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前景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前景分析
一、2021年大学生就业形势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预计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再创历史新高。

这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900万大关。

在疫情在国内出现反复的背景下,2021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浮出水面。

2020年12月举办的公务员考试、国家研究生入学考试报考人数均突破新高,反映出2021届毕业生对于未来就业市场前景的担忧,而在疫情背景下留学渠道受到极大影响,叠加部分出国留学学生的归国潮,未来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2011-2021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增长情况
2011-2021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增长情况
实际上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同时,部分制造业也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

自2012年以来我国每年的新增农民工数量就从983万一路下滑至2019年的241万,而每年新增的应届本科生数量则从2012年的328万增加到2019年的434万,约为新增农民工数量的两倍。

根据102个定点监测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监测数据,2020年二季度末部分制造业岗位供需缺口急剧扩大,其中缝制机械装配调试工、纺纱工、纺织染色工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岗位紧缺程度明显上升,我国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人口红利优势正在逐渐消失。

2012-2019年新增农民工与清洁本科毕业生数量
2012—2019年新增农民工与应届本科毕业生数量 983
501 481 3δΓ 424399 103 412 434^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M 2华年力辨网 新增农民工数量(万人) ■当年本科毕业生数量(万人)
二、毕业生求职期望行业
出现这种就业市场结构性失调的主要原因还是行业 的资源错位。

在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过程当中,传统的 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进行激烈的转轨,且在国 内的产业结构中依然占据主要地位,然而这些产业的工 作环境总体不佳,部分行业盈利水平较低导致人才吸引 力不强。

相比之下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吸纳就业 的重要领域,以生活服务业为典型代表;伴随产业结构 进一步向中高端迈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生产性服务业、 互联网经济等加快发展,将成为吸纳大学生就业的重点 领域。

2019届毕业生期望行业分布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Γ
2019届毕业生期望行业分布
根据对2019届应届毕业生的统计,毕业生主要的期望行业是互联网、传媒、娱乐等新兴第三产业。

25.1% 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的期望行业为IT/互联网,而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互联网经济和生产服务性行业发展水平相比于沿海地区仍有较大差距,在传统制造业对于毕业生吸引力不强的情况下,例如教育、信息服务、文化娱乐等服务行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

根据对2019届大学毕业生的抽样调查显示,教育行业成为本科毕业生最大的就业吸纳行业,15.9%的毕业生选择从事教育行业。

一方面是疫情之后线上教育快速崛起,对于师资的需求量大增,同时家长的教育焦虑在近年来越来越严重, K12教育培训早已是一个重要的行业风口。

2019年本科毕业生去向抽样统计
三、大学就业率统计情况
而根据目前已经出炉的部分院校2020届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多数高等院校的2020届毕业生就业形式严峻。

受疫情影响,春招季相当数量的企业收缩了招聘名额。

有媒体透露,应届生整体招聘需求同比下降了22%o 一些院校为了粉饰就业率,将未就业的毕业生统计为“灵活就业〃的现象普遍存在。

从近日来各大院校公布的2020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多数院校的就业形式不容乐观,尤其是财经类、政法类院校的就业率比往年明显下降。

而升学已经成为解决就业的一条重要渠道,从各大原985/211类大学公布的毕业生去向来看,国内升学
+海外升学的比重已经超过30%,部分学校甚至达到50%o 而根据现有公布的数据来看,普通一本院校的就业率还要低上十个百分点。

2020年部分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情况统计(均排除灵活就业)2020年部分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统计精况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
四、国家的“保就业〃政策
而在就业岗位数量减少的大背景下,毕业生群体开始追求更加稳定的工作岗位,因此教师、公务员报考人数急速攀升,而国家也通过增加教师等事业单位招录人数尽量吸纳应届生就业。

2020年年中以来,我国保就业
政策继续强化,一方面通过补贴、财税优惠等援企稳岗,另一方面通过各种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等扩大就业渠道,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

例如,截至2020年9月初,当年政策性岗位吸纳280多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较2019年同期增加70多万。

7月以来,政策进一步鼓励灵活就业、加大创业服务支持力度。

进入2021年,由于海外疫情影响导致出口贸易相关企业业务不振,同时2020年未就业大学生数量依然较多,预计2021年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挑战。

疫情爆发以来国家针对大学生就业采取的保就业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