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宁波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宁波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2010 年就业形势预测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
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
很严峻。

那么,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总数超过700万。

预计2010 年就业市场整体形势稳中有降,即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

2009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加强就业工作成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任务。

2008 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极大影响。

据统计,根据国家公布的数字显示,2009年全国累计超过680万历届毕业生需要就业。

另外由于部分行业企业用人需求量减少,与毕业生的签约率也下滑。

2009 年上半年,各部门果断推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有关政策措施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的改革力度,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进一步带动了就业。

上半年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69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高校毕业生签约率达68%,而且不会出现两届毕业生叠加就业的情况。

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专业,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更为重要。

从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今后几年我国将大力发展6大技术领域: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

6大技术可形成9大高科技产业:生物工程、生物医药、光电子信息、智能机械、软件、超导体、太阳能、空间产业和海洋产业。

按照国家人事部的有关统计预测,我国今后几年内急需人才主要有以下8大类:以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环境保护技术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国际贸易人才;律师人才,因此以上的各类人才在 2010年以至今后的一段时期将会是社会需求的热点。

2010年宁波就业形势
在2009年第三、第四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已经回暖,不过2010年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与往年大学生千军万马挤向大城市的现象不同,近来大学生就业出现了一股“回流”潮,中小城市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

从以往看来,宁波大学毕业生去向基本集中在宁波、杭州、温州这三个城市。

2010年宁波生源毕业生总人数达17565人,占接收总人数的50%。

高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各类院校都要合理定位,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应正确分析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不要被热门的假象所迷惑,导致就业定位发生偏差;在“热门”专业的就业竞争中,个性与特色十分重要,因此要在择业准备中突出个性和针对性;“热门”专业学生要准备跨专业就业,一般而言,当下的“热门”专业主要是工作环境不错,但竞争也很激烈的专业,一些热门专业学生不愿意放弃“热门”,这也导致了他们的就业难。

2009年以来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很多行业特别是对吸纳就业贡献大的中小企业,经济效益不佳;而2010 年,在全国产能过剩的背景下,资金成本提
高,水价、电价等生产成本提高将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也必然会影响到就业需求。

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天津市建设国际大都市、发展高端产业所需要的高端研发、商务、金融人才以及技能工人明显缺乏,部分企业、社区“有岗无人”与大学生就业困难并存。

在当前自主创业环境不甚完善的情况下,劳动报酬缺乏吸引力,工作环境、工作方式以及创业配套政策等未达适龄劳动力期望水平,很多人选择自愿失业,这既增加了未来就业压力,也造成了劳动力资源的闲置或浪费。

就业政策建议
(一)继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
当前,世界经济正缓慢复苏,我国经济企稳向好,天津经济步入持续发展的上升通道,种种迹象表明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世界已步入后金融危机时代。

在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亮点将是在稳定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优化产业结构。

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逐步形成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产业群。

促进第二产业升级以提升其就业吸纳能力,鼓励第三产业中新兴行业以及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继续挖掘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空间,促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

加快形成多中心的产业布局,实现居住人口与就业人口的良性发展。

(二)加强政策创新,引导大学生多元化就业
完善鼓励大学生创业政策,促进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

进一步加大创业专家指导队伍与创业项目资源库建设,加强大学生创业培训力度,设立大学生创业资助标准,对大学生创业实行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实现大学生就业渠道多元化。

(三)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主导作用通过扩大中小企业的市场准入范围,增强对中小企业生产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通过创业板市场拓宽融资渠道,扩大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规模等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对中小企业扩大就业岗位、新招用大学毕业生及农村劳动力等给予资金奖励,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主导作用。

(四)加快人力资源市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城乡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一是加快人力资源市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人员的合理流动。

强化公共服务促进就业与缓解失业的作用,建立服务大学生、失业人员和农民工三大重点群体的就业长效机制,提高就业服务能力;二是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快推进城乡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

主要包括加强基层服务力量,提高基层人员素质,创新服务手段等,以满足城乡劳动力日益增长的就业需求。

总结,大学生在就业的同时要学会合理适时的使用《劳动合同法》,在就业前仔细全面的了解劳动合同的订立与相关内容。

包括合同的期限,有无法律效力等。

这些都需要我们自己去学习。

即使再好的工作也需要我们的努力与争取,不能把这一切留给聘请我们的企业,这很可能会使我们失去一次好的工作机会。

不管市场前景好坏,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学生,我们还是需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找寻工作,相信总有属于自己的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