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上海市陆行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上海市陆行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一天,我有机会跟他谈了一件事,我忘不了那一天。
我对他说:“格斯拉先生,你晓得吗,上一双在城里散步的靴子咯吱咯吱地响了。
”
他看了我一下,没有做声,好像在盼望我撤回或重新考虑我的话,然后他说:
“那双靴子不该咯吱咯吱地响呀。
”
“对不起,他响了。
”
“你是不是在靴子还经穿的时候把它弄湿了呢?”
“我想没有吧。
”
他听了这句话以后,蹙蹙眉头,好像在搜寻对那双靴子的回忆;我提起了这件严重的事情,真觉得难过。
“把靴子送回来!”他说,“我想看一看。
”
由于我的咯吱咯吱响的靴子,我内心里涌起了一阵怜悯的感情;我完全可以想像到他埋头细看那双靴子时的历久不停的悲伤心情。
“有些靴子,”他慢慢地说,“做好的时候就是坏的。
如果我不能把它修好,就不收你这双靴子的工钱。
”
有一次(也只有这一次),我穿着那双因为急需才在一家大公司买的靴子,漫不经心地走进他的店铺。
他接受了我的定货,但没拿皮革给我看;我可以意识到他的眼睛在细看我脚上的次等皮革。
他最后说:“那不是我做的靴子。
”
他的语调里没有愤怒,也没有悲哀,连鄙视的情绪也没有,不过那里面却隐藏着可以冰冻血液的潜在因素。
为了讲究时髦,我的左脚上的靴子有一处使人很不舒服;他把手伸下去,用一个手指在那块地方压了一下。
“这里痛吧,”他说,“这些大公司真不顾体面。
可耻!”跟着,他心里好像有点儿沉不住气了,所以说了一连串的挖苦话。
我听到他议论他的职业上的情况和艰难,这是唯一的一次。
“他们把一切垄断了,”他说,“他们利用广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垄断去了。
我们热爱靴子,但是他们抢去了我们的生意。
事到如今——我们很快就要失业了。
生意一年年地清淡下去——过后你会明白的。
”我看看他满是褶皱的面孔,看到了我以前未曾注意到的东西:惨痛的东西和惨痛的奋斗--他的红胡子好像突然添上好多花白须毛了!
我尽一切可能向他说明我买这双倒霉靴子时的情况。
但是他的面孔和声调使我获得很深刻的印象,结果在以后几分钟里,我定了许多靴子。
这下可糟了!这些靴子比以前的格外经穿。
差不多穿了两年,我也没想起要到他那里去一趟。
1. 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怜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漫不经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从节选文字中概括格斯拉最终饿死的原因。
3. 选文运用第几人称讲述故事?简要分析这一写法的好处。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新型冠状病毒肺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日前公布,清肺排毒汤列入中医临床治疗期首选。
该方剂适用于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在危重型患者救治中可结合患者情况合理使用。
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阻击疲情,关键是抓住核心病机,迅速扭转病情,阻截病气传变渠道,尽快将病邪排出体外。
中医药专家综合分析本次疫情特点,统筹考虑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经典医籍里的处方,最终决定将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四个方剂21味药有机组合,化裁为新的方剂——清肺排毒汤。
截至2月4日,该方剂给4个省36个城市37所医院的214名确诊患者使用,通过综合观察,治疗新冠肺炎总有效率在90%以上。
尽管本次临床有效性观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研项目,只为迅速救治确诊患者,但临床验证结果与先期处方设计预判完全一致。
更为难得的是,一半以上的患者服用一剂药后症状就得到改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我们一定能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抗疫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摘编自王君平《抗疫,中医药添加新力量》,《人民日报》2020年3月12日)材料二:
与西医文化相比,中医药文化欠缺了一些所谓的“现代科学性”的逻辑,但起源于中华农耕文明的传统中医药文化,也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中国人独特的宇宙观、自然观、生命观、生活观、健康观和疾病观的体现。
受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影响,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
然而这些核心价值在对内和对外两个层面上的传播存在不足,导致当下中医药文化在传播与传承中不得不面临种种现实困境。
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没有取得很好的文化适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医学体系背后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冲突,在西方强调分析、实验、定量的“科学主义”背景下,强调“气”“阴阳”“五行”等脏腑经络学说的中医药不是“辨证施治”的存在,而被认为是一种“伪科学”;二是市场经济方面,当下医学通行的是更符合资本运
作规律的西医,传统中医及中医药受到打压;三是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文化自信不强,即便是2015年屠呦呦院士凭借中医药的研究成就获得了诺贝尔奖,但直到今天,中医药文化依然未得到足够重视,甚至存在自我贬低的现象。
(摘编自丁云霏《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困境:文化适应与路径建构》,《新闻研究导刊》2019年8月)材料三:
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包括建议、规范、指南和标准4个层面,由低向高贯穿一致,是一个最为开放的系统。
中医药团体标准可以总结、验证、规范成为行业标准、进一步可以再上升到国家标准,最后争取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标准。
目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之间的协调性有待加强。
例如,作为团体标准的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中的证候诊断标准,与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之间的协调统一性有待加强。
我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由于行业内存在“重标准制定、轻标准推广”的思想意识及标准宣传不足等各种因素,中医药的一些标准未能被推广应用,当前中医药无法实现应有的价值。
因此,如何促进中医药标准的推广应用是中医药标准化工作面临的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摘编自宇文亚等《中医药标准体系的现状分析与思考》,《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年1月)
4. 下列对材料中“中医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医药治疗各种疾病的原理是在最短的时间内阻截病气传变渠道,尽快将病邪排出体外。
B. 中医药文化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宇宙观、自然观、生命观、生活观、健康观和疾病观。
C. 中医药文化起源于中华农耕文明,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其核心价值是仁、和、精、诚。
D. 当前,中医药应有的价值无法实现,要做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亟需促进标准的推广应用。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为迅速救治确诊患者,使用清肺排毒汤治疗214名新冠肺炎患者虽不属严格意义上的科研项目,但临床验证结果令人满意。
B. 当下医学通行的是更符合资本运作规律的西医,传统中医及中医药因未对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展开研究而受到打压。
C. 目前,已经作为团体标准的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中的证候诊断标准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之间的协调统一性依然有待加强。
D. 虽然屠呦呦院士已经凭借中医药研究成就获得诺贝尔奖,但中医药文化依然未得到足够重视,甚至还存在自我贬低的现象。
6. 要让中医药发挥更大的作用需做好哪几方面的工作?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警服
李伶伶
李剑从上班那天起,就没好好穿过警服,因为他不认为自己是个警察。
李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省公安大学,拥有过硬的身体素质和破案能力,以为毕业后会到公安局的刑侦大队工作,没想到被分配到一个街道的派出所当片警,整天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他很郁闷。
所长老陈知道他有情绪,找他谈了几次都没有效果,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他去了。
这天接到一个报警电话,小区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太太家里遭盗窃,上锁抽屉里的银行卡、金项链和2000元现金被偷走。
接到报警后,老陈叫上李剑一起赶到案发现场。
老人住在二楼,门窗都完好无损,抽屉上的锁也没坏,屋里一切井然有序,也没留下指纹。
要不是家里的猫碰掉了放在桌上的烟灰缸,烟灰上留下一个陌生的脚印,老太太还不知道家里进了贼。
屋里没有监控录像,楼门口也没有,小区门口也没有,只有一个不完整的脚印和丢失的东西证明小偷来过。
老陈勘查完现场,看了李剑一眼说:“你觉得小偷是个怎样的人?”李剑说:“从现场情况和脚印看,是个男性惯偷,盗窃技术娴熟,还会开锁。
”
老陈说:“惯偷作案前会先踩好点,老太太只是个普通的退休工人,他为什么会对她下手呢?”
李剑说:“我刚才跟老太太聊天,了解到老太太的侄女最近在她家住,侄女是做生意的,有钱,开的车是宝马。
可能小偷踩点时误以为她是老太太的女儿,所以趁老太太遛弯时作案。
”
老陈说:“你的分析很有逻辑,不过我的结论跟你正好相反,我觉得是熟人作案。
”李剑说:“怎么会是熟人呢?”老陈说:“现场纹丝不乱,像没被翻过,说明案犯知道东西在哪儿;门窗没有破损,说明案犯有这家的钥匙。
而他能在老人外出遛弯这半小时的工夫把东西偷走,说明他对老人的生活作息很熟悉。
这个人的身高不足一米七,体重不超过一百三十斤,年纪三十八岁左右。
”
李剑说:“你怎么知道?”老陈说:“脚印告诉我的。
”李剑不太相信。
老陈问老太太:“亲朋好友或是认识的人里有没有符合这些条件的?比如邻居什么的?”老太太被点醒了似的说:“我家对门的情况跟你说的挺像,可是他好多天不回来了。
”老陈说:“他干啥去了?”老太太说:“不知道,自从他媳妇跟他离婚后,就没怎么见过他。
”
老陈说:“以前经常见?”老太太说:“是,见着还会聊几句。
”老陈去敲对门的门,没人应。
老陈让李剑在这儿蹲坑守候。
李剑在楼门口蹲了一宿一天,也没见到人。
刚想给老陈打电话说不蹲了,就看见进来一个男人,身高、体重
和年纪、相貌都跟老陈说的差不多。
李剑趁他走过来抓住他的手腕说:“别动!”男人意识到了什么,转身就跑。
李剑很快追上他,却出其不意地被他扎了一刀。
李剑手捂着伤口追赶男人,幸好来替换他的同事及时赶到,才没让那个男人逃掉。
经审讯,男人正是偷老太太钱财的人。
他打麻将输了,回来看到老太太门上挂着钥匙。
他敲敲门,想提醒老太太把钥匙拔下来,却没有回音。
鬼使神差地,进了屋,看见有个上锁的抽屉,就打开抽屉,拿了东西。
至于为什么没有留下指纹,因为他戴着手套。
天冷,他习惯戴手套。
李剑把所长佩服得五体投地,问他有这么高超的本领为什么甘于待在这么个小地方?老陈说:“保卫国家和守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都是警察的责任,跟在哪里没有任何关系!”
出院上班后,李剑第一次把警服穿得一丝不苟。
见到所长老陈,给他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老陈满意地笑了。
(选自《小说月刊(上半月)》2015年12期,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如勘察现场,讨论案情,询问老太太等,这些细节使文章情节更紧凑合理,使读者入情入境。
B. 李剑从开始不好好穿警服、不愿意当片警,到最后认真穿警服、敬标准军礼,表现了人物思想认识和工作态度的转变。
C. 小说写老陈的结论和李剑正好相反,表现了李剑的破案经验不足和对工作的敷衍,并引出下文老陈对案犯特征的判断。
D. 小说写对案犯的抓捕和审讯过程,既印证了老陈对案情的分析,突出了他本领的高超,又塑造了陈剑负责勇敢的形象。
8. 作为小说的一个重要人物,老陈有什么性格特征?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9. 小说以“警服”为题,妙在哪里?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
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选自《陈情表》)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B.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C.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D.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秀才,汉魏时期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
B. 郎中,古代官职名,主要掌管全国的医生和医务工作。
C. 东宫,古代太子以储君的身份居于东侧的宫殿,故以东宫代称太子。
D. 伪朝,指僭伪、非正统的王朝,文中指被晋所灭的蜀国。
12.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晋武帝征诏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因祖母年老多病,忠孝难以两全,就写了这篇表文。
B. 文章从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表明孝比忠重要。
C. 文章围绕“愿乞终养,辞不赴命”八个字展开,在简洁的笔墨中寄寓了深深的情感。
D. 本文叙述委婉,辞意恳切,语言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与强烈的感染力。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官定后戏赠
杜甫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老夫怕趋走,率府①且逍遥。
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
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飙②。
注释:①天宝十四载(755年)杜甫被任河西县尉,他不肯作,改任右卫率府的胄曹参军,这是一个看守兵甲器仗的差使。
②飙:暴风,疾风。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表明自己不愿奔走趋奉,体现了傲岸的人格和归隐的愿望。
B.“耽酒须微禄”一句表达了诗人为了饮酒的嗜好,不得不指望这份微薄的俸禄,反映了诗人生活的潦倒。
C.前三联紧扣一“戏”字,看似洒脱、旷达,实则暗含了诗人身居闲职的自嘲和志不得伸的无奈。
D.“托圣朝”是为自己的“狂歌”找一个借口,是自身纵酒狂放,无所顾忌的托词,暗藏了久困不遇的牢骚。
15.尾联是如何抒发思想情感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宋荣子能够分清自我与外界的区别,辨清荣誉与耻辱的界限。
(2)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诸葛亮的才智和他一生的功业。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熊与龙的叫声在诗人耳旁回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7.下图是鲁迅小说《祝福》的插图。
请为这一幅画拟写一则解说词,突出某一细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50字。
答: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18.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 今天的讲座,能够聆听诸位先贤的高论,茅塞顿开,获益匪浅。
B. 兹介绍我校傅岷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请予接洽为荷。
C. 迟暮之年,年华已逝,祝您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D. 三年同窗,朝夕相处,今毕业在即,特赠小照一张,敬请笑纳!
四、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十月文学奖等国内外数十种文学奖项的著名诗人陈先发在儿子16岁要去美国读书时,曾写过一段告诫之语,劝儿子在生活中要积蓄起人生“四力”。
一、眼力:世界无限而你唯一,你须积累起一种强悍的辨别能力,剔除芜杂而后知道什么是你所应坚持的。
二、思力:习得一种方法,形成一种眼光,而后才有你自己的世界。
三、定力:不为他人的判断与观点所摆布,不为世界的复杂而乱了方寸之心。
四、抗压之力:不因挫败而弃,不因重负而失去对生命的激情。
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感悟,从以上“四力”中任选两种,谈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考虑:1.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隐含意义。
所以阅读文章时,必须透过词语的表面意义,结合文章的感情脉络、语法逻辑以及具体的语言环境,深刻体味、理解作者的用意。
2.理解词语的临时意义,辨别不同义项。
每个词语都有其基本意义,但有时却可被赋予临时意义。
阅读文章时,要注意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将词语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要在明确词语所在语句的句意、所在段落的含义、所在语段前后关系的基础上理解词语。
还要注意词语本身具有的含义,要能准确理解词语的比喻义(从分析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手,寻找本体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引申义、双关义(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象征义(象征的对象是什么)、反语义、色彩义(褒贬互换)。
(1)“怜悯”本义是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结合文本来看,上文写“由于我的咯吱咯吱响的靴子”可知是我的靴子穿坏了,而格斯拉却让我把靴子拿回来,我有对穿坏靴子的抱歉之情,再由下文“我完全可以想像到他埋头细看那双靴子时的历久不停的悲伤心情”可知,这双靴子给格斯拉带来长久悲伤的同情。
(2)“漫不经心”本义是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结合文本来看,前文“有一次(也只有这一次),我穿着那双因为急需才在一家大公司买的靴子,漫不经心地走进他的店铺”,可知我走进格斯拉的店是一种偶然。
再结合后文格斯拉的神态、动作以及语言,可以看出这双次等皮革做的靴子给他带来了很深的伤害,他即将失业,店铺即将关门。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本,然后围绕中心问题去文中圈定范围,有时原因类题可以从相关的人物身上去寻找,也可以结合文中的社会环境来体会。
本题中,要回答“格斯拉
最终饿死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
格斯拉自己一方,从文中的语言“这些靴子比以前的格外经穿。
差不多穿了两年,我也没想起要到他那里去一趟”,可以看出格斯拉做的靴子经久耐穿,品质出众,而他的处境已经让他快濒临倒闭,可他依然坚持做高质量的靴子,减少了靴子的回购率,赢得了诚信,但也使得自己陷入了困境。
从社会环境来看,通过格斯拉的语句,“他们把一切垄断了,”他说,“他们利用广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垄断去了。
我们热爱靴子,但是他们抢去了我们的生意。
事到如今——我们很快就要失业了。
生意一年年地清淡下去——过后你会明白的。
” 可以知道,大公司采取垄断手段,并且通过广告宣传抢走生意,致使格斯拉等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鞋匠最终潦倒的死去。
所以可以概括为(1)制作过分经穿的鞋子;(2)不打广告不宣传;(3)大公司的垄断;(4)在困境中依然坚持做最好的靴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人称在小说中的作用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根据文中出现的人称判定使用的人称;其次,熟悉了解人称的作用,如:①第一人称:增强小说的真实性和亲切感,拉近作品和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便于作心理描写。
但在叙述上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
②第三人称:以旁观者身份来讲述故事,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叙述相对自由。
但显得不太亲切。
③第二人称:直接对话,真切自然;直面对象,便于抒情;若对象为物,则具有拟人化作用。
最后,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根据文中出现的人称“我”可知选文是运用第一人称来讲述故事。
第一人称的好处主要有:
首先,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可以接近和读者之间的距离;其次,“我”是情节发展的一部分,文中多用对话的形式,以“我”的经历,与格斯拉的对话以及格斯拉自己对自己当下的处境的描述,可以了解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鞋匠的艰难处境,也可以知道在这种艰难处境中鞋匠依然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品质,坚持做质量上乘的靴子,不肯为利益改变自己的节操,表达了对社会底层劳动者的尊重。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重要概念及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
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概念的等内涵和外延,尤其是对概念内涵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
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题中A项,“中医药治疗各种疾病的原理是在最短的时间内阻截病气传变渠道,尽快将病邪排出体外”错,根据原文“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阻击疲情,关键是抓住核心病机,迅速扭转病情,阻截病气传变渠道,尽快将病邪排出体外”,可知是阻击疲情要阻截病气传变渠道,尽快将病邪排出体外,并非是中医药治疗各种疾病的原理。
故选A。
【5题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