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水藻类分类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 在报告结果和分析时应说明表示的单位,采用 的方法,优势等。
③ 每一计数样品应取样和计数2次,2次结果与平 均数之差应不大于±15%,否则,须重新取样计 数。
A
50
5. 计算结果
▪ 把计数所得结果换算为原来所采的水样中藻类的 数量时用下列计算公式,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
N={(A/AC)×(VS/VA)}n
A
24
A
25
A
26
裸藻门
▪ 植物体:单细胞、具鞭毛、能游动的植物 体。
▪ 细胞壁:无,原生质团裸露,常无固定形 状(除胶柄藻外) 。
▪ 鞭毛:顶生1—3条茸鞭型鞭毛。 ▪ 光合色素:有载色体,类囊体,叶绿素a、
b;β-胡萝卜素和三种叶黄素。 ▪ 光合产物:裸藻淀粉,无显色反应。
A
27
A
28
金藻门
A
44

1. 采样
采 样 工 具
A
45
▪ 采样量 表层底层各采一半,加以混合即成,最好取两个样做 平行结果。
▪ 采样点和采样频率 应在水体的中心区、沿岸区,主要进水口附近,必须有 代表性的水域设采样点。水域大的应多设几个点,采样 频率根据工作目的可以一月1-4次。
▪ 采样层次 视水体深浅而定,如水深在3米以内,水体状况良好, 可只采表层(0.5m)一个水样,水深5m以下的,应至 少分别取表层(0.5m)和离底(0.5m)两个水样,水 深5-10m的应增加层次,在有光区内,可每隔1m采样 一个,在缺光区隔2m采一个样,为减少工作量,也可 采取分层采样,各层等量混合成一个水样的方法。
பைடு நூலகம்
有性繁殖


营养繁殖



A
32
三. 藻类与人类的关系
▪ 1.藻类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 藻类在地球上的分布极广,它们不仅可以 在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繁殖,而且还可以与 其他生物共赢生活。
▪ 藻类所含叶绿素能够利用太阳制造有机物 质,藻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是大气中氧的 极其重要来源,固氮蓝藻对水体的营养状 况和土壤改良也有很大作用。
▪ 如,视野面积为0.229;计数100个视野。 则K值为5240.
▪ S=πr2=π(d/2)2=πd2/4=(3.14/4) ×0.542=0.229
A
52
▪ 采样时间应尽量在一天的相近时间,例如在上午的8-10 点或10-12点。
A
46
2. 水样的固定
A
47
3. 沉淀和浓缩
A
48
4. 计数
▪ 我国目前通用的计数框是面积20x20毫米,容量 是0.1ml的框,其内划分纵横各十行格,共100个 小方格。
▪ 将计数样数充分摇匀后,迅速吸取样品中段 0.1ml到计数框中,盖上盖玻片,计数框内应无 气泡,也不应有样品溢出,计数时,显微镜的目 镜可用10倍的,物镜用40倍的。计数方法为目镜 视野法,利用显微镜的目镜视野来选取计数面积。 先用台测微尺测得在一定放大倍数下的视野直径, 然后按圆面积计算公式(πr2)求得视野直径, 为使选取的视野在计数框上有均匀的分布,可利 用计数框上的方格或者显微镜的机械移动台上的 标尺计数100-500个视野。
▪ 一个纲,分2个属,鱼鳞藻属锯囊藻属。
▪ 植物体为单细胞或群体或分支丝状体,大 多具鞭毛能运动,鞭毛一条或两条。
▪ 原生质体裸露不具细胞壁,色素体呈金褐 色或淡棕黄色,有时具鳞片,小刺或囊壳。
▪ 叶绿素含a和c,β-胡萝卜素。
▪ 储存物质为脂肪和白糖素,脂肪呈油滴状, 遇碘不变色。
A
29
鱼鳞藻属
▪ 式中:N-每升原水样中的藻类数量(个/升)
A-计数框面积(毫米2)20x20=400毫米2
野数 AC–计数面积(毫米2),视野面积乘以视
VS-1升原水样沉淀浓缩后的体积(毫升) 30ml
VA-计数框的体积(毫升)0.1
n-计数所得藻类的数目
A
51
▪ 按上所述,A为202×202=400毫米2。VS为 30ml,VA为0.1ml。因此,如计数的视野数 或视野的面积确定,就可求出一常数 K=(A/AC)×(VS/VA)。每次计数后只须把所得 n值乘以K值,就得到原来水样中每升的藻 类量。
▪ 藻类的过量繁殖,引起水华,水质变坏。饮用水 源中高浓度的藻细胞妨碍混凝过程,高浓度的臭 味增加了去除难度,堵塞或穿透滤床,并增加生 产成本。
▪ 高效的灭藻剂固然能把藻类杀死,但这些细胞被 水底的微生物分解,会耗尽水底的氧,破坏水底 生物生态平衡。由于超越了湖泊的自净能力,同 样会造成水质变质。此外灭藻剂是否会在水体中 积累,是否会造成生物学积累,从而对其他生物 产生长期的有害影响,这方面的危害不容忽视。
A
3
二. 藻类的形态、构造和繁殖
▪ 藻类具有同等特性,说明它们起源于一类 共同的祖先。
▪ 根据不同的演化方向,藻类又分成几类。 每类在分类学上为一个“门”,或分成几 个“门”。
▪ 分门的主要依据是它们所含有的色素和植 物体的形态、构造。
A
4
▪ 一般的淡水藻类分为11门:蓝藻门、红藻 门、隐藻门、甲藻门、褐藻门、黄藻门、 金藻门、硅藻门、裸藻门、绿藻门、轮藻 门。
▪ 细胞色素体含有成分:叶绿素、a和c、β胡萝卜素,叶黄素。
▪ 色素体呈黄褐色,或黄绿色。
▪ 储藏物质:30.78%的二氧化硅,13.6%的 脂肪及一种葡萄糖的聚合物。
▪ 葡萄糖的聚合物多成棒状或颗粒状,位于 色素体外,遮光强,遇碘不变色。
A
15
偏 心 圆 筛 藻
星 脐 圆 筛 藻
A
线 性 圆 筛 藻
面、墙壁
A
7
蓝藻
A
8
颤藻属
A
9
微 囊 藻 属
A
10
螺旋藻属
A
11
A
平裂藻属 12
鱼腥藻属
A
13
硅藻门
根据壳面花纹排列的情况,硅藻门分为2个 纲,下设14个属 : ▪ 中心硅藻纲---壳面呈圆形 ▪ 羽纹硅藻纲---壳面针形、菱形、舟形等 。
A
14
硅藻门
▪ 细胞壁:单细胞群体,丝状体。
或不变色。
A
21
蓝隐藻属
A
22
隐藻属
A
23
甲藻门
1. 单细胞体。 2. 细胞有或无壁,纵裂甲藻有左右两对称半片,无纵沟和
横沟;横裂甲藻由多个板片组成,有1横沟(腰带)和1纵 沟。 3. 载色体多,盘状、片状、棒状或带状。3层膜包围,光合 片层由3条类囊体组成。 4. 光合色素有叶绿素a、c,β-胡罗卜素。藻体呈黄绿色至 褐色。 同化产物是淀粉和油。 5.两条顶生鞭毛或侧生鞭毛。
颤藻:草霉味、猪圈味
▪ 绿藻:小球藻:鱼腥味
衣藻:鱼腥味
团藻:鱼腥味
▪ 硅藻:小环藻:微香味
针杆藻:土臭味
扇形硅藻:芳香味
星杆藻:芳香味,鱼腥味
直链藻:芳香味,鱼腥味
▪ 金藻:黄群藻:南瓜、甜瓜、鱼腥并有苦味,万分之一嗅 味有反应
辐尾藻:南瓜、鱼腥
▪ 隐藻:藻尸有腥臭味 A
35
3.藻毒素产生的后果
A
5
蓝藻门
▪ 蓝藻门:蓝藻又 称蓝细菌,它和 细菌、放线菌都 是原核生物,其 他的藻类为真核 生物。
A
6
蓝藻门
▪ 藻体形态—单细胞,非丝状群体,丝状体。不具 鞭毛
▪ 细胞结构—细胞壁为肽聚糖,原核,周质中有膜状 片层系统
▪ 光合色素—叶绿素a,β胡萝卜素和蓝藻黄素,藻 胆素
▪ 光合产物—蓝藻淀粉、蓝藻颗粒体、脂质颗粒等 ▪ 生境和分布—淡水、海水,潮湿地面、树皮、岩
A
18
A
19
A
20
隐藻门
▪ 只有一个纲:隐藻纲,2个属,蓝隐藻属和隐藻 属。
▪ 为单细胞,原生质体裸露,不具细胞壁。 ▪ 鞭毛多,为偏顶生。 ▪ 细胞形状有卵形、椭球形、豆形,有背腹之分。 ▪ 储存物质含油及淀粉,位于叶绿素的内质网和膜
之间。 ▪ 含叶绿素a、c和α-胡萝卜素,藻蓝素,藻红素等。 ▪ 蛋白核有或无,黄绿色或黄褐色,遇碘呈紫黑色
A
33
▪ 甲藻、硅藻等是一些鱼虾贝的天然饵料, 浮游藻类的丰富程度可以决定鱼或其他经 济水生动物的产量。随着我国工业建设的 迅速发展,水体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受重 视,利用藻类可评价水质。
▪ 总之,藻类在工业、农业、医药卫生等许 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A
34
2.常见藻类嗅味的反应
▪ 蓝藻:鱼腥藻:鱼腥味、霉味、草霉味、猪圈味
A
49
① 计数的单位可以用个体或用细胞表示。用个体 数表示,计数时较省力,但由于藻类的个体有 的是单细胞的,有的是由数目相差悬殊的细胞 组成的群体,因此用个体数表示,不及用细胞 数表示。常用细胞数表示时,在计数时a:对丝 状、群体种类可先计算个体数,然后求出该种 类的个体的平均细胞数,进行换算;b:在计数 过程中计算细胞数。
锥囊藻属
A
30
黄藻门
▪ 设两个纲,12个属,植物体为单细胞群体 或丝状运动细胞,具两条不等长的鞭毛。
▪ 色素体呈黄绿色,不含蛋白核,主要含叶 绿素a,c和β-胡萝卜素。
▪ 储存物质是油脂和白糖素,遇碘不变色。
A
31
藻类繁殖方式
种类 繁殖方式
蓝藻
硅藻
隐藻
绿藻
甲藻
裸藻
金藻
黄藻
无性繁殖 √






辐 射 圆 筛 藻
16
A
17
绿藻门
1、单细胞、群体、丝状体和叶状体。 2、单细胞和群体具鞭毛,多细胞种类营养体不动
,形成具鞭毛的孢子和配子,能运动。 3、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果胶。 4、色素体呈绿色,含叶绿素a和b,β-胡萝卜素。 5、储藏物质为淀粉,淀粉颗粒都在色素体内,附
着于专门的蛋白质体上,也就是蛋白核。 6、遇碘呈暗紫色或墨色。
藻类分类基本知识
A
1
▪ 一. 藻类的特征。 ▪ 二. 藻类的形态、构造和繁殖。 ▪ 三. 藻类与人类的关系。 ▪ 四. 藻类检测计数。
A
2
一. 藻类的特征
▪ 植物体一般没有真正根、茎、叶的分化。 ▪ 可以给藻类下一个简单的定义:藻类是一
群具有叶绿素,自营养生活,植物体没有 真正的根茎叶分化,生殖器官是单细胞的, 并且用单细胞的孢子或合子进行生殖的低 等植物。
▪ 产生毒素的多为蓝藻,像鱼腥藻、项圈藻、 席片藻等,它们能产生一种生物碱,微囊 藻毒素是最复杂的一种毒素,具强烈的肝 毒性的毒素。家禽饮用含大量蓝藻的水而 中毒死亡的报道时有出现。
▪ 大量的隐藻死后产生毒素,鱼吃后大量死 亡。
▪ 可以说,所有藻类在生前死后或多或少都 会产生一定毒素。
A
36
4.对水处理产生的影响
A
37
A
38
A
39
A
40
A
41
A
42
A
43
四. 藻类检测及计数
▪ 怎样得到藻类的计量数据,就要对水质的 一个现存量的生物检测,也就是在某一时 间地点、对水体中单位体积或单位面积所 存在的生物数量或重量做现存量的研究, 现存量可用每升(或毫升)水中有多少个 个体或细胞,或者用每升(或立方米)水 中有多少毫升(或克)湿重、干重、叶绿 素或其他指标来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