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kV及特高压输电线路抑制潜供电弧方法的研究
潜供电流抑制措施研究
分数: ___________任课教师签字:___________ 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结课作业学年学期: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电气工程新技术学生姓名:刘奕学号:2102213212提交时间:2011潜供电流抑制措施研究刘奕(2102213212,硕电力107班,电气工程)摘要:由于特高压线路的潜供电流大、恢复电压高,使得潜供电弧难以熄灭,从而可能影响单相重合闸的无电流间歇时间和重合闸成功率,针对此种情况,在探讨潜供电流产生机理的基础上研究了限制潜供电流和加快潜供电弧熄灭的措施。
关键词:重合闸;潜供电流1 引言自国内外开展特高压输电技术研究以来,线路故障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超、特高压输电线路中的单相电弧接地故障约占总故障率的80%以上,将故障相线路两侧的开关分闸后,通过故障点的电弧电流,将从单相短路电流(一次电流) 大幅下降为由两健全相电压及其负载电流通过相间电容和互感传递过来的潜供电流,亦称感应电流、残余电流或者二次电流(SC),显然,只要后者足够小,电弧能够自熄,单相重合可获成功;目前单相自动重合闸已在我国得到了普遍使用。
因此,怎样提高单相自动重合闸的成功率,使特高压线路的潜供电弧快速熄灭, 就成了保证特高压系统稳定安全运行的重要问题, 是实施超高压输电需要研究的重点技术问题之一。
2潜供电流的机理在超高压系统中,为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多采用快速单相自动重合闸。
当系统的一相因单相接地故障而被切除后,由于相间互感和相间电容的耦合作用,被切除的故障相在故障点仍流过一定数值的接地电流,这就是潜供电流。
该电流是以电弧的形式出现的,也称潜供电弧。
如图1所示,当线路发生单相(A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相两端断路器跳闸后,其他两相(B、C)仍在运行,且保持工作电压。
由于相间电容12C和相间互感M的作用,故障点仍流过一定的电流I,即潜供电流。
当潜供电弧(电流)瞬间熄灭后,同样由于相间电容和互感的耦合作用,在弧隙出现恢复电压。
750kV线路高压电抗器电气闭锁回路分析及改进
750kV线路高压电抗器电气闭锁回路分析及改进一、绪论目前我国高压输电线路已经走入了 750kV 电压等级时代,随着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高压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显得尤为重要。
高压电抗器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力电子元件之一,其作用主要是用来修正电力系统中因电容性负载所产生的谐波,维护系统的稳态运行。
在高压电抗器的运行过程中,为了降低电抗器内部产生的高压浪涌,通常会采用电气闭锁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然而,在实际使用中,电气闭锁回路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开关故障、接地故障等,这些故障会导致开关无法及时关闭,从而威胁到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为了保证高压电抗器的安全可靠运行,本文将对高压电抗器的电气闭锁回路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电气闭锁回路的工作原理电气闭锁回路是指通过接地装置、避雷器、信号传递机构等组成的系统,其作用是当电压超过设定值时,能够迅速地将电气设备进行关闭,以便保护设备。
目前我国高压电抗器的电气闭锁回路主要包括电气闭锁开关、电气闭锁控制器和电气闭锁检测装置等组成。
其中,电气闭锁控制器是掌控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监测电抗器的电压和电流变化,当电压和电流变化超过设定值时,控制器就会发出关闭信号,从而使得电气闭锁开关关闭,保护设备免受损坏。
电气闭锁回路的工作原理如图 1 所示。
当电抗器的电压和电流超过设定值时,检测装置将会把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就会发出关闭信号,关闭开关,从而保护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当电气设备需要恢复运行时,只需按下开启按钮就可以了。
虽然电气闭锁回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保护设备的作用,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下图所示。
图 2 电气闭锁回路存在的问题1.开关故障在实际使用中,开关故障是电气闭锁回路最常见的故障之一。
由于开关接触不良、弹簧老化等原因,可能导致开关无法及时关闭,从而无法保护设备。
此时需要对开关进行检测并更换故障部件。
750千伏乌北站短路电流抑制方法与改进措施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0引言随着乌鲁木齐北部地区大量电源的接入,网架结构的加强,750千伏乌北变电站220千伏母线短路电流超标,2014年根据计算结果全接线方式下将大大超过断路器额定开断容量。
为确保短路电流不超标,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对乌北地区采取措施降低短路电流水平进行了分析计算,最后采用主变中性点加装小电抗器的方式降低短路电流,消除电网安全隐患,达到优化电网运行方式,保证新疆750主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目的。
1计算条件及原则根据目前乌北地区网架结构及电源运行情况,具体网架结构图如图1:图11.1乌北主变主要设备参数乌北750kV 变电站主变采用单相自耦无载调压变压器,参数如下:额定容量:500/500/150MVA(单相)电压抽头:7653√2303√±2×2.5%63kV接线组别:YN,a0,d11短路电压:(以高压额定容量为基准)Uk 高—中=19.02%Uk 高—低=45.45%Uk 中—低=22.21%1.2接地方式目前正常方式下龙岗变一台主变110kV 直接接地,米泉变#1、#2主变220kV、110kV 均接地,神华米东矸石电厂#1、#2联络变220kV、110kV 均接地,米东化工园变一台主变110kV 直接接地,阜东变一台主变220kV、110kV 均接地,泰恒变一台主变220kV 直接接地,东方希望变一台动力变220kV 侧直接接地,五彩湾变#2主变220kV、110kV 均接地。
1.3电气主接线图对中性点经小电抗接地的YN,yn,d 自耦变压器,其电气主接线图如图2。
1.4零序参数乌北变两台主变中性点直接接地时,零序阻抗参数为:XⅠ=0.00704、XⅡ=-0.0007、XⅢ=0.00811,UIN=765、UⅡN=230。
1.5小抗阻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有关规定,“中性点经电抗器接地时,其电抗值与变压器或高压并联电抗器的零序电抗之比小于等于1/3”。
特高压电网潜供电流的探讨
开关 断 开 时 , 电阻 较 弱 的两 端 闭 合 的接 地 开 关 上 的 电 流必 须 通 过将 接 地 点 的潜 供 电流 转 移 到 此 ,同 时 降低 关 联 的 恢 复 电压 数 值 ,使 接 地 点 附 近发 生 的潜 供 电 弧立 即熄灭 。通 过开 关 H S G S ,利用 其灭 弧能 力 将 电 弧 强迫 性 的 熄 灭 ,最 后 达 到 重 新 闭合故 障相高 压线路 。 4其 他 加 快 特 高 压 电 网 潜 供 电 流熄 灭 的措施 经 过 上述 两 种 措 施 外 ,还 可 运 用 良 导 体 架 空地 线 以及 自适应 单 相 自动重 合 闸的 方 法 。第 一 种方 法 可 以减 小潜 供 电 流 的 电感 分量 ,以达 到 限制 潜 供 电 流 的 效 果 ;第 二 种 依 据潜 供 电弧 熄 弧 的反 应 时 间 ,进 而 自适 应地 调 整 单 相 重合 闸 的 闭合 时 间 ,已 达 到在 保 证 潜 供 电弧 熄 灭 的同时提 高 了系统 的相对稳 定 。
参考 文献
【 1 】 杨芳 . 高压 输 电 线路 的 潜供 电 流特 性 与对 策研 究 [ D] . 南宁 : 广 西大 学 ,2 0 0 6 .
【 2 ] 林 莘 ,何 柏 娜 ,徐 建 源 . 超 高压 线 路 上 潜供 电弧 熄灭特 性 的分析 盯 ] . 高 电压技
术 。2 0 0 6( 0 3).
结语
文章 分 析 了导致 潜 供 电流 产生 的机 理 ,并 且 对 我 国 当今 高 压 供 电 电力 行 业 提 出 的熄 灭 潜 供 电 弧 的两 种 基 本措 施 作 了系 统性 的对 比 ,,对 比了两 种 措 施 的 优 缺 点 以及 各 自的 适 用条 件 。有 高 抗 补 偿 的 长线 路 、无 高抗 补 偿 的短 线 路 以及 高 速 接地 开 关 下 的 自灭 特 性 是 特高 压 潜 供 电 弧本 身 的 自灭 特性 的分 类 ,通 过 专 门的 等效 模 拟 实 验研 究 以及相 关 理 论 进 而 决定 是 否 使 用 快 速 接地 开 关 。 当前 我 国特 高压 输 电 趋 势是 特 高 压远 距 离 大 容 量输 电或实 现跨 大 区域 的 电网 的强互 联 , 我 国 发 电资 源 和 负荷 中心 的 地 理分 布 特 点 ,可 能 暂 时还 不 太 适 用 快速 接 地 开 关 法 。 目前 国内研 究 的普 遍 性线 路 证 明装 有适 当 的高 压 并 联 电抗 器 ,经 过 其 中性 点接 地 小 电抗 , 可使 得 将 线路 上 的潜 供 电流 以及 恢 复 电 压保 持 非 常 低 的值 ,保 证解 决 潜 供 电 流熄 灭 故 障 在不 使 用 快 速 接地 开关 的前提 之下 。
750KV交流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技术分析
750KV交流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技术分析摘要:本文将750KV交流输电线路同300kv进行比较,从而得出750KV交流输电线路优势,该优势能够在短时间内提升电力输送效率,能够满足生产需求。
总结该交流输电线主要特征,对日常出现故障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字:750KV;交流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技术一、750 kV交流输电线路故障防治(一)雷击灾害防治实践发现,750 kV交流输电线路对雷击防护水平比较低,进行防雷保护时,应该使用防绕保护形式。
一般而言,雷电绕击导线频率同电路保护角之间有很大关系。
当保护角越小时,绕击频率就越小。
因此,可以基于这一特性,适当降低保护角度,提升750 kV电路雷电绕击跳闸频率,这是保护750 kV电路有效方法之一。
同时,为了降低雷击跳闸频率出现,应该在日常工作中,提升运行维护工作。
定时进行检查,更换那些低值绝缘子。
地面维护工作至关重要,这是进行电路维护重点。
应该及时检查地面装置腐蚀情况,查看电阻值变化情况。
另外,对于一些多发雷区,定时对该点进行统计检查,加强摸底工作,提升巡视频率。
有必要的路段,应该使用加装路线进行避雷。
(二)杆塔基础的维护众所周知,杆塔基础它是保障杆塔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柱。
但是该杆塔基础维护工作没有落到实处,时常出现基础路面下陷现象,倒杆现象时常出现。
为了保障杆塔基础不出现破损、下陷,应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应对。
首先,工程开工时,应该及时收集相关路线走向土质、地形参数等等,保障电路建设在较好的路段上。
其次,开展工作时,运行人员要执行验收工作。
验收工作伴随开工每个环节直到竣工,包含杆塔基础验收、地面建设验收以及散水坡验收等等。
最后,夜间巡视时,巡视工作要落到实处。
要查视杆塔基础是否无下沉或者上拔现象,是否存在损害或者异常现象等等,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事前应该制定出应对方案,提升杆塔基础建设,加固这些杆塔基础,进行路段改线,提升杆塔基础质量。
(三)污闪的防治如果750 kV交流输电线路路面污秽比较多,时常会影响电力传输质量。
750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分析及建议
750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分析及建议摘要:随着我国电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经过不断的实践积累,我国的特高压带电作业技术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为满足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需求,需要对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进一步深化。
本文结合国内外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现状,对750kV电压线路的带电作业相关技术进行了分析,包括:带电作业技术参数、人员安全防护、工器具研制等。
【关键词】带电作业 750kV输电线路发展趋势1前言作为电网设备检测和检修等的重要方法,带电作业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中起着重要作用,带电作业在我国也有六十多年的历史。
进入新世纪以来,电力负荷不断增大,需要实现大容量和远距离输电;因此,我国的超高压交直流输电工程应运而生,与之相应的带电作业研究也得到了发展;新技术及新工艺的出现也使得带电作业工具和设备在不断进步。
本文围绕750kV输电线路的带电作业技术进行探讨,旨在给相关人员参考。
2 750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关键技术参数在750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中,关键技术参数有以下几项:最小安全距离、最小组合间隙以及绝缘工具最小有效绝缘长度[1]。
就750kV超高压线路而言,由于其杆塔较高、塔头的尺寸也较大,导线具有较多的分裂数;同时,其走廊的海拔所经过的区域范围很大;因此,在进行关键技术参数的确定时,需要与实际的线路杆塔结构、带电作业的实际位置、系统参数等相结合,经过严格的试验后获取。
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对带电作业的实际线路上最大操作过电压进行计算;进行典型作业工况下的带电作业间隙放电试验;计算危险率并依据海拔进行关键技术参数的确定。
在最大操作过电压的计算上,与以往不同的是,一般不会考虑线路及系统的结构,采用的是系统的最大过电压,以此来进行带电作业间隙的确定;这种方法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同时也保证了可行性和经济性,可以避免带电作业无法实施的困境。
进行750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间隙试验的主要目的在于:在不同工况下,确定间隙系数,获取相应的放电特性曲线。
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潜供电流特性与抑制策略研究
~ 路的恢 复 接 地开关 H S G S , 将 故障相两 端快速接 地 , 降低线
电压 , 从而加快潜供 电流的熄灭 。目前我 国主要采用第一种
、 . ¨
三
. . . . .
⑧ √
方 案 。
3 . 1 并联电抗器中性 点小 电抗
图 2 潜供 电流形成机理
图5 ( a 1 为并联 电抗器及其 中性点小 电抗 的连接方式 , 图 设 线路在 基频下 总 的串联阻 抗为 n  ̄ j x,对 地导 纳为 5 ( b ) 为等效之后 的相间连接形式 , 图5 ( c ) 为等值后 的星型连 i B 。 如图 3 1 O l 所示为近似 的潜供 电流的容性分量计算 电路 。 当 接方式 。 { i 、 L ~ 线路 A相发生短路故障 , A相两端断路器 断开后 , 短路电流 并联电抗器的等值零序 电抗为嘲 被切除 , 设弧道电阻为零 , 则流过故障点 的潜供 电流电容性
F i g. 5 ne u t r al r e ac t or an d i t s e q ui v al en t mo de l
将其 等效 到线路 中如图 6 ,根据相 间 电容全 补偿 的原 则, 有X = 。 。由此可知 , 当X <3 X 时, 不能选择 出中性点 小 电抗 , 因为中性点小 电抗为负值。超特高压线路 的相 间电 容一般较大 。当 较小时 , 中性点小 电抗 可根据全补偿原
行, 由于相间 电容 的作 用 , 会 由非 故障相 向故 障相 产生 容性 电流 , 这就是潜供 电流的容性分量 。而由于线路之 间的 潜供 电流 的试 B = ~ 一 ⑧ 卜 L ~ 一 专
,
当潜供 电流较小 时 ,电弧可 由于风力或 者上升气流拉
750KV紧凑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分析
750KV紧凑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分析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我国的电力事业迅速发展,使得用电负荷巨增,输电线路的容量也极速增加,这种趋势下迫使输电线路走廊与大型电站的出现变得日趋狭窄和紧张。
新型的紧奏型交流输电技术恰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此技术不仅可以大大增加输电线路的容量,降低了输电线路走廊的使用宽度,在改善了大量输电线路及大型电站的电磁环境的同时还可以降低输电系统的补偿度,此外在对其建设的经济成本中也相应的减小了投入.标签:电力事业、紧凑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一、紧凑型交流输电技术的研究意义紧凑型交流输电技术实际上是这对于电量能源在输送导线上进行改进的紧凑型输电线路,即将输电所用的导线从新进行优化排列,缩小其相间隔的距离,并将三组输电导线放置在同一个塔窗内,此时的三相输电导线之间没有瓶子接地构件,因此可增加其相分裂的根数,减少其波抗阻,增加其电容,这就大大的提高了其自身的自然输送功率。
这也是此技术值得被研究的重要原因。
二、750KV紧凑型交流输电技术的研究重点1、对杆塔及导线的选择对于750KV紧凑型的杆塔选型采用了双回紧凑型同塔同窗的结构。
通过实践对紧凑排列的方式进行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排列方式中的自然输送功率是不同的,而对称的等边倒三角的排列方式更为紧凑,因此其导线可以选用8×LGJ-400/35的三相导线,导线的排列方式应呈等边倒三角形,其子导线应当采用正八边形的结构,且保证其之间的距离为10m,分裂的间距要在350-400mm 之间,双回路的相序要选用ABC-CBA的方式,而地线要选用JLB20A-100。
2、杆塔基础的选择杆塔的基础建设对于地形有一定的要求,对于平原、丘陵和低山的地域,对于基础要选择掏挖类原状土基础或岩石锚杆类基础,而对于黄土地、凹地、河流阶地、沙漠地,由于地质松软,因此要选用斜掏挖基础或桩基础。
考虑到经济的原因,对于塔高一般选择为45米,塔距为523米,对于750KV紧凑型的双回线路的杆塔材料应选用Q420的高强度角钢塔,或Q345的钢管塔,而对于单回路则应选用Q420的高强度角钢塔或Q345的角钢塔,不建议选用钢管塔。
特高压线路采用HSGS限制潜供电流的研究
第38卷第6期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Vol.38 No.6 2010年3月16日 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 Mar.16, 2010 特高压线路采用HSGS限制潜供电流的研究吴剑凌1,张 思2,3,张 仪4,潘少良5,潘红武5,吴国英5,周 浩3(1.浙江省电力公司,浙江 杭州310007; 2.慈溪供电局,浙江 慈溪 315300; 3.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7;4.湖州电力公司,浙江 湖州 313000;5.湖州电力设计院,浙江 湖州 313000)摘要:基于1 000 kV双端电源输电线路模型,利用EMTP仿真计算加装HSGS前后潜供电流的变化情况。
研究表明,采用HSGS 限制潜供电流的方法适用于较短的、不需要高抗补偿和换位的线路,一般要求200 km以内。
HSGS的接地电阻对HSGS限制潜供电流效果的影响很大,应该小于0.5 Ω。
并分析了HSGS的接地电阻大于1.5 Ω时,150 km线路两端的潜供电流比加装前大的现象。
对不同长度的装有HSGS的线路分别仿真可知,线路越长,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的值越大。
关键词: 特高压;仿真;潜供电流;快速接地开关;重合闸Study on secondary arc current of UHV line using HSGSWU Jian-ling1, ZHANG Si2,3, ZHANG Yi4, PAN Shao-liang5, PAN Hong-wu5, WU Guo-ying5, ZHOU Hao3(1.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mpany, Hangzhou 310007, China; 2. Cixi Power Supply Bureau, Cixi 315300, China; 3.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 China; 4. Huzhou Electric Power Company, Huzhou 313000, China; 5. Huzhou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Huzhou 313000, China)Abstract: The model of 1000 kV transmission line with two sources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which the secondary arc currents are calculated with EMTP for that with and without the HSGS. It shows that the HSGS is feasible for a shorter line which need not shunt reactor and transposition, generally shorter than 200 km.The grounding resistance of HSGS influences obviously the limiting effect of HSGS, and it should be set at less than 0.5 Ω.Then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secondary arc current increased after using HSGS with a resistance bigger than 1.5 Ω on sides of the 150 km line is discussed. Simulations are carried out for lines with different length, which shows that, the longer the line with HSGS is, the bigger the secondary arc current and recovery voltage will be.Key words: ultra high voltage; simulation; secondary arc current; high speed grounding switch; single phase reclosure中图分类号: TM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3415(2010)06-0052-040 引言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供电的可靠性,我国在220 kV及以上的电力系统中广泛采用单相自动重合闸[1-4]。
750kV输电线路电流差动保护的研究与分析
卟
1 6
70 V 5 k 输电线路电流差动保护的研究与分析
I 为 电路两端 的故 障分 量 ,I 为 穿越 电流 , I为故 。 a 障支 路 电流 ,R为过 渡 电阻 ) f 。
敏 度 ( 图 1 。I 如 ) 、I 为全 电流 ,正常 时为负荷 电
流 ,短路时为负荷 电流与故障电流的叠加 。为简 明
抗和横向导纳 ,, 表示线路的长度。
7 0V输 电线 路 电流差 动保护 的研 究 与分 析 5k
这给 7 0V 5k 差动保护带来很 多新问题 。本文根据 国内外有关差动保护的最新研究成果,针对 7 0Y 5k 线路的电 流差动保护作 了分析,提 出了改进措施 ,对我 国 70V 5k 输变电工程建设有一定帮助 。
【 关键 词 】 7 0V输 电线 路 5k 电流 差动 保护
1 70 V 路 特 性 5k线
会 造 成 影响 。
差动 电流判据灵敏度高 , 能适应 电力系统振荡、 非全相等各种复杂 的运行方式 ,动作速度快 ,可以
适 应 任 何 拓扑 结构 的复 杂 电力 网络 , 因而成 为 超 高 压 输 电线 路首选 的主 保护 。
2 70 Y 5 k 电流差动保护
差动保护是可依赖性很高 的一种保护 ,在被保 护设备发生故障时能灵敏地切除故障。 目前国 内常 用 的电流差动判据主要有向量差动、零序差动和突 变量差动三种,其原理可表示如下 : 向量差 动
/.-o=l l l △I—I =I  ̄-s/ I c+ n l / A +I c| d
.
的灵敏度与制动系数 l有关 ,K越小灵敏度越高, ( r
但 降 低 l必然 导致 区外故 障防 卫能 力的下 降 ,因此 ( r 通 过 降低 制动 系 统来 提 高差 动保 护 的灵 敏度 是不 可
输电线路潜供电弧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第 1 3 2 期
现 代 工 业 经 济 和 信 息化
Mo d e m I n d u s t r i a l Ec o n o my a n d I n f o r ma t i o n i z a t i o n
To t a l o f 1 3 2
2 0 1 6 年 第2 4期
关键词 : 潜供 电孤 ; 特高压; 多回线路 ; 故障点
中图分类号: T M7 2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2 0 9 5 - 0 7 4 8 ( 2 0 1 6 ) 2 4 - 0 0 5 3 — 0 2
引 言
对于潜供电弧来说 , 占主导地位的有两个因素 , 第一个是潜供电流 ; 第二个是恢复电压。 相对于第一
N o . 2 4. 2 0 1 6
D Oh l O . 1 6 5 2 5 / j . c n k i . 1 4 - 1 3 6 2 / n . 2 0 1 6 . 2 4 . 2 1
输电线路潜供 电弧及影响因素分析
华祖春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 司巫溪县供 电分公司 , 重庆 4 0 5 8 0 0 )
除 了本 回线 路 三相 间 的耦合 作用 外 ,还存 在线 路 两
收稿 日期 : 2 0 1 6 —1 1 — 2 6 作者简 介 : 华祖春 ( 1 9 7 1 一) , 女, 重庆巫 溪人 , 本科 , 工程 师 , 研
究方向: 电力企业线路管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两间的耦合 。 3 ) 故障方式增多。 从理论上讲 , 同塔多 回输 电线路可能发生的故障包括 了单相接地故障 ,
更加 复杂 。2 ) 同塔 多 回混压 输 电线 路静 电和 电磁耦
黄河750kV变电站高压电抗器线路电气闭锁回路的改进 刘洋
黄河750kV变电站高压电抗器线路电气闭锁回路的改进刘洋发表时间:2018-10-01T10:04:29.23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作者:刘洋[导读] 摘要:电抗器是高压输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抑制750kV线路跳闸过电压、加速潜供电弧熄灭以及抑制合闸过电压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宁夏银川 750001)摘要:电抗器是高压输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抑制750kV线路跳闸过电压、加速潜供电弧熄灭以及抑制合闸过电压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传统的750kV带高压电抗器的线路地刀的电气闭锁回路中,通常会加入高压电抗器的隔离开关的常闭节点,略显冗余的同时,会造成在现行的调度命令下,可能出现的无法进行操作的现象,极大的影响工作的速度。
本文提出的改进方案,在不影响系统对五防逻辑要求的同时,解除了线路地刀和高抗隔离开关的闭锁逻辑,在解决了调度人员下令和运行人员操作之间的矛盾的同时,也能一定程度的简化具体的接线,减少了冗余的部分,提高电气回路的可靠性。
关键词:五防高压电抗器电气闭锁回路引言黄河750kV变电站于2009年初投入运行,是联结西北750kV超高压电网的枢纽变电工程。
目前该站有750高压电抗器三台,由西安西电高压开关有限责任公司制造,型号为 BDK-100000/750,于2009年03月8日投入运行。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防止电气误操作安全管理规定》要求,变电站防误装置应实现“五防功能”,“五防”功能除“防止误分、误合断路器”现阶段因技术原因可采取提示性措施外,其余四防功能必须采取强制性防止电气误操作措施。
强制性防止电气误操作措施指:在设备的电动操作控制回路中串联以闭锁回路控制的接点,在设备的手动操控部件上加装闭锁回路的锁具,同时尽可能按技术条件的要求防止走空操作程序[1]。
750kV高压电抗器作为高压输电线路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原件,其具有以下特点:(1)削弱空载或轻载时长线路的电容效应所引起的工频电压升高。
750kV及特高压输电线路抑制潜供电弧的方法
王皓等:750kV及特高压输电线路抑制潜供电弧的方法第12期示范工程专栏之一)750kV及特高压输电线路抑制潜供电弧的方法王皓,李永丽,李斌(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天津300072)摘要:为使单相自动重合闸在750kV及特高压输电线路瞬时性故障后可靠重合,必须限制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
基于一个750kV双端电源供电系统模型,对2种熄灭潜供电弧的方法──使用快速接地开关和并联电抗器中性点接小电抗,采用ATP仿真软件进行了潜供电流及恢复电压的计算,分析比较了2种方法的优缺点。
依据仿真数据得出,并联电抗器中性点接小电抗的方法降低潜供电流及恢复电压的效果优于前者。
同时针对特高压线路采用单相自动重合闸的优势,提出了并联电抗器中性点小电抗的正确取值范围,从而达到抑制谐振过电压、加速潜供电流熄灭,成功实现单相重合闸的目的。
关键词:特高压;并联电抗器;快速接地开关;潜供电流;中性点小电抗中图分类号:TM7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649(2005)12-0029-04收稿日期:2005-08-05;修回日期:2005-09-1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477037)作者简介:王皓(1979-),男,江西南昌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特高压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研究。
E-mail:waymond@126.com中国电力ELECTRICPOWER第38卷第12期2005年12月Vol.38,No.12Dec.20050引言从国内外的输电线路运行记录统计结果看,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故障90%以上是单相接地故障,而单相接地故障中有70% ̄80%为“瞬时性”故障。
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供电的可靠性,单相自动重合闸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由于超高压、特高压系统电压较高、线路较长,潜供电弧燃烧时间较长,这就使得单相自动重合闸的成功率大大降低。
研究得出,单相自动重合闸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故障点的潜供电流大小和恢复电压幅值及其上升速度。
交流特高压线路采用HSGS限制潜供电弧的研究
交流特高压线路采用HSGS限制潜供电弧的研究
刘洋;李响
【期刊名称】《东北电力技术》
【年(卷),期】2014(035)012
【摘要】为使自动重合闸在特高压输电线路发生瞬时性故障后能可靠重合,必须对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值加以限制.结合浙北一上海交流特高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运用电磁暂态仿真程序ATP/EMTP,考虑了故障一次电弧模型及潜供电弧模型,研究了采用快速接地开关(HSGS)对潜供电弧的抑制效果.研究表明,采用HSGS更适用对于故障点处位于线路两端及中间接地故障的限制,且对单相接地故障的限制效果要优于两相接地故障.对于单相接地故障,两侧HSGS开关动作有0.2~0.3 s时间间隔时,限制效果更佳;HSGS接地电阻取值为0.1~0.5 Ω抑制效果较好.
【总页数】5页(P24-28)
【作者】刘洋;李响
【作者单位】沈阳工业大学,辽宁沈阳 110870;沈阳工业大学,辽宁沈阳 11087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721.2;TM75;TM501+.2
【相关文献】
1.采用带加热炉身的交流电弧炉碳热还原二氧化硅生产高纯度硅 [J], 毕传泰
2.特高压线路熄灭潜供电弧的方法比较 [J], 孙秋芹;李清泉;李庆民;王冠
3.1000kV交流特高压线路采用扩径导线的适用性分析 [J], 张广玉;程克娜
4.特高压线路采用HSGS限制潜供电流的研究 [J], 吴剑凌;张思;张仪;潘少良;潘红武;吴国英;周浩
5.一种采用能量平衡关系的新型交流电弧炉模型 [J], 廖延涛;张海龙;王恩荣;黄苗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750 kV母线短路电流研究及其抑制方法新探索
750 kV母线短路电流研究及其抑制方法新探索
丁玉杰;赵焕蓓;傅国斌;赵东宁;梁英;王学斌;卢国强;闫涵
【期刊名称】《青海电力》
【年(卷),期】2024(43)1
【摘要】常规的750/330 kV短路电流控制措施包括热备用机组、热备用线路、电磁环网解环等,但是随着青海电网近年负荷及清洁能源的快速增长,电网结构连接日益紧密,现有750 kV母线开关遮断能力及常规抑制措施渐渐无法满足运行需求,开展抑制短路电流新技术的研究已迫在眉睫。
研究750 kV母线短路电流理论计算方法,针对其分支短路电流提出适应实际运行的短路电流抑制方法和最大出线回数指导建议;提出基于快速开关的方法抑制短路电流,将短路电流贡献最大的分支线路边开关更换为快速开关,故障后20 ms内断开边开关以实现快速出串运行,可保证故障前全接线运行,无需牺牲系统可靠性来控制系统短路电流,为快速开关在750 kV 电压等级电网的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总页数】5页(P20-23)
【作者】丁玉杰;赵焕蓓;傅国斌;赵东宁;梁英;王学斌;卢国强;闫涵
【作者单位】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744
【相关文献】
1.750 kV 凤凰片区短路电流分析及抑制措施
2.乌昌地区220 kV母线短路电流限制措施的研究
3.解决35kV母线短路电流超限的方法
4.750千伏乌北站短路电流抑制方法与改进措施
5.一种500kV母线短路电流控制方法的探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750kV隔离开关产生电弧的原因、危害及防范措施
750kV隔离开关产生电弧的原因、危害及防范措施
张操
【期刊名称】《河南科技》
【年(卷),期】2016(000)021
【摘要】电弧是高温高导电的游离气体,不仅对触头有很大的破坏作用,而且使断开电路的时间延长.基于此,就750kV隔离开关产生电弧的原因、危害及防范措施进行总结及分析,介绍引弧装置的原理及结构.
【总页数】2页(P141-142)
【作者】张操
【作者单位】宁夏京能宁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宁夏灵武750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564.1
【相关文献】
1.750kV特高压GIS隔离开关特快速暂态过电压(VFTO)的危害及预防 [J], 童彤
2.某110kV变电站隔离开关普遍发热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J], 刘海龙;龚杰;万亦农;周科;潘纪良;王璐
3.隔离开关触头发热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J], 杨常达;曾黎玉;熊沙瑶
4.一起750kV隔离开关故障原因分析 [J], 马小林; 马晓娜
5.750kV GIS隔离开关用绝缘拉杆炸裂原因分析 [J], 徐玉华;牛勃;马飞越;田禄;怡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50kV及特高压输电线路抑制潜供电弧方法的研究李永丽,王皓,李斌(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天津市 300072)摘要:为使单相自动重合闸在特高压输电线路瞬时性故障后可靠重合,必须限制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的大小。
本文基于一个750kV双端电源供电系统模型,对两种熄灭潜供电弧的方法——使用快速接地开关和并联电抗器中性点接小电抗,采用ATP仿真软件进行了潜供电流及恢复电压的计算,分析比较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同时,针对特高压线路采用单相自动重合闸的优势,提出了并联电抗器中性点小电抗的正确取值范围,从而达到抑制谐振过电压、加速潜供电流熄灭,成功实现单相重合闸的目的。
关键词:特高压;并联电抗器;快速接地开关;潜供电流;中性点小电抗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0 引言从国内外的输电线路运行记录统计结果看,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故障90%以上是单相接地故障,而单相接地故障中约有70%~80%为“瞬时性”故障。
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供电的可靠性,单相自动重合闸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由于超高压、特高压系统电压较高、线路较长,潜供电弧燃烧时间较长,这就使得单相自动重合闸的成功率大大降低。
研究得出,单相自动重合闸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故障点的潜供电流大小和恢复电压幅值及其上升速度。
现场运行与实验也表明,稳态下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的幅值是潜供电弧熄灭的两个决定因素[1,2]。
当潜供电流较小时,依靠风力、气流拉长电弧等作用,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其熄灭,以保证重合闸动作的成功。
当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较高时,就需要采用相应措施。
目前用于熄灭潜供电弧的方法主要有使用快速接地开关(HSGS)和并联电抗器中性点接小电抗两种。
前者在日本已建成的特高压系统中得到使用,而后者在国内外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所有的用于熄灭潜供电弧的方法均可归结为降低潜供电流的幅值,进而减少电弧燃烧的时间[2]。
本文基于已知参数建立了一个750kV双端电源供电系统模型,针对上述两种熄灭潜供电弧的方法,采用ATP仿真软件进行了潜供电流及恢复电压的计算。
从潜供电流的大小、恢复电压幅值两个方面比较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同时还提出了并联电抗器中性点小电抗的正确取值范围。
1 快速接地开关(HSGS)当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保护动作使两侧断路器跳开后,HSGS迅速投入,此时的输电线路等值电路如图1所示(以A相接地故障为例)。
使用HSGS熄灭潜供电弧的实质是将故障点的开放性电弧转化为开关内压缩性电弧。
当线路某一相(如A相)发生单相接地故障保护动作后,该相HSGS迅速投入,将接地点的潜供电流转移到电阻很小的两侧闭合的接地开关上,与故障点构成分流支路,减小了流经短路点的潜供电流,从而使电弧容易熄灭[3]。
然后再打开接地开关,利用开关的灭弧能力将电弧强行熄灭。
2 并联电抗器中性点接小电抗图1 单相接地故障HSGS 投入后的输电线路等值电路图2 单相故障切除后的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A 相因接地故障而被切除,健全相B 、C 仍然流过负载电流。
由于相间互感M 及相间电容m C 的耦合作用,使被切除的故障相在故障点仍流过一定数值的潜供电流。
其中由相间电容m C 耦合产生的电流称为潜供电流的横分量;由相间互感M 耦合产生的电流称为潜供电流的纵分量。
潜供电流的横分量实际上就是由健全相通过相间电容m C 经故障相的接地弧道注入大地的容性电流。
显然,其值为mCB X E E &&+(其中mm C X w 1=)。
对于给定长度的输电线路,其值基本不变,且与故障点的位置无关。
当电弧熄灭后,弧隙间将产生恢复电压。
潜供电流的纵分量是由健全相的负载电流通过互感M 产生的电磁感应电动势()(CB M I I M E &&+=w )作用于接地弧道、故障相的对地电容而形成纵分量的电流。
所以潜供电流的纵分量除受对地电容的大小影响之外,其大小和方向基本上取决于故障点的位置和负荷电流的大小。
显然,当故障发生在线路中间点时,由于故障点两侧线路对称,电流的纵分量接近于零。
对于带并联电抗器补偿的线路,因故障而单相断开后静电耦合回路如图3所示:图3 单相故障断开后的静电耦合回路故障相单相断开后,健全相与故障相之间的静电耦合在故障相的接地弧道产生潜供电流的横分量;而电磁耦合在接地弧道中形成潜供电流的纵分量。
潜供电流主要取决于横分量的大小。
显然,当线路上并联电抗器补偿不带中性点小电抗时,并联电抗器对相间电容不能达到近似全补偿效果,即不能有效实现加速潜供电流熄灭的目的。
而且电抗器与线路对地电容可能发生并联谐振,导致断开相出现谐振过电压。
并联电抗器带中性点小电抗的补偿方式可以有效解决以上矛盾。
一般中性点小电抗的取值按对相间电容近似全补偿设计,隔断了相间联系。
即在故障相两侧断开后,潜供电流的横分量近似为0,纵分量也被有效限制。
而且,跨过故障点的恢复电压也将很低,这种情况对故障点消弧十分理想。
3 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的仿真3.1 快速接地开关熄弧方式的仿真分析本文基于我国第一条750kV输电线路参数,构建仿真模型如图4所示。
采用ATP仿真软件对加装快速接地开关前后的故障点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进行了计算。
图4 750kV输电系统在线路两端断路器的主触点上均并联200Ω的电阻,HSGS的接地阻值为1.65Ω[4,5],本算例故障相(A相)接地的过渡电阻取为10Ω。
考察加装HSGS的实际熄弧效果,仿真中计算了加装HSGS前后的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的值,见表1所示。
表1 加装HSGS前后的单相接地故障潜供电流与恢复电压潜供电流(A) 恢复电压(kV)故障点位置(km) 前后前后10 39.1 16.5 135.7 130.230 39.4 33.3 136.5 131.673 39.1 34.5 138.2 132.5100 39.3 34.6 137.6 130.1125 39.2 28.5 137.4 129.9136 37.8 17.2 137.2 130.6由表1可以看出,加装HSGS后,潜供电流有明显的下降;而恢复电压在加装HSGS前后的变化并不显著。
HSGS使潜供电流大大降低,而对恢复电压的限制作用则有限,这是由于恢复电压由电磁耦合电压和静电耦合电压共同构成。
由于其中静电耦合电压数值取决于健全相与故障相之间的相间电容等静电耦合参数,电磁耦合电压数值取决于故障点的位置、对地电容和负荷电流的大小。
当故障点电弧熄灭,HSGS打开后,恢复电压数值近似为常数。
3.2 并联电抗器中性点接小电抗熄弧方式仿真分析为保证两种熄弧方式的可比性,仿真仍然采用图3所示的750kV输电系统,在线路首端装设并联电抗器,其补偿度为60%,中性点小电抗阻值为450Ω。
其他仿真条件与前述相同。
采用ATP仿真软件对加装带中性点小电抗的并联电抗器前后的故障点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进行了计算。
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加装并联电抗器前后的单相接地故障潜供电流与恢复电压潜供电流(A)恢复电压(kV)故障点位置(km)前后 前 后 10 39.1 31.3 135.7 111.3 30 39.4 25.4 136.5 108.1 73 39.1 24.7 138.2 114.5 100 39.3 23.8 137.6 115.0 125 39.2 25.9 137.4 111.4 13637.825.1137.2114.9由表2可以看出,加装带中性点小电抗的并联电抗器后,潜供电流有明显下降;而恢复电压在加装带中性点小电抗的并联电抗器后,数值亦有较大降低。
对于固定位置的故障,改变小电抗的值进行仿真的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73km 处单相接地故障潜供电流与恢复电压加装并联电抗器后中性点 小电抗 阻值(Ω) 潜供电流(A) 恢复电压(kV)20 51.7 360.7 50 48.2 339.8 100 42.6 290.3 300 30.7 153.4 450 24.7 114.5 90014.5<1由表3可明显看出并联电抗器中性点接小电抗对减小潜供电流和降低恢复电压有显著效果。
4 并联电抗器中性点接小电抗的取值范围由表3可以看出,随着中性点小电抗的取值不同,故障后的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也发生变化,为了达到抑制潜供电弧的目的,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中性点小电抗的取值。
设并联电抗器的补偿度为K ,N L X X ,分别为并联电抗器感抗和中性点感抗,设Lm L X X ,0分别为并联电抗器的等效对地感抗和相间感抗,Cm C X X ,0为线路相对地容抗和相间容抗。
按照对线路相间电容全补偿原则[6],则)3(1331112-×=-×=-=mm L LCm LNC CK K C C C K X X X X X w (1)可见,中性点小电抗的选取取决于线路参数和并联补偿度。
在并联电抗器全补偿条件下,K =1,有1C L X X =。
中性点小电抗按公式(1)取值,即满足Cm Lm X X =。
则并联电抗器的对地感抗为:020333C LCm LL NL L X X X X X X X X =-+=+=(2)由图6可知,此时断开相恢复电压回路是2个并联谐振回路的串连,则恢复电压的大小是一个不确定的值,反而增大了出现工频谐振过电压的危险。
因此,对于带并联电抗器补偿的特高压线路,应当避免并联电抗器的全补偿的运行方式。
可见,小电抗的不同取值,可能使相间阻抗或相对地阻抗出现谐振[7]。
设相间阻抗谐振时的小电抗取值为m N X ×,相对地阻抗谐振时小电抗取值为0×N X 。
显然:当m N N X X ×<时,Cm Lm X X >,相间阻抗呈容性; 当m N N X X ×>时,Cm Lm X X <,相间阻抗呈感性。
当0×<N N X X 时,00C L X X <,相对地阻抗呈感性; 当0×>N N X X 时,00C L X X >,相对地阻抗呈容性。
在并联电抗器欠补偿条件下,K <1,有1C L X X >。
则由(2)式可知,当小电抗取值为m N X ×时,有00C L X X >,从而证明m N N X X ××<0。
可见,在欠补偿运行条件下,当m N N N X X X ××<<0时,相间阻抗呈容性,相对地阻抗呈感性;当0××>>N m N N X X X 时,相间阻抗呈感性,相对地阻抗呈容性;当m N N N X X X ××<<0时,相间阻抗呈容性,相对地阻抗呈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