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复习论文如何巧用比较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地理复习论文如何巧用比较法
概要:比较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使地理知识和原理由复杂变简单,由抽象变具体,由分散变集中,由零乱变系统,使区域的特征、差异、规律等一目了然地呈现给学生,从而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
按照地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区域部分也将是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的主要内容,是试题设计很好的背景材料和载体。
因此,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程要求,选用恰当合理的教学方法,强化区域地理的教学,尤其是复习课的教学十分重要。
在区域地理复习课教学中,比较法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是把这一
地理事物和另一地理事物进行对比,或者同一地理事物的前后发展进行对比,从而得出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本质规律及其内在联系,并形成确切的地理概念,这有助于学生把握区域特征,形成明晰的区域认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区域比较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课标要求,准确把握比较方向
任何一种教学法的应用,都是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服务的。
我们在区域地
理教学中采用比较法时,首先要明确教学内容的新课标要求,明确考纲要求,这样我们才有明确的比较方向,做到有的放矢。
如《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鲁教版必修III)这一节教材,课标要求是“以两个不同的区域为例,比较自然
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可任选日本和英国,或长江三角洲与东北平原等不同的地理区域进行比较,但比较的内容应紧紧围绕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不能偏移课标要求。
二、搜集区域资料,合理确定比较项目
区域地理的内容是非常庞杂的。
受现行的初中地理教学模式及高中招生考试制
度的影响,高中学生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相当缺乏。
教者在区域地理教学中采用比较法时,首先应组织学生搜集区域的相关资料,全面了解区域的地理信息,这是区域比较的基础,也可促进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温习。
这项工作可布署学生在课前通过自己的预习来完成。
其次要引导学生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与整理,包括文字整理归类,数据分析,图表绘制等,以便对区域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第三,根据课标或相关要求确定比较项目。
如区域差异的比较项目一般包括:①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
②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矿产资源等。
③经济条件:产业结构、产业部门、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潜力与发展方向等。
④社会条件:政治文化、交通、人口、民族与宗教等。
三、掌握应用原则,科学选取比较方法
区域比较要建立在学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加强指导,但不能变成一言堂。
要选用最新资料,多用本地区学生熟悉的乡土题材,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不能舍近求远,舍易就难。
比较的对象应该是本质特征具有相同或相反性的典型事物。
通过比较能渗透思想教育、环境教育和国情教育。
通常我们可以灵活运用以下比较方法。
1、直观法:地理图像在四套实验教材中所占比例较大,图像中贮存和传递着若干地理信息,利用课本中的各类景观图、曲线图、柱状图、饼状图、示意图等,直观地进行比较,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空间概念,把握地理规律和区域特征,发展地理空间思维想象能力。
如把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大城市气温变化曲线图进行比较,就可得出我国气温变化的特点;把贵州省、湖北省、上海市三省市的产业结构饼状图进行比较,就很容易看出他们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等。
2、类比法:包括同类比较法和异类比较法两种方法。
①同类比较法是比较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同事物而认识异同点的方法。
同类相同点的比较,可以找到事物发展的共同规律;同类相异点的比较,可以找到事物发生与发展的特殊性。
同类比较法可以更好地突出各地理区域的区域特征。
②异类比较法则是比较两种性质相反的事物,通过比较表面相异的两区域以发现异中之同,找出共同规律。
这种比较法反差大,结果鲜明,有利于鉴别和分析。
如,长江三角洲和塔里木盆地相比较,一个是沿海一个是内陆,一个在东部一个在西北,一个是湿润区一个是干旱地区,特征十分明显,反差非常大。
通过比较,我们能很清楚看到区域地理特征与区域地区位置的关系。
3、借比法:就是把难于相象,比较抽象的地理事物,借助学生熟悉的一些事物进行比较,这样能使抽象变具体,使教学内容更加通俗易懂。
如季风的成因,可借助露天游池和池边的水泥地来说明海陆受热、散热不同而形成季风的道理。
4、演变法:是在同一地理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作今昔对比,通过对比,了解事物的过去和现在,从而了解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和规律。
如鲁尔工业区的发展、成长、转型、再生等各个阶段的特征比较等。
5、综合法:是一种对比要素多,综合复杂的比较方法。
它要求把不同地理综合体的各要素全面地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使学生获得各个区域整体的环境特征。
如把秦岭—准河一线南北的地理环境和农业特色进行综合比较。
实践证明,比较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使地理知识和原理由复杂变简单,由抽象变具体,由分散变集中,由零乱变系统,使区域的特征、差异、规律等一目了然地呈现给学生,从而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