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硅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硅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附答案
一、硅及其化合物
1.A、B、C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其中①②③均为有单质参与的反应。
(1)若A是常见的金属,①③中均有同一种黄绿色气体参与反应,B溶液遇KSCN显血红色,且②为化合反应,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检验上述C溶液中的阳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B是太阳能电池用的光伏材料,①②③为工业制备B的反应。
C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_,属于置换反应____________,(填序号)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Fe+2Fe3+=3Fe2+取少量溶液于试管,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氯水,溶
液变成血红色,则证明含Fe2+ SiCl4①③ 2C+SiO2Si+2CO↑
【解析】
【分析】
(1)由转化关系可知A为变价金属,则A应为Fe,B为氯化铁,C为氯化亚铁,②为Fe与氯化铁的反应;
(3)B是太阳能电池用的光伏材料,可知B为Si,①为C与二氧化硅的反应,①②③为工业制备B的反应,则C为SiCl4,③中SiCl4与氢气反应,提纯Si,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1)A是常见的金属,①③中均有同一种气态非金属单质参与反应,且②为化合反应,则该非金属气体为Cl2,B为氯化铁,则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
(2)由分析知C为氯化亚铁,检验Fe2+的操作方法是取少量溶液于试管,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氯水,溶液变成血红色,则证明含Fe2+;
(3)B是太阳能电池用的光伏材料,可知B为Si,①为C与二氧化硅的反应,①②③为工业制备B的反应,则C为SiCl4,其中②为Si和Cl2化合生成SiCl4,③中SiCl4与氢气反应,提纯Si,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 Si+2CO↑,其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①③。
2.有三种透明、不溶于水的坚硬固体。
A固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得到一种无色无味气体,此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标准状况下测得此气体的密度是氧气密度的1.375倍。
B固体能溶于热的苛性钠溶液,再往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时,析出白色沉淀,此沉淀是一种比H2CO3还弱的酸,干燥后为不溶于水的白色粉末。
B与石灰石、纯碱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后,能得到C,C在高温时软化,无固定熔点。
根据以上事实,判断A、B、C 各为何物: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答案】金刚石石英普通玻璃 C+O2CO2,CO2+Ca(OH)2=CaCO3↓+H2O; SiO2+2NaOH=Na2SiO3+H2O;
Na2SiO3+2HCl+H2O=H4SiO4↓+2NaCl; H4SiO4=H2SiO3+H2O;
CaCO3+SiO2CaSiO3+CO2↑; SiO2+Na2CO3Na2SiO3+CO2↑
【解析】
【详解】
A物质燃烧后产生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1.375=44。
结合它无色无味且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可推断此气体为CO2,又因为A为透明不溶于水的坚硬固体,故可判断A为金刚石。
方程式为: C+O2CO2。
B物质能与苛性钠反应,且所得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一种比H2CO3还弱的酸,且这种酸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故可判断B为石英。
相关方程式为: SiO2+2NaOH=Na2SiO3+H2O; Na2SiO3+2HCl+H2O=H4SiO4↓+2NaCl; H4SiO4=H2SiO3+H2O。
C物质由石灰石、纯碱、B物质(石英)混合加热而制得,结合高温时软化且无固定熔点,判断C物质为普通玻璃。
相关方程式为:SiO2+CaCO3CaSiO3+CO2↑;SiO2+Na2CO3Na2SiO3+CO2↑。
【点睛】
本题考查有关SiO2、Na2SiO3、H2SiO3以及玻璃等物质的性质以及推理判断能力。
其突破口是C高温时软化,无固定熔点,这是玻璃的特性,由此推知B可能为SiO2是解题的关键。
3.在如图所示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中,A是一种固体单质,E是一种白色不溶于水的物质。
据此填空。
(1)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2)B与a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3)A与a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答案】Si SiO2 Na2SiO3 H2O H2SiO3 H2 SiO2+2OH-=SiO32-+H2O Si+2OH-+
H2O=SiO32-+2H2↑
【解析】
【分析】
C中加入过量HCl产生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推知E可能是硅酸,A可能是Si,代入题目验证,a溶液是强碱(如NaOH)溶液或HF溶液,而Si和SiO2与NaOH溶液反应均生成Na2SiO3.Na2SiO3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NaCl和H2SiO3白色沉淀:H2SiO3SiO2+H2O,与题意相符.Si和SiO2与HF溶液反应均生成SiF4,SiF4与盐酸不反应.因此A是Si,B是
SiO2,C是Na2SiO3(或K2SiO3),D是H2O,E是H2SiO3,F是H2,a是NaOH(或KOH),据此回答问题。
【详解】
(1)由以上分析可知A是Si,B是SiO2,C是Na2SiO3,D是H2O,E是H2SiO3,F是H2;答案:Si;SiO2;Na2SiO3;H2O;H2SiO3;H2;
(2)B和a溶液反应是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SiO32-+H2O;
答案:SiO2+2OH-=SiO32-+H2O
(3)A和a溶液反应是硅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2OH-+H2O=SiO32+2H2↑;
答案:Si+2OH-+H2O=SiO32+2H2↑
4.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Z、W 均可形成酸性氧化物。
X的一种氢化物分子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型,YW是氯碱工业的主要原料,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请回答以下问题:
(1)表示氯碱工业生产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的另一种氢化物X2H4可作为火箭推进器燃料,其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
(3)Y的氧化物中,有一种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该氧化物的电子式为 ___________。
(4)Z的氧化物属于晶体,工业制备Z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W单质是毒性很大的窒息性气体。
工业上用X气态氢化物的浓溶液检验W单质是否泄露,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2NaCl+2H2O2NaOH+H2↑+Cl2↑
2C+SiO22CO↑+Si 8NH3+3Cl2=6NH4Cl+N2
【解析】
【分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W 均可形成酸性氧化物。
X的一种氢化物分子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型,该氢化物为氨气,在X为N元素;YW是氯碱工业的主要原料,该物质为NaCl,则Y为Na、W为Cl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原子序数大于Na,则Z为Si元素,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X为N元素,Y为Na,Z为Si,W为Cl元素。
(1)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Cl+2H2O2NaOH+H2↑+Cl2↑;
(2)X2H4为N2H4,其结构简式为NH2-NH2,每个氮原子形成三个化学键,N2H4的结构式为
;
(3)Na的氧化物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为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
为;
(4)Z 为Si 元素,其氧化物为SiO 2,二氧化硅属于原子晶体;工业上用碳与二氧化硅在高温下反应制取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SiO 22CO↑+Si ;
(5)W 单质为氯气,氯气是毒性很大的窒息性气体,X 气态氢化物为氨气,氯气与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氮气,结合电子守恒、质量守恒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NH 3+3Cl 2=6NH 4Cl+N 2。
【点睛】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的知识,推断元素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元素周期律内容及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原则,物质的化学性质及物理性质,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学以致用的能力。
5.为探究某固体X(仅含两种短周期元素)的组成和性质。
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已知:气体A 为氢化物,固体B 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固体E 为耐高温材料。
请回答:
(1)固体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写出反应C→D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3)已知NH 3与气体A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后可得到一种耐高温材料(仅含两种元素,摩尔质量
为140 g·
mol -1)和H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答案】Mg 2Si Mg 2+ + 2OH - = Mg(OH)2↓ 3SiH 4+4NH 3= Si 3N 4+12H 2↑
【解析】
【分析】
固体B 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则为二氧化硅,硅元素的质量为
2812.028162
g ⨯+⨯=5.6g ,根据逆分析法可知,A 中含硅元素,又为氢化物,则推出A 为SiH 4;固体E 为耐高温材料,根据逆推法结合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可知,该耐高温材料不是氧化铝,而应为氧化镁,镁元素的质量为2416.02416
g ⨯+=9.6g ,白色沉淀为氢氧化镁,溶液C 为硫酸镁溶液,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固体X 含镁与硅元素,且原子个数比为
9.624g :5.628
g =2:1,应为Mg 2Si ,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
(1)依据上述分析可知,固体X 为Mg 2Si ,
故答案为Mg 2Si ;
(2)C→D 是硫酸镁与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的过程,其离子方程式为: Mg 2+ + 2OH - == Mg(OH)2↓,
故答案为Mg 2+ + 2OH - == Mg(OH)2↓;
(3)NH 3与SiH 4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后可得到的一种耐高温材料中含N 与Si ,仅含两种元
素,摩尔质量为140 g·
mol -1,则该化合物为Si 3N 4和H 2,其化学方程式为:3SiH 4+4NH 3== Si 3N 4+12H 2↑,
故答案为3SiH 4+4NH 3== Si 3N 4+12H 2↑。
【点睛】
需要注意的是,该题中的过量的氢氧化钠条件,若溶液C 为铝离子,则不会得到白色沉淀,而会转化为偏铝酸钠,学生要熟练掌握反应物的用量对产物的影响效果。
6.请回答:
已知:甲+X→乙+Y
(1)若甲、乙、X 均是化合物,Y 是单质,则Y 可能是___。
(填化学式,下同) (2)若酸性X >Y ,且甲过量,Y 是白色浑浊,则Y 是__________,乙是__________。
(3)若甲、乙是金属单质,X 为固体,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4)甲、乙是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乙通常状况下是深红棕色液体。
X 、Y 是化合物。
X 溶液呈淡绿色,Y 的溶液能使KSCN 溶液变红。
①将Y 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可得红褐色液体丙,证明丙的操作、现象及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单质甲、乙和Y 溶液中的阳离子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
(用化学式表示) ③当X 与甲1:1充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O 2(S 、N 2等) H 2SiO 3 NaCl 23232Al+Fe O Al O +2Fe −−−→高温 一束光照射M
液体,在M 中与光束垂直方向能看到一条光亮通路,证明M 是胶体 Cl 2>Br 2>Fe 3+ 2Fe 2++2Br -+2Cl 2=2Fe 3++Br 2+4Cl -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常见化学物质的化学性质。
【详解】
(1)根据题意得: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单质,则已学反应有:
2Na 2O 2+2H 2O=4NaOH+O 2↑,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H 2S+SO 2=H 2O+S↓,
3224NH +6NO 6H O+5N Δ催化剂
等,则Y 可能是O 2、S 、N 2;
(2)酸性X >Y ,则该反应是强酸制弱酸的反应,弱酸中只有H 2SiO 3是白色沉淀,所以Y 是H 2SiO 3,X 可以是HCl ,甲可以是Na 2SiO 3,则乙是NaCl ;
(3)该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金属+固体化合物=金属+化合物,则已学反应中有:
23232Al+Fe O Al O +2Fe −−−→高温;
(4)单质乙通常状况下是深红棕色液体,则乙为Br 2;X 溶液呈浅绿色,则X 溶液含Fe 2+;Y 溶液能使KSCN 溶液变红,则Y 溶液含有Fe 3+;
①将含Fe 3+的饱和溶液中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可得液体丙Fe(OH)3胶体,胶体具有丁达尔
小莹,可用一束光照射丙液体,在该液体中与光束垂直方向能看到一条光亮通路,证明丙是胶体;
②由于甲+X→乙+Y,乙为Br2,甲含有Fe2+,乙含有Fe3+,则甲为FeBr2,X为Cl2,Y为FeCl3,则氧化性强弱为Cl2>Br2>Fe3+;
③X与甲1:1充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2++2Br-+2Cl2=2Fe3++Br2+4Cl-
7.A、B、C、D、E、F 六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副产物未标出),其中反应①是置换反应。
(1)若 A、D、F 都是非金属单质,且 A、D 所含元素在周期表中同一列,A、F 所含元素在周期表中同一横行,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 A 是常见的金属单质,D、F 是气态单质,反应①在水溶液中进行,则反应②(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 B、C、F 都是气态单质,且 B 有毒,③和④两个反应中都有水生成,反应②需要放电才能发生,A、D 相遇有白烟生成,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4)若 A、D为单质,且 A 原子核内所含质子数是 D 的 2 倍,B 是参与大气循环的一种物质,③和④两个反应中都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答案】SiO2+2C Si+2CO↑ 2Fe2++Cl2=2Fe3++2Cl-
4NH3+5O24NO+6H2O C+4HNO3CO2↑+4NO2↑+4H2O
【解析】
【分析】
【详解】
(1)若A、D、F都是非金属单质,反应①是置换反应,A、D同主族,根据框图可知,A 与F生成E,C与F也能生成E,因此只能是SiO2与C反应,则A是C、B是SiO2、C是
CO、D是Si,E是CO2、F是O2。
反应①的方程式为SiO2+2C 高温
Si+2CO↑。
(2)若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反应①是置换反应,D、F是气态单质,根据框图可知,A 与F生成E,C与F也能生成E,因此A只能为Fe,D为H2,F为Cl2,B为HCl,C为FeCl2,E为FeCl3。
反应②的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3)若 B、C、F 都是气态单质,且 B 有毒,③和④两个反应中都有水生成,反应②需要放
电才能发生,A 、D 相遇有白烟生成,所以A 是氨气,B 是氯气,C 是氮气,D 是氯化氢,F 是氧气,E 是NO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4NH 3+5O 2 催化剂 4NO +6H 2O 。
(4)若A 、D 为短周期元素单质,且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数A 是D 的2倍,所含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D 是A 的2倍,B 是参与大气循环的一种物质,反应①是置换反应,根据框图可知,A 为Mg ,D 为C ,B 为CO 2,C 为MgO ,又知③和④两个反应中都有红棕色气体生成,F 为HNO 3。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C +4HNO 3
CO 2↑+4NO 2↑+4H 2O 。
【点晴】
解框图题的方法的最关键的是寻找“突破口”,“突破口”就是抓“特”字,例如特殊颜色、特殊状态、特殊气味、特殊反应、特殊现象、特殊制法、特殊用途等。
8.材料科学是近年来与化学有关的科学研究热点。
某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K 由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它是一种超硬物质,具有耐磨、耐腐蚀、抗冷热冲击、抗氧化的特征。
它是以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为原料来生产的。
下图虚线框内的其它转化是为探究C 的组成而设。
G 、F 、H 均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图中C 、H 、K 均为含A 元素。
其余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K 可能所属的晶体类型__________,K 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
(2)写出化学式:化合物C____________________;化合物F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化合物K 与化合物C 类似,也能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请写出K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原子晶体 共价键 SiCl 4 H 2SiO 3(或H 4SiO 4) 3Si (NH 2)4=Si 3N 4+8NH 3 SiO 2+2OH -==SiO 32-+H 2O 或 SiO 2+4OH -==SiO 44-+2H 2O Si 3N 4+9H 2O=3H 2SiO 3+4NH 3 或
Si 3N 4+12H 2O=3H 4SiO 4+4NH 3
【解析】
【分析】
根据图中各物质转化关系,F 受热得H ,H 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I ,I 与过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F ,说明F 为弱酸且能受热分解,结合化合物D 中A 可形成四个价键知:A 元素为四价元素,C 、H 、K 均为含A 元素,K 由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具有耐磨、耐腐蚀、抗冷
热冲击、抗氧化的特征,根据D的部分组成可知K应为Si3N4,可以确定A为Si,H为
SiO2,I为Na2SiO3,则F为H2SiO3,由虚线框中上一支推中可知,E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G,则可知E中有Cl-,G为AgCl,故C为SiCl4,B为Cl2;由
SiCl4+3H2═4HCl+H2SiO3,生成E:HCl,G、F、H均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详解】
由分析可知:A为Si,B为Cl2,C为SiCl4,D为Si(NH2)4,E为HCl,F为H2SiO3,G为AgCl,H为SiO2,I为Na2SiO3,K为Si3N4。
(1)K为Si3N4,它是一种超硬物质,具有耐磨、耐腐蚀、抗冷热冲击、抗氧化的特征,K 可能所属的晶体类型原子晶体,K中含有Si-N的化学键类型为共价键。
(2)化学式:化合物C为SiCl4;化合物F为H2SiO3 (或H4SiO4) 。
(3)Si(NH2)4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Si3N4和NH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3Si(NH2)4= Si3N4+8NH3。
(4)SiO2是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硅酸盐和水,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SiO2+2OH-
=SiO32-+H2O 或 SiO2+4OH-=SiO44-+2H2O。
(5)化合物Si3N4与化合物SiCl4类似,也能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则反应方程式为:Si3N4+9H2O=3H2SiO3↓+4NH3↑或 Si3N4+12H2O=3H4SiO4↓+4NH3↑。
9.下图中的A~H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八种物质,所有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其中B、F、H都含有同一种元素;B、D、E为单质,其他为化合物,常温常压下C为无色液体,D、E为气体;H的晶体熔点高、硬度大、闪烁着晶莹的光泽。
A~H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A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
(2)A、B的混合物加C后,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F溶液中逐渐滴入盐酸直至过量,若看到的现象是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写出符合现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之对应的D、E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时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答案】H2O 2Na2O2+2H2O=4NaOH+O2↑
Si+2NaOH+H2O=Na2SiO3+2H2↑(或2Al+2NaOH+2H2O=2NaAlO2+3H2↑) AlO2-
+H++H2O=Al(OH)3↓、Al(OH)3+3H+=Al3++3H2O 3:2
【解析】
【分析】
常温常压下C为无色液体,且D、E两种气体经点燃得到C,则C为H2O,D、E为H2和O2。
根据H的性质,可以推出H为SiO2(石英)或Al2O3(刚玉)。
B、H含有同一物质,且B为单质,则B为Si或Al。
和H2O放出O2的物质是Na2O2,则A为Na2O2。
Na2O2和H2O反应后,生成NaOH可以和别的物质反应生成H2等。
从A、B和A、H的反应可以判断,D为H2,E为O2。
当 H为Al2O3时,B为Al,F、G为NaOH、NaAlO2;当H为SiO2时,B为Si,F、G为Na2SiO3、NaOH。
【详解】
(1)经分析,C为H2O,A为Na2O2,其电子式为:;
(2)当B为Si时,该反应为2Na2O2+2H2O=4NaOH+O2↑、Si+2NaOH+H2O=Na2SiO3+2H2↑;当B为Al时,该反应为2Na2O2+2H2O=4NaOH+O2↑、2Al+2NaOH+2H2O=2NaAlO2+3H2↑;(3)向F中滴加过量盐酸,先是有白色沉淀生成,然后沉淀消失,则F为NaAlO2,离子方程式为AlO2-+H++H2O=Al(OH)3↓、Al(OH)3+3H+=Al3++3H2O;B为Al,D为H2,E为O2,若
D、E恰好完全反应,设n(O2)=1mol,则n(H2)=2mol,则n(Na2O2)=2mol,n(Al)=4
3
mol,则
n(Na2O2):n(Al)=3:2。
10.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基本用语,请按要求书写:
(1)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向石灰石滴加盐酸________________;
②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__________。
(2)写出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所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2-
232
CO+2OH=CO+H O________________;
②2+2+
Fe+Cu=Fe+Cu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稀硝酸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
【答案】CaCO3+2H+=CO2↑+H2O+Ca2+23
SiO +2H+=H2SiO3↓ 2NaOH+CO2=Na2CO3+H2O Fe+ CuSO4=Cu+FeSO4 3Cu+8HNO3=3Cu(NO3)2+2NO↑+4H2O
【解析】
【分析】
(1)①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二氧化碳、水;
②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生成硅酸沉淀和氯化钠;
(2)①-2-
232
CO+2OH=CO+H O可表示为CO2溶于可溶性强碱生成可溶性碳酸盐和水;
②2+2+
Fe+Cu=Fe+Cu可表示Fe溶于可溶性铜盐;
(3)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
【详解】
(1)①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二氧化碳、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aCO3+2H+=CO2↑+H2O+Ca2+;
②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生成硅酸沉淀和氯化钠,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SiO +2H+=H2SiO3↓;
3
CO+2OH=CO+H O可表示少量CO2和NaOH溶液的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2)①-2-
232
2NaOH+CO2=Na2CO3+H2O;
Fe+Cu=Fe+Cu可表示Fe与CuSO4溶液的反应,反应方程式为Fe+
②2+2+
CuSO4=Cu+FeSO4;
(3) 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
+2NO↑+4H2O。
【点睛】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一般为:①“写”: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拆”:可溶性的电解质用离子符号表示,其它难溶的物质、气体、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③“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④“查”:检查式子两边的各种原子的个数及电荷数是否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