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泻下剂)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中医综合方剂学(泻下剂)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
1.关于大承气汤的用法,错误的是
A.大黄宜酒炙、先下
B.芒硝溶服
C.厚朴先下
D.枳实先下
正确答案:A
解析:大承气汤用法:水煎,先煎厚朴、枳实,后下大黄(因大黄生用、后下则泻下之力峻,久煎则泻下之力缓),芒硝溶服。

知识模块:泻下药
2.小承气汤比大承气汤少了哪味药
A.大黄
B.芒硝
C.枳实
D.厚朴
正确答案:B
解析: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

功用:峻下热结。

小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

功用:轻下热结。

主治:阳明腑实轻证。

知识模块:泻下药
3.大陷胸汤中甘遂的用法是
A.后下
B.先煮
C.溶服
D.研末冲服
正确答案:D
解析:大陷胸汤用法:先煎大黄,溶芒硝,冲甘遂末服。

知识模块:泻下药
4.腹痛便秘,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者,宜选用以下何方
A.痛泻要方
B.芍药汤
C.温脾汤
D.乌梅丸
正确答案:C
解析: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迟,乃一派寒象,此证乃为寒积便秘,其实质是脾阳之不足,脾阳不足,阴寒内盛,寒积中阻,则腹痛便秘、脐下绞结,绕脐不止。

故此证为阳虚寒积证,当攻下冷积,温补脾阳,方选:温脾汤(大黄、芒硝、附子、干姜、人参、当归、甘草)。

痛泻要方一脾虚肝旺之痛泻一补脾柔肝,祛湿止泻;芍药汤一湿热痢疾一清热燥湿,调气和血;乌梅丸一脏寒蛔厥证一温脏安蛔。

知识模块:泻下药
5.从心下至少腹硬满疼痛,手不可近。

伴见短气烦躁,大便秘结,舌上燥而渴,日晡小有潮热,舌红,苔黄腻或兼水滑,脉沉迟有力者,最适宜选用以下哪个方作为主方
A.炙甘草汤
B.大承气汤
C.调胃承气汤
D.大陷胸汤
正确答案:D
解析:“烦躁,大便秘结,舌上燥而渴,舌红,苔黄”乃为“热证”表现;“从心下至少腹硬满疼痛,手不可近,苔水滑,脉沉迟有力”乃为有形之邪水饮结于胸——水热互结之结胸证——泻热逐水——大陷胸汤。

知识模块:泻下药
6.黄龙汤中“开肺气”的药物是
A.大黄
B.枳实
C.厚朴
D.桔梗
正确答案:D
解析:黄龙汤中,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即大承气汤)——攻下热结,荡涤肠胃实热积滞,急下以存正气。

肺与大肠相表里,欲通胃肠,必先开宣肺气,故配桔梗开肺气以利大肠,以助通腑之大黄,上宣下通,以降为主。

知识模块:泻下药
7.大黄附子汤中。

使用“大黄”的配伍法是
A.相制为用
B.相须为用
C.去性取用
D.升降相因
正确答案:C
解析:大黄附子汤主治寒积里实证,其中大黄性味虽属苦寒,但配伍附子、细辛之辛散大热之品,则寒性被制而泻下之功犹存,为去性取用之法。

三味协力,
而成温散寒凝、苦辛通降之剂,合成温下之功。

知识模块:泻下药
8.十枣汤中甘遂、芫花、大戟的用量比例是
A.1:1:1
B.2:1:1
C.1:2:1
D.3:2:1
正确答案:A
解析:十枣汤用法:甘遂、芫花和大戟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

赢入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后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知识模块:泻下药
9.脾阳不足,冷积内阻之便秘,或久痢赤白者,宜用
A.大黄附子汤
B.温脾汤
C.麻子仁丸
D.济川煎
正确答案:B
解析:温脾汤—一阳虚寒积证——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大黄附子汤——寒积里实证;麻子仁丸——胃肠燥热,脾津不足证;济川煎——肾阳虚弱,精津不足证。

知识模块:泻下药
10.增液承气汤中的药物不包含
A.厚朴
B.枳实
C.人参
D.玄参
正确答案:D
解析:增液承气汤的组成:玄参、麦冬、生地、大黄、芒硝。

知识模块:泻下药
11.以下不属于温脾汤的药物是
A.大黄
B.附子
C.当归
D.生姜
正确答案:D
解析:温脾汤组成:附子、大黄、芒硝、当归、干姜、人参、甘草。

知识模块:泻下药
12.大黄牡丹汤的功用是
A.泻热逐水
B.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C.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D.通里攻下,行气活血
正确答案:B
解析:泻热逐水——大陷胸汤;温里散寒,通便止痛——大黄附子汤;通里攻下,行气活血——复方大承气汤:泻热破瘀,散结消肿——大黄牡丹汤厚朴、炒莱菔子、枳壳、桃仁、赤芍、大黄后下、芒硝冲服,主治: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

知识模块:泻下药
13.大黄牡丹汤中,冬瓜仁是
A.君药
B.臣药
C.佐药
D.使药
正确答案:C
解析:大黄牡丹汤(大黄、牡丹、桃仁、冬瓜仁、芒硝)——泻热破瘀,散结消肿——主治: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

其中冬瓜仁甘寒滑利,清肠利湿,引湿热从小便而去,并能排脓消痈,为治内痈要药,是为佐药。

而芒硝咸寒,泻热导滞,软坚散结,助大黄荡涤实热,使之速下;桃仁活血破瘀,合丹皮散瘀消肿,共为臣药。

知识模块:泻下药
14.以下泻下剂中,属于攻补兼施的是
A.济川煎
B.温脾汤
C.黄龙汤
D.麻子仁丸
正确答案:D
解析:济川煎(肾阳虚弱,精津不足证)和麻子仁丸(脾约便秘证)属“润下”;温脾汤(阳虚寒积证)属“温下”。

知识模块:泻下药
15.“+枣汤”出自
A.《景岳全书》
B.《伤寒论》
C.《金匮要略》
D.《备急千金要方》
正确答案:B
解析:十枣汤——《伤寒论》;《景岳全书》——济川煎;《金匮要略》——
大黄附子汤;《备急千金要方》——温脾汤。

知识模块:泻下药A.大承气汤
B.调胃承气汤
C.大黄牡丹汤
D.温脾汤
16.泻热破瘀,散结消肿的方剂是
A.
B.
C.
D.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泻下药
17.攻下冷积,温补脾阳的方剂是
A.
B.
C.
D.
正确答案:D
解析:大黄牡丹汤(大黄、牡丹、桃仁、冬瓜仁、芒硝)——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主治: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

温脾汤(温脾附子大黄硝,当归干姜人参草,攻下寒积温脾阳,阳虚寒积腹痛疗——大黄、当归、干姜、附子、人参、芒硝、甘草)——主治:阳虚寒积证——功用: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知识模块:泻下药
A.热因热用
B.寒因寒用
C.通因通用
D.塞因塞用
18.大承气汤治“热结旁流”,体现的是
A.
B.
C.
D.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泻下药
19.大承气汤治“热厥”,体现的是
A.
B.
C.
D.
正确答案:B
解析:热结旁流,“旁流”为现象,燥屎坚结才是本质,故用大承气汤峻下,使热结得去,“旁流”可止,乃属“通因通用”之法。

热厥,乃以四肢厥冷为假象,里实热结是本质,所谓“热深者,厥亦深”,四肢虽厥寒,但必见大便秘结、腹痛拒按、口干舌燥、脉滑实等实热证候,故用寒下(大承气汤),使热结得下,气机宣畅,阳气敷布外达,而厥逆可回。

这种用寒下之法治厥冷之证,亦称为“寒因寒用”。

知识模块:泻下药
A.散寒止痛
B.助阳解表
C.回阳救逆
D.制约寒性
20.大黄附子汤中,配伍附子与细辛的用意是
A.
B.
C.
D.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泻下药
21.麻黄细辛附子汤中,配伍附子与细辛的用意是
A.
B.
C.
D.
正确答案:B
解析:附子与细辛相配是仲景方中治疗寒邪伏于阴分的常用组合,如大黄附子汤是与苦寒泻下之大黄同用,重在制约大黄寒性,以温下寒积,意在温阳通便,一药之异,即变助阳解表为温下之法;麻黄细辛附子汤中是与麻黄同用,意在助阳解表。

知识模块:泻下药
A.控涎丹
B.大陷胸汤
C.舟车丸
D.十枣汤
22.泻热逐水的方剂是
A.
B.
C.
D.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泻下药
23.行气逐水的方剂是
A.
B.
C.
D.
正确答案:C
解析:舟车丸——行气逐水;十枣汤——攻遂水饮;大陷胸汤——泻热逐水;控涎丹一一甘遂、紫大戟、白芥子一一祛痰逐饮。

知识模块:泻下药
24.大陷胸汤的药物组成是
A.大黄
B.芒硝
C.甘遂
D.炙甘草
正确答案:A,B,C
解析: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为末共成方,专治水热结胸证,泻热逐水效非常——大黄、芒硝、甘遂。

知识模块:泻下药
25.以下方剂中含有芒硝的是
A.大承气汤
B.小承气汤
C.调胃承气汤
D.大黄牡丹汤
正确答案:A,C,D
解析:大承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小承胃汤——大黄、枳实、厚朴;调胃承气汤——大黄、芒硝、炙甘草;大黄牡丹汤——大黄、丹皮、桃仁、冬瓜仁、芒硝。

知识模块:泻下药
26.十枣汤中“大枣”的作用是
A.益气护胃
B.君药
C.缓和诸药毒性
D.培土制水
正确答案:A,C,D
解析:十枣汤以甘遂为君,芫花、大戟为臣,三药各有专攻,合而用之,则经隧脏腑胸胁积水皆能攻逐,且逐水之力愈著。

然三药峻猛有毒,易伤正气,故以大枣十枚为佐,煎汤送服,寓意有三:缓和诸药毒性;益气护胃,减少药后反应;培土制水,邪正兼顾。

知识模块:泻下药
27.大黄附子汤的药物组成是
A.大黄
B.附子
C.细辛
D.炙甘草
正确答案:A,B,C
解析:金匮大黄附子汤,细辛散寒止痛良,温下治法代表方,寒积里实服之康——大黄、附子、细辛。

知识模块:泻下药
28.新加黄龙汤中的三参是
A.人参
B.丹参
C.玄参
D.海参
正确答案:A,C,D
解析:新加黄龙汤——滋阴益气,泻结泄热,其中人参同当归和甘草一起补气益血;玄参、海参同生地、麦冬一起滋阴增液。

知识模块:泻下药
29.增液承气汤和新加黄龙汤共同含有的药物是
A.人参
B.生地
C.大黄
D.甘草
正确答案:B,C
解析:新加黄龙汤——组成:生地、生甘草、人参、生大黄、芒硝、玄参、麦冬、当归、海参、姜汁。

增液承气汤的组成:玄参、麦冬、生地、大黄、芒硝。

二者共同含有:玄参、麦冬、生地、大黄、芒硝。

知识模块:泻下药
30.下列各项中,属于麻子仁丸组成药物的是
A.枳实
B.厚朴
C.大黄
D.蜜
正确答案:A,B,C,D
解析:麻子仁丸——麻子仁、大黄、杏仁、芍药、枳实、厚朴、蜜。

知识模块:泻下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