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必修二1.3《纯碱的生产》智能优化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国著名的化工专家侯德榜在20世纪20年代所创立的“侯氏制碱法”誉满全球。
“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是指下列的()
A.NaOH B.K2CO3
C.Na2CO3D.NaHCO3
答案:C
2.与氨碱法比较,下列关于联合制碱法优点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提高了原料的原子利用率
B.降低了生产成本
C.减少了环境污染
D.减轻了对设备的腐蚀
解析:选D。
联合制碱法把氯化氨和纯碱两种产品联合生产,提高了食盐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污染。
3.氨碱法发明人索尔维的国家是()
A.法国B.德国
C.英国D.比利时
答案:D
4.(2011年武汉市第一中学检测)下列属于侯氏制碱法的优点的是()
A.氨和二氧化碳由合成氨厂提供
B.母液可回收制氯化铵
C.氯化钠的利用率达96%
D.以上全是
解析:选D。
侯氏制碱法的优点有原料易得,NaCl的利用率高,而且产生的NH4Cl可以作肥料。
5.工业上常用氨碱法制碳酸钠,但却不能用氨碱法制碳酸钾,这是因为在溶液中()
A.KHCO3溶解度较大
B.KHCO3溶解度较小
C.K2CO3溶解度较大
D.K2CO3溶解度较小
解析:选A。
由于KHCO3的溶解度较大,所以不用氨碱法制K2CO3。
6.要除去硫酸钠里混有的少量碳酸钠,应加入的物质是()
A.氯化钡溶液B.稀硫酸
C.石灰水D.氢氧化钠
解析:选B。
加入BaCl2会使SO2-4沉淀,使Na2SO4质量减少;加入Ca(OH)2会生成CaSO4沉淀;加入NaOH 与二者不反应;加入适量的稀H2SO4可以除去Na2CO3。
7.(2010年杭州模拟)关于NaHCO3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A.和酸反应放出等量的CO2所消耗的酸比Na2CO3少
B.相同温度下溶解度比Na2CO3要大
C.热稳定性比Na2CO3小
D.NaHCO3只能和酸作用不能和碱作用
解析:选AC。
A项中生成等量的CO2时,消耗的酸Na2CO3多,A正确;B项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的,B错误;C中NaHCO3热稳定性小,C正确;D项NaHCO3和酸、碱都能反应,D错误。
8.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见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 ℃,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
B.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运,所以Cl2不与铁反应
D.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选B。
A项Na2CO3比NaHCO3的溶解度大;C项因果关系不对;D项制取Na2CO3的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9.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和俗名一致的是(双选)()
A.氯化钠(NaCl,食盐)
B.氢氧化钠(NaOH,纯碱)
C.碳酸钠(Na2CO3,苏打、烧碱)
D.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解析:选AD。
B项,纯碱是Na2CO3的俗名;NaOH俗名为烧碱、火碱、苛性钠;C项中烧碱是NaOH。
10.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A.NaHCO3B.NaOH
C.Na2O D.BaCO3
解析:选A。
B、C中溶于水或与水反应生成强碱,有腐蚀作用;D项产生的Ba2+有毒。
11.(2011年太原五中月考)下列实验中,没有白色沉淀或晶体析出的是(双选)()
A.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
B.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
C.氯化钙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D.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
解析:选CD。
A项加入NaOH固体溶解时放热,而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有晶体析出;B 项通入足量的CO2后生成NaHCO3,其溶解度小于Na2CO3的;C项中CaCl2与CO2不反应;D项中二者也不反应。
12.纯碱和小苏打是厨房中两种常见的用品,它们都是白色固体,下列区分这两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别用炒锅加热两种样品,全部分解挥发,没有残留物的是小苏打
B.用洁净铁丝蘸取两种样品在煤气火焰上灼烧,使火焰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的是小苏打
C.用两只小玻璃杯,分别加入少量的两种样品,再加入等量的食醋,产生气泡快的是小苏打
D.先将两样品配成溶液,分别加入石灰水,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小苏打
解析:选C。
A项中加热后二者均有残留物;B项二者中均含有钠元素,故均有颜色变化;D项加入石灰水后二者均有白色沉淀。
13.(2011年开封高二质检)把9.3克小苏打和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配制成100毫升溶液,测得其中钠离子的浓度为0.6 mol/L,若将等质量的混合物加热到恒重,则加热后残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
A.2.12 g B.3.18 g
C.4.22 g D.5.28 g
解析:选B。
由题意知: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为:n(Na+)=0.6 mol·L-1×0.1 L=0.06 mol,
加热后的产物为Na2CO3,故其质量为:
0.06 mol
2×106 g/mol=3.18 g。
14.(1)在常温下,向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会有晶体析出,此晶体是NaHCO3。
析出该晶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饱和的食盐水中先通入足量的氨,再通入足量的CO2,会有NaHCO3晶体析出,若在饱和的食盐水中先通入足量的CO2,再通入氨气,往往没有晶体析出,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小
(2)CO2的溶解度小,溶液中的HCO-3的浓度小
15.(2011年郑州高二测试)“套管实验”是将一支较小的试管装入另一试管中,经组装来完成原来需要两支或更多试管进行的实验。
因其有许多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开发并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下面这个实验为“套管实验”,实验装置如图,小试管中部有沾上无水硫酸铜粉末的脱脂棉。
请观察实验装置,分析实验原理,并回答下列问题:
(1)整个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的现象为:
①烧杯A中________;②小试管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烧杯B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时,在操作上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烧杯A中导气管中有气泡冒出;②小试管中脱脂棉变成蓝色,试管内壁有水珠产生;③烧杯B 中导气管中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先将导气管从A 、B 烧杯中取出,再停止加热,以防倒吸。
答案:(1)①有气泡冒出 ②脱脂棉变蓝,试管内壁有水珠产生 ③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先将导气管从A 、B 的烧杯中取出,再停止加热
(3)CuSO 4+5H 2O===CuSO 4·5H 2O 、
2NaHCO 3=====△
Na 2CO 3+CO 2↑+H 2O ↑、
CO 2+Ca(OH)2===CaCO 3↓+H 2O
16.某学生拟用NaOH 溶液吸收CO 2气体,制备Na 2CO 3溶液,为了防止通入的CO 2气体过量生成NaHCO 3,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
①用25 mL NaOH 溶液吸收过量的CO 2气体,至CO 2气体不再溶解;
②小心煮沸溶液1~2分钟;
③在②得到的溶液中加入25 mL 相同的NaOH 溶液,使溶液充分混合。
按他的设计,第①步实验装置如下图: (1)他能否制得较纯净的Na 2CO 3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 使用的试剂是石灰石和稀盐酸,可否用纯碱代替石灰石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 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实验步骤②③的顺序对调,即先混合,再煮沸,更合理,你认为对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能 实验①生成NaHCO 3,其中溶解的CO 2气体煮沸时除去,在实验③NaHCO 3恰好被NaOH 中和完全,转化生成Na 2CO 3
(2)不能 实验中使用的CO 2气体发生器,只适用于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Na 2CO 3是粉末状固体,反应过于剧烈
(3)NaHCO 3饱和溶液 除去CO 2中的HCl 气体
(4)不合理,若不先驱除溶液中溶解的CO 2气体,实验③加入NaOH 将有一部分消耗于与CO 2气体的反应,使NaHCO 3不能完全转化为Na 2CO 3
17.(2010年高考上海卷)工业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完成下列填空:
(1)粗盐水加入沉淀剂A 、B 除杂质(沉淀剂A 来源于石灰窑厂),写出A 、B 的化学式。
A__________,B__________。
(2)实验室提纯粗盐的实验操作依次为:
取样、________、沉淀、________、________、冷却结晶、________、烘干。
(3)工业生产纯碱工艺流程中,碳酸化时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碳酸化时没有析出碳酸钠晶体。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酸化后过滤,滤液D 最主要的成分是________(填写化学式)。
检验这一成分的阴离子的具体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氯碱法流程中氨是循环使用的,为此,滤液D 加入石灰水产生氨。
加石灰水后所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滤液D 加石灰水前先要加热,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产品纯碱中含有碳酸氢钠。
如果用加热分解的方法测定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粗盐中含Ca 2+、Mg 2+,加入石灰乳或CaO 可除去Mg 2+,再加入Na 2CO 3除去Ca 2+,因此A 为Ca(OH)2或CaO ,B 为Na 2CO 3。
(3)碳酸化即向氨的饱和NaCl 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可析出NaHCO 3晶体。
反应中由于Na 2CO 3的溶解度大于NaHCO 3的溶解度,因此不会析出Na 2CO 3晶体。
(4)过滤除去NaHCO 3,滤液D 的主要成分为NH 4Cl ,要检验Cl -应选用AgNO 3溶液和稀硝酸。
(5)NH 4Cl 溶液与石灰水的反应为:NH +4+OH -===NH 3↑+H 2O 。
(6)样品质量m 1加热后剩余固体质量为m 2,则设样品中NaHCO 3质量为m 。
2NaHCO 3――→△
Na 2CO 3+H 2O ↑+CO 2↑ Δm
168 106 62
m m 1-m 2
则m =8431
(m 1-m 2) w NaHCO 3=8431(m 1
-m 2)m 1=84(m 1-m 2)31m 1。
答案:(1)Ca(OH)2或CaO Na 2CO 3 (2)溶解 过滤 蒸发 过滤 (3)有晶体析出(或出现浑浊) 碳酸钠溶解度比碳酸氢钠大 (4)NH 4Cl 取样,加硝酸酸化,加硝酸银,有白色沉淀,该阴离子是氯离子
(5)NH +4+OH -===NH 3↑+H 2O 防止加石灰水时产生碳酸钙沉淀 (6)w NaHCO 3=84(m 1-m 2)31m 1
18.今有Na 2CO 3、NaHCO 3、NaCl 组成的混合物100 g ,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为止。
剩余残渣为84.5 g ,将残渣溶于水,滴入足量的AgNO 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加足量的稀硝酸后大部分沉淀消失,剩余沉淀为12.26 g ,试计算混合物中Na 2CO 3、NaHCO 3和NaCl 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解析:设NaHCO 3的质量为x ,NaCl 的质量为y 2NaHCO 3=====△ Na 2CO 3+CO 2↑+H 2O Δm 固 168 62
x 100 g -84.5 g
列比例式168x =62100 g -84.5 g
解之,x =42 g NaCl +AgNO 3===AgCl ↓+NaNO 3
58.5 143.5
y 12.26 g
58.5y =143.512.26 g
解之,y =5 g m (Na 2CO 3)=100 g -42 g -5 g =53 g
由于混合物的总质量为100 g ,故混合物中Na 2CO 3、NaHCO 3和NaCl 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3%、42%、5%。
答案:53% 4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