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浙江省信息化发展指数(Ⅱ)统计监测报告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9122031a0b4e767f5acfce7e.png)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摘要]国家统计局今日(2014年1月20日)公布,2013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完成了年初设定的7.5%的调控目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29547元和8896元,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2.6%。
2013年,面对极为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科学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国民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8%,四季度增长7.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
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
全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7%。
一、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4万吨,比上年增加1236万吨,增长2.1%。
其中,夏粮产量13189万吨,增长1.5%;早稻产量3407万吨,增长2.4%;秋粮产量43597万吨,增长2.3%。
全年棉花产量631万吨,比上年减少7.7%;油料产量3531万吨,增长2.8%;糖料产量13759万吨,增长2.0%。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373万吨,比上年增长1.8%,其中猪肉产量5493万吨,增长2.8%。
生猪存栏47411万头,比上年下降0.4%;生猪出栏71557万头,比上年增长2.5%。
全年禽蛋产量2876万吨,比上年增长0.5%;牛奶产量3531万吨,下降5.7%。
二、工业生产增势平稳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9.5%,二季度增长9.1%,三季度增长10.1%,四季度增长10.0%。
2013年浙江经济发展报告
![2013年浙江经济发展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bbf1f2f2f60ddccda38a0fe.png)
2013年浙江经济发展报告2013年,浙江省经济运行平稳,转型升级扎实推进,发展质量效益向好,民生保障得到改善。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2013年,浙江省生产总值达37568.5亿元,比上年增长8.2%,实现了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84.6 亿元,增长0.4%;第二产业增加值18446.7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17337.2 亿元,增长8.7%。
三次产业比例为4.8∶49.1∶46.1,三产比重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人均生产总值为68462元,比上年增长7.9%,按年平均汇率(1:6.1927)计算,合11055美元,比上年(10039美元)增加1016美元。
人均生产总值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列天津、北京、上海、江苏之后,重回第5位。
(一)经济运行稳开稳走平稳增长是2013年浙江经济运行的一个显著特征。
浙江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率,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均为8.3%,前三季度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由于四季度上年同期基数提高较多,增速环比回落0.1个百分点,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
三大产业、三大需求、三大收入也都平稳运行。
1.三大产业发展平稳。
农业生产基本稳定。
2013年,预计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上年分别增长0.1%、5%、-3.4%和2%。
加快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推进粮食生产结构调整和畜牧业转型升级。
粮食播种面积1254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2%,粮食总产量734万吨,下降4.7%。
药材、花卉苗木等效益农业发展较好,播种面积分别增长2.2%和4.1%。
预计全年水产品产量545万吨,比上年增长1%;肉类总产量173万吨,下降4.2%。
夏季连续高温干旱和“菲特”台风洪涝灾害对晚稻种植生长,秋杂粮作物、茶叶和蔬菜等经济作物生长,水产、禽蛋养殖等影响较大。
工业产销平稳增长,用电量继续回升。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701亿元,比上年增长8.5%,增幅比上年回升1.4个百分点。
2013年度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
![2013年度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8b74673a5e9856a561260d9.png)
2013年度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指导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研究机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13年12月加强部省合作,突出地方工信主管部门在区域推进工作中的组织作用,支持建立由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领导机制,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纳入政府工作综合考核体系,确保任务落实。
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区域试点。
鼓励各地开展省级试点示范,配合开展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加强区域交流合作,促进产业有序转移。
支持行业协会和地方继续开展企业两化深度融合水平测度、企业对标和示范推广工作,引导企业参与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和普及推广。
培育第三方服务机构,提高两化融合服务支撑能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目录一、综合分析 (1)二、基础环境分析 (5)(一)城(省)域网出口带宽 (9)(二)固定宽带普及率 (10)(三)固定宽带端口平均速率 (12)(四)移动电话普及率 (13)(五)互联网普及率 (14)(六)两化融合专项引导资金 (15)(七)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数 (16)(八)重点行业典型企业信息化专项规划 (17)三、工业应用分析 (18)(一)重点行业典型企业ERP普及率 (21)(二)重点行业典型企业MES普及率 (23)(三)重点行业典型企业PLM普及率 (25)(四)重点行业典型企业SCM普及率 (26)(五)重点行业典型企业采购环节电子商务应用 (28)(六)重点行业典型企业销售环节电子商务应用 (29)(七)重点行业典型企业装备数控化率 (31)(八)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两化融合发展水平 (32)四、应用效益分析 (34)(一)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37)(二)第二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38)(三)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40)(四)单位工业增加值工业专利量 (41)(五)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43)(六)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 (43)(七)软件业务收入 (44)2013年度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本报告依据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6500多家企业的采集数据,利用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对全国以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2012年的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分析。
2013年浙江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
![2013年浙江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ee3d853aa32d7375a417802d.png)
2013年浙江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2013年,浙江省上下大力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各项政策,加大浙商回归引资和项目推进力度,落实房地产调控各项政策措施,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取得明显成效。
一、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的主要变化2013年,浙江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2万亿元,达到20194亿元,比上年增长18.1%。
主要有五大变化:一是第三产业投资增长快于第二产业,投资结构调整优化。
从产业投资结构看,第一产业投资201亿元,占全部投资的1%,比上年增长26.8%。
第二产业投资7064亿元,占比为35%,增长15.9%;其中,工业投资为7028亿元,增长15.9%。
第三产业投资12929亿元,占比为64%,增长19.2%。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外的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9.5%,增幅分别高于第三产业投资、全部投资0.3和1.4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中,部分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快速增长,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行业增速分别为53.1%和47.2%。
二是制造业投资增速趋于平稳,部分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较快。
2013年,浙江省制造业投资6141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回落6.6、2.4和0.1个百分点,但进入四季度投资增速略有回升,逐步趋于平稳。
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3005亿元,增长19.9%,高于整个制造业投资4.1个百分点。
部分装备制造业投资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如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分别增长44.1%和36.2%。
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1881亿元,增长13.8%。
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投资额最大的是节能环保产业,达588亿元;增长最快的是新能源汽车,增幅为29%;惟一下降的是新能源产业,下降2.1%。
三是民间投资与国有投资增幅差距逐步缩小。
2013年,浙江省民间投资12396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但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回落3.6和2.0个百分点;国有投资6360亿元,增长18.5%,增速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回落5.6、6.6、10.6个百分点。
2013年浙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浙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b16417f4856a561252d36f64.png)
2013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浙江经济运行平稳,转型升级扎实推进,发展质量效益向好,民生保障进一步改善。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37568亿元,比上年增长8.2%(见图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8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844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7337亿元,分别增长0.4%、8.4%和8.7%。
人均GDP为68462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1055美元),增长7.8%。
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 4.8:50.0:45.2调整为4.8:49.1:46.1。
图1 2007-2013年全省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图22013年全省生产总值及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2.3%,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8%(见图3、表1);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0%;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与上年持平。
图32007-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上年=100)表1 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上年=100)全省城市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2.2 102.3 102.41.食品103.8 103.8 103.9#粮食102.8 102.6 103.42.烟酒及用品99.8 99.8 99.93.衣着102.9 103.3 101.6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102.2 102.4 101.85.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100.3 101.1 98.66.交通和通信99.4 99.3 99.7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02.5 102.3 103.38.居住102.5 102.2 103.7全年财政总收入6908亿元,比上年增长7.8%,增速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97亿元,增长10.3%,增速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2013年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661c19996bec0975f465e26e.png)
2013年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杭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杭州调查队杭州市社会经济调查局2014年2月21日2013年是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经受挑战的一年。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频发的自然灾害,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扎实推进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呈现和谐共进的发展局面。
一、综合(一)经济总量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43.52亿元,比上年增长8.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5.4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661.9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416.12亿元,分别增长1.5%、7.4%和9.0%。
人均生产总值94566元,增长7.4%。
按国家公布的2013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5271美元。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3∶45.8∶50.9调整为2013年的3.2∶43.9∶52.9。
(二)民营经济全市民营经济实现生产总值4964.97亿元,占全市比重的59.5%,比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
民营商贸企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2713.67亿元,占全市的73.4%;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实现销售产值6904.60亿元,占51.1%;民营经济实现财政收入736.76亿元,占42.5%。
年末,全市共有私营企业22.52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5.5%,个体工商户32.80万户,增长2.5%,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分别为186.76万人和66.13万人。
(三)十大产业全市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信息软件、先进装备制造业、物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十大产业实现增加值3908.74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5.0%提高至46.9%。
全市十大产业投资项目1916个,比上年增加80个,完成投资848.58亿元,增长18.0%,占全部项目投资的35.2%,提高1.4个百分点。
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信息化发展指数
![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信息化发展指数](https://img.taocdn.com/s3/m/a4e82fd3b9f3f90f76c61beb.png)
同时, 提出详细信息化指数和国家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的讨论稿, 请大家提出意见。
简明信息化指数
序号 1 2 3 4
5
名称
领域 含义
权重% 来 源
图书、杂志、报纸人均信息资源 印刷型信息资源发展 4
中国统计年鉴
印张数
水平
9
每千人计算机拥有量 应用 应用能力和水平的一 4
种测度
10 每千人拥有银行卡张 应用 应用规模和水平 4
数
11 每百户电视机拥有量 应用 应用水平
5
12 信息产业占 GDP 比重信息产业 电子工业发展水平 5
13 信息产业商品和技术 信息产业 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 5
出口占出口总值的比
和国产化能力
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信息化发展指数
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修改稿)—信息化指数—信息化发展指数
我国信息化建设正在快速发展, 迫切需要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信息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 统计指标体系。
信息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统计指标体系的制定应该遵循符合国情、突出我国信息化建设 当前重点、与国际接轨三原则, 要与国家信息化体系六要素一致。
信息相关专业人数比 才
水平
例
19 国家信息化研究开发 信息化建 国家研究开发投资的 5
经费占国家全部研究 设政策 政策导向
开发经费的比重
20 国家信息化建设固定 信息化建 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的 4
资产投资占国家全部 设政策 政策导向
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
21 信息产业对经济发展 信息化效 信息化发展效果的一 7
信息化指数研究组集体讨论
国家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是指国家信息化六要素中应该进入年度或月度统计报表的指标, 纳入国家统计指标体系, 重在权威性、连续性。由于国家信息化体系中应用、信息资源、标准 规范、安全等方面中的某些指标, 还不成熟, 马上进入统计报表有困难, 以及统计报表本身具有 滞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征, 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是一个需要根据国家信息化发展和国民经济 核算体系变化而不断调整的体系。
2013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s://img.taocdn.com/s3/m/803222ea700abb68a982fb42.png)
2013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日期:2014-02-26 ]浙江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2013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浙江经济运行平稳,转型升级扎实推进,发展质量效益向好,民生保障进一步改善。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37568亿元,比上年增长8.2%(见图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8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844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7337亿元,分别增长0. 4%、8.4%和8.7%。
人均GDP为68462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1055美元),增长7.8%。
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4.8:50.0:45.2调整为4.8:49.1:46.1。
图1 2007-2013年全省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图2 2013年全省生产总值及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2.3%,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8%(见图3、表1);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0%;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与上年持平。
图3 2007-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上年=100)表1 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上年=100)全年财政总收入6908亿元,比上年增长7.8%,增速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97亿元,增长10.3%,增速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04.3万人,其中46.3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1%,与上年末持平。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全省粮食播种面积为1254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2%;粮食单产和总产量分别为585 4公斤/公顷和734万吨,分别比上年减少4.8%和4.7%(见表2)。
油料播种面积183千公顷,比上年减少3.1%,其中,油菜籽160千公顷,减少3.6%;蔬菜619千公顷,减少0.7%;棉花20千公顷,减少6.1%;花卉苗木131千公顷,增长4.1%;药材32千公顷,增长2.2%;甘蔗10千公顷,减少6.3%;果用瓜101千公顷,减少0.4%。
2013年1-5月份浙江经济运行简况
![2013年1-5月份浙江经济运行简况](https://img.taocdn.com/s3/m/5451b582d0d233d4b14e69ca.png)
5月份,浙江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平稳向好的运行态势。
工业生产和用电量增长有所加快,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消费市场稳中有升,当月出口额为今年次高点,财政收入增长较快,新增存贷款同比多增,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继续下降。
一、工业生产和用电增长有所加快,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高1-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420.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8%,增速比1-4月回升0.2个百分点,其中,5月份为974.1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与4月基本持平;出口交货值4462.8亿元,增长5.1%,增速比去年同期回升6.1个百分点,但比1-4月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5月份为1010.5亿元,增长3.7%,增速比4月回落0.4个百分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生产增速均快于规模以上工业。
1-5月,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029.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1%,装备制造业增加值1463.7亿元,增长9.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096.2亿元,增长10.9%,增速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0.3、0.6和2.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23.3%、33.1%和24.8%,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同比分别提高0.3和0.2个百分点,但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重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主要是船舶和光伏产业生产下降所致。
小微企业保持较快增长。
1-5月,小微企业增加值为1905.2亿元,同比增长11.7%,增速同比加快7个百分点,快于同期大、中型企业增速,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长贡献率达55.1%。
新产品产值率持续提高。
1-5月,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总产值5629.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2%,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高12.6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为23.5%,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
高耗能行业增长较快,节能降耗面临新的压力。
1-5月,全社会用电量1285.1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3.8%,增速比1-4月回升1.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95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增速比1-4月回升1.6个百分点。
中国财政年鉴2014指标数据:浙江省2013年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决算总统计(收入)
![中国财政年鉴2014指标数据:浙江省2013年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决算总统计(收入)](https://img.taocdn.com/s3/m/c9cefe3b02020740bf1e9b22.png)
4.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59.00
5.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30.84
6.其他收入
6.67
本年收入合计
3718.00
中央补助收入
省补助计划单列市收入
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收入
国债转贷收入
国债转贷资金上年结余
上年结余收入
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调入资金
接受其他地区援助收入
收入总计
决算数
3545.66 651.67 1069.97 565.88 193.84 9.23 232.58 134.11 52.54 102.45 186.53 33.86 58.70 254.20 0.09
浙江省2013年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决算总统计(收入)
浙江省2013年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决算总统计(收入)
单位:亿元
预算科目
预算数
一.税收收入
3491.60
1.增值税
731.70
2.营业税
962.30
3.企业所得税
590.00
4.个人所得税
196.00
5.资源税
9.09
6.城市维护建设税
235.00
7.房产税
137.00
8.印花税
49.50
9.城镇土地使用税
113.00
10.土地增值税
160.00
11.车船税
31.20
12.耕地占用税
69.72
13.契税
207.00
14.9
二.非税收入
226.40
1.专项收入
124.80
2.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33.27
3.罚没收入
89.82
251.26 121.40 34.71 97.80 -51.64 42.83 6.17 3796.92 985.18
浙江省信息化发展指数评价报告
![浙江省信息化发展指数评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1313a5ca6c30c2259019e8f.png)
2015年浙江省信息化发展指数评价报告为贯彻落实《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及时反映浙江信息化发展水平,全面评价全省及各市、县(市、区)信息化发展进程,省经信委、省统计局联合组织开展2015年度全省信息化发展水平测评工作。
现将全省及11个设区市、90个县(市、区)的信息化发展指数评价结果公布如下,供参考。
一、浙江省信息化发展指数(Ⅲ)指标体系(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省“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以深化改革和自主创新为动力,以推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为主线,深入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打造全国信息化应用和创新发展高地,促进“两富”“两美”现代化浙江建设。
(二)指标体系修订的原因及内容近年来,随着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大数据战略的实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演进,并广泛渗透于经济社会各领域,浙江的信息化应用广度和深度已有了飞跃性发展,在对全省和各市、县(市、区)信息化发展指数进行测算时,发现按浙江省地区信息化发展指数(Ⅱ)指标体系测算,部分数据出现异常变化,分析表明若继续使用将不能有效反映信息化发展的水平和特征,因此,本指标体系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部分调整和修订(以下称为浙江省信息化发展指数(Ⅲ)指标体系)。
修订后的浙江省信息化发展指数(Ⅲ)指标体系由5项分类指数和18个指标构成(见表1)。
具体如下:1.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信息化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
由5个指标构成,除保留电话拥有率、企业每百人计算机使用量和企业拥有网站的比重这3项指标外,为了反映付费数字电视服务使用水平和移动互联网普及应用水平,增加了付费数字电视普及率(含IPTV)和移动互联网普及率2项指标,取消了电视机拥有率和计算机拥有率2项指标。
2.产业技术。
产业技术反映了科技创新在推进信息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由3个指标构成,保留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量指标,增加信息制造业新产品产值率,以反映信息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及新产品开发和应用强度。
浙江行政职业能力测验-43_真题-无答案
![浙江行政职业能力测验-43_真题-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26ecb2336c1eb91b375d40.png)
浙江行政职业能力测验-43(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每道题包含一个句子或一段话,后面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
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来完成陈述。
你的选择应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
1. 长期以来,中国成了洋品牌的价格高地,从奢侈品到手机、奶粉,中国消费者如待宰羔羊,备受盘剥。
一些媒体混水摸鱼,“国货不争气论”、“高关税论”、“市场决定论” ______。
平心而论,从某个局部看,这些______并非毫无道理,然而,恰恰外资价格歧视、价格垄断这一原因却被______在一池混水中。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甚嚣尘上论调掩盖B. 层出不穷评论隐藏C. 此起彼伏论断埋没D. 不绝于耳观点淹没2. 流行文化往往是就时代而言,并不天然地意味着______和空洞,当时代过尽、潮流更迭,总有一些流行文化会______下来成为优秀文化甚至传统文明的组成部分,就像宋词曾是风月场上的调情品、水浒三国来自勾栏瓦肆里的惊堂木、梁启超与鲁迅的文章用于报纸上的论战。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通俗累积B. 浅薄记录C. 肤浅沉淀D. 轻浮保留3. 在很多人的记忆里,蝉是夏季的______代言人。
没有蝉鸣的夏天,很难说是真正的夏天。
而且习惯了蝉鸣,“寂静的夏天”反而会让人觉得不习惯。
然而,要有蝉鸣,便得有自然泥地,而自然泥地对大城市来说往往是______品。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最佳消费B. 时令艺术C. 首选稀缺D. 自然奢侈4. 在网民数量接近六亿、网民日趋年轻化、平均每周上网时间______20小时的今日中国,出现提笔忘字、甚至写“残”几个字的“手写危机”,乃在情理之中,不必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不足瞠目结舌B. 将近惊慌失措C. 超过大惊小怪D. 大约杞人忧天5. 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譬如夏夜蛙虫的______,春晨鸟雀的啾唧,甚至刮风天里滔天海浪的______。
2013年浙江经济发展报告
![2013年浙江经济发展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bbf1f2f2f60ddccda38a0fe.png)
2013年浙江经济发展报告2013年,浙江省经济运行平稳,转型升级扎实推进,发展质量效益向好,民生保障得到改善。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2013年,浙江省生产总值达37568.5亿元,比上年增长8.2%,实现了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84.6 亿元,增长0.4%;第二产业增加值18446.7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17337.2 亿元,增长8.7%。
三次产业比例为4.8∶49.1∶46.1,三产比重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人均生产总值为68462元,比上年增长7.9%,按年平均汇率(1:6.1927)计算,合11055美元,比上年(10039美元)增加1016美元。
人均生产总值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列天津、北京、上海、江苏之后,重回第5位。
(一)经济运行稳开稳走平稳增长是2013年浙江经济运行的一个显著特征。
浙江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率,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均为8.3%,前三季度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由于四季度上年同期基数提高较多,增速环比回落0.1个百分点,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
三大产业、三大需求、三大收入也都平稳运行。
1.三大产业发展平稳。
农业生产基本稳定。
2013年,预计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上年分别增长0.1%、5%、-3.4%和2%。
加快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推进粮食生产结构调整和畜牧业转型升级。
粮食播种面积1254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2%,粮食总产量734万吨,下降4.7%。
药材、花卉苗木等效益农业发展较好,播种面积分别增长2.2%和4.1%。
预计全年水产品产量545万吨,比上年增长1%;肉类总产量173万吨,下降4.2%。
夏季连续高温干旱和“菲特”台风洪涝灾害对晚稻种植生长,秋杂粮作物、茶叶和蔬菜等经济作物生长,水产、禽蛋养殖等影响较大。
工业产销平稳增长,用电量继续回升。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701亿元,比上年增长8.5%,增幅比上年回升1.4个百分点。
关于浙江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关于浙江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93c5e22b4daa58da0114a29.png)
关于浙江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作者: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来源:《浙江人大·公报版》2013年第02期各位代表: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浙江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全省上下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坚持“稳中求进、转中求好”工作基调,凝心聚力、砥砺奋进、扎实工作,全省呈现经济增长稳步回升、转型升级扎实推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发展态势。
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预期性指标除外贸出口等个别指标外如期完成或基本完成(见表一)。
(一)经济增长稳步回升。
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和全年全省生产总值分别增长7.1%、7.4%、7.7%和8%,经济运行呈现稳步回升的良好态势。
有效投资增长较快。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4%,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民间投资增长22.5%,占比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浙商回归势头良好,引进项目到位资金1298亿元,增长43%。
央企合作项目顺利推进,新增到位资金1247亿元,增长62.3%。
工业生产企稳回升。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分别比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加快1.9个和1.2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稳中有升。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4%,分别比前三季度加快0.3个和0.6个百分点。
物价涨幅平稳回落。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2%,低于年初确定的价格调控预期目标。
财政金融运行平稳。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9.2%。
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长11.8%,存款余额比年初新增5789.6亿元。
(二)转型升级扎实推进。
信息化指数
![信息化指数](https://img.taocdn.com/s3/m/4b401b07581b6bd97f19eabc.png)
1、信息化发展指数(百度百科:/link?url=OimQ-55pxZvbAF6EB24aNRD7EPKwlkcY0X5MmzRvMPu_yFbMpsXOTIJa50kJqQRhz1zls_ kRY3zbcS7MFWhta_)信息化发展指数(IDI,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Index)是为国家“十一五”信息化规划而编制的,它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制约环境,以及居民信息消费等方面综合性地测量和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信息化发展总体水平。
信息化发展指数由5个分类指数和10个具体指标构成。
指标体系如下表:信息化发展指数Ⅰ总指数分类指数指标一、基础设施指数电视机拥有率(台/百人)固定电话拥有率(部/百人)移动电话拥有率(部/百人)计算机拥有率(台/百人)二、使用指数每百人互联网用户数(户/百人)三、知识指数教育指数四、环境与效果指数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信息产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美元/人)五、信息消费指数信息消费系数(%)信息化发展指数Ⅱ(优化后,用于“十二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总指数分类指数指标信息化发展指数Ⅱ一、基础设施指数1.电话拥有率(部/百人)2.电视机拥有率(台/百人)3.计算机拥有率(台/百人)二、产业技术指数4.人均电信业产值(元/人)5.每百万人发明专利申请量(个/百万人)三、应用消费指数6.互联网普及率(户/百人)7.人均信息消费额(元/人)四、知识支撑指数8.信息产业从业人数占比重(%)9.教育指数(国外:成人识字率Ⅹ2/3+综合入学率Ⅹ1/3国内:成人识字率Ⅹ2/3+平均受教育年限Ⅹ1/3)五、发展效果指数10.信息产业增加值占比重(%)11.信息产业研发经费占比重(%)1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人)相关文献1、什么是信息化指数?(百度百科:2012年2月)国家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国家信息化水平总指数是继国内生产总值(GDP)之后反映信息时代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是由包括资源开发利用、信息网络建设、信息技术应用、信息产品与服务、信息化人力资源和信息化发展环境等6个方面的20项指标综合测算出来的。
2013年浙江省金融运行报告
![2013年浙江省金融运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49b78b07f1922791688e8ec.png)
2013年浙江省金融运行报告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内容摘要]2013年,浙江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稳增长、促转型、优环境、惠民生,努力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
经济运行平稳,转型升级扎实推进,发展质量效益向好,民生保障继续加强。
全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2%,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3%。
浙江省金融运行总体平稳,信贷合理适度增长,信贷结构继续优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力度加大。
证券业发展稳健,保险保障功能有效发挥,金融市场创新活跃,温州、丽水、义乌等金融改革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3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0.6%和9.8%。
直接融资规模扩大,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规模突破1000亿元。
2014年,浙江省将全面深化改革,经济有望继续平稳发展,转型升级加快推进。
全省金融机构将认真落实稳健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适度增长,继续优化信贷结构,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推进地方金融改革,助推浙江实体经济发展与转型升级。
目 录一、金融运行情况 (4)(一)银行业总体稳健,金融改革有序推进 (4)(二)证券业健康发展,市场交易有所放大 (6)(三)保险业总体平稳,市场体系日益完善 (6)(四)融资规模略有减小,融资结构变化明显 (6)(五)信用体系建设卓有成效,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8)二、经济运行情况 (8)(一)三大需求稳定增长,转型升级积极推进 (9)(二)三次产业稳步发展,产业结构继续优化 (10)(三)物价涨幅总体平稳,工资水平持续提高 (10)(四)财政收支增长较快,民生重点保障有力 (11)(五)节能降耗成效明显,生态建设扎实推进 (11)(六)房地产市场运行平稳,科技服务业发展迅速 (13)三、预测与展望 (14)附 录: (16)(一)浙江省经济金融大事记 (16)(二)浙江省主要经济金融指标 (17)专栏专栏 1 全面客观看待浙江互联网金融发展 (7)专栏 2 推进金融创新完善融资模式提升新型城镇化金融服务 (12)表表 1 2013年浙江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 (4)表 2 2013年浙江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各利率区间占比 (5)表 3 2013年浙江省证券业基本情况 (6)表 4 2013年浙江省保险业基本情况 (6)表 5 2013年浙江省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 (7)表 6 2013年浙江省金融机构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 (7)图图 1 2012-2013年浙江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变化 (4)图 2 2012-2013年浙江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变化 (4)图 3 2012-2013年浙江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 (5)图 4 2012-2013年浙江省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及外币存款利率 (5)图 5 2013年浙江省社会融资规模分布结构 (7)图 6 1978-2013年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8)图 7 1980-2013年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及其增长率 (9)图 8 1978-2013年浙江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率 (9)图 9 1978-2013年浙江省外贸进出口变动情况 (10)图 10 1984-2013年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额及其增长率 (10)图 11 1978-2013年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 (10)图 12 2003-2013年浙江省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者价格变动趋势 (11)图 13 1978-2013年浙江省财政收支状况 (11)图 14 2002-2013年浙江省商品房施工和销售变动趋势 (13)图 15 2013年浙江省主要城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变动趋势 (13)一、金融运行情况2013年,浙江省金融运行平稳,融资结构持续改善,各项改革有序推进,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90年代后期浙江省信息化水平测度及研究论文
![90年代后期浙江省信息化水平测度及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bee9cc6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f7.png)
90年代后期浙江省信息化水平测度及研究论文90年代后期浙江省信息化水平测度及研究论文论文关键词:浙江省;信息化水平;测算论文摘要:运用修正的信息化指数方法测算了90年代后期浙江省信息化水平,并与全国其它地区作了比较分析,提出浙江省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信息技术革命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起着巨大的作用。
社会生产特征和产业结构正由物质生产为主向知识生产为主转换,由相对低效益的第—产业、第二产业向相对高效益的第二、第四产业演进。
社会信息化水平成为度量信息经济运动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指标,可以总体上对—个国家或者区域社会信息环境发展程度进行量的评估,对于开发信息产业,制定信息政策等众多方面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主要有波拉特信息经济方法和日本信息化指数法。
1波拉特信息经济方法和日本信息化指数法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波拉特(Porat)在马克卢普(Machlup)对知识产业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信息经济测度方法。
该方法的核心内容是将信息部门从国民经济各部门中逐—识别,然后根据信息活动的产品和服务是否在市场上出售,创造性地将信息部门划分为—级信息部门和二级信息部门。
它对信息经济规模的测算是通过信息部门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信息部门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这两个指标来实现的。
由于我国对信息部门的划分没有统—和科学的标准以及统计数据口径的不对应,测算较为复杂。
20世纪60年代后期日本学者小松峙清介提出了信息化指数法,见表1。
其基本算法包括4个方面11项指标,侧重于从衡量社会的信息和信息能力方面来反映信息化程度。
由于该法统计数据较易获得,参数少,计算较为简便,实用性也较强。
我国不少省市试用该法测算了当地的信息化水平,取得了相当的成果。
但是该法创建于20世纪后半期,指标中的—些内容和结构已经不能全面和准确反映社会信息化水平,况且没有对各个指标进行权重的处理。
同时与波拉特方法相比,该法只具有相对意义,而无绝对的经济意义。
浙江省信息产业厅2013年主要工作情况及明年工作设
![浙江省信息产业厅2013年主要工作情况及明年工作设](https://img.taocdn.com/s3/m/5f9c919a770bf78a6429541f.png)
浙江省信息产业厅2013年主要工作情况及明年工作设浙江省信息产业厅2013年主要工作情况及明年工作设浙江省信息产业厅XXXX年主要工作情况及明年工作设一、XXXX年主要工作情况今年以来,我厅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有力指导下,围绕省委、省政府实施“八八战略”,建设“平安浙江”的战略部署,全力推进“数字浙江”建设,加快实施“信息强省”战略,按照“突出主线,抓好重点,强化创新,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抓住机遇,扩大开放,乘势而上,狠抓落实,以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百亿信息化建设工程、环杭州湾信息产业基地建设、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等重点工作得到稳步推进;全省电子信息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对外合作取得新的突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层次有新的提高,为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一)“数字浙江”建设稳步推进。
按照“数字浙江”建设规划,突出百亿信息化建设工程、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安全建设等重点工作,加快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化建设取得新的成绩。
1.百亿信息化建设工程按计划有序推进。
一是电子政务建设工程加快实施。
今年共组织实施两批年度计划。
第一批包括“金政”、“金宏”、“金审”“金水”、“金税”6项国家“金”字系列工程,以及省CA中心、交通电子政务、工商信息化、信用管理及地税网上办税等5项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项目。
第二批实施计划共4项,包括“金盾工程”、“省企业基础信息交换与应用系统”、“城市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和“省建设用地审批管理系统”。
两批计划共15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6.12亿元,前三季度实际已投资3.7亿元,项目进展情况良好。
二是启动“数字城市”建设工程。
各市信息办共组织申报87个项目。
经专家评审,由省信息办和省发展改革委最终确定24个项目列入年度实施计划。
这些项目分布在全省八个市(地),项目总投资6.75亿元,其中XXXX年计划投资2.15亿元,到8月底,实际投资1.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