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 学习任务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年》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创作背景,深入理解《童年》这部作品的主
题和思想内涵。
2、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及其在作品中的作用。
3、学习作品中细腻的描写手法,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4、感受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怀。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
(1)理解作品的主题,如苦难中的成长、人性的光辉与黑暗等。
(2)掌握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如阿廖沙的勇敢、外祖母的善良等。
2、难点
(1)分析作品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
(2)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等手法所表达的深刻情感。
三、学习方法
1、阅读法
认真阅读《童年》原著,做好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感悟和疑问。
2、讨论法
与同学或老师交流阅读心得,共同探讨作品中的问题。
3、分析法
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环境等进行分析,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四、学习过程
1、预习阶段
(1)查阅作者高尔基的生平资料,了解他的创作风格和时代背景。
(2)初步阅读《童年》,了解故事梗概,标注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课堂学习
(1)老师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主题,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深层
含义。
(2)分组讨论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每组推选代表进行发言。
(3)分析作品中的精彩段落,学习作者的描写手法,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
(4)观看与《童年》相关的影视作品,加深对作品的印象。
3、课后巩固
(1)完成一篇关于《童年》的读后感,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2)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物,为其撰写一篇人物小传。
(3)模仿《童年》的写作风格,写一篇自己童年的回忆短文。
五、学习资源
1、《童年》原著
2、关于高尔基和《童年》的研究资料
3、相关的影视作品
4、网络资源
六、学习评价
1、自我评价
根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阅读的认真程度、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作业的完成质量等,对自己进行评价。
2、同学评价
与同学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听取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和建议。
3、教师评价
老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给出相
应的分数和评语。
七、拓展延伸
1、阅读高尔基的其他作品,如《在人间》《我的大学》,比较它
们与《童年》的异同。
2、研究其他以童年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如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分析不同作品中童年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3、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童年文化,探讨童年在不同文化背景下
的差异和共性。
在《童年》这部作品中,我们看到了阿廖沙在充满苦难与黑暗的环
境中顽强成长。
他的外祖母是他生命中的一道光,总是给予他温暖和
关爱。
外祖母的形象是那样的慈祥、善良,她用自己的爱为阿廖沙撑
起了一片小小的温暖天地。
尽管生活艰辛,但外祖母总是乐观面对,
她的坚韧和善良深深地影响着阿廖沙。
而外祖父的形象则复杂得多。
他有时严厉甚至粗暴,但在某些时刻
也能展现出一丝温情。
这种矛盾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和社会环境
对人的影响。
阿廖沙的两个舅舅自私自利,为了争夺家产不择手段,
他们的行为让家庭充满了纷争和矛盾。
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也十分出色。
比如,对家庭居住环境的描写,展
现出了贫困和简陋;对社会环境的描写,则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
不公。
这些描写不仅为故事的发展营造了氛围,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阿廖沙所面临的困境。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来展现阿廖沙的内心世界的。
比如,当他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内心挣扎,以及在感受到温暖和爱时的喜悦和感动。
这些心理描写让阿廖沙的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也让我们更容易产生共鸣。
通过学习《童年》,我们要学会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同时也要从阿廖沙的经历中汲取力量,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我们要像阿廖沙一样,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不断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希望同学们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能够真正走进《童年》的世界,感受其中的喜怒哀乐,获得成长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