇口位置:选择合适的浇口 位置,避免影响产品外观和 性能
浇口尺寸:根据产品尺寸和 形状选择合适的浇口尺寸, 保证产品成型质量
浇口数量:根据产品结构和 生产效率选择合适的浇口数 量,避免产品缺陷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浇口形状:选择合适的浇口 形状,提高产品成型质量和 生产效率
浇口冷却:合理设计浇口冷 却系统,保证产品成型质量 和生产效率
浇口清理:定期清理浇口, 保证产品成型质量和生产效 率
浇口设计的优化
提高浇口质量:优化浇口设计,提高浇口质量,减少缺陷 降低浇口成本:优化浇口设计,降低浇口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提高浇口效率:优化浇口设计,提高浇口效率,减少废品率 提高浇口稳定性:优化浇口设计,提高浇口稳定性,减少波动性
浇口的设计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浇口的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概念
浇口的设计原则
浇口设计的实际 应用
浇口设计的优化
浇口设计的新趋 势
添加章节标题

浇口的设计原则

浇口的设计原则

浇口的设计原则:1.浇口位置尽量选择在分型面上,以便于加工及其使用时清理浇口2.浇口位距型腔各个部位的距离尽量一致,并使其流程最短3.浇口位置应保证塑料流入型腔时,对着型腔中宽畅,厚壁部位4.避免浇口位置设置时料流直冲型腔壁,型芯,或者嵌件,5.浇口的设置,最好避免使产品产生熔接痕或者控制熔接痕在不重要的部位6.浇口位置及其料流流入方向有利于型腔内气体的排出7.浇口在制品上易于清除,同时不影响制品外观zym_16 edited on 2004-11-08 15:41 作者回复:【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ym_16模具技术版版主发贴:490 积分:31于2004-09-27 10:57主,分流道截面的选择,1.主流道的截面大于或者等于各个分流道的截面面积之和2.如果型腔数比较多,最好在各个分流道的拐弯处倒圆角3.原则上,主流道的至浇口的末端的分流道的拐弯数不超过3个作者回复:【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ym_16模具技术版版主发贴:490 积分:31于2004-09-27 11:04机嘴选择的考虑因素:首先来复习一下机嘴的基本常识:作者回复:【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ym_16模具技术版版主于2004-09-27 11:12浇口套的球面半径大致有两种规格a,1/2“(13mm)b,3/4”(19mm)但是比较常用的还是SR13mm,16mm,20mm,球面的深度3~5mm理论上:浇口套的SR半径=注射机喷嘴半径SR1 + 2mm发贴:490积分:31 注意上图中的各个部位的公差:作者回复:【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ym_16模具技术版版主发贴:490 积分:31于2004-09-27 12:54这种A型的,优点:加工,安装都比较方便缺点:由于只用螺丝固定所以不能防止机嘴的转动,zym_16 edited on 2004-09-27 12:57作者回复:【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ym_16模具技术版于2004-09-27 13:01 延长式浇口:优点:流道较短,版主发贴:490 积分:31 缺点:制造比较复杂,三板模时,浇口的头部(图中绿色部位)还有倒扣,便于流道留在脱料板一侧zym_16 edited on 2004-11-08 19:23作者回复:【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hengxiaojun初级会员发贴:143积分:10于2004-09-30 12:19 谢谢,受教了作者回复:【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 pronick于2004-10-07 08:11一棵草普通会员发贴:99积分:5謝謝你的寶貴經驗!!作者Re:【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hp_hie 普通会员发贴:22 积分:1于2004-11-06 09:26 谢谢!!作者Re:【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hangben 普通会员发贴:26 积分:3于2004-11-08 11:07你家的大灌嘴才这样!!不懂别误导别人.OK作者Re:【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ym_16模具技术版版主于2004-11-08 19:25to zhangben 兄能否介绍一下,你的大灌嘴能否上传一张图片阿发贴:490积分:31然后说说到底我那个错在哪?欢迎大家来仿真论坛交流用proe,在学catia.请多多指教作者Re:【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zym_16模具技术版版主发贴:490积分:31于2004-11-11 13:44不知道楼上的兄弟,说得是否是这种情况但是这个机嘴的加工,没有上面的那个方便, 虽然好多的书都提到这种机嘴欢迎大家来仿真论坛交流用proe,在学catia.请多多指教作者Re:【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hangben]hotpiepro/e&塑性成形版版主发贴:802积分:45于2004-11-11 14:14zhangben wrote:你家的大灌嘴才这样!!不懂别误导别人.OK兄弟,如果有真本事就拿出些真东西出来让兄弟们信服这样躲在后面瞎说(不好意思,不知道是不是瞎说?)兄弟们实在有些气愤不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者Re:【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fan2008模具技术版版主发贴:309 积分:24于2004-11-11 17:18基本设计原则:1.不要将浇口置于高压力区域2.尽量避免或减少熔合线3.尽量使熔合线远离高压力区域4.对于增强型塑料,浇口位置决定零件的翘曲性能5.提供足够的排气口以避免空气存集交流才会有进步,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作者Re:【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 fan2008于2004-11-11 17:24设立适宜浇口位置的建议:1.将浇口设置在壁面最厚的位置处;模具技术版版主发贴:309 积分:24 2.浇口不能设置在高压区附近;3.对长型的零件,在可能的情况下,浇口应设置在纵向,而不是设置在横向或在中央,特别是对增强性材料的模塑尤为如此。

模具设计之浇口设计

模具设计之浇口设计
模具设计之浇口设计
• 浇口设计概述 • 浇口设计基础 • 浇口设计的实践技巧 • 浇口设计案例分析 • 浇口设计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01
浇口设计概述
浇口的定义与作用
浇口是模具中连接主流道和型腔的通 道,用于将塑料熔体引入模具型腔。
浇口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塑料熔体的流 动速度和方向,确保塑料熔体能够均 匀地填充模具型腔,并防止产生气穴 和熔接痕等缺陷。
浇口数量
根据模具的型腔数量和塑料流动的复 杂性,确定浇口的数量。多个浇口可 以加快塑料的填充速度,但过多的浇 口会增加模具的复杂性。
选择合适的浇口类型
01
02
03
直接浇口
适用于大型模具,可快速 填充型腔。但可能会导致 塑料在浇口处产生缩痕。
侧浇口
适用于各种模具,尤其是 多型腔模具。可以避免直 接浇口带来的缩痕问题。
浇口流动的稳定性
浇口处应保持稳定的流动状态,避免产生波动或 喷射,以确保塑料熔体的均匀填充。
浇口流动的快速性
浇口应设计得尽可能小,以加快熔体的流动速度, 减少冷却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浇口流动的均匀性
浇口的尺寸和形状应保证熔体在模具内均匀分布, 避免因流动不均而产生应力或翘曲。
浇口的尺寸与位置
浇口尺寸
03
采用热流道浇口设计,通过加热控制塑料流动,提高产品质量
和减少溢料。
THANKS
感谢观看
04
浇口设计案例分析
案例一:手机外壳浇口设计
总结词:精细复杂
详细描述:手机外壳浇口设计需要考虑到外观、结构、材料等因素,设计时需要 精细处理,确保浇口位置、大小、数量等参数合理,以实现产品外观美观、结构 稳定、材料利用率高等要求。
案例二:汽车零件浇口设计

浇口设计原则PPT课件

浇口设计原则PPT课件

2021/3/9
21
手工去除_直接浇口
直接浇口/Direct(Sprue )Gate
直接浇口通常用于单型腔模具,熔体通过 主流道直接进入型腔,注射压力损失较小,缺 点是浇口剪除后容易在产品表面留下浇口痕迹。 直接浇口冷却凝固受控于产品肉厚而不是浇口 厚度,通常在浇口附近产品的收缩较小,而直 接浇口的收缩较大,这导致浇口附近有较高的 拉伸应力。
2021/3/9
4
浇口设计原则
5、将浇口设置在较厚区域以获得良好填充和保压。浇口设置在 较厚的区域,但不影响产品的功能和外观,这能使材料从较 厚区域填充到较薄位置,从而保持流动和保压通道。从较薄
位置填充能将导致滞流、缩痕或者真空泡。
2021/3/9
5
浇口设计原则
6、对于细长产品,浇口设置在产品其中一端。当一个细长产品从
填充平衡。
2021/3/9
14
多浇口
➢ 如何确定浇口的数量?
因产品的不同,并不存在实际的规则来决定浇口的数量。然而,我 们考虑下面几种一般因素来帮助确定浇口的数量。
2021/3/9
15
多浇口
1、流程
流程是指熔体从浇口位置起充填的距离。 一般来说,厚壁产品较薄壁产品熔体的流程长,因为材料在较厚 区域流动阻力小。材料的物性将影响既定厚度产品的熔体流程。流程 越短,则需要更多的浇口。每一种材料具有不同的流程,材质库中有 材料供应商提供的熔体流程,我们可以查找一定范围产品厚度既定材 料的熔体流程。 超大产品、薄壁产品和高粘度材料将需要更多浇口。
2021/3/9
28
手工去除_环状浇口
环状浇口/Ring Gate
环状浇口也应用于圆柱体或圆 形塑件,塑料先沿着模心环绕,然 后再沿着圆管向下充填。环状浇口 并不适用在所有的塑件。环状浇口 的厚度通常为0.25~1.6 mm。

浇口的设计

浇口的设计

5.2.4 浇口的设计浇口亦称进料口;是连接分流道与型腔的熔体通道..浇口的设计与位置的选择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塑件能否被完好地高质量地注射成型..浇口可分成限制性浇口和非限制性浇口两大类..限制性浇口的作用:限制性浇口是整个浇注系统中截面尺寸最小的部位;通过截面积的突然变化;使分流道送来的塑料熔体产生突变的流速增加;提高剪切速率;降低粘度;使其成为理想的流动状态;从而迅速均衡地充满型腔..对于多型腔模具;调节浇口的尺寸;还可以使非平衡布置的型腔达到同时进料的目的;提高塑件质量..限制性浇口还起着较早固化防止型腔中熔体倒流的作用..非限制性浇口的适用范围:非限制性浇口是整个浇口系统中截面尺寸最大的部位;它主要是对中大型筒类、壳类塑件型腔起引料和进料后的施压作用..常用的浇口可分成以下几种形式:1直接浇口直接浇口又称主流道型浇口;它属于非限制性型浇口;如图5.18所示..塑料熔体由主流道的大端直接进入型腔;因而具有流动阻力小、流动路程短及补缩时间长等特点..由于注射压力直接作用在塑件上;故容易在进料处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而导致塑件翘曲变形..这种形式的浇口截面大;去除浇口较困难;去除后会留有较大的浇口痕迹;影响塑件的美观..这类浇口大多用于注射成型大、中型长流程深型腔筒形或壳形塑件;尤其适合于如聚碳酸脂、聚砜等高粘度塑料..另外;这种形式的浇口只适于单型腔模具..在设计直接浇口时;为了减小与塑件接触处的浇口面积;防止该处产生缩孔、变形等缺陷;一方面应尽量选用较小锥度的主流道锥角αα=2°~ 4°;另一方面尽量减小定模板和定模座板的厚度..直接浇口的浇注系统有着良好的熔体流动状态;塑料熔体从型腔底面中心部位流向分型面;有利于消除深型腔处气体不易排出的缺点;使排气通畅..这样的浇口形式;使塑件和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最小;模具结构紧凑;注射机受力均匀..2 中心浇口当筒类或壳类塑件的底部中心或接近于中心部位有通孔时;内浇口就开设在该孔口处;同时中心设置分流锥;这种类型的浇口称中心浇口;如图5.19所示..中心浇口实际上是直接浇口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具有直接浇口的一系列的优点;而克服了直接浇口易产生的缩孔、变形等缺陷..中心浇口其实也是端面进料的环形浇口下面介绍..图5.19 中心浇口的形式在设计时;环形的厚度一般不小于0.5 mm..当进料口环形的面积大于主流道小端面积时;浇口为非限制性型浇口;反之;则浇口为限制性型浇口..3侧浇口侧浇口国外称为标准浇口;如图5.20所示..侧浇口一般开设在分型面上;塑料熔体从内侧或外侧充填模具型腔;其截面形状多为矩形扁槽;改变浇口的宽度与厚度可以调节熔体的剪切速率及浇口的冻结时间..这类浇口可以根据塑件的形状特征选择其位置;加工和修整方便;因此它是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浇口形式;普遍用于中小型塑件的多型腔模具;且对各种塑料的成型适应性均较强..由于浇口截面小;减少了浇注系统塑料的消耗量;同时去除浇口容易;且不留明显痕迹..但这种浇口成型的塑件往往有熔接痕存在;且注射压力损失较大;对深型腔塑件排气不利..图5.20a为分流道、浇口与塑件在分型面同一侧的形式;图5.20b为分流道和浇口与塑件在分型面两侧的形式;浇口搭接在塑件上;图5.20c为分流道与浇口和塑件在分型面两侧的形式;浇口搭接在分流道上..有搭接形式的侧浇口是塑件端面进料的侧浇口..设计时选择侧向进料还是端面进料;要根据塑件的使用要求而定..侧浇口尺寸计算的经验公式如下:5.8t=0.6—0.9*δ 5.9式中 b ——侧浇口的宽度;mm;A ——塑件的外侧表面积;mm2;t——侧浇口的厚度;δ——浇口处塑件的壁厚;mm..推荐尺寸:侧向进料的侧浇口见图5.20a;对于中小型塑件;一般深度t=0.5~2.0 mm或取塑件壁厚的1/3~2/3;宽度b=1.5~5.0mm;浇口的长度L=0.7~2.0mm;端面进料的搭接式侧浇口见图5.20b;搭接部分的长度L1=0.6~0.9+b/2mm;浇口长度l 可适当加长;取L=2.0~3.0mm;侧面进料的搭接式浇口见图5.20c;其浇口长度选择可参考端面进料的搭接式侧浇口..侧浇口有两种变异的形式;即为扇形浇口和平缝浇口;下面分别介绍..1扇形浇口扇形浇口是一种沿浇口方向宽度逐渐增加厚度逐渐减小的呈扇形的侧浇口;如图5.21所示;常用于扁平而较薄的塑件;如盖板、标卡和托盘类等..通常在与型腔接合处形成长L=1~1.3 mm厚t=0.25~1.0mm的进料口;进料口的宽度b视塑件大小而定;一般取6mm浇口处型腔宽度的1/4;整个扇形的长度L可取6mm左右;塑料熔体通过它进入型腔..采用扇形浇口;使塑料熔体在宽度方向上的流动得到更均匀的分配;塑件的内应力因之较小;还可避免流纹及定向效应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减少带人空气的可能性;但浇口痕迹较明显..图5.21 扇形浇口的形式图5.22 平缝浇口的形式2平缝浇口平缝浇口又称薄片浇口;如图5.22所示..这类浇口宽度很大;厚度很小;几何上成为一条窄缝;与特别开设的平行流道相连..通过平行流道与窄缝浇口熔体得到均匀分配;以较低的线速度平稳均匀地流入型腔;降低了塑件的内应力;减少了因取向而造成的翘曲变形..这类浇口的宽度b一般取塑件长度的25%~100%;厚度t=0.2~1.5 mm;长度L=1.2~1.5 mm..这类浇口主要用来成型面积较少尺寸较大的扁平塑件;但浇口的去除比扇形浇口更困难;浇口在塑件上的痕迹也更明显..4环形浇口对型腔充填采用圆环形进料形式的浇口称环形浇口;如图5.23所示..环形浇口的特点是进料均匀;圆周上各处流速大致相等;熔体流动状态好;型腔中的空气容易排出;熔接痕可基本避免..图5.23a所示为内侧进料的环形浇口;浇口设计在型芯上;浇口的厚度t=0.25—1.6mm;长度L=0.8—1.8mm;图5.23b所示为端面进料的搭接式环形浇口;搭接长度L;=0.8—1.2mmm;总长L可取2—3 mm;图5.23e为外侧进料的环形浇口;其浇口尺寸可参考内侧进料的环形浇口..实际上;前述的中心浇口也是一种端面进料的环形浇口..环形浇口主要用于成型圆筒形无底塑件;但浇注系统耗料较多;浇口去除较难;浇口痕迹明显..图5.23 环形浇口的形式5轮幅式浇口轮幅式浇口是在环形浇口基础上改进而成;由原来的圆周进料改为数小段圆弧进料;浇口尺寸与侧浇口类似;如图5.24所示..这种形式的浇口耗料比环形浇口少得多;且去除浇口容易..这类浇口在生产中比环形浇口应用广泛;多用于底部有大孔的圆筒形或壳型塑件..轮幅浇口的缺点是增加了熔接痕;这会影响塑件的强度..图5.24 轮幅式浇口的形式爪形浇口如图5.25所示;它可在型芯的头部开设流道;如图5.25a所示;也可在主流道下端开设;如图5.25b所示..爪形浇口加工较困难;通常用电火花成型..型芯可用作分流锥;其头部与主流道有自动定心的作用型芯头部有一段与主流道下端大小—致;从而避免了塑件弯曲变形或同轴度差等成型缺陷..爪形浇口的缺点与轮幅式浇口类似;主要适用于成型内孔较小且同轴度要求较高的细长管状塑件..图5.25 爪形浇口的形式点浇口又称针点浇口或菱形浇口;是一种截面尺寸很小的浇口;俗称小浇口;如图5.26所示..这种浇口由于前后两端存在较人的压力差;可较大程度地增大塑料熔体的剪切速率并产生较大的剪切热;从而导致熔体的表观粘度下降;流动性增加;有利于型腔的充填;因而对于薄壁塑件以及诸如聚乙烯、聚丙烯等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变化敏感的塑料成型有利;但不利于成型流动性差及热敏性塑料;也不利于成型平薄易变形及形状非常复杂的塑件..点浇口的设计形式有许多种..图5.26a所示为直接式;直径为d的圆锥形的小端直接与塑件相连..图5.26b所示为点浇口的另一种形式;圆锥形的小端有一端直径为d;长度为L的浇口与塑件相连;但这种形式的浇口直径d不能太小;浇口长度J不能太长;否则脱模时浇口凝料会断裂而堵塞住浇口;影响注射的正常进行..上述两种形式点浇口制造方便;但去除浇口时容易损伤塑件;浇口也容易磨损;仅适于批量不大的塑件成型和流动性好的塑料..图5.26c所示为圆锥形小端带有圆角的形式;其截面积相应增大;塑料冷却减慢;注射过程中型芯受到的冲击力要小些;但加工不如上述两种方便..图5.26d所示为点浇口底部增加一个小凸台的形式;其作用是保证脱模时浇口断裂在凸台小端处;使塑件表面不受损伤;但塑件表面遗留有高起的凸台;影响其表面质量;为了防止这种缺陷;可在设计时让小凸台低于塑件的表面..图5.26e是适用于一模多件或一个较大塑件多个点浇口的形式..点浇口的各种尺寸如图5.26所示;d=0.5—1.5mm;最大不超过2 mm;L=0.5—2 mm;常取 1.0—1.5 mm;L0=0.5—1.5 mm;L1=1.0—2.5 mm;α=6°—15°;β=60°—90°..点浇口的直径也可以用下面的经验公式计算:5.10式中 d ——点浇口直径;mm;δ——塑件在浇口处的壁厚;mm;A ——型腔表面积;mm2..*采用点浇口进料的浇注系统;在定模部分必须增加一个分形面; 用于取出浇注系统的凝料;因此会增加模具的复杂性..图5.26 点浇口的各种形式8潜伏浇口潜伏浇口又称减切浇口;由点浇口变异而来..这种浇口的分流道位于模具的分形面上;而浇口却斜向开设在模具的隐蔽处..塑料熔体通过型腔的侧面或推杆的端部注入型腔;因而塑件外表面不受损伤;不致因浇口痕迹而影响塑见的表面质量与美观效果..潜伏浇口的形式如图5.27所示..图5.27a所示为浇口开设在定模部分的形式;图5.27b所示为浇口开设在动模部分的形式;图5.27c所示为潜伏浇口开设在推杆的上部而进料口在推杆上端的形式..潜伏浇口一般是圆形截面;其尺寸设计可参考点浇口..潜伏浇口的锥角B 取10°~20°;倾斜角A为42°~45°;推杆上进料口宽度为0.8~2 mm;具体数值大小应视塑件大小而定..由于浇口与型腔相连时有一定角度;形成了能切断浇口的刃口;这一刃口在脱模或分型时形成的剪切力可将浇口自动切断;不过;对于较强韧的塑料则不宜采用..图5.27 潜伏浇口的形式由上所述;不同的浇口形式对塑料熔体的充填特性、成型质量及塑件的性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各种塑料因其性能的差异而对不同形式的浇口会有不同的适应性;设计模具时可参考表5.2所列部分塑料所适应的浇口形式..浇口形式直接浇口侧浇口平缝浇口点浇口潜伏浇口环形浇口塑料种类硬聚氯乙烯PVC0 O聚乙烯PE0 0 0注:“..”表示塑料适用的浇口形式..需要指出的是;表5.2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如果针对具体生产实际;能处理好塑料的性能、成型工艺条件及塑件的使用要求;即使采用了表中所列出的不适应的浇口;仍有可能取得注射成型的成功..5.2.5 浇口的位置选择与浇注系统的平衡5.2.5.1浇口的位置选择如前所述;浇口的形式很多;但无论采用什么形式的浇口;其开设的位置对塑件的成型性能及成型质量影响都很大;因此;合理选择浇口的开设位置是提高塑件质量的一个重要设计环节..另外;浇口位置的不同还会影响模具的结构..选择浇口位置时;需要根据塑件的结构与工艺特征和成型的质量要求;并分析塑料原材料的工艺特性与塑料熔体在模内的流动状态、成型的工艺条件;综合进行考虑..1尽量缩短流动距离浇口位置的选择应保证迅速和均匀地充填模具型腔;尽量缩短熔体的流动距离;这对大型塑件更为重要..2避免熔体破裂现象引起塑件的缺陷避免喷射和蠕动小的浇口如果正对着一个宽度和厚度较大的型腔;则熔体经过浇口时;由于受到很高的剪切应力;将产生喷射和蠕动等熔体断裂现象..有时塑料熔体直接从型腔的一端喷射到型腔的另一端;造成折叠;在塑件上产生波纹状痕迹或其他表面疵瘢缺陷..要克服这种现象;可适当地加大浇口的截面尺寸;或采用冲击型浇口浇口对着大型芯等;避免熔体破裂现象的产生..3浇口应开设在塑件壁厚处当塑件的壁厚相差较大时;若将浇口开设在壁薄处;这时塑料熔体进入型腔后;不但流动阻力大;而且还易冷却;影响熔体的流动距离;难以保证充填满整个型腔..从收缩角度考虑;塑件壁厚处往往是熔体最晚固化的地方;如果浇口开设在薄壁处;那壁厚的地方因液体收缩得不到补缩就会形成表面凹陷或缩孔..为了保证塑料熔体顺利充填型腔;使注射压力得到有效地传递;而在熔体液态收缩时又能得到充分地补缩;一般浇口的位置应开设在塑件的壁厚处..4应有利于型腔中气体的排除要避免从容易造成气体滞留的方向开设浇口..如果这一要求不能充分满足;在塑件上不是出现缺料、气泡就是出现焦斑;同时熔体充填时也不顾畅;虽然有时可用排气系统来解决;但在选择浇口位置时应先行加以考虑..5考虑分子定向的影响塑料熔体在充填模具型腔期间;会在其流动方向上出现聚合物分子和填料的取向..由于垂直于流向和平行于流向之处的强度和应力开裂倾向是有差别的;往往垂直于流向的方位强度低;容易产生应力开裂;所以在选择浇口位置时;应充分注意这一点..图5.28a所示塑件;由于其底部圆周带有一金属环形嵌件;如果浇口开设在A处直接浇口或点浇口;则此塑件使用不久就会开裂;因为塑料与金属环形嵌件的线收缩系数不同;嵌件周围的塑料层有很大的周向应力..若浇口开设在B处侧浇口;由于聚合物分子沿塑件圆周方向定向;应力开裂的机会就会大为减少..图 5.28b所示塑件为一带有铰链的聚丙烯盒体;为了使该铰链达到几千万次弯折而不断裂;就要求在铰链处高度定向;为此;将两点浇口开设在图示位置;有意识地让铰链部位高度定向..图5.28 浇口位置对定向的影响6减少熔接痕;提高熔接强度由于浇口位置的原因;塑料熔体充填型腔时会造成两股或两股以上的熔体料流的汇合..在汇合之处;料流前端是气体且温度最低;所以在塑件上就会形成熔接痕..熔接痕部位塑件的熔接强度会降低;也会影响塑件外观;在成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件时这种现象尤其严重..如无特殊需要最好不要开设一个以上的浇口;以免增加熔接痕;如图5.29所示..圆环形浇口流动状态好;无熔接痕;而轮幅式浇口有熔接痕;如图5.30所示;而且轮幅越多;熔接痕越多..图5.29 减少熔接痕的数量图5.30 环形浇口与轮幅浇口熔接痕比较为了提高熔接的强度;可以在料流汇合之处的外侧或内侧设置一冷料穴溢流槽;将料流前端的冷料引入其中;如图5.31所示..7不在承受弯曲或冲击载荷的部位设置浇口一般塑件的浇口附近强度最弱..产生残余应力或残余变形的附近只能承受一般的拉伸力;而无法承受弯曲和冲击力..8浇口位置的选择应注意塑件外观质量浇口的位置选择除保证成型性能和塑件的使用性能外;还应注意外观质量;即选择在不影响塑件商品价值的部位或容易处理浇口痕迹的部位开设浇口..上述这些原则在应用时常常会产生某些不同程度的相互矛盾;应分清主次因素;以保证成型性能及成型质量;得到优质产品为主;综合分析权衡;从而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出比较合理的浇口位置..5.2.5.2浇注系统的平衡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小型包括部分中型塑件往往采取一模多腔的结构形式..在这种结构形式中;浇注系统的设计应使所有的型腔能同时得到塑料熔体均匀的充填;也就是说;应尽量采取从主流道到各个型腔分流道的形状及截面尺寸相同的设计;即型腔平衡式布置的形式..若根据某种需要浇注系统被设计成型腔非平衡式布置的形式;则需要通过调节浇口尺寸;使各浇口的流量及成型工艺条件达到一致;这就是浇注系统的平衡;亦称浇口的平衡..浇口平衡计算的思路是通过计算多型腔模具各个浇口的BGVBalanced Gate Value值来判断或计算..浇口平衡时;BGV值应符合下述要求:相同塑件的多型腔;各浇口计算出的BGV值必须相等;不同塑件的多型腔;各浇口计算出的BGV值必须与其塑件型腔的充填量成正比..相同塑件多型腔成型的BGV值可用下式表示:5.11式中A g——浇口的截面积;L r——从主流道中心至浇口的流动通道的长度;L g——浇口的长度..不同大小塑件多型腔成型的BGV值可用下式表示:5.12式中W a、W b——分别为型腔a、b的充填量熔体质量或体积;A ga、A gb——分别为型腔a、b的浇口截面积;mm2;L ra、L rb——分别为从主流道中心到型腔a、b的流动通道的长度L ga、L gb——分别为型腔a、b的浇口长度;mm..在一般多型腔注射模浇注系统设计中;浇口截面通常采用矩形或圆形点浇口;浇口截面积A g与分流道截面积A r的比值应取:A g:A r =0.07—0.09 5.13设:矩形浇口的截面宽度b为其厚度t的3倍;即b=3t;各浇口的长度为相等..进行浇口的平衡计算..例图5.32所示为相同塑件10个型腔的模具流道分布简图;各浇口为矩形窄浇口;各段分流道直径相等;分流道dr=6mm;各浇口的长度L g=1.25 mm为保证浇口平衡进料;确定浇口截面的尺寸..图5.32 浇口平衡计算实例解:从图5.32的型腔排布可看出;A2、B2、A4、94型腔对称布置;流道的长度相同;A3、B3、A5、B5对称相同;A1、B1对称相同..为了避免两端浇口和中间浇口的截面相差过大;可以A2、B2、A4、B4:为基准;先求出这两组浇口的截面尺寸;再求另外三组浇口的截面尺寸..1分流道截面积Ar2基准浇口A2、B2、A4、B4这两组浇口截面尺寸取Ag=0.07Ar;因为:b=3t;则;Ag= b×t=3t×t=3 t2;所以:错对3其他三组浇口的截面尺寸根据BGV值相等原则:公式5.11把上述计算结果列于表5.3中;用以比较..表5.3 平衡后的各浇口尺寸在实际的注射模设计与生产中;常采用试模的方法来达到浇口的平衡..1首先将各浇口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加工成对应相等的尺寸..2试模后检验每个型腔的塑件质量;特别要检查一下后充满的型腔其塑件是否产生补缩不足所产生的缺陷..3将晚充满塑件有补缩不足缺陷型腔的浇口宽度略微修大..尽可能不改变浇口厚度;因为浇口厚度改变对压力损失较为敏感;浇口冷却固化的时间也会前后不一致..4用同样的工艺方法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塑件质量满意为止..在上述试模的整个过程中;注射压力、熔体温度、模具温度、保压时间等成型工艺应与正式批量生产时的工艺条件相一致..5.2.6 冷料穴和拉料杆的设计冷料穴是浇注系统的结构组成之一..主流道下端的冷料穴和角式注射机用模具的冷料穴分别如图5.10和图5.11所示;多型腔模具冷料穴在分型面的设置形式如图5.33所示..冷料穴的作用是容纳浇注系统流道中料流的前锋冷料;以免这些冷料注入型腔..这些冷料既影响熔体充填的速度;又影响成型塑件的质量..主流道末端的冷料穴除了上述作用外;还有便于在该处设置主流道拉料杆的功能..注射结束模具分型时;在拉料杆的作用下;主流凝料从定模浇口套中被拉出;最后推出机构开始工作;将塑件和浇注系统凝料一起推出模外..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点浇口形式浇注系统的三板式模具;在主流道末端是不允许设置拉料杆的;否则模具将无法工作..图5.33 多型腔模具分型面上的冷料穴1一型腔;2一浇口;3、7一冷料穴;4—三次分流道;5—二次分流道;6—一次分流道主流道拉料杆有两种基本形式:Z字形拉料杆、球头型拉料杆1、Z字形拉料杆一种是推杆形式的拉料杆;其固定在推杆固定板上;Z字形拉料杆典型的结构形式如图5.34a所示..图5.34b和图5.34c所示分别为在动模板上开设的反锥度冷料穴和浅圆环槽冷料穴的形式;它们的后面设置推杆..Z字形拉料杆是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工作时依靠Z字形钩将主流道凝料拉出浇口套;推出后由于钩子的方向性而不能自动脱落;需要人工取出..2—球头型拉料杆对于图5.34b和图5.34c的形式;在分型时靠动模板上的反锥度穴和浅圆环槽的作用将主流道凝料拉出浇口套;然后靠后面的推杆强制地将其推出..球头型拉料杆是仅适于推件板脱模的拉料杆其典型的形式是球字头拉料杆;固定在动模板上;如图5.34d所示..图5.34e 所示为菌形头拉料杆;它是靠头部凹下去的部分将主流道从浇口套中拉出来;然后在推件板推出时;将主流道凝料从拉料杆的头部强制推出..图5.34f是靠塑料的收缩包紧力使主流道凝料包紧在中间拉料杆带有分流锥的型芯上以及靠环形浇口与塑件的连接将主流道凝料拉出浇口套;然后靠推件板将塑件和主流道凝料一起推出模外..图 5.34b~f的形式;主流道凝料都能在推出时自动脱落..图5.34 主流道冷抖穴和拉抖杆的形式并不是所有多型腔注射模在分型面都要设计冷料穴;对于塑料性能和成型工艺控制较好、对塑件的要求又不高时;可不必设置冷料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添加纤维的塑料需要使用较大的浇口,以防止通过浇口的纤 维断裂。潜伏式浇口和针状浇口等小尺寸的浇口可能损伤添 加纤维,侧边浇口等能够产生均匀充填模式的浇口可以产生 均匀纤维配向性的塑件。
PPT学习交流
12
浇口位置
➢ 浇口位置在哪里?
选择浇口位置的目的之一是所有熔体流程在同一时刻填充完成(平衡 流动)。这可以防止最先填充完成的流程上过保压。下面的动画中显示 三个不同位置浇口的填充流动,从这些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些浇口的 流动是平衡的。
中间进胶时,浇口附近的保压,分子或纤维取向不同导致产品翘曲 变形。从产品的一端进胶,这将在长度方向上产生一致的分子或纤 维取向。尽管在浇口端较另一端填充更多材料,但这种收缩的差异 并不能引起翘曲变形。
PPT学习交流
7
浇口设计原则
7、将浇口远离载荷区域。在浇口附近熔体具有较高压力和较高流 速,因此这个区域存在较高的应力。从这个原因出发,我们应 该将将浇口远离载荷区域。
PPT学习交流
5
浇口设计原则
5、将浇口设置在较厚区域以获得良好填充和保压。浇口设置在 较厚的区域,但不影响产品的功能和外观,这能使材料从较 厚区域填充到较薄位置,从而保持流动和保压通道。从较薄
位置填充能将导致滞流、缩痕或者真空泡。
PPT学习交流
6
浇口设计原则
6、对于细长产品,浇口设置在产品其中一端。当一个细长产品从
PPT学习交流
8
浇口设计原则
10、高强度熔接线和熔接线位置合适。浇口位置的不同,熔接线 强度或者熔合线的位置不同,如果熔接线的位置不影响产品 功能、外部载荷或者表面质量,我们将浇口设置在那个位置。
11、多浇口缩短流程。增加浇口使得流程在特定材料、特定产品 厚度的熔体流动长度以及工艺参数范围之内。每一个浇口应 具有相同的流率和填充体积。
12、浇口设置在型芯或者嵌件强度较弱一侧。浇口位置应该在型 芯或者嵌件周围设计原则
13、浇口凝固时间是模穴进行保压的最终有效时间。太小的浇口使得 最慢凝固的部位发生在塑件内部,而不是发生在浇口,甚至浇 口可能于解除保压之后才凝固,使熔胶从塑件逆流到流道系统。 良好设计的浇口必须防止熔胶逆流。根据Moldflow分析我们可 以得到具体浇口厚度的凝固时间:
8、隐藏浇口痕迹。去除浇口将在产品上留下浇口痕迹,这对于外 观件是不允许的,所以我们应该将浇口设置在产品背面或者容 易遮盖的位置。
9、浇口的位置必须让模穴内的气体于射出成形时逃逸出去,否则 将会造成短射、包风、烧焦痕迹、或是在浇口处贮积高压力。
10、浇口位置与尺寸的设计也应该要避免喷射流现象,加大浇口 或者改善浇口位置使熔胶冲击模壁,可以改善喷射流现象。
3
浇口作用
➢ 为什么浇口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 浇口位置在分子取向引起的变形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
些产品中,更改浇口位置是唯一解决分子取向效应的方法,从 而生产出满意的产品。合适的浇口可以避免很多和保压有关的 问题,比如收缩不均和产品粘型腔。
➢ 设计恰当的浇口可以均匀迅速、单一方向地传送熔胶以充填模 穴,并且获得适当的凝固时间来冷却塑件。
PPT学习交流
13
浇口位置
更改熔体填充位置可以改变熔接线和困气的位置,降低滞流和其他成 型问题。在下面的实例中,浇口位置1和2产生的熔接线在产品的右端, 而浇口位置3使熔接线在产品的右下角出现。
PPT学习交流
14
多浇口
➢ 在一些产品中,多浇口充填将是较好的选择。 ➢ 其他的一些方法也可以采用加速流动或者迟缓流动使得熔体填
浇口设计原则
PPT学习交流
1
目录
浇口定义
浇口作用
浇口设计原则
浇口位置
多浇口
浇口样式
手工去除
自动去除
PPT学习交流
2
浇口定义
➢ 浇口是指熔体填充进入模具型腔的位置。 每一个浇口在注射压力作用下填充熔体,这种压力
随着注塑时间的增加而线性增加,而在填充的末端注射 压力会突然增大。
PPT学习交流
浇口冷凝时间
/s
8~10 S 9~11 S 10~12 S 11~13 S
2.5
40
3.0
10~12 S
3.5
PPT学习交流
11
浇口设计原则
14、设计初期应该使用较小尺寸的浇口,必要时,还可以将浇口 加大。正常的浇口厚度(Gate Thickness)是浇口处塑件肉厚的 50~80%。人工去除式浇口偶而会与塑件肉厚相同,自动去除 式浇口厚度一般都小于塑件肉厚的80%,以避免剪除浇口造成 塑件变形。针状浇口和潜伏式浇口的末端直径一般约 0.25~2.0 mm。浇口长度短越好,以减少浇口区的压力降, 适当浇口长度从 1~1.5 mm。
PPT学习交流
4
浇口设计原则
1、浇口应该设计在非功能区、非外观区等适当位置。
2、浇口一般应该提供相同的流程。中间浇口能够提供相同流程, 这使得所有方向上的保压均一、较低的收缩差异,从而获得高 质量的产品。
3、对称的塑件应使用对称的浇口,以维持对称性。假如流动路径 不对称,会使塑件的部份区域先完成充填、保压、冷却,最后 造成不均匀的收缩和翘曲。
充平衡。
PPT学习交流
15
多浇口
➢ 如何确定浇口的数量?
因产品的不同,并不存在实际的规则来决定浇口的数量。然而,我们 考虑下面几种一般因素来帮助确定浇口的数量。
PPT学习交流
16
多浇口
1、流程
流程是指熔体从浇口位置起充填的距离。
一般来说,厚壁产品较薄壁产品熔体的流程长,因为材料在较厚 区域流动阻力小。材料的物性将影响既定厚度产品的熔体流程。流程 越短,则需要更多的浇口。每一种材料具有不同的流程,材质库中有 材料供应商提供的熔体流程,我们可以查找一定范围产品厚度既定材 料的熔体流程。
PPT学习交流
10
浇口设计原则
材料
ABS HNJ
PP Hifax SP98/F
模具温度
/℃
50
产品肉厚
/mm
2.0
2.5
3.0
3.5 2.0
产品冷凝时间
/s
7~10 S
10~13 S
14~17 S
17~20 S 7~9 S
浇口厚度
/mm
0.8 1.0 1.2 1.4 1.6 1.8 2.0 2.2
超大产品、薄壁产品和高粘度材料将需要更多浇口。
PPT学习交流
17
多浇口
2、产品体积
通常,较大的产品体积将需要更多浇口。 我们应该如何决定产品浇口数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