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部:暖温带 作物:冬小麦、棉花、暖 温带水果
思考:主要是什么因素导致冬小麦和春小麦种植出现地 域的差异?作物的分布体现农业生产具有哪些特点?
1、中国东北部和美国东北部地区农业结构的共同之 处是____小__麦__和__玉__米_________ 2、两个地区从农业地域类型看,都属于_商__品__谷__物_农_ 业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指既满足当代人 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换句话说, 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 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 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 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其肥力不断下降,其肥力下降的
主要原因是:( A )
A.被冲刷变薄 B.气候干旱
C.生物活动微弱 D.秸秆还田
5.我国最大的沼泽地在( A )
A.a B.b C.c D.d
6.d下游两岸地区主要粮食作物
是( D )
A.小麦 B.玉米 C.高梁 D.水稻
7.c处农业生产类型为( B )
A.种植业为主
B.畜牧业为主
C.农产品加工业为主 D.淡水养殖业为主
课堂小结
一 、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
地形
二、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气候 ★(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 河流
土壤
三、土地资源及其开发
土壤肥沃 土地资源丰富表现 土地开发方向
㈢
40 °N
小组合作完成
1、请指出图中 的主要山脉、 河流、平原
2、概括东北 地区自然环境 的基本特征和 地貌格局
气候: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气温分布状况
寒温带 中温带
青藏高寒区
暖温带 亚热带
但热量为什么不足?
作物分布情况
北部:寒温带 作物:春小麦、大豆、马 铃薯等
中部:中温带 作物:春小麦、大豆、玉 米、高粱、水稻、甜菜、 亚麻等
20世纪90年代年黑龙江农垦总局却做出决定--三江平原(我 国最大的沼泽区)将不再开垦荒地,相反开始逐步实施退耕还草 还湿地,思考湿地又哪些功能呢?
① 蓄水池,水源地; ② 珍禽栖息地; ③ 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 ④ 科研价值和旅游价值
“地球之肾” “地球之肺?”
能力提升:
如何分析某区域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
沼泽地的保护
生态意义:_调__节__气__候__、保护 和改善生态环境
保护措施:禁垦、建立自然保 护区、退耕还湿、还林、还草 等
黑土主要分布于: 松嫩平原的东部和北部, 三江平原的西部。
黑钙土分布于:
松嫩平原的中西部
思考:黑土地土壤肥力高的原因是什么? 黑土和黑钙土的区别?
黑土分布区因气候湿润,土层含水量多,草甸植被生长繁茂,共腐殖质明显累 积,且淋溶作用强烈, 黑钙土分布区域降水相对较少,淋溶作用不强,土壤中钙的含量较高
不利: 1、纬度较高,热量不足,一年只能耕 种一次 2、寒潮等低温冻害影响农业的生产
迁移应用: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区位条件分析
8人一组,完成探究2、3、4
探究2:解释东北地区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特点的(生产规 摸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深层次原因?
地势平坦开阔,土地连结面积大;工业基础雄厚
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发展的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社会经济条件: 1、地广人稀、人均耕地 面积大
2、农场经营,便于管理
3、机械化程度高,商品 率高,工业基础好
4、国家政策支持
自然条件 有利: 地形:平原广阔,土地连结成片 土壤:黑土和黑钙土广布,土壤肥沃 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河流: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土地资源丰富的表现:
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人均耕地面积最多
耕地
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
宜农荒地 黑、内蒙(多);吉、辽(少)
林地
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草地
呼伦贝尔高原
湿地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兴凯湖
湿地: 是指沼泽、湖泊、河流、河口以及海岸带的滩涂等
(滩涂:是海滩、河滩和湖滩的总称,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 的潮浸地带,河流湖泊常水位至洪水位间的滩地)
谈谈你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的认识?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东北地区为例(第一课时)
本节课学习目标
1、了解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
2、了解东北地区的土地资源及其开发状况
3、学会分析东北地区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4、学会运用已掌握的地理知识去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东北地区
俄 罗
内 蒙古 蒙
B.冬小麦、大豆、甜菜产量居全国首位
C.全部位于我国半湿润地区
D.夏季热量充足,日照长,作物一年一熟
3.下列条件中,东北地区所具有的社会经济优势是 ( D )
A.土地平坦,土壤肥沃 B.降水较多,水热配合好
C.纬度高,热量不足
D.人均耕地多,开发潜力大
4.黑土分布区是东北地区最重
要的粮食产地,由于各种原因,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东北地区为例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是以土地资 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
利用土地资源进行种植活动的部门是种植业 利用土地空间进行水产养殖的是水产业,又叫渔业 利用土地资源培育采伐林木的部门是林业 利用土地资源培育或者直接利用草地发展畜牧的是牧业 对这些产品进行小规模加工或者制作的是副业
探究3:东北大米深受众人的喜爱,热销到祖国的大江南 北,请从稻米生长的环境分析其品质好的原因?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纬度高生长周期长;受病虫害影响小
探究4:为了更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促进东北区域 的可持续发展,请结合地貌特征说说你对东北地区土地 开发的看法或建议?山地、平原、高原、低山丘陵、湿地、沿海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科技兴农
练一练
1①:.土下壤列有关机于质东含北量地高区的②叙平述原,地正区确耕的作是层厚度(大B )
③三江平原西部是黑钙土的主要分布区
④地势平坦,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关于东北平原的正确叙述是( D )
A.分布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境内
古 东 部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朝
鲜
考考你的眼力
请在地图上圈出哈尔滨、沈 阳、长春、大连等重要城市 的位置
地理位置:
40°N~53°N,115°E~135°E
临国:
俄罗斯、蒙古、朝鲜
临海: 斯 渤海、黄海、日本海
省区范围:
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 东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 通辽市、赤峰市)
50 °N
土壤肥沃
部、三江平原西部
黑钙土
分布在_松__嫩__平原的中西部
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我国人均_耕__地__量最 土地资 高;耕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 源丰富 江平原;我国_宜__农__荒地最多的地区之一
大规模的水利建设 和_国__营__农场的建立 “北大荒” →“北大仓”
土地开发
气候: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400mm
降水分布状况
800mm
思考:1、 影响降水的因素都有哪些? 海陆位置、地形、地貌、洋流、锋面气旋、人类活动等 2、东北地区东部降水明显多于中西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黑土地
其他颜色土壤
植被
多年冻土
沼泽
二、自主学习 土地资源及其开发
黑土
分布在__松__嫩_平原的东部和北
思考:主要是什么因素导致冬小麦和春小麦种植出现地 域的差异?作物的分布体现农业生产具有哪些特点?
1、中国东北部和美国东北部地区农业结构的共同之 处是____小__麦__和__玉__米_________ 2、两个地区从农业地域类型看,都属于_商__品__谷__物_农_ 业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指既满足当代人 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换句话说, 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 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 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 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其肥力不断下降,其肥力下降的
主要原因是:( A )
A.被冲刷变薄 B.气候干旱
C.生物活动微弱 D.秸秆还田
5.我国最大的沼泽地在( A )
A.a B.b C.c D.d
6.d下游两岸地区主要粮食作物
是( D )
A.小麦 B.玉米 C.高梁 D.水稻
7.c处农业生产类型为( B )
A.种植业为主
B.畜牧业为主
C.农产品加工业为主 D.淡水养殖业为主
课堂小结
一 、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
地形
二、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气候 ★(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 河流
土壤
三、土地资源及其开发
土壤肥沃 土地资源丰富表现 土地开发方向
㈢
40 °N
小组合作完成
1、请指出图中 的主要山脉、 河流、平原
2、概括东北 地区自然环境 的基本特征和 地貌格局
气候: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气温分布状况
寒温带 中温带
青藏高寒区
暖温带 亚热带
但热量为什么不足?
作物分布情况
北部:寒温带 作物:春小麦、大豆、马 铃薯等
中部:中温带 作物:春小麦、大豆、玉 米、高粱、水稻、甜菜、 亚麻等
20世纪90年代年黑龙江农垦总局却做出决定--三江平原(我 国最大的沼泽区)将不再开垦荒地,相反开始逐步实施退耕还草 还湿地,思考湿地又哪些功能呢?
① 蓄水池,水源地; ② 珍禽栖息地; ③ 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 ④ 科研价值和旅游价值
“地球之肾” “地球之肺?”
能力提升:
如何分析某区域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
沼泽地的保护
生态意义:_调__节__气__候__、保护 和改善生态环境
保护措施:禁垦、建立自然保 护区、退耕还湿、还林、还草 等
黑土主要分布于: 松嫩平原的东部和北部, 三江平原的西部。
黑钙土分布于:
松嫩平原的中西部
思考:黑土地土壤肥力高的原因是什么? 黑土和黑钙土的区别?
黑土分布区因气候湿润,土层含水量多,草甸植被生长繁茂,共腐殖质明显累 积,且淋溶作用强烈, 黑钙土分布区域降水相对较少,淋溶作用不强,土壤中钙的含量较高
不利: 1、纬度较高,热量不足,一年只能耕 种一次 2、寒潮等低温冻害影响农业的生产
迁移应用: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区位条件分析
8人一组,完成探究2、3、4
探究2:解释东北地区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特点的(生产规 摸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深层次原因?
地势平坦开阔,土地连结面积大;工业基础雄厚
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发展的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社会经济条件: 1、地广人稀、人均耕地 面积大
2、农场经营,便于管理
3、机械化程度高,商品 率高,工业基础好
4、国家政策支持
自然条件 有利: 地形:平原广阔,土地连结成片 土壤:黑土和黑钙土广布,土壤肥沃 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河流: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土地资源丰富的表现:
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人均耕地面积最多
耕地
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
宜农荒地 黑、内蒙(多);吉、辽(少)
林地
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草地
呼伦贝尔高原
湿地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兴凯湖
湿地: 是指沼泽、湖泊、河流、河口以及海岸带的滩涂等
(滩涂:是海滩、河滩和湖滩的总称,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 的潮浸地带,河流湖泊常水位至洪水位间的滩地)
谈谈你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的认识?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东北地区为例(第一课时)
本节课学习目标
1、了解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
2、了解东北地区的土地资源及其开发状况
3、学会分析东北地区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4、学会运用已掌握的地理知识去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东北地区
俄 罗
内 蒙古 蒙
B.冬小麦、大豆、甜菜产量居全国首位
C.全部位于我国半湿润地区
D.夏季热量充足,日照长,作物一年一熟
3.下列条件中,东北地区所具有的社会经济优势是 ( D )
A.土地平坦,土壤肥沃 B.降水较多,水热配合好
C.纬度高,热量不足
D.人均耕地多,开发潜力大
4.黑土分布区是东北地区最重
要的粮食产地,由于各种原因,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东北地区为例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是以土地资 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
利用土地资源进行种植活动的部门是种植业 利用土地空间进行水产养殖的是水产业,又叫渔业 利用土地资源培育采伐林木的部门是林业 利用土地资源培育或者直接利用草地发展畜牧的是牧业 对这些产品进行小规模加工或者制作的是副业
探究3:东北大米深受众人的喜爱,热销到祖国的大江南 北,请从稻米生长的环境分析其品质好的原因?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纬度高生长周期长;受病虫害影响小
探究4:为了更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促进东北区域 的可持续发展,请结合地貌特征说说你对东北地区土地 开发的看法或建议?山地、平原、高原、低山丘陵、湿地、沿海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科技兴农
练一练
1①:.土下壤列有关机于质东含北量地高区的②叙平述原,地正区确耕的作是层厚度(大B )
③三江平原西部是黑钙土的主要分布区
④地势平坦,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关于东北平原的正确叙述是( D )
A.分布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境内
古 东 部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朝
鲜
考考你的眼力
请在地图上圈出哈尔滨、沈 阳、长春、大连等重要城市 的位置
地理位置:
40°N~53°N,115°E~135°E
临国:
俄罗斯、蒙古、朝鲜
临海: 斯 渤海、黄海、日本海
省区范围:
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 东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 通辽市、赤峰市)
50 °N
土壤肥沃
部、三江平原西部
黑钙土
分布在_松__嫩__平原的中西部
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我国人均_耕__地__量最 土地资 高;耕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 源丰富 江平原;我国_宜__农__荒地最多的地区之一
大规模的水利建设 和_国__营__农场的建立 “北大荒” →“北大仓”
土地开发
气候: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400mm
降水分布状况
800mm
思考:1、 影响降水的因素都有哪些? 海陆位置、地形、地貌、洋流、锋面气旋、人类活动等 2、东北地区东部降水明显多于中西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黑土地
其他颜色土壤
植被
多年冻土
沼泽
二、自主学习 土地资源及其开发
黑土
分布在__松__嫩_平原的东部和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