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果蔬加工学 第6章 果蔬制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浓 缩 汁 工 艺 流 程 图
23
优点: 特别适用于热敏性果蔬汁的浓缩,如 柑桔汁;避免了热和真空作用,没 有热变性;不发生加热臭,芳香物 质损失极少,产品质量远高于真空 浓缩的产品;热能消耗少。 缺点: 浓缩后的果蔬汁粘度高,常黏附在 冰晶上,在分离冰晶时,易随冰 晶被除去而损失; 冷冻浓缩的效率比蒸发浓缩差,其 浓缩浓度≤55%。
9
原料要求
加工果蔬汁的原料应具有的品种特性: (1)果汁出汁(浆)率高; (2)甜酸适口; (3)香气浓郁; (4)色彩绚丽; (5)营养丰富且在加工过程中保存率高; (6)严重影响果蔬汁品质的成分含量要低; (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 (8)质地适宜。
10
第二节 果蔬汁加工工艺
世界各国生产的果蔬汁以柑橘汁、菠萝汁、 苹果汁、葡萄汁和浆果类果汁为多,我国生 产的果蔬汁有柑橘汁、菠萝汁、苹果汁、葡 萄汁、番石榴汁为多。果蔬汁生产的基本原 理和过程大致相同,工艺流程一般如下:
果蔬汁 不含芳香物质 的果蔬汁 水蒸气 芳香物质
局部蒸发
芳香物质馏出物 芳香物质浓缩液 1:100~1:200
精馏
冷凝
蒸馏水
34
第三节 果汁加工中常见问题及解决
一、稳定性
1.混浊(带肉)果汁:使沉降速度为0 ①降低颗粒体积 ②增加分散介质粘度:钝化果胶酶,添加增稠剂; ③降低颗粒与液体之间的密度差:加入高度酯化 的亲水的果胶分子
5
全 球 果 汁 市 场 预 测
6
全 球 果 汁 饮 料 消 费 市 场
7
果蔬汁的分类及原料要求
依其形状和浓度 天然果汁、浓缩果汁、果饴、果汁粉 按其透明与否 透明果蔬汁(澄清汁)和浑浊果蔬汁 按产品中果蔬汁加入的比例,分为果汁、 菜汁和果蔬汁饮料
8
果蔬汁的分类
根椐GB10790--96软饮料的分类标准,果汁饮 料分为10类: 1.原果汁 2.浓缩果汁 3.原果浆 4.浓缩果浆 5.果肉果汁饮料 6.高糖果汁饮料 7.果粒果汁 饮料 8.水果汁 9.果汁饮料 10.果汁水 一种或多种新鲜蔬菜汁,发酵蔬菜汁,加入食 盐或糖等配料,经脱气、均质 及杀菌等工艺 所得的蔬菜汁制品,一般可分为: 1.蔬菜汁 2.混合蔬菜汁 3.发酵蔬菜汁
11
原料→挑选→清洗→破碎→取汁→粗滤 →成分调整
澄清 过滤 均质 脱气 杀 菌 灌 装 澄清汁
混浊汁 澄清浓缩汁 混浊浓缩汁
12
浓缩
原料的破碎:获得最大出汁率 除了柑橘类果汁和带肉果汁外,一般在榨汁 前需破碎,组成破碎-压榨工序,以提高原料 的出汁率。
13
破碎程度: 破碎方式的选择: 冷破碎 不破坏酶活性,快速水解果胶,有利 于澄清汁;粘稠度低,有利于榨汁和过滤 热破碎:破碎前用热水或蒸汽加热果蔬原料, 现在多采用破碎后立即加热,高稠度番茄汁 的制作,通过加热抑制酶活,抑制稠度降低。 适于果蔬浆的生产,保留较多果胶质。8785℃,5-10s。
30
无菌灌装示意图
31
汇源无菌冷灌装生产流程图
32
果蔬汁加工中芳香物质的回收
• 果蔬汁中芳香物质的成分大多数为醇类,醚类和酯 类等易挥发性物质,在浓缩过程中会挥发而损失, 造成制品风味平淡。 • 浓缩过程中一般要进行芳香物质的回收,回收后直 接加回到浓缩果蔬汁中或作为果蔬汁饮料用香精。
33
果蔬汁芳香物质回收图
35
2.澄清汁
引起果汁混浊沉淀的原因及消除方法
原 因 确定方法
乙醇试验 明胶试验 单宁物质试验 碘试验
消除方法
加果胶酶或复合酶 加明胶沉淀或皂土吸附 加多酚或皂土吸附 加淀粉酶
胶体物质去除不完全 单宁物质过量 蛋白质过量 淀粉残留 花色苷及苷原被氧化 微生物污染
含花色苷果蔬 脱氧或避光包装,加辅色素等 镜检 加强清洁卫生及消毒杀菌
36
二、变色
• 主要是酶促褐变和非酶促褐变引起的。 • 酶促褐变主要发生在破碎、取汁、粗滤、泵输送等 工序中。
措施:加热钝化酶;添加抗氧化剂;添加有机酸抑制酶 活;隔绝氧气。
• 非酶褐变发生在果蔬汁贮藏过程中,主要由还原糖 和氨基酸之间的美拉德反应引起。
措施:避免过度热处理;控制pH在3.2以下;低温贮藏 或冷冻贮藏。
27
利 乐 包 的 复 合 层
28
• 果蔬汁的灌装方式一般有热灌装、冷灌装和无菌灌 装等3种方式。 • 热灌装是果蔬汁经加热杀菌后,不进行冷却,而是 趁热灌装,然后密封,倒置分段冷却。
优点:利用果蔬汁的热量对容器内表面进行杀菌。 缺点:杀菌之后到灌装密封需要3分钟,热引起品质下降。 适用:马口铁罐和玻璃瓶。
3
果蔬汁发展迅速,原因在于果蔬汁生产和保 藏技术的进步,果蔬汁生产中超滤技术、反 渗透、冷冻技术、浓缩汁稳定技术、芳香油 提取技术、电渗析水处理技术、无菌灌装的 发展对于果蔬汁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生产 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过滤进入膜技术时代, 如苹果汁澄清中采用超滤技术已在美国、德 国等得到应用。
4
其次,果蔬汁的理论研究也不断深入,如酚 类化合物对果蔬汁品质的影响,维生素C在工 艺中的作用和变化,果胶物质、亲水胶体在 现代果蔬汁生产中的地位和租用,果蔬汁的 流变特性对工艺的影响,酶制剂的功效等研 究都有了新的进展,存在于果蔬汁中的生物 活性物质已得到重视,此外果蔬汁复合饮品 在营养和口感上互补,更加注重营养成分的 均衡搭配,如美国生产的V8果蔬汁,富含多 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成分,营养全面。
29
• 冷灌装是果蔬汁加热杀菌后,立即冷却至5℃下灌装、密封。 优点:热对果蔬汁品质的影响很小,可得优质产品 缺点:要求使用无菌包装,防止污染。 适用:各种包装 • 无菌灌装是指果蔬汁经加热杀菌后,在无菌的环境条件下 灌装,产品在常温下流通销售,可贮存6个月以上。 优点:提高产品质量;产品质量稳定;有利于降低成本; 适用自动化连续生产。 缺点:机械设备故障率高;包装容器强度低,易受损害。 适用:能连续杀菌或分别杀菌后再混合的液态食品,固 液混合食品。 具备条件:食物本身无菌;包装容器无菌;工作环境无 菌。
24
• 反渗透浓缩(新型膜分离技术)
主要是利用具有选择透性的膜-半透膜来处理果蔬汁, 是果浆汁浓缩较理想的方法; 反渗透是渗透的逆过程,施加一大于渗透压的压力于 果蔬汁液上,使果蔬汁中水分通过半透膜而脱离果蔬 汁,达到浓缩目的。
25
பைடு நூலகம்
杀菌和包装 巴氏杀菌法LTS • 果蔬汁中微生物的主要对象是酵母菌和霉菌,这 两种微生物都不耐热,在80~85℃下,30min就 可达到杀菌目的。 高温短时杀菌法HTST • 果蔬汁经脱气、均质后,迅速泵入高温瞬时杀菌 器,快速加热到汁液温度达93℃左右,维持15~ 30s,即可达杀菌的。此法生产中应用较普遍。 超高温瞬时杀菌法(UHTS) • 杀菌温度>120℃,130℃左右3~5s,适用低酸 蔬菜汁
五、果蔬汁掺假
• 用低果蔬汁含量的产品添加一些相应的化学成分 使其达到规定含量。 • 措施:严格质量监督管理。
39
第6章 果蔬制汁
第一节 概述
一、果蔬汁 新鲜果品和蔬菜经预处理,采用压榨或浸提 方式取汁,再经过滤、灌装和杀菌工艺制得 的果蔬汁液,称果蔬汁,以果蔬汁为基料, 添加糖、酸、香料和水等调配而成的称为果 蔬汁饮料。
2
二、发展 始于19世纪末 瑞士巴氏杀菌苹果汁 1920后工业化生产 我国果蔬汁加工业 1949-1979 空白阶段 1980-1989 缓慢发展阶段 1990- 加速发展期
26
包装容器 • 3.4.4.1包装容器发展过程
玻璃罐——易拉罐——纸包装——塑料瓶 • 3.4.4.2目前市场上直饮型(Ready To Drink,RTD)果蔬 汁及其饮料的包装基本上是这4种包装形式并存。 纸包装,外形有砖形和屋脊包形两种。包装材料由 PE/纸/PE/铝箔/PE等5层组成。目前,广泛使用的是 利乐包和康美包。 塑料瓶,主要有PET和BOPP瓶(双向拉伸聚丙烯)。 玻璃瓶 金属罐,以3片罐为主
14
热处理:软化果肉组织,提高出汁率
果胶酶处理 适用于果胶含量高的如苹果、樱 桃、猕猴桃等,黏性大,榨汁困难
15
取汁、打浆 压榨取汁 浸提取汁 两种取汁方法根本不同:浸提法得到汁液和 水的混合液。
16
粗滤 对于混浊汁,主要在于去除果蔬中的粗大颗 粒和悬浮物,同时保存色泽 澄清汁粗滤后需澄清
19
浓缩 浓缩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5%-70%,利于贮 运,糖酸比高,用途广泛,可作为食品基料。
20
• 真空浓缩法
真空浓缩法,即在减压条件下,使果蔬汁中的 水分迅速蒸发,浓缩时间较短,能很好地保存 果蔬汁的质量 真空浓缩的浓缩温度一般为25~35摄氏度,真 空度为0.096Mpa左右,在真空浓缩前需进行适 当的高温瞬时杀菌。
21
• 冷冻浓缩法
冷冻浓缩是将果蔬汁进行冷冻,当温度达到果蔬汁的 冰点时,其中的部分水分形成冰晶,然后除去冰晶, 使果蔬汁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得以浓缩,果蔬汁浓度得 到提高,果蔬汁冰点下降,当继续降温达到果蔬汁的 新冰点时形成的冰晶扩大,如此反复,果蔬汁浓度逐 渐增大。 冷冻浓缩过程:果蔬汁——冷却—— ―结晶——固液分离——浓缩汁
17
澄清 果蔬汁为复杂的多分散相系统,含有细小的 果肉粒子,胶态或分子状态及离子状态的溶 解物质 澄清方法: 酶法、明胶-单宁法、酶、明胶联合澄清法、 皂土法、硅胶等 澄清后的果蔬汁需进行过滤
18
均质、脱气 使混浊汁中的不同粒度和相同密度的果肉颗 粒进一步破碎并均匀,促进果胶渗出,增进 果汁与果胶的亲和力,抑制分层沉淀,保持 均一稳定 排除果肉组织间的空气,防止色素、营养成 分、芳香成分的氧化损失,防止装瓶后固体 上浮,减少装罐和瞬时杀菌时的气泡,减少 金属罐的内壁腐蚀。
37
三、变味
• 主要由微生物生长繁殖引起腐败,由细菌引起的 变味,酵母引起的变味和霉菌引起的变味。 • 措施:控制加工原料、生产环境;采用合理的杀 菌条件。
四、农药残留
• 农药残留是果蔬汁国际贸易中非常重视的问题, 是影响我国果蔬汁出口的重要因素之一。
38
• 措施:强化加工前清洗;关键是实施良好农业生 产规范(GAP),加强果园或田园管理,减少或不 使用化学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