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防雷检测工作中常见技术问题及解决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物防雷检测工作中常见技术问题及解决对策
发布时间:2022-04-08T05:45:04.601Z 来源:《建筑科技》2022年1月上作者:谢小林[导读] 雷击建筑物事故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如何做好建筑物的防雷工作,是气象工作的一大重点。
本文通过对防雷工作中的技术要点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
广东省雷州市气象局谢小林 524200
摘要:雷击建筑物事故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如何做好建筑物的防雷工作,是气象工作的一大重点。
本文通过对防雷工作中的技术要点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物;防雷检测;技术问题引言
广东省雷州市位于雷州半岛中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当地热量丰富、气候湿润,充足的热量和水汽造成当地雷暴天气多发。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物逐渐高层化智能化,雷电天气下,高层建筑更易遭受直接雷击,雷电流带来的电压会影响建筑物内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还会造成火灾、爆炸等事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生命安全的威胁。
所以做好建筑物的防雷工作,保障建筑的安全,对于维护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维护群众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将其放在气象工作中的一定高度关注。
本文通过对建筑物防雷检测工作中常见的技术点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
1.建筑物防雷检测工作中常见技术问题 1.1接闪器
接闪器为防雷接地系统中的避雷器,是专门用来承接直击雷放电的金属物件。
在进行接闪器的检测时,首先要对接闪器自身的材质、规格以及防腐性是否符合要求进行检测,然后再进行高度检测或者拉力检测。
一般在建筑物施工项目中,施工单位会采用明敷接闪带的方式进行安装。
当沿着女儿墙进行接闪带安装时,需要依据建筑物结构施工预埋支架进行固定[1]。
同时,当接闪器在安装过程中应当避免产生锐角弯曲,要保证接闪带平整、笔直且牢固,不能出现锐角弯曲或者高低不平的现象,同时,要查看焊接是否牢固,有无熔化、折断的现象,是否与引下线可靠连接并合理分流,保证接闪带起到了对建筑物的保护作用[3]。
另外,随着建筑水平的不断提升,许多施工单位会结合建筑物的图纸设计特征进行接闪器的设置,所以,检测人员在检测时要对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是否有效连接,是否形成闭合电路,是否影响建筑物的内部系统运行等问题进行分析。
1.2引下线
建筑物的整体防雷效果与引下线的合理安装有着重要的关系,所以在防雷检测工作中要着重对于引下线的检测工作。
一般情况下,引下线的安装采取的是暗装敷设的方式。
在钢筋调直后首先与接地体相连,最后与避雷带连接,钢筋的铺设尽可能短且直。
当用明装方式进行引下线的敷设,遇到无法直线引下需要拐弯时,要避免产生锐性弯曲。
引下线的安装工作主要是通过焊接相连,所以需要邀请专业的焊接人员进行作业,并且要做好检测,保证焊接的质量。
1.3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的作用是将雷电流引散入大地,以降低雷电对于建筑物伤害的装置。
在安装前,首先要对雷电防护装置的接地极自身进行检测,检测内容包括接地装置的防腐性、规格以及接地电阻值等要素。
其中,在进行接地电阻的测量时,要先对土壤的电阻率进行检测,然后在多个方向不同位置对电阻值进行多次测量,进行计算,看其是否符合规范标准。
当接地电阻不符合要求时,要采取措施来降低接地电阻,比如:增加降阻剂、更换土壤和打地极井等措施,进行有效处理。
另外要对接地装置的安装位置、安装深度进行确定,对焊接工艺要符合建筑焊接规定要求,保证防雷接地极线路最短,不能出现过度或弯曲电阻,防止出现电路阻滞。
1.4均压环
我国颁布实施的防雷设计规范明确规定,根据建筑物的防雷类别,分别要从建筑物的30m、45m、60m开始,利用建筑圈梁钢筋结构,每6m一个,进行均压环的设置,保证建筑物结构圈梁各个点电位的相同,防止出现电位差,以达到对侧击雷的有效防范。
所以对规定高度以上包括规定高度的外墙区域,要将过大的金属物件和防雷装置进行电气联通,同时要与建筑外墙边缘的引下线做好电气连接与引下分流的工作,充分发挥防侧击雷的积极作用。
2.建筑物防雷工作中常见问题解决对策 2.1严格把控施工进程
建筑物的防雷检测工作要从源头开始避免错误的产生,要从设计图纸到施工过程把控防雷工作。
在一个建设项目中,设计图纸众多,所以审核人员审核防雷图纸时,一定要对建筑设计中的结构、设备的布置有所了解,对照建筑图、结构图、基础图进行严格审核。
同时,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应当选取符合规定标准的材料,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标准要求,对照施工设计规范进行施工。
若发生材料不符合设计规定或施工中出现问题时,应当及时与设计部门进行沟通,同时应当对施工单位的工作进行监督,对施工中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起草书面文件,引起施工单位的注意。
2.2按规范进行质量验收检测
[2]防雷工程应当按照工程进度及时做好检测验收工作,在每一步具体施工完成后都要及时完成接地电阻值的测试,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施工,若在竣工后再验收检测,一旦产生故障,重建耗费的时间精力与金钱过多,另一方面,会导致一些隐蔽工程无法查验,造成潜在安全隐患。
另外,在检测过程中,要对安装工艺状况、管线布设、屏蔽措施等与防雷要求是否相符规范和防雷图纸设计要求,以及防雷设备的数量、位置、型号规格、技术参数等是否与设计符合规范和防雷图纸设计要求进行查验。
2.3加强防雷装置的日常维护
雷电灾害发生的概率不高,所以许多单位就会忽视对于防雷装置的日常维护,一旦真正需要防雷装置发挥作用时,雷电防护装置不合格造成非常大的经济损失或者导致人员伤亡。
所以应当按照规定做好防雷装置的日常维护工作,防患于未燃。
定期对防雷装置进行检测,同时不定期的进行维护,若发现有人为破坏情况,应当及时对故障部位进行维修,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4完善防雷工作法规制度
完善防雷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是保障防雷工作安全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政府应当加强对防雷工作的重视,根据相关工作管理的需求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立法保障防雷工作的安全有序开展,从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还应当建立基层防雷工作的管理机构,来专门对基层防雷工作进行监督,因为绝大多数雷灾事故的发生都是来自农村基层。
管理部门内部应当配备完善的专业人员与设备,为防雷工作的科学化发展保驾护航。
另外,相关单位内部也应当设立专门的防雷工作管理部门,并且制定完善的防雷管理规章制度,来规范工作人员的的安全行为,指定专人来进行防雷装置的日常维护,对可能发生的设施故障进行维修管理,以此来提高防雷工作的质量水平。
2.5重视防雷工作人才培养
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下我国对于防雷技术的需求,应当加大对专业防雷工作人才的培养管理。
在高校设立并完善相关防雷技术和管理专业,引进国外人才设备与经验,制定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不断推进防雷工作的发展进步。
另外对于现有的专业人才,应当制定相应的人才发展计划,定期组织开展学习进修,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建设专业化人才队伍,来提升防雷工作的质量水平。
3.结语
雷电灾害对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是巨大的,做好防雷工作,有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目前防雷工作的发展进步仍然有一段路需要我们去探索与进步,进而更好地避免雷击造成的损失和伤亡,本文通过对防雷工作中几个重要环节的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对如何提高防雷工作的质量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参考文献
[1]徐沈, 牛宇宁, 储晶. 试论建筑物防雷工程检测及常见问题研究[J]. 新型工业化, 2021, 11(6):2.
[2]向涛, 王辉.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常见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J]. 科技风, 2019(15):1.
[3]王平. 建筑物防雷装置安全检测工作技术探析[J]. 科技风, 2012(16):1.
作者简介:谢小林(1973.12)男,汉族,广东省雷州人,本科学历,气象防雷工程师,从事工作:防雷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