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平衡复习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复习)学案
第一部分电离平衡
考点1 弱电解质的电离
1、根据化合物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可以把化合物分为和。

根据电解质在里电离能力的大小,又可将电解质分为和。

2、弱酸(如、、等)和弱碱(如等),它们溶于水时,在水分子作用下,电离为离子,还有未电离的分子存在。

另外,水也是。

电离方程式书写:
H2CO3 NH3·H2O
CH3COOH Fe(OH)3
H2SO3Al(OH)3
H2O (拓展NaHCO3、Na2CO3、NaHSO3、NaHSO4、NH4Cl、)考点2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
1.电离平衡的概念:
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电解质电离成的速率和重新结合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做电离平衡。

2.电离平衡的特征:
①弱:只有才会存在电离平衡;
②动:电离平衡是平衡;
③等:v
电离v
结合
(填﹥、=或﹤);
④定:条件一定与的浓度一定;
⑤变:条件改变,破坏,发生移动。

3.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
内因:由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决定。

外因:主要是温度、浓度、同离子效应。

a.温度:升温使电离平衡向的方向移动,因为是吸热过程。

b.浓度:浓度,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

c.同离子效应:
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同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电离平衡向方向移动。

如向CH3COOH溶液中,加入CH3COONa
第二部分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考点1 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常数
1、水是一种极弱的,它能微弱的电离,电离方程式是, 25℃,1L 纯水中有mol 水电离,c(H +)=, c(OH -)=。

2、水的离子积常数K W =,
室温时K W =,升温时,水的电离平衡移动,c(H +)= c(OH -)10-7mol/L ,K W , 100℃时,纯水中c(H +)= c(OH -)=10-6 mol/L ,则K W =。

考点2 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1、温度:水的电离是吸热的,故升温,水的电离平衡向移动,降温,电离平衡向移动,
2、加酸,向水中加酸,水的电离平衡向移动,水电离出的c(H +)和c(OH —)都, 加碱,电离平衡向移动,水电离出的c(H +)和c(OH —)都,只要温度一定,K W ;
3、向水中加入能水解的盐,则水的电离平衡向移动, 水电离出的c(H +)和c(OH —)都,温度不变则K W 。

考点3 溶液的酸碱性与c(H +)、c(OH —)关系 溶液酸碱性的本质判断标准是, 25℃时,酸性溶液的判断标准是、或; 碱性溶液的判断标准有、或; 中性溶液的判断标准有、或。

考点4 溶液的pH 与酸碱性
1、pH 可以用来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计算溶液pH 的表达式为,反之,如果知道了溶液的pH ,也可用pH 来表示溶液中c(H +)和c(OH —),c(H +)=c(OH —)=。

2、室温时,中性溶液的pH=酸性溶液的pH=,碱性溶液的pH=。

100℃时,纯水pH=6,那么该温度酸性溶液的pH ,碱性溶液的pH 。

考点5 关于溶液pH 的计算
①强酸溶液,如HCl,设浓度为0.01 mol/L ,则c(H +)=mol/L ,pH = -lg c(H +)=
②强碱溶液,如NaOH ,设浓度为0.01 mol/L ,c(OH —)=mol/L ,c(H +)=mol/LpH = -lgc(H +)= ③两强酸混合,先求的浓度,设两强酸体积各为V 1 ,V 2,浓度分别是c(H +)1、c(H +)2, 则c(H +)混 =。

④两强碱混合,先求的浓度,再求的浓度。

设两碱体积各为V 1 ,V 2,OH —浓度各为c(OH —)1 、c(OH —)2,则c(OH —)混 =,pH = -lg c(H +)=-lg
)
( OH c K W
=14 + lg c(OH —)。

⑤强酸、强碱混合,设浓度为c(H +)酸、c(OH —)碱,体积分别为V (酸)、V (碱),若恰好中和,则溶液pH = 7,若酸过量,则c(H +)混 =,若碱过量,则c(OH —)混 =。

第三部分盐类的水解
考点1 盐类水解的定义及规律
1、盐类水解的定义:盐电离出的或可分别与水电离出的或生成,使得溶液中,因而使溶液呈现或。

2、盐类水解的实质是:
盐电离出的弱酸根(CH3COO-)或弱碱阳离子(Al3+)与水电离出的或结合,
生成难电离的或,破坏了,使水的电离平衡向移动。

3、盐类水解的规律:
概括为“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双水解;谁强显水性,同强显中性。


考点2 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由于水解是微弱的反应,因而反应物与生成物用“”连接,易挥发性的物质不标“↑”,难溶物
不标“↓”。

(相互促进水解者除外)
2、多元弱酸盐的水解分步写,水解以第一步水解为主。

如Na2S(aq):.
Na2CO3(aq):.
3、金属阳离子(弱碱的阳离子)水解一步写到底。

如AlCl3(aq):
FeCl3(aq):
4、另如:NaHCO3(aq):
CH3COONa(aq):
NH4Cl(aq):
考点3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规律
1.大小比较方法
①考虑水解因素:如Na2CO3溶液中
物料守恒:
电荷守恒:
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①考虑水解因素:如CH3COONa溶液中
物料守恒:
电荷守恒:
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②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对其影响。

如:相同浓度的①NH4Cl ②CH3COONH4 ③NH4HSO4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水的电离离子平衡关系(即质子守恒)
如纯碱溶液c(H+)水= c(OH—)水;c(H+)水=c(HCO3-)+2c(H2CO3)+ c(H+)
即c(OH—)=
考点4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和盐类水解的利用
1、主要因素:,因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外界因素:、、。

①升温,,因盐类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②浓度:浓度越小,
③溶液的酸碱度: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

1、盐类水解的利用
以下情况必须考虑盐类的水解:
①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如纯碱溶液呈性,用来去油污;
加热增强纯碱的去污能力原因:
物质鉴别。

如鉴别NaCl和Na2CO3两种溶液时可来判断;
②配制盐溶液。

如配制FeCl3溶液时,应加入少量的
制备物质:如Fe(OH)3胶体的制备;
③用盐作净水剂时,如明矾净水的原理是(用方程式表示)
④蒸干溶液产物的判断。

如AlCl3溶液蒸干并灼烧可得。

⑤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
如CH3COONa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⑥如果水解程度低可获得纳米材料
如果水解程度高可用于无机物制备,如TiCl4制备TiO2,同样方法制备
第四部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难溶电解质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时,沉淀速率和沉淀速率相等的状态.
没有绝对不溶的物质!!!!!!!
向水中加入AgCl,则溶液中一定存在Ag+,Cl-
2.溶解平衡的建立:固体溶质溶液中的溶质
(1)v(溶解)v(沉淀),固体溶解(2) v(溶解)v(沉淀),溶解平衡(3) v(溶解)v(沉淀),析出晶体
3.溶解平衡的特征
(1)等:.
(2)动:动态平衡.
(3)定:达到平衡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保持.
(4)变:当外界条件改变,溶解平衡将发生,达到新的平衡.
4.溶解平衡方程式的书写:
注意在沉淀后用(s)标明状态,溶液中用“aq”标明状态,并用“”连接。

S(s) 2Ag(aq) +S2-(aq)
如:Ag
AgCl(s) Ag+(aq)+Cl-(aq)
5、影响溶解平衡的因素:
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外因:遵循平衡移动原理:
①浓度:加水稀释,平衡向
②温度:绝大多数难溶盐的溶解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多数平衡向方向移动
③同离子效应:向平衡体系中加入难溶物相应的离子,溶解平衡向移动,溶解度。

二、沉淀溶解平衡常数——溶度积
1.表达式:对于溶解平衡M m A n(s)mM n+(aq)+nA m+(aq),K sp=
2.意义:溶度积(K sp)反映了物质在水中的.
3.影响因素:溶度积常数只与难溶性电解质的性质和有关,而与沉淀的量和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无关。

三、沉淀反应的应用:
1.沉淀的生成
(1)应用:可利用生成沉淀来达到的目的.
(2)方法:
⑶实例探究:
①利用沉淀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用BaSO4作“钡餐”而不用BaCO3的原因。

②误服可溶性钡盐引起中毒,尽快服用5.0%的Na2SO4溶液洗胃,使SO42-与Ba2+结合成沉淀而排出。

2.沉淀的溶解
(1)酸溶解法.如CaCO3溶于盐酸原因,离子方程式为:Al(OH)3、FeS、Cu(OH)2同
解释:
(2)盐溶解法.如Mg(OH)2溶于NH4Cl溶液,离子方程式为:.
3.沉淀的转化
(1)实质:的移动.
(2)特征:
①一般说来,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为溶解度的沉淀容易实现,即难溶转化为更难溶
②沉淀的溶解度差别,越容易转化.
(3)应用:
①锅炉除垢:将CaSO4转化为CaCO3,离子方程式为.
解释:
②矿物转化:CuSO4溶液遇ZnS(闪锌矿)转化为CuS(铜蓝)的离子方程式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