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学案(岳麓版必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5课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
■课前预习
Ⅰ.必备基础(一定要记住呦!)
一、欧洲共同体的出现(起步)
1.背景
(1)有着共同的(1)和(2)。

(2)近代以来,各国的冲突和战争给欧洲人民造成了无穷的灾难和痛苦。

(3)“二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4)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3)”加强了欧洲联合的必要性。

2.过程
(1)1952年,(4)正式成立,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

(2) (5)年,签署《罗马条约》。

(3)1 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6)在布鲁塞尔宣告成立。

(4)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7)。

你填对了吗:(1)文化遗产(2)心理认同感(3)冷战(4)欧洲煤钢共同体(5)1957(6)欧洲原子能共同体(7)欧洲共同体
二、欧共体经济一体化的建设
1.建立关税同盟
(1)内容:成员国之间逐步取消各种关税,实现(1),对外建立起共同的(2)。

(2)结果:(3)年,关税同盟建成。

(3)作用:成员国间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到1980年,成为世界第(4)大贸易集团。

2.实施共同的农业政策
(1)三项基本原则是:共同体内农产品(5)和统一农产品(6);共同体优先;建立共同(7),对共同农业政策实施共同财政支持。

(2)结果:1968年,政策得到实施。

(3)作用:推动了成员国农业的发展,加强了成员国间的联系,为欧共体实施更多共同政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统一大市场
(1)1985年提出,(8)年正式运作;
(2)内容:没有内部边界,实行(9)、(10)、(11)、劳务自由流通;
(3)作用:缩小了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间的差距,为实现欧洲经济政治在更高程度上的联合奠定了基础。

你填对了吗:(1)贸易自由化(2)关税率(3)1968(4)一(5)自由流通(6)价格(7)农业基金(8)1993(9)人员(10)商品(11)资本
三、欧洲联盟初具规模
1.《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1)时间:1992年。

(2)内容:确立了分阶段实现欧洲(1)和(2)一体化的目标、任务和步骤;正式将“欧共体”改名为“(3)”,简称“(4)”;提出建立共同的(5)和(6)政策,以及司法和内政事务的合作。

(3)影响:大大扩大了一体化的范围。

2.欧盟成立
(1)时间:1993年。

(2)性质:具有(7)和(8)双重性质。

(3)影响:合作扩大到(9)、(10)、(11)领域,合作更加密切。

3.欧元诞生
(1)时间:1995年定名,(12)年正式启用。

(2)意义:是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有利于整个欧洲经济稳定地发展;成为由欧洲公众参与的(13)地推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4.认识
(1)欧洲一体化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的利益;
(2)欧洲一体化改变了(14),极大地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

你填对了吗:(1)经济(2)货币(3)欧洲联盟(4)欧盟(5)外交(6)安全(7)经济(8)政治(9)政治(10)经济(11)军事(12)2002(13)自下而上(14)世界格局
■课堂精讲
Ⅱ.问题探究
1.欧洲共同体的出现
原因:(1)历史渊源: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2)现实的迫切要求。

二战后,传统国际地位的丧失,自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3)联合的可能性:①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垄断资本的高度发展(经济基础)。

②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分工趋势加强(提供保证)。

③法、德和解。

(4)目的: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影响: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步伐。

【例1】西欧一体化迈出的实质性第一步是( )
A.欧洲共同体成立
B.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
C.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D.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答案:C
点拨: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题的能力。

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标志着欧洲一体化进程开始。

2.欧元诞生对欧洲一体化的影响
(1)经济:作为欧洲范围之内的统一货币,欧元巩固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成果,它的安全面市流通标志着一体化有了质的飞跃。

(2)政治:货币的统一促进了欧洲政治一体化的进程。

对美元需求的减少,迫使美国改善财政稳定美元等,冲击了世界格局。

(3)民众心理:由于欧元是欧洲身份的象征,欧盟人民在使用欧元的过程中日益增强了心理认同感,使欧洲一体化成为公众参与推动的自下而上的进程。

【例2】下列关于欧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促进了欧洲经济的一体化,也推动了欧洲政治的一体化进程
B.增强了欧洲利益与共的意识,自愿捍卫共同利益
C.加重了欧洲在国际舞台上的砝码
D.加强了欧盟对美国的依赖程度
答案:D
点拨:欧元启动进一步促进了欧洲的一体化,实际减少了对美国的依赖。

3.欧共体经济一体化建设
(1)关税同盟:欧共体成员国之间逐步取消了各种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对外建立起共同的关税率。

1968年,关税同盟建成。

到1980年,欧共体成为超过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一大贸易集团。

(2)共同农业政策:①基本原则:共同体内农产品自由流通和统一农产品价格;共同体优先,即出口或进口都首先面对成员国;建立共同农业基金,对共同农业政策实施共同财政支持。

②作用:极大地推动了成员国农业的发展,加强了成员国间的联合,为欧共体实施更多共同政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欧洲统一大市场:在关税同盟和共同农业政策的基础上,1985年,欧共体进一步提出建立没有内部边界的统一大市场,实行人员、商品、资本、劳务的自由流通。

1993年,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开始运作。

【例3】欧共体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使西欧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
B.消除了西欧各国之间的矛盾
C.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
D.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答案:B
点拨:采取排除法解题,先找出其影响A、C、D三项,而后排除它们,剩下的B项即为所求项。

Ⅲ.趁热打铁
1.(2008年莱芜质检)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

从根本上看,这一变化映了欧洲( )
A.政治一体化B.国家一体化
C.经济一体化D.军队一体化
2.二战后欧洲国家开始走向一体化最主要的因素是( )
A.长期的战争和冲突
B.传统国际地位的丧失
C.自身安全受到美苏冷战的威胁
D.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3.(2008年东莞模拟)20世纪60年代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包括( )
A.建立关税同盟
B.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
C.欧洲共同体成立
D.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
4.(2008年徐州统考)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感慨地说:“今天欧洲终于圆了欧元梦!”欧洲媒体将2002年1月1日这天称为“E日”,与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D 日”相提并论。

欧共体的成立和欧元的正式启用说明了( )
A.欧元已完全成为广为流通的世界货币
B.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C.欧洲在政治上已经成为一个国家
D.欧元不再是由政府发行和强制使用的货币
5.(2008重庆模拟)意大利参加欧洲共同体的目的是( )
①实现区域内商品自由流通②实现区域内货币统一③提高国际地位④提高科技水平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6.(2008年成都统考)法国外长舒曼评价《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说:“不仅使(法德)战争是不可能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也是不可能的。

”这句话的含义是( ) A.控制了两国煤钢的生产就能够完全消除两国间的战争危险
B.争夺煤钢资源是双方多次爆发战争的唯一根源
C.两国把重要战略物资控制在统一的机构下,对遏制战争能够起到巨大作用
D.法国、德国资源均享,实现经济互补
7.(2008年西安模拟)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结合图片说明欧洲一体化的过程。

(2)概括指出欧洲一体化的特点。

(3)图二到图三演变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及点拨:
1.答案:C
点拨:明确题干表达的意思是淡化国家意识,逐步强化区域观念,同时国家仍然存在,从而明确其是经济一体化在意识上的反映。

2.答案:B
点拨:A、C两项是直接因素,D项是历史因素,都不是最主要的因素。

3.答案:D
点拨:A、B、C三项属于20世纪60年代欧洲经济一长化进程中的事件,D项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

4.答案:B
点拨:欧元只是欧盟内部各成员国间流通的货币,不是世界性货币,A项错误;欧共体、欧盟是经济组织,虽有政治色彩但各国有自己独立的政府,有独立的政治体系,C项说法错误;欧元仍然是各国政府发行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D项错误;而欧元的正式流通说明了欧洲一体化进程迈进到一个新的阶段,B项正确。

5.答案:D
点拨:意大利是欧共体最初的成员国之一,欧共体成立之初的主要目标是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通,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国际地位等,②属于欧盟成立的目标。

6.答案:C
点拨:煤钢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实行煤钢联营就是把重要的战略物资置于共同的管理之下,使得双方进行战争所必需的物质基础无法得到保障。

7.答案:(1)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的签署,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开始;1967年欧共体正式成立,加快了经济合作的步伐;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署,“欧共体”改名为“欧洲联盟”,一体化的内容由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2002年欧元正式启用,欧洲一体化成为由欧洲公众参与推动的自下而上的进程。

(2)由经济领域的局部合作到全面合作;由经济合作到政治合作。

(3)经济实力增强,共同市场建立,要求在政治上更好地维护欧共体成员国的利益;超级大国加紧在欧洲的争夺,西欧各国要求更有效地维护自身安全。

点拨:概括欧洲一体化的演进过程,欧洲一体化的特点和原因是本课要掌握的内容,在学习时一定要注意通过欧洲一体化演进的内容分析该组织的特点。

■课后作业
Ⅳ.学习效果检测卷(100分,45分钟)
一、选择题
1.欧洲统一护照与下列哪个政策直接相关( )
A.欧洲煤钢共同体B.关税同盟
C.共同农业政策D.共同市场
2.欧共体的两大重要政策不包括( )
①《罗马条约》②关税同盟③统一大市场④共同农业政策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①④
3.(2008年西宁统考)《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与《罗马条约》相比,最大的区别是( ) A.基本目标B.参加国家
C.一体化的范围D.签订时间
4.标明欧洲人身份,由欧洲公众参与推动的自下而上的进程是指( )
A宣布成立欧盟B.成直欧共体
C.欧元诞生D.欧盟东扩
5.欧洲经济一体化改变了世界格局的含义是( )
A.促使两极格局的结束
B.成为抗衡世界经济霸主——美国的一支重要力量
C.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D.欧洲代替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6.下列不属于欧共体共同农业政策内容的是( )
A.制定统一的农产品价格
B.建立共同农业基金
C.共同体内部农产品自由流通
D.只能从共同体成员国进口农产品
7.(2008年济宁质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和德国(联邦德国)由敌视转为和解。

下列各项中,表明法德和解的最早的历史事件是(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B.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
C.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
D.《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
8.1967年,西欧一些国家建立欧共体的目的是( )
①寻求安全保障②加快经济发展③抗衡超级大国④加强国际合作
A.①②③B.①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9.(2008年青岛统考)看下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欧元的英文名是EURO
B.欧元的设计特点是多门窗、走廊和桥梁的图案
C.其象征意义是欧盟成员国开放、团结与协作的精神
D.欧元的启用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10.欧共体成立后的发展趋势有( )
①参加国家不断增多②合作领域不断扩大③整体实力超过美国④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11.下图“欧洲之父”,他是( )
A.舒曼B.邱吉尔C.让·莫内D.蒙代尔
12.(2008年南昌模拟)1998年5月3日凌晨,欧盟特别首脑会议宣布:“1999年1月1日,欧元成为货币,各金融市场以欧元进行结算……2000年7月1日,欧元取代各国货币成为统一货币。

”上述现象的出现,表明( )
①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②欧盟各国的政治联系进一步加强③欧洲一体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④使欧洲一体化成为由欧洲公众参与推动的自下丽上的进程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13.欧盟的性质是( )
A.欧洲国家的一种经济同盟组织
B.欧洲国家的一种政治同盟组织
C.具有经济同盟和政治同盟的双重性质
D.欧洲国家的一种军事同盟组织
14.欧洲共同体的实质是( )
A.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国际联盟
B.摆脱国际霸权主义的政治联盟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
D.资本主义生产力再发展的产物
15.(2008年厦门统考)《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纸张、德国墨水、法国印刷术,由比利时和卢森堡装订,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

这反映出( )
A.文本制作工序复杂
B.欧洲国家经济结构单一
C.战后欧洲经济发展困难
D.欧洲国家开始联合与合作
答案及点拨:
1.答案:D。

点拨:共同市场实行人员、商品、资本、劳务的自由流通。

2.答案:B点拨:欧共体的两大支柱是关税同盟和共同的农业政策,排除含有②④的选项。

3.答案:C点拨:最大的区别应该是一体化的范围,即合作的领域。

4.答案:C点拨:欧元具有欧洲身份的象征,从而使欧洲一体化成为由欧洲公众参与推动的自下而上的进程。

5.答案:B点拨:题干的限制条件是“改变了世界格局”。

欧洲一体化使欧洲经济力量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成为抗衡世界经济霸主美国的一支重要力量。

6.答案:D点拨:应是农产品的出口或进口首先面对欧共体成员国,而非只能从欧共体成员国进口农产品,因而D项是错误的。

7.答案:B 点拨: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是1951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是冷战时期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之一;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步伐;《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宣告欧盟的成立。

8.答案:D点拨:二战后,尽管资本主义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但苏联的威胁日益严重,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所以①②③④都是欧共体成立的目的。

9.答案:D点拨:欧元的启用是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里程碑,而不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10.答案:C点拨:欧共体(欧盟)在经济实力方面可与美国相匹敌,但在军事、政治方面仍逊色于美国,总体实力仍不如美国。

③表述错误,排除。

11.答案:A点拨:让·莫内被称为“欧洲之父”。

12.答案:C点拨:欧元的使用是经济领域的一体化,排除含②的选项。

13.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欧盟的成立标志着它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14.答案:C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

欧共体成立时处于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而且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故A项不正确;B项错在政治联盟;D项太笼统。

而C项正体现了各个垄断资本主义国家间的联合。

15.答案:D点拨:《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标志着欧洲一体化的开始。

二、非选择题
16.(2008年广州统考)货币是社会流通领域必不可少的手段,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途径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02年1月1日,是3亿欧洲人值得纪念的历史性日子。

从那天起,不管他们讲德语、法语、葡萄牙语还是荷兰语,从口袋里掏出来的都是同一种货币——欧元现钞。

(如图3所示)
(1)结合历史背景概括指出材料一中图l所反映的历史信息。

(2)图2所示中国古代纸币最早产生何时?你认为它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欧元使欧洲普通百姓从每天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口袋里的欧洲”中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

你认为欧元的英文缩写应是“”。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欧元出现对欧洲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并说明欧元出现了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何种趋势?
(4)欧元诞生前,世界货币发展史上美元在二战后至70年代曾主宰世界流通。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美元主宰世界流通的主要标志及原因。

答案:(1)历史信息: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各国货币形态各异、重量不一;秦统一全国后,以秦朝圆形方孔的“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奠定了此后2 000多年中国铜钱的基本形制。

(2)北宋。

原因:商品经济繁荣,货币流通量增大,金属货币携带不便等。

(3)EURO。

意义:其诞生是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里程碑,有利于欧洲经济稳定发展;欧元是欧洲身份的象征。

它使欧洲一体化成为由欧洲公众参与推动的自下而上的进程。

趋势: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

(4)标志: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形成。

原因:二战冲击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改变了原有世界经济格局。

英、法、德、意、日经济破坏严重,实力削弱;美国经济实力急剧膨胀。

点拨: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1)题需结合必修I相关回答;第(2)题关键明确其产生的时间为北宋;第(3)题可结合教材内容归纳总结;第(4)题需联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相关内容。

17.(2008年大连模拟)阅读下列图片,请完成:
(1)据材料说明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演进的趋势。

(2)如何看待这种趋势?
答案:(1)从六国煤钢联营一开始使用欧元,单一的经济领域扩展到多种经济领域;从六国煤钢联营一接纳东欧十国,成员国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从六国煤钢联营——建立欧洲联盟,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欧洲货币一体化,由政府间合作到公众参与推动。

总之欧洲的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规模不断扩大。

(2)欧洲一体化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的利益;欧洲一体化不仅改变了世界格局,也极大地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

点拨:历史图片本身含有大量原始信息,往往是更为真实、具体、生动的历史信息资源。

这四幅图片形象地再现了当时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和真实场景。

利用关联结构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回答。

回答第(1)问首先注意挖掘图片信息,尤其是与图片相关的文字,隐含着重要的历史信息。

其次,答案要点要有层次性,挖掘其直接信息和拓展信息、历史现象和历史本质。

再次,答案的组织更要分清总、分,由分到总或者由总到分。

回答第(2)问从对欧洲和世界两个角度把握。

Ⅴ.体验高考(自信源于行动!)
1.(2007年宁夏,4分)“冷战”结束后,以法德为核心的欧洲联合进一步扩大。

到1994年,欧洲联盟()
A.成员国包括西欧、北欧和东欧的国家
B.整体实力与美国相当
C.在区域经济组织中一体化程度最高
D.实现了货币联盟
答案:C点拨:A项错,欧盟不完全包括西欧、北欧和东欧的国家;B项错,与美实力相当,仅在经济领域,而非整体实力;D项错。

1994年时欧盟尚未实现货币联盟,如英国尚未起用欧元。

2.(2007年广东,4分)下列各项中,合作水平最高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是()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石油输出国组织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答案:A点拨:本题考查对基本史实的理解能力。

区域性合作组织的程度应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B、C、D三项主要停留在经济上,而A项欧盟的合作则涉及更多的方面,故本题应选A项。

3.(2007年天津,4分)1985年,法国总统密特朗倡议制定“尤里卡计划”,呼吁西欧国家在光电子学等尖端领域展开合作,建立“科技欧洲”。

提出该计划的目的是( ) A.推动政治一体化的进程B.加强对科学研究的支持
C.提升高科技领域竞争力D.加速国际经济格局调整
答案:C点拨:材料中“尤里卡计划”的目标是建立“科技欧洲”,由此可推断该计划的目的是发展科技。

A、D两项与题意不符;B、C两项相比,C项更符合题意。

4.(2007年江苏,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

——《舒曼计划》(1950年5月9日)
材料二第三条……共同体的活动应包括:
(1)在各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进、出口的关税和定量限制,以及具有同等影响的一切其他
措施:
(2)建立对待第三方国家的共同关税率和共同贸易政策:
(3)在各成员国之间,废除阻止人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

——《欧洲经济共同体奈约》(1957年3月25日) 材料三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

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

……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材料四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2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主要指哪些冲突?《舒曼计划》的主要目的和内容是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二,从内外两个方面归纳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主要日标。

(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材料三说美国遇到了“竞争”和“挑战”?(2分)
(4)说出材料四展示的会旗和货币所代表的国际组织名称,上述四则材料体现了欧洲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3分)
答案:(1)普法战争,一战、二战中的法德冲突。

建立欧洲煤钢联营,防止法德之间再次爆发战争,逐步使欧洲走向统一。

(2)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推行统一的对外关税和对外
贸易政策。

(3)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共体在许多经济领域已经赶上或超过美国,对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构成挑战。

(4)欧洲联盟。

体现了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点拨:回答时根据问题要求,准确写出相关史实即可,第(3)问中的“为什么材料三说”也是需要回答史实依据。

只有第(I)问中的《舒曼计划》的主要目的和内容是什么’’和整个第(2)问属于对材料本身的挖掘,需要从材料中提取答案要点。

第(4)问中的“历史发展趋势”部分考查对于历史现象的认识,耳熟能详的“欧洲一体化”的说法便是正确答案。

★教师备用题(《教师用书》特有版块)
1.(2008年银川模拟)2005年《欧盟宪法条约》在法国、荷兰的全民公决中相继遭到
否决,致使欧盟宪法批准进程严重受阻。

欧盟的前身是“欧洲共同体”。

1967年欧共体
成立的主要目标是( )
A.逐步实现成员国间的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
B.同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市场上展开激烈而富有成效的竞争
c.推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D.通过成员国间的合作来加快各国经济发展的步伐
答案:D点拨:本题误选A的可能性较大,但是A项是实现D项的手段,因此D项更
符合题意。

2.欧盟成立后,有关欧洲一体化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从最初的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
B.从最初的政治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
C.从最初的军事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
D.从最初的政治、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
答案:A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1967年欧共体刚成立时是
一个经济组织,1993年欧盟成立,转变为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组织。

3.20世纪90年代欧洲一体化的最大成果是( )
A.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
B.成立了北约组织
C.成立了欧洲共同体
D.结成了欧洲经济政治联盟
答案:D点拨:把握“20世纪90年代”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