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内蒙古民族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内蒙古民族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五大民族自治区之一,在这里,汉族和蒙古族
是两大主要民族群体。
内蒙古的人口构成及民族关系因素较为复杂,汉
族与蒙古族之间的交流、沟通及相互影响,既具有历史深度,同时也存
在许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从和谐社会的视角来探究和谐民族关系的建
设和促进。
本研究选取的内蒙古作为样本,旨在以和谐社会理念为指导,研究内蒙古汉、蒙民族关系的现状、主要矛盾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
策建议。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旨在从和谐社会视角出发,研究内蒙古民族关系,探讨汉、
蒙民族之间的现状、关键问题,以及如何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加强交流,
深化合作,共建美好的内蒙古民族关系。
具体研究目的如下:
1.分析内蒙古汉、蒙民族关系的现状
通过对内蒙古汉、蒙民族之间的历史、文化、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
深入研究,了解汉、蒙民族关系的现状,找出其存在的矛盾和争议,以
及影响内蒙古民族关系的主要因素。
2.揭示内蒙古汉、蒙民族之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内蒙古汉、蒙民族之间的主要问题
和矛盾,并探究问题的根源和背后原因。
3.探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内蒙古民族关系
根据和谐社会的理念和实践,探讨如何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加强汉、
蒙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内蒙古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
三、研究方案
1.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统计学分析等多种方法,深入了解内蒙古汉、蒙民族之间的历史、文化、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现状,发现问题的根源和原因,同时还将结合和谐社会理论和实践,探索和谐社会下的内蒙古民族关系建设。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内蒙古汉、蒙民族关系的历史和现状分析。
(2)内蒙古民族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的深入分析,如社会经济差距、文化认同和语言沟通困难等。
(3)和谐社会建设对内蒙古民族关系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2.研究时间安排
本研究计划用时为12个月,具体安排为:
前3个月:文献资料搜集和整理,初步了解内蒙古汉、蒙民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第4-6个月:实地调研,收集相关的定量和定性数据。
第7-9个月:深入分析内蒙古汉、蒙民族关系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找出存在的根本原因和历史背景。
第10-11个月:探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内蒙古民族关系,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第12个月:完成论文撰写及总结。
四、预期成果
通过本研究,我们可获得以下预期成果:
1.较为全面和准确地了解内蒙古汉、蒙民族的概况和现状。
2.揭示和分析目前内蒙古汉、蒙民族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以及其深层次原因。
3.提出和谐社会建设中促进内蒙古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可操作性建
议和对策。
4.为促进内蒙古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学术研究成果。
五、可行性分析
本研究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来源的开放性
内蒙古区政府和相关院校的公开数据、文献和调查问卷等资源丰沛,可以方便地获得必要的数据信息和问卷调查。
2.实际调查的操作便捷性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具有不同层次的社会组织以及广泛的人脉
资源,实地走访和调查不会引起过大的时间和劳力成本问题。
3.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如文献资料搜集、调查问卷、实地走访等,
可以提高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因此,本研究的可行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