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 中窄左右宽的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课中窄左右宽的字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中窄左右宽的字”的写法。
2.通过描红练习,进一步感受“中窄左右宽的字”中左、中、右三部分的结构特点。
3.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4.初步感受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
二、教学重难点:
1. 学习“中窄左右宽的字”的写法。
2. 通过描红练习,进一步感受“中窄左右宽的字”中左、中、右三部分的结构特点。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文房四宝、毛毡等。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酝酿情绪
(出示:台北“故宫博物院”图片,配乐)简介台北“故宫博物院”,并欣赏收藏的著名书法家的书法作品。
学生边看边逐步进入书写氛围,投入书写情绪。
(二)揭示主题,了解特点
1.刚才欣赏的书法作品,都是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里珍藏的历代名家的大作,是不是很精彩?这节课我们也要来写一写,展现我们的风采。
2.(出示:“中窄左右宽的字”)今天我们的主题是:中窄左右宽的字。
(出示:“附、雅、瑕”),这几个字都有一个共同点,大家发现了吗?(生答)你们觉得什么情况下中间要写窄呢?
师小结:有时中间笔画少,有时中间部件本身形窄,有时笔画多需要收紧,等等,都会写窄一点。
所以,这类字的结构特点,用小方块来表示,就是这样的。
(PPT出示色块)(三)学习临帖,体会要领
1.写好“附”字。
(1)先看“附”这个字(出示:“附”),看老师写。
教师边范写边说:耳朵紧凑写短,不超过横中线,竖画向外微带弧度。
单人
旁撇画先顿再提,从上方撇出去,穿插到耳朵下,斜度大,要窄,中竖短。
寸的横画长,写宽,收笔重,竖钩最长,点在中间。
(2)学生描红三个,再写一个。
(3)对照要点,同桌互相点评。
写得好的,教师请学生拿上台展示,学生点评。
(4)根据点评要点,在空白纸上再写两个。
2.写好“雅”字。
(1)(出示:“雅”)教师提示:这个字和“附”很像,中间都是单人旁,大家观察撇有什么不同?(一个顿笔重,从上面出锋;一个直接出锋)
师小结:古人书写有个习惯,如果在同一幅作品中出现相同的字,会有意将它们写得稍有不同,以示区分,今天我们就来体会一下。
(2)谁愿意上来为大家范写这个字?
教师提示:有所区分的不仅是撇,竖画也是。
同一个字中如果出现几个竖画,一般粗细会不一样。
看这个字,竖画有什么不同?(中间的最细,也最长)(3)同学们描三写一。
写后对照范字看看自己写得像不像范字,如果有不满意的地方,在空白纸上再写两个。
(4)互相点评。
写得好的,请同桌为你画上小圆圈。
得小圆圈的同学站起来把写的字展示给大家看。
3.写好“瑕”字。
(1)再来看看这个字。
(出示:“瑕”)这个字从整体来看,其实应该是左中部窄,右部宽。
怎样才能写好这个字呢?看看书法家是怎么写的。
(播放光盘)(2)你觉得书法家写字时,左中部是怎么写窄的?(横画写短,左中部占半格,右部独自占半格)
教师提示:这个字中横画最多,所以横画也有变化。
比如王字旁的前两横,上面的是左尖横,中间的是右尖横。
其他横画也都有不同,但布局都是匀称的,大家要仔细观察。
(3)老师有一点想提醒大家:(出示:“小贴士”)“中窄左右宽的字,通常中间部件和右部原是一个整体,书写时不能忽略它们的这种关系。
”谁来读一读?
这个“瑕”就是这样,写字时要注意撇画的穿插。
(4)学生描三写一。
自评后再写二。
(四)拓展
1.这一课还有三个拓展的字,观察这三个字,想想如何才能把中间写窄写好。
自己读一读下面的书写提示。
2.观察掌握特点后,在纸上练习书写这几个字。
可以多写几个,看哪个字写得最像范字。
(五)总结展示
1.大家都写好了,我们来展示几位同学的作品。
都写得非常棒,既掌握了结构特点,又注意到了笔画之间的细微变化,掌声表扬。
2.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中窄左右宽”的字,同学们回家后可以再找找这样的字,写写这样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