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设计原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新产品开发原则
企业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源泉。

企业旦离开了创新活动,便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但是,对企业而言,新产品的开发绝非一件易事。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复杂多变,产品的开发呈现方便化、工程化、专用化和国际化、环保化等发展趋势。

这就要求产品在开发新产品时要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出发,把握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努力做到市场上需要,技术上适宜,生产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时间上及时。

具体说,新产品的开发应遵循以下原则:
(1)要有需要。

即新产品的开发必须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出发点,适应目标市场的消费习惯、社会心理、产品价值观以及地域差异等,在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的前提下,顺应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例如,广东、福建地共由于发射功率弱,用户对电视机要求灵敏度高,因而,企业生产的电视机的高频头质量要好;四川重庆气候条件潮湿,要求电源、变压器防潮性能要好,不这样不适销。

再如,日本精工公开发中心适应伊斯兰教教徒的需求,发明一种新式、新功能的“穆斯林”手表。

这种手表能把世界各地140个城市面上的当地时间自动转换成伊斯兰教圣地——麦加的时间,还能每天鸣叫5次,提醒按时祈祷,并确保他们在世界任何角落都能面朝圣地,这种手表受到穆斯林世界8亿人的欢迎。

(2)要有特色。

即要有独创性;时尚性和适应性,能满足消费者新的需求和欲望。

新产品的效用能激发和创造新需求,引导新的消费潮流。

(3)要有效益。

即能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能力,综合利用原材料,形成适度的规模生产和经营,努力除低成本,制定合理价格,在提高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较大幅度地增加经济效益。

(4)要有能力。

即具备开发新产品的资金实力、技术能力、生产设备、原材料资源和人才优势,为新产品开发提供较充足的物质保证。

(5)要达标准。

即新产品的开发必须采用国际标准。

这是我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使我国新产品的开发与国际接轨。

(6)要环保化。

即开发新产品必须注意环保,提高产品的绿色含量。

企业要注重开发绿色产品,引导健康生活的潮流。

(二)新产品开发的方式
针对不同的新产品及企业的研究能力,可以选择不同的开发方式,一般有以下三种可供选择的开发方式:
1.独立研制方式
这种方式通常分为三种情况:
(1)企业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研究。

(2)企业利用社会上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应用技术研究。

(3)企业利用社会上应用技术的研究成果,只进行产品开发研究。

一般来说,基础理论研究<10%,应用技术研究在20%~30%,产品开发研究在60%~70%。

这种独立研制方式常用于开发全新产品或换代新产品。

其优点是企业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有较大的利润空间。

其缺点是投资多、时间长、风险大。

一般适用于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技术力量的企业。

2.技术引进方式
这是企业经常采用的一种重要的开发新产品的方式,也是企业使产品迅速投入市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企业通过这种开发方式,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购买专利或购买关键设备等来发展新产品,投资少、见效快,可使企业较快地掌握新的科技成果,在较短的时间内缩小与竞争者的差距,使企业有一个跳跃性的发展。

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技术引进方式,赶超了世界先进水平,成为一个世界经济强国这一事例,值得我们借鉴。

所有关资料表明,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只用了新技术研制费的1/30,就获得了这些成果。

在战后的15年间,日本工业产值增长值中,从引进技术中获得的增值约占72%。

日本引进先进技术后,不是简单地利用,而是还要对它进行研究、改进和提高,生产出具有日本特点的超过原来技术水平的新产品,从而增强了国际竞争力,扩大了国际市场。

但是,企业在采用这种方式时要注意引进适用技术,要进行技术引进的可行性分析,并要消化引进的技术,使其发挥应有的效果。

这种方式特别适用于产品开发研究能力较弱而制造能力较强的企业。

3.技术协作方式
这是企业与社会团体、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与竞争者联合开发新产品。

这种开发方式,有利于充分利用社会的科研力量,弥补企业力量的不足;有利于把科技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并使其商品化;有利于发挥各方面的长处和力量,加速新产品的开发进程。

因此,这种方式目前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重视和应用。

合作开发方式,不仅对于缺乏科研实力的企业,而且对于一些大企业来说,都是很有成效的。

如在1982~1992年期间,日本国内大型企业推出的新产品的70%、小企业推出的新产品的90%以上都是和外界联合开发成功的。

在工业蛋白质方面,日本比美国起步晚20年,但三菱化工等5家企业会同科研部门共同开发,只用3年时间便取得十余项重要成果,使产品不仅进入了国际市场,而且具有极大的竞争能力。

要认识到,企业之间不但存在技术竞争的一面,也存在技术互补的一面。

在高投入的产品开发领域,企业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减少开发失败的风险,增加成功的可能性。

如日本东芝公司在1994年就和IBM公司、西门子公司联合发64兆位存储芯片,因为开发资金需要10亿美元,超出了东芝公司的承受能力。

以上三种产品开发方式各有其独自的特点,企业在选择时,可根据企业自身的条件和实力进行考虑,一个企业可以侧重选用一种方式来进行产品开发,也可以利用其组合形式开发,如研制与引进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