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传记选读:模块综合检测 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综合检测(二)(对应学生用书P107)
(时间:150分钟满分:16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传统的剪纸,仅凭一把剪刀,顷刻便在一张薄纸上幻化出千姿百态的美丽图案,令人________。

而广东佛山的剪纸,自明清时期便如同佛山陶瓷一样,成为一门谋生的行当,为了________市场的需要,渐渐形成与传统剪纸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使用的工具也不再单凭一把剪刀,而是加入了刻刀和凿子。

这种创新使佛山剪纸在中国剪纸艺术中________。

A.拍手称快顺应标新立异
B.拍手称快迎合标新立异
C.叹为观止迎合独树一帜
D.叹为观止顺应独树一帜
解析:选D “拍手称快”指拍着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这里是赞美传统剪纸的技艺高超,应用“叹为观止”。

“顺应”指顺从,适应;“迎合”指有意使自己的言语或举动适合别人的心意。

从语段的感情色彩上看,用“顺应”更好。

“标新立异”指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独树一帜”指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自成一家。

佛山剪纸风格独特,自成一派,应用“独树一帜”。

2.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送红线》(红线,相传为唐时侠女)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3分)( )
采菱歌怨木兰舟,送客魂销百尺楼。

________,碧天无际水空流。

A.但使主人能醉客B.今夜不知何处宿
C.还似洛妃乘雾去D.江山不管兴亡事
解析:选C 第一、二句写在饯别酒宴上的美妙采菱歌中,木兰轻舟却催客上路;在这百尺高楼上送红线远去,诗人心中悲伤,惆怅不已。

因此第三句不会再写饯别酒宴上的事了,而第四句暗示红线已离去。

故A项与情境不统一。

第四句写天地间只剩下万里碧空,滚滚江水,空自流淌,是借景抒情,抒发红线离去留给诗人的孤独之情,而B项表达的是一种担心,与后句感情不协调。

C项是写红线像洛水女神,在茫茫江雾中乘舟远去,前后衔接顺畅自然。

D项与题意无关,本诗是写送别的,而不是咏山水、景物的。

3.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的一句是(3分)( )
A.尊敬的刘校长,我们就读于武汉大学一年级的八位校友想到贵校回访,恳请校长安排我们和高三某一个班的学生交流。

B.亲爱的哥哥,明天是你的二十五岁寿辰,我远在异地,不能回来,通过短信祝你生日快乐,事业有成,爱情甜蜜!
C.老师,我们十五班大部分同学都回长沙了,明天大家会在母校聚会,想顺便来看望您,不知您是否方便接见我们?
D.妈妈,我毕业已经一个月了,昨天,我领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资,特意买了一条围巾送给您,东西不贵,但情意深长,希望妈妈喜欢。

解析:选D A项,“贵校”是敬辞,但对于本校毕业的校友而言,称母校为“贵校”有疏离感,不妥,应改为“母校”。

B项,在口语中用“寿辰”一词不妥,用“寿辰”一词指年轻人的生日也不妥。

C项,看望老师,“顺便”一词显得诚意不够,“接见”用于老师见学生也不妥。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黄沙就在此时滚滚而来,太阳不见了,远远近近都是苍黄的色彩。

空气令人窒息,我在弥漫的黄沙中艰难地朝回走。

世界一片混沌,我的眼前一片模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只觉得自己被人活生生地抛到了荒郊野外
②有人把我活生生地抛到了荒郊野外
③人群、树木、公共汽车都不见了
④人群不见了,树林不见了,公共汽车也不见了
⑤无边无际弥漫着的是那用粗哑的嗓子歌唱着的黄沙
⑥用粗哑的嗓子歌唱着的黄沙无边无际地弥漫着
A.①③⑤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①④⑤
解析:选D 根据陈述对象一致的原则,第一空填①句为宜;第二空填④句为宜,因为排比句加强了气势,突出了风沙之狂;第三空填⑤句为宜,因为这个句子以“无边无际弥漫着的”这个短语为主语,突出了黄沙弥漫,突出了语段的中心。

5.阅读下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
A.人如果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听,肯定会受骗上当。

B.人生一般总是在两种互相矛盾的真理之间寻找中庸。

C.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

D.我们不仅希望我们自己幸福,而且也希望他人幸福。

解析:选C 本题以图文转换的形式考查对画面的理解。

本题考查的实质是把握漫画的寓意。

首先要读懂漫画,漫画的中间是一个写意的人,代表手的线条抓着一些东西,而头部后转,代表眼睛的黑点紧盯着未被抓住的东西。

再比对选项,可以确定寓意为我们总是想不到我们已经得到的,而总是盯着(想要)我们未得到的。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袁术字公路,司空逢子,绍之从弟也。

以.侠气闻。

举.孝廉,除郎中,历职内外,后为折冲校尉、虎贲中郎将。

董卓之将废帝,以.术为后将军;术亦畏卓之祸,出奔南阳。

会长沙太守孙坚杀南阳太守张咨,术得据其郡。

南阳户口数百万,而术奢淫肆欲,征敛无度,百姓苦之。

既与绍有隙,又与刘表不平而北连公孙瓒;绍与瓒不和而南连刘表。

其兄弟携贰,舍近交远如此。

引军入陈留。

太祖与绍合击,大破.术军。

术以余众奔九江,杀扬州刺史陈温,领其州。

以.张勋、桥蕤等为大将军。

李傕入长安,欲结术为援,以术为左将军,封阳翟侯,假节,遣太傅马日因循行拜授。

术夺日节,拘留不遣。

时沛相下邳陈珪,故太尉球弟子也。

术与珪俱公族子孙,少共交游,书与珪曰:“昔秦失其政,天下群雄争而取之,兼智勇者卒受其归。

今世事纷扰,复有瓦解之势矣,诚英义有为之时也。

与足下旧交,岂肯左右之乎?若集大事,子实为吾心膂。

”珪中子应时在下邳,术并胁质应,图必致珪。

珪答书曰:“昔秦末世,肆暴恣情,虐流天下,毒被.生民,下不堪命,故遂土崩。

今虽季世,未有亡秦苛暴之乱也。

曹将军神武应期,兴复典刑,将拨平凶慝,清定海内,信有征矣。

以为足下当戮力同心,匡翼汉室,而阴谋不轨,以身试祸,岂不痛哉!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

吾备旧知,故陈至情,虽逆于耳,骨肉之惠也。

欲吾营私阿附,有犯死不能也。


兴平二年冬,天子败于曹阳。

术会群下谓曰:“今刘氏微弱,海内鼎沸。

吾家四世公辅,百姓所归,欲应天顺民,于诸君意如何?”众莫敢对。

主簿阎象进曰:“昔周自后稷至于文王,积德累功,三分天下有其二,犹服事殷。

明公虽奕世克昌,未若有周之盛,汉室虽微,未若殷纣之暴也。

”术嘿然不悦。

用河内张炯之符命,遂僭号。

以.九江太守为淮南尹。

置公卿,祠南北郊。

荒侈滋甚,后宫数百皆服.绮,余粱肉,而士卒冻馁,江淮间空尽,人民相食。

术前为吕布所破,后为太祖所败,奔其部曲雷薄、陈兰于灊山,复为所拒,忧惧不知所出。

将归帝号于绍,欲至青州从袁谭,发病道死。

妻子依术故吏庐江太守刘勋,孙策破勋,复见收视。

术女入孙权宫,子耀拜郎中,耀女又配于权子奋。

(选自《三国志·袁术传》,有删改)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举.孝廉举:推举
B.大破.术军破:打败
C.毒被.生民被:遍及
D.后宫数百皆服.绮服:衣服
解析:选D D项,服:穿戴。

7.下列“以”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以.侠气闻
B.以.术为后将军
C.以.张勋、桥蕤等为大将军
D.以.九江太守为淮南尹
解析:选A B、C、D三项中的“以”都是介词,与“为”组成“以……为”结构,可译为“让……做”。

A项中的“以”,也是介词,表示凭借,可译为“凭”或“靠”。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南阳户口数百万,而术奢淫肆欲,征敛无度,百姓苦之。

(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公虽奕世克昌,未若有周之盛,汉室虽微,未若殷纣之暴也。

(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南阳有户籍人口几百万,但袁术奢侈过度,放纵欲望,征收聚集没有限度,老百姓为此痛苦不堪。

(关键词“肆”“苦”各1分,大意2分)
(2)明公(您)虽然代代能够昌盛,(但)不及周的强大;汉王室虽然衰微,(但)不及殷纣王的残暴。

(关键词“克”“未若”各1分,大意2分)
9.请简要概括袁术这一人物的特点。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本题,应从文中找出与袁术相关的描述及事件进行概括,如“以侠气闻”,说明他豪爽勇猛,但从后文的情节来看,这只是表面。

由“术奢淫肆欲,征敛无度”可知他是骄奢淫逸的;由“众莫敢对”可知他刚愎自用等。

概括应全面,避免重复。

答案:表面豪爽勇猛,实际骄奢淫逸;刚愎自用;目光短浅;残暴无良。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袁术字公路,是司空袁逢的儿子、袁绍的堂弟。

凭豪爽侠气闻名。

被举荐孝廉,授予郎中一职,在朝内外任职,后来做折冲校尉、虎贲中郎将。

董卓将要废掉皇帝,任袁术为后将军;袁术也害怕董卓的祸乱,出逃到南阳。

正赶上长沙太守孙坚杀了南阳太守张咨,袁术得以占据南阳郡。

南阳有户籍人口几百万,但袁术奢侈过度,放纵欲望,征收聚集没有限度,老百姓为此痛苦不堪。

袁术与袁绍有了嫌隙,与刘表也不和,于是他向北联络公孙瓒;袁绍与公孙瓒不和而在南方与刘表联合。

他们兄弟二人离心,舍弃近处与远方交往到这个程度。

袁术率军队进驻陈留。

太祖与袁
绍合力攻击,大败袁术的军队。

袁术率剩下的军队直奔九江,杀掉扬州刺史陈温,管辖扬州。

任张勋、桥蕤等为大将军。

李傕进入长安,欲联合袁术为援兵,以袁术为左将军,封他为阳翟侯,假以符节,派遣太傅马日按照旧例前去授予。

袁术夺去马日的符节,扣留他不放回来。

当时沛地的相是下邳陈珪,是以前太尉球的弟子。

袁术与陈珪都是公族子孙,少年时一起交往,袁术给陈珪写信说:“以往秦朝无道,天下英雄群起而攻取之,智勇双全者最终都归附了别人。

现在世事纷扰,又有要土崩瓦解之势,确实是才智突出的人有所作为之时。

我和您是老朋友了,怎么可以支配您呢?如果想干大事,您确实是我的心腹。

”陈珪的二儿子应时在下邳,袁术把陈珪的儿子当作人质,试图来控制陈珪。

陈珪给他回信说:“以往秦到末世,肆虐暴力任意妄为,流毒天下,遍及百姓,下面的百姓不能忍受,于是就瓦解了。

现在虽然也是末世,未有秦国灭亡苛酷暴力之乱。

曹将军神武而适应时代,复兴典律刑法,将要灭掉凶暴,清除海内异己,确实是有先兆。

我认为您应当戮力同心,扶助汉室,你却图谋不轨,以身试法招致祸端,这不是让人痛心的事情吗?若迷途知返,尚且来得及。

我们本是旧交,所以陈说真情,虽然不中听,但却是关系切身的恩惠。

如果想要与我结党营私,即使是死也不行。


兴平二年冬,天子在曹阳大败。

袁术召集手下对他们说:“现在刘氏微弱,国内一片混乱。

我们家四代辅佐国君,百姓众望所归,我想顺应民意,你们意下如何?”大家都没敢回答。

主簿阎象进谏说:“往日周从后稷到周文王,积累功德,三分天下占有二分,仍然按时朝贡服役于殷商。

明公(您)虽然代代能够昌盛,(但)不及周的强大;汉王室虽然衰微,(但)不及殷纣王的残暴。

”袁术没说话,但很不高兴。

用河内张炯的符节发号施令,于是越位夺权。

任九江太守为淮南尹。

设置公卿,在南北郊祭祀。

荒淫奢侈过度,后宫数百,都穿着华美的衣服,剩下很多的饭菜,但士卒们却都忍受冻饿,江淮一带荒凉,百姓自相残食。

袁术先被吕布打败,后来又被太祖打败,逃奔到他的部下雷薄、陈兰所在的灊山又被拒绝了,非常害怕不知道计策从何而出。

将要把帝号给袁绍,想到青州跟随袁谭,在路上生病而死。

妻子孩子依附了袁术以前官吏庐江太守刘勋,孙策打败了刘勋,又被收留看守。

袁术女儿入孙权宫中,儿子袁耀被授予郎中之职,袁耀的女儿又许配给孙权的儿子孙奋。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

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敧①,谙②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 ①敧(qī):倾斜。

②谙:熟悉。

(1)有人认为“寒声碎”的“寒”“碎”两字用得极妙,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阕是如何表现“愁”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析下阕的写作特色。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同意。

“寒”意为“寒冷”,“碎”意为“破碎”。

表现寒秋时节,秋叶纷纷坠地的无奈。

(2分)体现了自己处境孤寒的感受,渲染出寒夜中悲凉寂寥的心情。

(1分)
(2)上阕以写景为主,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1分)在词的开头,词人通过对秋声秋色的描绘,渲染出秋夜寒寂的氛围,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基调。

“真珠”两句及“月华如练”句,极写远空皓月之澄澈,营造出空寂、凄凉之境,千里共月,最易引起相思之情,表达出秋夜离人的相思之愁。

(3分)
(3)①夸张手法:“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肠已愁断,酒无由入,虽未到愁肠,已先化泪。

运用夸张手法,比入肠化泪更进一层,愁情更是难堪凄切。

②情态描写(细节描写):下阕先以一个“愁”字尽写酌酒垂泪的愁意,“枕头敧斜”,作者以极为简练的语言生动写出了词人挑灯倚枕独对灯,寂然凝思的愁苦的神态。

③融情于景:“残灯明灭枕头敧”,室外月明如昼,室内昏灯如灭,两相映照,渲染了低沉阴暗的氛围,表达了词人凄苦的情感。

④直抒胸臆:“谙尽孤眠滋味”,这句以独白式的语言直接表述了孤枕难眠的难言愁情。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算来这怀旧之事,是无法回避的,不是在心头萦绕,就是在眉头攒聚。

作者的内心独白形象地写出了无法排遣的愁情。

(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必须有分析,否则不得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氓》)
(2)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琵琶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

(《锦瑟》)
(5)日星隐耀,________________。

(《岳阳楼记》)
(6)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

(《陋室铭》)
答案:(1)尓卜尔筮,体无咎言(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3)剑阁峥嵘而崔嵬(4)庄生晓梦迷蝴蝶(5)山岳潜形(6)无案牍之劳形 (8分,每句1分)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驴阿四
迟子建
东北光复前,在哈尔滨的平房驻扎着一支特殊的部队。

这支部队很怪,虽然那几幢高低不同的房屋被铁丝网围起,而且间距不远皆有哨兵把守,却不见荷枪实弹的士兵进进出出。

附近村屯的农民来这近旁耕种,都觉得蹊跷。

后来渐渐传出消息,说那是支“老鼠部队”,专门有人研制细菌,在老鼠和活人身上做试验,是座“魔鬼窟”。

于是农民就害怕了起来,再去田里劳作时战战兢兢的,唯恐被日本人捉去当实验材料。

果然,这支部队开始向农民大量征集黄鼠,每月每户必须上缴五只。

黄鼠是一种身体细长的动物,四肢短小,尾巴蓬松着,除背部为棕灰色外,其余皆为黄色。

当地人叫它“黄皮子”,其实它的学名叫“黄鼬”。

黄皮子也的确是一个无赖。

白天你见不到它,一到夜晚,它却从仓房、柴火垛或者杂货堆里招招摇摇地出来了。

村民都很烦它,但又不敢捉它。

据说这东西有时会放出一股气息,人闻了会癫狂,所以捉它的人无不心怀恐惧。

六村人中有一个叫阿四的,他在那支“老鼠部队”旁种了两亩地,还和老婆开了一爿豆腐店。

做豆腐的人家少不了要养一头驴,用来拉磨。

阿四家就有一头黑驴。

一般人家的驴都很肮脏,一身的泥土,可阿四家的驴却被伺候得极是干净。

它的毛发油光光的,看不见一丝灰星,驴就仿佛披着一整块黑缎子似的。

阿四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他不怕捉黄鼠。

夜晚他蹲在鸡架旁,徒手候着黄鼠。

当它摇着大尾巴而来,刚要把爪子伸向鸡时,阿四已眼疾手快地活捉了它,将它投入铁丝笼中。

左邻右舍有不敢捉黄鼠的,就求助于阿四。

阿四人极爽快,一求即应。

所以“老鼠部队”征集黄鼠时,阿四比谁都忙,晚上蹲在鸡架或柴垛旁,机敏而辛劳地捉着黄鼠。

交不上黄鼠的人家是要挨罚的。

阿四帮人捉了黄鼠,等于救人于难,邻人也用多种方式犒劳他。

阿四白日去农田劳作,有一次他溜到“老鼠部队”的铁丝网前,他听不见人语,倒闻得一些牲口的叫声,比如马和牛的叫声。

他回家跟老婆说这事,倒遭了顿骂,以后去田里,便不再冒险。

有一天阿四为了往田里运肥料,就把驴牵来了。

驴身上吊着两个草袋,里面装着粪。

阿四见白菜长得又黄又瘦,担心土地的养分不足,想给它追追肥。

那天非常热,阿四追完肥,就躺在垄间睡着了。

等他醒来,驴不见了。

空荡荡的大地上,连个驴的影子都没有了。

阿四想着它也许自己回家了,牲口都有灵性,认得家门的。

阿四回了家,仍未见驴。

满村子找遍了,也还是没有。

老婆骂他丢了驴,说以后还怎么做豆腐。

邻人听说阿四把驴丢了,就对他说,这驴一定是让“老鼠部队”的人抓去做试验了,找也是白找,趁早死心得了。

阿四家没了驴,他老婆就自己天天清晨起来推磨。

她骂阿四:“好好的驴你给我丢了,让我遭个驴罪!”阿四急了,说:“我给你找驴去,找不到不回家!”说着,就出了家门,他老婆只当他是说气话,并不在意。

阿四这一走就是一个月。

驴没回来,他也没回来。

大家猜他是去“老鼠部队”要驴去了,可谁又敢去那里找阿四呢?
一个初秋的下午,阿四回来了。

他衣衫褴褛,丢了一条胳膊,脸上满是被鞭打的伤痕,看人时直打哆嗦,而且见了谁都不认识。

人们把阿四领回家,他竟然连老婆孩子也不认识了,而且一句话也不会说,不在屋里待,偏偏要住在驴圈里,在地上跟驴似的滚爬,时时发出驴的叫声。

村民都说,阿四没找着驴,自己倒成了驴,于是就叫他“驴阿四”。

驴阿四吃住都在驴圈里,时常嚼草吃,一到正午,他就“欧唔欧唔”像驴一样叫,那声音很苍凉,让人听了心酸。

没熬到东北光复,驴阿四就死了。

六村的人终于盼来了日本人战败,当他们看到“老鼠部队”在冲天的火光中化为一片废墟时,都叹息着说:“可惜了驴阿四!”
(原文有删节) 12.小说第一段交代特殊部队的情况,对全文有何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

小说的情节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文章第一段是故事的开端,交代事情的起因——交代特殊部队的情况,紧接着下文写“渐渐传出消息”;这段还写了附近村屯的农民在这近旁耕种,下文阿四的故事是由此而引起的。

答案:交代这支特殊部队的“神秘”,引出下面的传言;附近村屯的农民在这近旁耕种,为下文写阿四的故事做铺垫。

(每点2分)
13.小说用了不少笔墨写阿四捉黄鼠,为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情节作用的能力。

小说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阿四捉黄鼠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情节,上文写百姓的传言,而下文写日军向农民大量征集黄鼠,阿四代乡亲捉黄鼠,都印证了传言;这样写也更全面地刻画了阿四这一形象,阿四捉黄鼠的胆大与下文他被迫害后的惨状形成对比,突出了日军的残暴。

答案:①情节发展的需要。

写阿四捉黄鼠,从侧面印证了那是支“老鼠部队”。

②刻画人物形象的需要。

这样突出了阿四胆大、善良的性格特点,使其形象更丰满。

③和后文他遭到迫害后的惨状形成对比,突出日军的残暴。

(每点1分,答全得满分)
14.小说中的阿四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欣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

分析人物形象,要紧扣故事情节。

可先用一句话确定人物的职业和社会地位:阿四是个农民,身处社会底层。

然后再根据故事的内容,逐一概括分析阿四的形象特点。

答案:阿四是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

①为人勤快:种地、开豆腐店,连养的驴都伺候得极是干净。

②胆大机灵:能徒手捉黄鼠,敢溜到“老鼠部队”的铁丝网前。

③热心助人:左邻右舍有不敢捉黄鼠的,就求助于阿四,阿四一求即应。

④性格倔强:驴丢了,被老婆骂,不顾劝说到日军那儿找驴,酿成悲剧。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15.请结合全文,探究这篇小说的作者的情感取向。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的能力。

探究题要立足文本内容,我们可以通过梳理相关情节,结合内容分析。

如写“老鼠部队”拿中国百姓做试验,这是对日本军国主义倒行逆施的血泪控诉,其愤慨之情溢于言表,其他答案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概括得出。

答案:①阿四因找驴而落入“老鼠部队”成为牺牲品,表现了作者对战争中饱受磨难的百姓的同情。

②日军“老鼠部队”拿中国百姓做试验,表现了作者对日本军国主义罪行的强烈愤恨。

③村民劝阿四不要找驴,对阿四的悲惨命运叹息,表现了作者对普通百姓善良、质朴的赞美。

④“老鼠部队”在冲天的火光中化为一片废墟,表现了作者对“老鼠部队”最终覆灭的痛快之情。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
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与11位总统“斗争”的漫画家
灵子
他曾经被尼克松列入“白宫敌人”名单,他曾经被里根及其妻子南希电话投诉,他从杜鲁门开始连续对11位总统开展了不懈“斗争”。

虽然三次赢得普利策新闻奖,但他觉得,登上尼克松臭名昭著的敌人名单“比得普利策还荣耀”。

作为《洛杉矶时报》的社论漫画作者保罗·康拉德,他对这位来自加利福尼亚的总统始终“穷追猛打”。

爱与总统作对
“但愿我的伟大一如我的痛苦,或者比我的名字渺小;或者能让我忘记过去的身份,或者记不起现在要被迫变成什么。

”莎士比亚笔下理查二世的名言,被康拉德赠予“水门事件”之后的尼克松,显得更加意味深长。

“水门事件”暴露的第一天,他便在漫画中加以嘲弄:一身工具的尼克松满头大汗在凿民主党总部的墙壁,旁边几个人指指点点说:“他说自己是电话公司的……”他笔下的尼克松永远皱眉头、长鼻子、耷下巴、脑袋缩进耸起的肩膀里,阴险又惶恐。

为此,康拉德上了尼克松的“白宫敌人”名单。

另一位在康拉德笔下不得善终的是总统里根,康拉德总是将他描画为小丑或头脑简单者,比如针对里根的军备竞赛政策,康拉德在一幅画里将其置于齐腰高的浴缸里,兴致勃勃跟在橡胶鸭子后面摆弄一串玩具军舰。

他的画笔辛辣直接,一针见血,以至于《洛杉矶时报》主编常常在早餐时间接到里根或其妻子南希的投诉电话,但康拉德的不屈不挠丝毫不变。

近30年来,康拉德日复一日发表针对国内外重大时事的漫画,尤其对于白宫新闻,从杜鲁门开始连续对11位总统开展了不懈“斗争”。

最近一次“中奖”者是小布什,筋疲力尽推着西西弗斯的石头上山,石头上写着大字:伊拉克。

唯一被康拉德的钢笔画逗笑的大概只有福特,他说过:“你笑,全世界会跟你一起笑;你哭,就只有成为保罗·康拉德的漫画了。


2010年9月4日,康拉德于加利福尼亚家中离世,享年86岁。

直到去世前,他的创作几乎从未停歇。

历数下来,他进行了近半个世纪的漫画创作。

比得普利策还荣耀
“永远不要因为客观而控告我。

”这是康拉德的名言。

不公正、浮夸、腐败,是他持续关注的主题。

1965年发生黑人暴乱之后,康拉德画了一群中年白人将一位黑人置于手术台上捅针管:“你提到失业、住房、教育、警察暴力、绝望……但是,你暴乱的原因是什么?”
“读者们每天早上都在期待他的作品,他总能让你愤怒,让你大笑,或者让你思考。

”《洛杉矶时报》编辑拉斯·斯坦顿说。

为此,他曾三次赢得普利策新闻奖。

但康拉德觉得,登上尼克松的敌人名单“比得普利策还荣耀”。

这样与强权作战免不了付出代价。

有人以诽谤名义将他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