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三)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历史仿真模拟卷(三)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
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 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西周贵族爵位有王、公、侯、伯、子、男之分。
战国时秦国推行二十级军功爵制,平民也可因军功获得爵位,此为各诸侯国所效仿。
这一变化反映了战国时期 A .分封制得到进一步发展完善 B .社会转型带来社会结构变动 C .官僚政治完全取代贵族政治 D .社会等级日益固化且层次复杂
2.战国后期,齐国“稷下学派”讨论的主题涉及“德、礼、法”,秦国的“吕不韦门客集团”讨论的主题涉及“德、礼、法、术、孝、义”。
这说明当时 A .文化领域出现“百家合流”趋势 B .道家学派已经湮没失传 C .官方主导了“百家争鸣”的方向 D .儒家内部存在严重分歧
3.我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国家统一、民族融合,青瓷与白瓷闻名世界,丝织技术开始吸收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其京都为当时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中心。
这一时期应是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4.明代学者胡应麟说:“隋文帝开皇十三年,敕废像遗经悉令雕撰,此印书之始。
……余意隋世所雕,特浮屠经像,盖六朝崇奉释教致然,未及概雕他籍也。
唐自中叶以后,始渐以其法雕刻诸书……至宋而盛,于今而极矣。
”据此可推断出
A .雕版印刷最迟于隋朝产生
B .佛道盛行有利于雕版印刷
C .雕版印刷在宋后走向衰落
D .科举考试促进了雕版印刷
5.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说:“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
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
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
”由此可见宋朝 A .相权进一步削弱 B .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 C .众相制初步确立
D .内阁与枢密院分掌实权
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名句:“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关于此句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路”是唐代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为宋代所沿用
B .元代以“路”作为地方常设的最高行政机构
C .辛弃疾的词风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国运式微的影响
D .辛弃疾以词怀古,开始打破诗与词的界限
7.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指宋明(包括元及清)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
下列对宋明理学叙述正确的是
①以三纲五常维持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的自然欲望和创造性 ②成为南宋以后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③明清时期贞节烈妇的增多凸现了宋明理学在社会领域的消极影响
④文天祥和林则徐等人的气节和爱国情操是宋明理学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
征的正面影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8.《北华捷报》中报道:“我们正目睹着这个自以为是、愚昧无知、毫无原则的大清帝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全方位的蹂躏。
尤为讽刺的是,给予他们如此打击的正是他们最痛恨和鄙视的在一两百年前还如小学生般仰望他们的邻国。
”材料反映了 A .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打击
B .甲午战争导致中日关系的逆转
C .各国列强对中国遭遇的同情
D .甲午战争中国对日本的鄙视
9.1929年出版的《申报》报道了山东滕县红枪会变乱的新闻,其中提到红枪会要求给妇女“放任缠足”的权利。
1933年据山西省统计,全省15岁以下的女孩缠足的还有32万2千余人。
这反映出当时
A .民主顺应社会潮流
B .传统观念的稳固性
C .民主自由深入人心
D .妇女社会地位提高
此卷只装订不密
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