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对老子和《道德经》评价的几个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 《 道德 经》 等道 家经 典 。_ 1 由此 可 以看 出 , ] 早
年 郭沫 若就 对道 家 文化 发 生 了解 的兴趣 ,并较 早
从2 0 世纪 2 0年代初 至 4 0 年代 中叶 的二十 多年时 间里 , 中国 的社 会 发生 着历 史 性 巨变 , 郭 沫
若 的人 生也 在这 种惊 天 动地 的社 会变 局 中跌宕 起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0 8 — 1 7
作者 简 介 : 杨胜 宽 , 男, 乐 山师 范学 院教 授 。
2 5
之传 统精神 》 一文 开始 。 据 将此 文译 成 中文 的成 仿
吾在 民 国十二 年 五 月十 四 日所 写 的 “ 译 后 附识 ”
度 开放 , 是 中 国古 代 思想 史发 展 的一 个黄 金 时代 , 他 所谓 的 “ 再生 时代 ” , 即指 此而 言 。 而这 个 “ 人” 的 觉 醒与 思想 自由时代 的到来 ,多亏 了老子 这 位 勇
然而, 就在 1 9 2 3年 下 半 年 , 郭 沫若 发 表 了 与
发” 。他认 为 这是 在老 子 、 孑 L 子思 想 中体 现得 最 突 出 、最鲜 明和 最有代 表 性 的古代 中国文化 固有 的 传统 精神 。 文章 在论 述老 子思 想 内涵及 其 革命 性进 步 意
义 时指 出 :
者 如何 论述 老聃 为 “ 再 生 时代 ” 的 到来作 出了 怎样 的划 时代 贡献 ,但 至少 可 以看 出 此时 的郭 沫若 心
《 道 德经 》 在 认识 与评 价 上产 生相 应 变化 。遵循 这 种 变化 轨迹 ,我 们可 以看 出郭沫 若各 个 时期对 老 子和 《 道德 经》 评 价观 点 的不 同。
但不 管什 么关 口, 司马迁 都 只记 载 了老 子将 隐 “ 出
以神化 , 为其君权神授的统治寻找合理性根据 , 达 到让天下百姓顺从这种统治秩序 的目的。郭沫若 把这 个人格 神迷 信 观念 盛行 的时代 ,称 为 中 国思 想 史上 的第 一 个 “ 黑 暗 时代 ” 。而 老 子用 “ 道” 的观
的观念 发展变 化上 ,具 有 非常 明显 和深 刻 的划 时 代革 命性 进步 意义 。
远 隐草 率决定 的后 悔 , 并且 反 复 申明所 著 的《 道 德 经》 五千 言全 是骗 人 的鬼话 , 反 映 了 自己的无 比 自
私和虚伪。谈到关尹奉为宝典 的《 道德经》 , 他说 :
此时 的郭 沫若相 信泛 神论 。 他认为, 夏、 商、 周 ( 两周 ) 三 代迷 信 天 意 和鬼 神 , 统 治 者 有 意将 其 加
我著 书 。 ’ 于是 老 子乃著 书 上下 篇 , 言道 德之 意 五 千余 言 而去 , 莫 知其所 终 。 ” [ 4 1 0 " 2 ) 关 于 老子远 遁所 过 之关 隘 , 史家 或认 为指 甬谷关 , 或认 为指 散 关 。
生灭 , 皆是 ‘ 道’ 的 作 用之 表 现 , 道是 无 目的地
在作 用着 。… …翻 (
情 况 的权威 史 书 《 史记 ・ 老 子 韩 非列 传 》 谓 老 子 为
周守 藏史 , “ 其学 以 自隐无 名为务 。 居 周久之 , 见 周 之衰 , 乃遁 去 。 至关 , 关 令尹 喜 日 : ‘ 子 将隐 矣 , 强 为
死, 最后 为求 活命 , 亲 手把 自己所 骑 的青 牛 杀 了 , 饮 其 血 以解 渴 , 得 以不 死 , 历尽 艰 辛 回到 函谷 关 , 准 备 回归 中原 , 重新 选择 入世 生活 。 小 说通 过老 聃
与关 尹 喜 的大段对 话 ,表 现老 聃对 当初作 出遁 世
郭 沫若认 为老 子 的思 想观 念 ,在古 代 中 国思想 史
老 子作 为道 家 文化 的创 始人 ,对 中 国数千 年
逐 步形 成 的儒道 互补 思 想文 化 发展 格局 ,具 有 极
命性 的重要作 用 , 具有 不可 忽视 的地 位 。
其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郭沫若从读书发蒙之初 , 最 早阅读的古代文化经典 中, 除了《 三字经》 《 唐诗三 百 首》 及《 四书》 《 五经 》 之类 的启 蒙基 础读 物 , 凭 个 人 爱好 兴趣选 择 的 , 就是 十 三 四岁 开始 阅读 的《 庄
到 了周之 中叶 … …革命 思想 家老子 便如
太阳一般 升 出。他 把 三代 的迷信 思想全 盘破
坏, 极端 诅 咒他律 的伦 理说 , 把 人格 神 的观 念
连根都 拔 出来 , 而代 之 以 ‘ 道’ 之 观念 。他 说 : ‘ 道’ 先 天地 而 混 然 存 在 , 目不 能 见 , 耳 不 能
郭 沫若 学刊 2 0 1 4 年第 4 期 ( 总第 1 1 0 期)
郭 沫 若与 国学
郭沫若对老子和《 道德经》 评价的几个问题
杨 胜 宽
( 乐 山师范 学 院 , 四J I f乐 山 6 1 4 0 0 0 )
摘 要: 在2 O 世纪 2 0年代初 至 4 0 年代 中叶的二十 多年研 究历程 中, 郭沫若对老子和《 道德 经》 的认 识与评价发 生了
念取 代 “ 神” 的 观念 , 提出“ 道” 是 先 于天地 、 无 所 不
关” 的事 , 且言 去后奠 知所 终 。 但郭 洙若 的小 说 , 名
日《 柱 下 史人 关 》 , 内容 主 要 写 老聃 出关 到 了人 迹 罕 至 的大 沙 漠 , 没 有水 喝 , 没有 食 物 , 即将 渴 死 饿
在 的宇 宙 之实 在 , 万物 的生 灭 , 宇 宙 的变 化 , 都是
“ 道” 作用 的结果 。 老子 “ 道” 的观念 , 其革 命 性意义 在于 破除 了 代千 余年 一 直奉行 的迷信 天 意鬼 神
的思 想观 念 , 统治 者用 以愚弄天 下 、 粉饰 君 权无 比 合理 神圣 的谎 言被无 情 戳穿 了 。 从这 个意义 上看 ,
看来 , 春秋 战 同诸 子 百家 著 书立说 , 纷 纷发 表各 家
晓得善 的好 处便 是不 善 了 ,但我 偏 只 晓得较 权 善 的好处 。我 晓得 曲所 以求 全 , 枉所 以示直 , 所 以我 故 作蒙 瞽 , 以示彰 明 我 晓得重 是 轻根 , 静为 躁君 , 所 以我 故 意矜持 , 终 日行 而不离 辎重 。 我要想 夺 人
系黄 老 学派 传人 之 一 的环 渊笔 录润 色老 子 遗说 而 成 , 其 中 包含 了 大量 发 挥 老 子 思 想 旨意 的 成 分 。
关键词 : 郭 沫若 ; 老子 ; 《 道德经》 ; “ 道” 本体 ; 黄老 学派
中 图分 类 号 : I 2 0 6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3 — 7 2 2 5 ( 2 0 1 4 ) 0 4 — 0 0 2 5 - 0 8
的实 在之 表 现 ” ; “ 把一 切 的事业 由 自我 的完 成 出
人 开始 对宇 宙规 律 和社 会伦 理等 重大 理论 问题 作
自由而严 肃 的思考 , 稍后 兴 起 的儒 、 墨、 道、 名、 法、
阴阳诸 家 , 尽 管各 自关 注 的重 点不 同 , 提 出的理 论 主 张也存 在诸 多 差异 , 有 的甚 至彼 此攻 难非 毁 , 但 恰恰 是通 过这 样 的 自由辩 难争 鸣 ,使一 切神 秘 主 义 的思想 伪装 无所 遁形 ,迷信 的神 权观 念失 去 了 信众 的市 场 , 取 得 了 明辨 是 非 、 揭 示 真理 的理 论效 果 。郭沫若 认 为 , 这些进 步 的实 现及 成果 的取 得 , 是作 为 思 想先 驱 者 的 老子 , 其 以“ 道” 为 宇 宙 本体 的世界 观 , 从根 本 上解答 了万物 的起 源演 化 , 宇 宙 的发 展变 化 ,以及 社会 的 应然 秩序 等基 本原 则 与 规律 。 因此 ,在 春秋 战 国这 个思 想 观念 大变 革 时 代, 老 子居 功至 伟 。
伏、 惊 险丛 生 , 虽 然 在 这段 漫 长 的人 生 历 程 中 , 郭
沫若 从 未放 弃过 对 中 国古 代 文化 的关 注 、研究 与
思 考 ,但世 易时 移 及 由此 引起 的郭 沫若 自身思 想
观念与 学术 观念 的变化 ,不 能 不导致 其对 老 子 和
形 成 了对道 家 文化创 始 人 老子 的基 本认 识 。迄 今 可 见郭 沫若 最 早 的学术 性 论 文 , 是 1 9 2 1年 发表 于 《 学 艺 》第 3卷 第 1 号的 《 我 国思 想史 上 之 澎 湃 城》 , 在 这 篇没 有 写 完 的 长文 中 , 其 提 纲 的 下篇 首 论“ 再 生 时代之 先驱 者老 聃 ” [ 2 1 ( P 6  ̄ , 虽然 不能 确 知作
闻, 超越 一 切 的 感 觉 而 绝无 名 言 , 如‘ 无’ , 而 实非 无。 这‘ 道’ 便 是 宇宙之 实在 。 宇 宙万有 的
历史人 物老 子 身世经 历 有关 的历 史题 材小 说 《 柱
下史人关》 , 其 中的 老子 形 象 , 则 完 全 被 塑造 成 了 另外一 副 面孔 。 在正 史里 , 最早 记 录老子 生平 活动
“ 我在 这 部 书 里虽 然恍 恍 惚 惚 地 说 了许 多道 德 的
话, 但是 我终 竟是 一个 利 己 的小人 。我 向你说 过 ,
显然 , 郭 沫若 该 文对 老子 的认 识与 评价 , 延 续 _ r 其 《 我 国思想 史上 之澎 湃城 》 中将 老子 定 位为 “ 再生 时代之 先 驱者 ” 的认识 评价 思路 。在 郭 沫若


1 9 2 3 : 思 想 家 老 聃 评 价 与
文 学形 象老 聃 塑 造 所 体 现 的 强 烈反 差
郭 沫若 对老 子 的学 理性 认 识与 评价 ,大 致应 该从 其 1 9 2 2年 末 至 1 9 2 3年初 撰 写 的 《 中国文化
目中 , 认为 老 子在 中国古代 思 想史 发展 上 , 起 了革
与时俱进的 变化 。大体上讲 , 其 受泛神论思想支配的 2 O年代 , 对老子的 思想评价最高 , 视之为古代 思想史发展 的革命先驱 者: 3 o年代 注重社会 形态与宇宙观念的发展演 变研 究, 肯定老子“ 道” 的概念 具有形上 学的本体 意义 , 老子 的地 位未 变, 但 已经注意到其 思想的局限性及 负面成分 ; 4 O 年代 用“ 人 民本位” 的尺度衡 量诸子 学说 , 对老子 思想 的估价大为降低 , 总体显 示 负面评价 为主 。 《 道德 经》 则是 因老子的 出生年代及 其遗说 的保 留程度等学术问题争论 引 出的相 关话题 , 郭沫若认 为此书
敢 的先 知先 觉者 , 是 他 的思想 观念 , 激 发 了广 大 士
称, 郭 沫若 的文章 是 专 门 为 日本 大 阪 《 朝 日新 闻 》
的 1 9 2 3年新 年特号 而 写 的 , 目的之 一是 向 日本 读
者介 绍 中国古 代 思想 文 化 的要 义 与精 华 ,所 以在 这 篇不 长 的专 文 中, 郭 沫若 着重 介 绍 了 以老 子 、 孔 子 思想 为代表 的中 国文化 传统 基本 精神 ,他把 这 种精 神 主要归 纳为 两点 : 即“ 把一 切 的存 在看 做 动
各派 的思想 主 张这样 一 种百 家争 鸣 的局 面 ,体现
_ r 人 的 自我 意识 之觉 醒 ,思 想观 点 自由表 达 的高
家 的大利 , 我 故 意把点 小利 去诱 惑他 。 我 要 想吃 点 鲜鱼 , 我 故 意把 它养 活在 鱼 池里 。啊啊 , 我 完全 是

杀牛 饮血 , 狼 狈 而返 , 追悔 自己的隐遁 决定 十分 愚 蠢 和荒诞 , 青 牛 之死 提供 的深 刻教 训 , 就是 不 能离 开人 间 ,不 能离 开生 活实 际 去高谈 者 , 这时 候心 悦 诫 服地 拜 青 牛 为 “ 先生” , 认 为 自己的 《 道德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