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物体能够看作质点的是( )
A.正在表演娱乐节目的海狮
B.研究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朝下的硬币
C.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时的运动轨迹
D.研究一辆大巴车出滨海汽车站大门所用的时间
2、2021年10月21日,湖南省足球协会青少年锦标赛(男子甲组)在湖南省网球足球运动管理中心拉开帷幕,关于足球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守门员看到足球迎面飞来,守门员描述足球的运动选取的参考系是足球
B.研究如何踢出“香蕉球”时,可将足球看成质点
C.一场球赛90分钟,这里的“90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
D.运动中的足球,其位移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3、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方向,甲质点的速度为2m/s,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乙质点的速度为4m/s
A.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
B.因为24
+>-,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
C.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表示运动的方向
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m
4、拍球是小孩子喜欢玩的一项游戏。
如图所示,小孩在离地0.6m的地方向下拍球,球落地时速度大小为4m/s,接触地面后弹起时的速度大小为3m/s,假设球与地面的接触时间为0.1s,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不计空气阻力,则( )
A.与地面接触这段时间内球的速度变化量为1m/s
B.与地面接触这段时间内平均加速度为2
-
70m/s
-
C.从开始拍球到小球弹到最高点的位移为0.45m
D.从球离开手到小球弹到最高点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75m/s
5、质点从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如图所示连续三段OA AB BC
、、
所用时间分别为1 s、2 s、3 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A B C
、、三点时速度大小之比为1:2:3
B.OA AB BC
、、长度之比为1:4:9
C.OA AB BC
、、段内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4:9
D.OA AB BC
、、段内速度变化量大小之比为1:1:1
6、如下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s t-图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0s
B.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的时间为1t
D.甲、乙两物体向同一方向运动
7、现在的航空母舰上都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F-A15”型战斗机在跑道
上加速时产生的加速度为2
4.5m/s,起飞速度为50m/s。
若该飞机滑行100m时起飞,
则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的初速度为( )
A.30 m/s
B.40 m/s
C.20 m/s
D.10 m/s
8、某汽车在路面上刹车做直线运动,刹车后的位移满足2
=-,的单位为m,t的
x t t
6
单位为s,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汽车的初速度大小为12m/s
B.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
1m/s
C.该车经过6s刹车停止
D.刹车后的总位移是9m
二、多选题
9、两个人以不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E方向行走,经过一段时间后在F点相遇(图中未画出),从出发到相遇的过程中,描述两人运动
情况的物理量一定相同的是( )
A.位移
B.速度
C.加速度
D.平均速度
10、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6m/s,经过10s速度的大小变为20m/s,则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
A.2
2.6m/s
0.8m/s B.2
2.0m/s D.2
1.4m/s C.2
11、下列运动可能发生的是( )
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0,而速度却不等于0
B.两物体相比,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比较大,而加速度却比较小
C.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同,而速度在减小
D.物体做直线运动,后一阶段的加速度比前一阶段小,但速度却比前一阶段大
12、小明描述了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 )
A.在一条直线上一直向一个方向运动
B.第1s内和第3s内的速度变化量相同
C.第2s内和第3s内加速度相同
D.第4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13、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如图中1、2、3、4、5所示的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
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均为d。
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2d
T 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72d T
三、实验题
14、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利用重物牵引小车,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打点,50Hz f =,得到一条清晰的纸带。
取其中的A 、B 、C 、…七个计数点进行研究,这七个计数点和刻度尺标度的对应如图所示。
(1)小车向__________运动(相对图中方位填“左”或“右”);
(2)A 点到D 点的距离是_____cm ,F 点瞬时速度是_____m/s (保留两位小数)。
(3)如果当时交变电流的频率是60Hz f =,而计算时仍按50Hz f =,那么速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选填:偏大、偏小、相等).
15、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1)本实验采用电火花计时器,打点计时器应接到电压为220V 的频率为50Hz 的_____(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上,打点的时间间隔是_____s 。
(2)为了减小误差,重物应选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铁质重锤
B.木块
C.塑料块
(3)为了测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天平
B.秒表
C.刻度尺
(4)取下纸带,再取出其中的一段纸带,标出计数点如图乙所示,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
1234562.60cm, 4.14cm, 5.69cm,7.25cm,8.79cm,10.35cm x x x x x x ======,则重锤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 =_____(打点周期用T 来表示),代入数据,可得加速度a =_____2m/s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
16、如图所示,一个物体从A 运动到B ,又从B 运动到C ,A 、B 、C 三点的位置坐标分别为5m A x =,10m B x =-,2m C x =-,试求:
(1)物体从A 到B 的位移和路程。
(2)物体从始点A 到末点C 的位移和路程。
17、一辆汽车在道路上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5m/s 。
求:
(1)汽车3s 末的速度大小;
(2)汽车4s 内的位移大小;
(3)汽车在第4s 内的位移大小。
18、如图所示,一滴雨滴从离地面20m 高的楼房屋檐自由下落,下落5m 时,到达窗口上沿,再经0.2s t ∆=的时间通过窗口,g 取210m/s ,问:
(1)雨滴落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
(2)窗口的高度h ;
(3)该雨滴最后1s 内下落的平均速度大小。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研究正在表演娱乐节目的海狮时,要看海狮的肢体动作,不能将海狮看作质点,故A错误;研究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朝下的硬币时,硬币的正反面要考虑,不能将硬币看作质点,故B错误;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时的运动轨迹时,卫星的轨道比卫星大得多,卫星的大小与形状可以忽略不计,可以把它看作质点,故C正确;研究一辆大巴车出滨海汽车站大门所用的时间时,大巴车的长度不能忽略不计,不能将它看作质点,故D错误。
2、答案:C
解析:A、守门员看到足球迎面飞来,守门员描述足球的运动选取的参考系是地面,故A错误;
B、研究运动员踢出的“香蕉球”的运动成因时,不能看成质点,否则的话就不能找出原因了,故B错误;
C、一场球赛90分钟,这里的“90分钟”对应时间轴上的一段,指的是时间间隔,故C正确;
D、足球运动的轨迹是曲线,可知运动中的足球,其位移大小一定小于路程,故D错误。
故选:C。
3、答案:B
解析:AB.速度是矢量,正负号不表示大小,代表方向,所以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故A正确,B错误;
C.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表示运动的方向,故C正确;
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
=⨯+⨯=
s210m410m60m
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项,故选B。
4、答案:B
解析:A.与地面接触这段时间内球的速度变化量为
3m/s4m/s7m/s
v∆=--=-
选项A错误;
解析:根据v at =,可知通过A B C 、、三点速度大小之比为
:::3:61:3:6A B C v v v a a a ==,A 错误;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规律,可得OA AB BC 、、长度之比为
::1:(35):(7911)1:8:27OA AB BC x x x =+++=,则OA AB BC 、、段内平均速度大小之比
1357911::::1:4:9123
AB BC v v +++==,B 错误,C 正确;根据v a t ∆=⋅∆得OA AB BC 、、段内速度变化量大小之比为:::2:31:2:3OA AB BC v v v a a a ∆∆∆==,D 错误.
解析:AB.由2012
x v t t =+可知,初速度为06m/s v =,加速度为2/s 2m a =-,故AB 错误;
C.由0v v at =+可得,刹车时间为
006s 3s 2
v v t a --===- 故C 错误;
D.由2202v v ax -=可得,刹车位移为
()
222
006m 9m 222v v x a --===⨯- 故D 正确。
故选D 。
9、答案:AD
解析:两人的初末位置都相同,则两人的位移相同,时间相同,则平均速度相同;两个人在运动过程中的运动情况不能确定,则瞬时速度和加速度关系都不能确定。
故选AD 。
10、答案:BD
解析:若末速度与初速度同向,可知加速度为
解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为0,速度不为0;速度变化量大时,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相同时,即使加速度减小,速度也会增大,加速度大小与速度大小没有必然联系;综上所述,A、B、D三项正确。
12、答案:CD
解析:A.在0~2s的时间里
v>
表示物体沿正方向运动,在2~4s的时间里
v<
表示物体沿负方向运动,故A错误;
B.第1s内速度变化量
12m/s02m/s
v
∆=-=
第3s内速度变化量
202m/s2m/s
v∆=-=-
则速度变化量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故B错误;
C.v t-图象的斜率代表加速度,在第2s内和第3s内,图象斜率不变,加速度在这段时间保持不变,故C正确;
D.v t-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代表物体的位移,则在0~2s的时间里,物体向正方向运动2m,在2~4s的时间里,物体向负方向运动2m,恰在第4s末回到出发点,故D正确。
故选CD。
13、答案:BCD
解析:A.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从静止开始的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之比为1:3:5:7,而图中位移之比为2:3:4:5,故位置1不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故A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