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垃圾》综合实践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身边的垃圾
一、主题的确定和来源
综合实践课的选题必须以学生为本,联系学生的生活,从生活中选定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是学生锻炼、创造与体验的良好途径,既让学生动手动脑又开阔眼界、融入生活,还能培养学生适应生存的能力。

明白绿色生活涵义,引领学生走进环保世界,体验现实世界生活,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的联系的整体认识,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并身体力行。

二、总目标
认知目标:
1、经历垃圾回收利用的活动,认识可回收利用的物品和材料,认识回收标志;了解一些常见的可回收材料的回收方法及其好处。

2、明白绿色生活涵义,引领学生走进环保世界,体验现实世界生活,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的联系的整体认识,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并身体力行。

3、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能力目标:
1、鼓励学生从社会、自然和科学等不同角度考察并理解环境问题,并激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及好奇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活动。

2、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获得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
创造表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敢于实践的精神。

3、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示,具有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

情感目标:
1、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研究,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2、通过写处理垃圾的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资源意识。

三、时间安排
这次活动将历时三周左右,分为准备、实施、总结性评价及反思三个阶段。

1、活动准备阶段(第一课时)
2、活动实施阶段(第二课时)
3、活动评价及反思阶段(第三课时)
四、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认识垃圾
具体目标:
1、了解生活中垃圾的分类。

2、能够对垃圾进行正确分类。

3、养成对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

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观察清点家里一天产生的垃圾,并记录下来。

教学过程:
一、学习引入。

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垃圾(结合课文插图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制作的),看后请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日常生活中的垃圾。

二、汇报交流。

1、四人小组每人轮流汇报记录下来的家里一天产生的垃圾。

(1)厨房内:蔬菜瓜果的残渣、剩饭剩菜、食品包装袋;
(2)客厅:老化家电、家具、金属垃圾;
(3)卧室:纸屑、杂物、废旧电池;
(4)卫生间:洗衣、洗澡所造成的污水。

2、说说家里垃圾数量、危害及处理
三、了解垃圾的危害。

1、讨论问题:这些垃圾如果都仍向大自然,那么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
2、发表见解: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这些垃圾?
四、给垃圾分类。

1、看课文,说说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垃圾分类标准?
2、把你记录下来的垃圾分类填入下表格中,汇报交流。

给垃圾分类
3、你认为还可以怎样分类?
五、认识垃圾的分类投放的符号。

1、课件出示的垃圾分类符号,让学生识一识,辨一辨。

2、你还观察到垃圾箱上有哪些分类符号?
3、说说给垃圾分类有哪些好处?
六、课外实践活动。

学生分小组调查学校、家庭、生活小区内垃圾分类的现状并填写好“我的调查报告”。

相关链接:
家里垃圾数量、危害及处理一览表
第二课时社会调查
活动准备
1、分好小组,分别调查教室,家庭,社区的垃圾情况,落实每位成员的主要工作。

2、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注意事项:
教育学生注意安全。

活动主要程序:
1、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调查教室里的垃圾,家里的垃圾,社区的垃圾。

2、在班级中交流,共享收集到的信息。

活动过程:
一、引入:
我们的身边,每天都能看到许许多多的垃圾。

垃圾破坏了我们原本整洁、美好的环境。

家里,妈妈每天都能拎出一大袋的垃圾,学校里,值日生每天都能扫出一畚箕一畚箕的垃圾;社区里,保洁工人每天也能扫满一车的垃圾;城市里,每天有数以吨计的垃圾……这么多的垃圾是怎么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查查我们身边都有哪些垃圾?它们是怎么来的?
二、调查:
1、跟踪调查当天本班的值日生(值日生一日三扫),根据打扫结
果填写下表。

2、让学生调查家里的垃圾,根据结果填下表。

3、学生调查社区里的垃圾,根据结果填表。

三、查找
上网或查找其它有关垃圾的资料,进一步了解垃圾的来源、处理技术等。

可以一个人开展,也可以几个同学合作完成。

四、交流
可以通过手抄报、小制作、说儿歌等形式交流自己调查和收集来的资料,以及自己的感想。

六、活动小结
通过活动,可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和他们的合作意识,环保意识。

第三课时废物利用及成果展示
(一)利用废物做小金鱼
活动要求:
1、收集所需要的材料(主要由生活垃圾组成);
2、每人创作一条金鱼模型;
3、每组设计一幅情景图,把做好的金鱼模型放在图画中,表达一个主题;
4、由一位同学介绍小组作品。

活动一:寻找金鱼
活动准备:
同学们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有的去图书馆查资料,有的上网下载,有的结伴去花鸟市场观察金鱼,还有的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有关金鱼的工艺品,以及金鱼形状的灯笼、钥匙圈和有金鱼图案的民间艺术刻纸。

大家都在积极地寻找美丽的金鱼。

活动过程:
一、展示金鱼
同学们拿来了金鱼的挂历和各种图片,有的找来了造型各异的金鱼冰箱贴,还有的拍下了活泼可爱的金鱼照片,也有的干脆捧来了欢蹦乱跳的金鱼。

教室里热闹非凡,到处都是金鱼的倩影,简直是金鱼的世界,同学们认识了几十种金鱼,大开眼界,为创作积累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这项活动,锻炼和提高了同学们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金鱼的材料
通过讨论,同学们确定了制作金鱼的各个部件的材料:
身体:鸡、鸭、鹌鹑等的蛋壳、乒乓球、玻璃弹子、弹簧球、红枣、金橘……
鱼鳍:羽毛、彩色塑料袋、橡皮泥、落叶
鱼尾:废弃彩色纸、落叶、羽毛……
鱼眼睛:纽扣、药片、彩色子弹、赤豆、绿豆……
三、活动小结:
只要给孩子以空间,我们就会发现孩子所迸发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无穷的,很多是孩子本来就具有的,我们的教育就是要让这些孩子身上所蕴藏的珍宝发光,而不是扼杀它。

活动二:动手试试
活动过程:
一、复习制作金鱼的要点:
1、眼睛、嘴巴、鱼鳍定位要适当;
2、粘贴要牢固;
3、美化时要考虑整体和谐
(强调小组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和注意安全、保持场地整洁等事项。


二、在音乐伴随下,同学们灵巧的双手开始忙碌……
三、成果展示:
活动评价表
班级姓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