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20180810326

合集下载

【小初高学习]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1.1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小初高学习]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1.1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1.1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学习目标: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2.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重点难点:认识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使用方法:通过研读教材及阅读学案,完成相应的习题,从而掌握长度时间的测量,刻度尺的使用.学习过程:一. 预习讲解知识点1:国际单位制和长度的单位(1)单位: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2)国际单位制:196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做国际单位制,简称SI。

(3)长度的国际单位:米(m)。

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换算关系为:1km=103m,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长度单位间的换算,不仅仅是数值参与换算,其单位也同时参与换算。

要正确理解“单位换算”就是”等量代换”,即把“就单位”用“等量的新单位”替换下来。

例1:下面的单位换算过程有误,请你指出来,并写出正确的换算过程。

50km=50km×1000m=5×104m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的换算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2:长度的测量(1)长度测量工具①常用工具:刻度尺,包括各种直尺卷尺米尺,通常在日常生活生产中使用。

②精密测量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通常在机械加工进行的精密测量时使用。

(2)使用刻度尺测量之前要做到“三看”①看刻度尺的零刻线,如磨损应从其他刻度量起。

②看刻度尺的量程(测量范围),原则上测长度要求一次测量,如果量程小于实际长度,势必要移动刻度尺测量若干次,这样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③看刻度尺的分度值,它决定了测量的精确程度。

(3)要正确使用刻度尺,应该做到:选对,放对,看对,读对,记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学案:1.1长度和时间测量(无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学案:1.1长度和时间测量(无答案)

长度和时间测量【课前回顾】1.物理课本的一张纸厚度约为80 = m2.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前要先观察刻度尺的、、;在选择好合适的刻度尺之后,刻度尺要,刻度线被测物体,让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读数时,视线刻度线,一般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

记录测量结果必须有和。

3、小明测得身高1.63m,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其中准确值为估计值为。

4、减小误差的常用方法【学习目标】了解一些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自主学习】1、累积法我们用的毫米刻度尺只能精确到毫米,而一张纸的厚度是微米数量级的。

这时我们应该采取的办法,像这样把若干微小量累积在一起,使它成为一个较大的量,再去进行测量,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每一个微量的值的方法叫累积法。

思考:你能测出心跳一次所用时间吗?2、棉线法:测短曲线的长度,将细线与被测短曲线重合,再把细线展直,用刻度尺测其长度例2、用刻度尺测量地图上某两地铁路的距离。

测量:找一段柔软的棉线,使棉线与地图上两地间路线完全重合,把棉线拉直,然后测出这段棉线的长度,再结合比例尺就可以算出大致距离了。

3、滚轮法:表达式为s= ,汽车里程表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思考:你能测出操场跑道的周长吗?)4、组合法:测单独刻度尺不能直接测量的长度(如硬币、球的直径、锥体的高等)用直角三角板和直尺配合使用。

【当堂反馈】1.将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在笔杆上密绕30圈,如右图所示,线圈长度是______,金属丝直径是______.2.一本书有400页,量得厚度是1.5厘米,请你帮忙算一下,这本书每张纸厚度是毫米。

3.测量1枚硬币厚度,为了减小误差,下列方法中能减小估读误差最佳的是()A.用刻度仔细地测量硬币厚度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测量10枚硬币叠加起来总厚度,再除以10,求出1枚厚度。

D.刻度尺分别测量10枚硬币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4.测量一钢管外径,下图的几种方法正确的是哪一个?()5.下面叙述的几种测量圆柱体周长的方法中,不能用的是()A.把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B.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颜色处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C.用细丝线在圆柱体上绕上一圈,量出丝线的长度即可D.用一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量出绕过圆柱体橡皮筋的长度即圆柱体的周长6.某同学预测量一根长L的细铜丝的直径,实验步骤如下:a.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线圈总长度L2;c.用铜丝的长度L1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d.将细铜丝紧密排列在铅笔杆上;e.数出排绕在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n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错误的步骤是,还缺少的步骤是f。

2018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18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目标】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3.体验通过日常经验、物品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的方法。

4.认识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1.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2.停表的使用及读数。

3.减小误差的方法。

【教学步骤】【自主学习案】判断长短和大小,人的感觉是否总是可靠的?应该怎么解决这类问题呢?【课堂导学案】一、讲授新课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米(m )其他单位:km 、dm 、cm 、mm 、μm 、nm单位换算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正确使用刻度尺:选、观、放、看、读、记特殊测量方法:平移法、转换法等(1)量程是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2)使用任何一种测量工具时,都要首先了解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3)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如果损坏,可以选择从其他的整数刻度线开始测量。

使用前:①根据测量需要选择合适的刻度尺;②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使用时:①尺要沿着所测的直线;②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③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④记数时,要带上单位。

可简称为“选、观、放、看、读、记”。

2.时间的测量时间的测量⎩⎪⎨⎪⎧时间的单位⎩⎪⎨⎪⎧国际单位制:秒(s)其他单位:min 、h单位换算测量工具:停表、电子手表、石英表等_学生活动:①分组练习停表的使用和读数;②练习测量单摆摆动周期的时间,讨论单摆的周期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想想议议:古代人和现代人是如何测量时间的?比一比,看谁说出的测量时间的方法最多。

(视频展示各种测量时间的方法,学生了解)3.误差误差⎩⎪⎪⎨⎪⎪⎧概念: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产生原因:与测量的人、工具、环境有关误差与错误: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以避免,只能减小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二、课堂小结【拓展练习】1.三次测得书桌的长度为 1.08 m 、1.10 m 和 1.05 m ,书桌的测量值应取(B ) A .1.077m B .1.08 mC .1.1 mD .1.10 m2.以下哪个物体的长度接近 8 mm( C )A .物理课本的长度B .乒乓球的直径C .木铅笔的直径D .图画纸的厚度3.有关误差的正确说法是( C )A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B .使用精密仪器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C .误差可尽量减小,不能够绝对避免D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1.1长度和时间测量导入:1.看图,感受哪一个中心圆大一些?2.线段AB和线段CD哪个常一些?3.结论:我们感觉。

学习目标:1.掌握常用长度单位及其转换方法;学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掌握常用时间单位及其转换方法。

3.明白误差与错误区别。

【模块一长度测量】1. 测量是最根本测量,最根本测量工具是 ,更准确测量使用。

2.长度国际单位: .3. 进率:常用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符号:【跟踪练习】1.在以下数据后面填上适当单位:①;②一支铅笔长度是18 ;③;④;2.单位换算:1μm= mm 18km= m130nm= m 10dm= mm 2×102cm= μm 78mm= m3.以下几个关于单位换算式子,正确是( )A.m= m×100 cm= 740cm;B.m×100=740cm;C.m×100 cm=740 cm; D.m=m×100=740 cm.温馨提示:①熟记各单位之间进率关系;②单位换算格式必须标准。

单位换算一种常用方法是等量代入法,要注意在单位换算中,每一步必须保证等号两边相等。

每一步有且仅有一个单位。

【模块一长度测量】1.测量长度最根本工具: ,2.精细测量:尺;千分尺, 器3.如果测量我们学校教学楼东西宽度我们应该选用什么测量工具呢4.如果测量螺母直径我们应该选用什么测量工具呢5.如果测量小钢球直径我们应该选用什么测量工具呢测量中根本概念:刻度尺叫量程.刻度尺越长,量程越大,一次测量长度越长.:刻度尺上 .它决定着测量准确程度,分度值越小,结果越观察刻度尺3.取出你刻度尺,仔细观察一下:①它量程是;②它分度值是 ;③它零刻度线在哪里?4.刻度尺使用方法:①会放⑴使刻度尺紧靠被测物体;⑵尺位置,不能倾斜;⑶刻度尺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②会看:视线要与尺面 .③会读:测量值要估读到 ;④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和。

分度值;物体长度 .分度值;物体长度 .:准确值(由决定) +估计值(有且仅有位)和。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导学案(无答案)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导学案(无答案)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导学案(无答案)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习目标: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2、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刻度尺正确测量长度。

3、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正确测量时间。

4、知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知道测量有误差,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重点难点:使用正确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导学过程:一、自主预习: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千米、米、、、、、纳米符号:、、、、、、2、单位的换算:1km=103m 1m= dm= cm= mm 1mm= µm 1µm= nm 1m= nm 1cm= m 1nm= m560mm= m 165cm= m 1250km= m3、长度的测量A、使用前,;B、读数时视线;C、记录结果时要写出和。

D、对刻度尺的使用,测量值需。

4、测量工具:钢直尺、钢卷尺、皮卷尺、直尺、折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较精确)练一练 1、某同学测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结果为:15.84cm根据记录判定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准确值是,估计值是2、请你写出下列数据的单位(1)哥哥的身高174 ;(2)一角的硬币的厚度2 ;(3)课桌的高度8 ;(4)学生中指的长度703、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cm。

4、测一测A. 物理课本的长、宽、厚度;B. 手指甲的宽约cmC. 食指和中指间的距离D.你的课桌高、长、宽7、小华同学对于身边物理量的大小进行了估测,下列估测中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玻璃杯的质量约为5kgB.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0.5 cmC.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4sD.成年人正常步行5min通过的路程约为360m8、.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进行估测。

以下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A.学生课桌的高度大约在 1.2m~1.5m之间B.l个苹果的质量大约在0.5kg~1.0kg之间C.汽车运行的平均速度大约在100km/h~150km/h之间D.成人步行的速度大约在1.1m/s~1.3m/s之间9、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A.人眨眼一次B.人心脏跳动一次C.人正常呼吸一次D.人打一个呵欠10、用用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3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A. 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B. 减小由于刻度不精确而造成的误差C. 减小由于读数时视线不垂直于尺面而产生的误差D. 减小由于估读时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二、填空题1、如下图所示,该刻尺的最小刻度是,木块的长度厘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学案: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无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学案: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无答案)

图1 课 题:§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够进行长度和时间的单位换算.2、会使用适当的工具进行简单的长度和时间测量。

3、知道测量误差存在的客观性以及误差与错误之间的区别。

【学习重点】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学习难点】1、长度测量的读数 2、误差和错误的区别导 学 过 程一、新知导学自学指导一:长度的单位及换算(用3分钟时间阅读课本10页—11页第一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符号是2、长度的其他单位有 (km )、 (dm )、 (cm)、 (mm)、 (μm)、 (nm)等。

3、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1千米= 米, 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微米= 纳米;(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写出换算过程):50cm = m 80μm = mm4、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1)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 m(2)课桌的高度大约是 m5、大兴安岭中考试题会估测物理量,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以下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居民楼每层的高度约为1.5mB 、初中物理教材的长度大约为26cmC 、中学生正常走路时一步距离大约是1.5mD 、学生书桌高约为80cm自学指导二:长度的测量方法(阅读课本11页到13页,回答以下问题)1、常用的测量工具有 、 、 等。

如果精确测量,可选 、 精确度比较高的测量工具。

2、拿出你手中的直尺,观察零刻线、量程、分度值,并写出直尺的量程 ,分度值 。

3、实验: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先独立阅读教材12页,明确实验目的、方法,再小组合作实验探究,总结归纳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规则。

)(1)一认:做到“三观察”,即观察刻度尺的 是否磨损,观察 和 。

(2)二放:刻度尺的位置要 ,不能 ,使尺与被测长度 。

刻度尺较厚的,刻线 应 被测物体;尺的 跟被测长度的起始端 。

(3)三看: 读数时,视线要 对刻度尺,与尺面 ,不能 。

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长度和时间的丈量第一部分学习要求: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术(1)会采纳合适的工具丈量时间和长度,知道丈量的结果由数值和单位构成;(2)直到丈量有偏差,偏差和错误有差异,知道多次丈量求均匀值可以减小偏差;(3)能经过平常经验或物件大概估测长度;(4)能依据平常经验或自然现象大概估测时间。

2.过程与方法( 1)领会和感悟我们在进行丈量时,一定有一致的丈量标准、合适的丈量工具和正确的丈量方法;( 2)研究长度和时间的丈量标准在历史发展中的演变,获取对国际单位的初步认识。

3.感情、态度、价值观(1)鼓舞学生踊跃参加研究活动;(2)亲近联系实质,浸透物理教课应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学习要点 :1.时间和长度的丈量;2.估量时间和长度。

学习难点:1.偏差和错误的差异。

2.时间和长度单位的选择学法指导: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并着手实践,从中发现问题并追求答案第二部分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导学(教师要指导学生预习内容,配置相应练习题,含基础、能力、合适提升三个1、看书中插图,你的视觉和感觉靠谱吗?用什么工具可以对长度和时间进行丈量?2、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_______,常用的其余单位及换算:1km=_____m 1dm=______m 1cm=______m 1mm=_______m1μ m=_______m 1nm=_________m3、时间的国际基本单位是:_______常用的其余单位及换算:1h=_______min 1min=_____s1h=__________s4 请同学们利用身旁的刻度尺感知一下1cm, 1mm, 20cm,1m 有多长、5、自学中存在的问题:二、课堂学习商议( 1、组间交流商议预习导学中悬而未解的问题,有教师预设的问题也有经过预习交流发现的问题。

2、教师点拨,学生交流商议)1、小组内学习商议:组内答疑帮扶2、汇总各组疑问,集体学习商议3、教师点拨答疑。

4、问题预设:你知道常有的长度和时间的丈量工具都有哪些?实验室常用_________丈量长度,常用________丈量时间,使用刻度尺需注意哪些?(用前要观察刻度尺什么,丈量时尺如何放,读数时视野等)请你试着分别丈量一下物理课本的宽度和长度,并小组内谈论各自的丈量结果,再小组间交流5针对学生在丈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谈论,认识偏差和错误并知道减小偏差的方法6师生共同归纳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三、当堂训练牢固( 1、检测课前预习及课堂学习商议的详尽状况,配合适检测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 1 节长度和时间的丈量学习目标: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2、能依据平时经验或物件大略估测长度,会采用适合的刻度尺正确丈量长度。

3、能依据常有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会采用适合的工具正确丈量时间。

4、知道长度和时间的丈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构成,知道丈量有偏差,取多次丈量的均匀值能够减小偏差。

要点难点:使用正确的工具丈量长度和时间导学过程:一、自主预习:长度的丈量:1、长度的单位:千米、米、、、、、纳米符号:、、、、、、32、单位的换算: 1km=10m 1m= dm= cm= mm 1mm=μm 1μm= nm 1m=nm 1cm=m 1nm=m560mm=m 165cm=m 1250km=m3、长度的丈量A、使用前,;B、读数时视野;C、记录结果时要写出和。

D、对刻度尺的使用,丈量值需。

4、丈量工具:钢直尺、钢卷尺、皮卷尺、直尺、折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较精准)练一练1、某同学测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结果为:15.84cm 依据记录判断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正确值是,预计值是2、请你写出以下数据的单位(1)哥哥的身高174;(2)一角的硬币的厚度2;(3)课桌的高度 8 ;(4)学生中指的长度 70 3、图中,读数时视野正确的选项是 ( 选填“ A”或“B”) ,物体的长度为cm。

4、测一测A. 物理课本的长、宽、厚度;B.手指甲的宽约cmC. 食指和中指间的距离D.你的课桌高、长、宽二、集思广益○1、使用刻度尺时,能否必定要从刻度为0 的地点量起?○2、使劲拉皮尺来丈量长度,这样丈量结果正确吗?结果?从冰箱里取出来的皮尺量呢?○3、各样尺的厚薄同样吗?它们的刻度在哪一侧?如何测才更准?○4 丈量工具的选择:测操场、课桌、粉笔长、乒乓球的直径、一枚硬币的厚度等。

方法:一看,丈量前依据实质需要选择丈量工具,并察看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能否磨损。

二放,尺要与被测长度重合或平行,且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搁置三读,读数时视野要与尺面垂直,并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四记,记录结果时要写出数值和单位。

推荐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推荐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导学案【学习目标】1、会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2、知道测量由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

3、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学习重点】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误差和错误的差别。

【学习难点】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阅读课文35页了解国际单位制。

2、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3、认识长度单位的符号及单位间进率。

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 m= dm= cm= mm= nm4、测量时间的工具有:5、认识时间单位的符号:小时(h)、分(min)、秒(s)二、课堂导学阅读教材10至12页,完成下面1、长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决定的,测量结果是由和组成。

(2)写出下列长度单位对应的符号米()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2km=m=cm=μm 357.8cm=m=nm0.35cm=m=km 82mm=μm=nm=m6×105 nm= m= cm2、练习刻度尺,归纳怎样正确使用刻度尺3、误差是怎么回事?如何才能减小误差?误差和错误有何区别?4、时间的单位有哪些?这些单位的换算关系如何?【课堂练习】1、补上适当的单位:某同学的身高158 ,物理课本长度25.81,我们大拇指甲宽11.22、2小时12分= s 6分02秒= s3、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 )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0刻度线量起B.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度线C.读数时,根据所测长度末端靠近的刻度线来读取数据D.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4、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A.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C.实验中误差不可能避免,但是可以尽量减小D.采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避免误差5、分度值:物体长度:分度值:物体长度:【课后练习】1、现有卷尺(分度值1cm)和游标卡尺(分度值0.1mm)根据需要选择测量下述物体所用的工具:测量跳远长度需用测量铜丝的直径需用2、下列各刻度尺中不能使用的刻度尺是( )A.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B.0刻度线已经磨损的刻度尺C.量程只有10cm的刻度尺D.刻度不均匀的刻度尺3、某同学测量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结果分别是5.51cm,5.51cm,5.43cm,5.55cm,则这个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A.5.51cmB.5.52cmC.5.525cmD.5.53cm【学习反馈与小结】通过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请将你的收获和反思记下来。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导学案(无答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导学案(无答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一课时长度的测量【学习目标】1. 知道长度的国际单位、常用单位,会用字母表示它们.2. 能熟炼进行单位间的换算.3. 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刻度尺正确测量长度并准确读数. 【自主学习任务】任务一:长度(一)单位1. 用刻度尺测量10页的图,并比较AB、CD的长短及中心两圆大小结论 .2.(1) 填空:a.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符号______.b.长度的常用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m=______dm 1m=_______cm1m= ______mm 1m=_____um 1m=____nm 1km=_____m(2)试一试,你能完成吗?72km=______m 6m=______nm 5×105mm=______m 172cm= ______m 107nm=______ m (学法指导:通过阅读10至12页“长度的单位”,观察自己的刻度尺,讨论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熟记P11换算关系完成任务一)(二)测量1. 测量长度的工具:______、______、______,较精确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总结出“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看:观察刻度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刻度尺________,不要歪斜;让零刻度线(整刻度线)________物体一端;刻度线_____被测物体.读:视线________刻度尺线;估读到________后一位.记:________+________.3.练一练:(1)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A”或“B”),物体长度为 cm,其中准确值是________,估计值是________.(2)完成课本P12 表格.测量对象长度宽度课本作业本(学法指导:通过阅读11至12页“长度的测量”,观察手中的刻度尺,了解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会正确测量长度并准确读数完成任务二)任务二:误差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误差:与之间的差别.误差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减小误差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梳理】【目标检测】1.关于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算式是()A.12cm=12 ×1/100=0.12mB.12cm=12cm× 1/100=0.12mC.12cm=12 ×1/100m=0.12mD.12cm=12cm ×1/100m=0.12m2.给下列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1)床的长度是21.5 ______ (2)手臂的长度为0.630______ (3)某同学身高160______ (4)圆珠笔芯的直径是2.0______ (5)万里长城总长为6371 _____(6)人正常行走两步的距离约为1______.3. 20min= h 2min5s= s 1 h 30 min= h= min4. 用用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3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A. 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B. 减小由于刻度不精确而造成的误差C. 减小由于读数时视线不垂直于尺面而产生的误差D. 减小由于估读时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5. 小明用塑料卷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他不怕麻烦测了五次,五次测量记录结果如下:14.72cm,14.71cm,14.82cm,14.73cm,14.73cm。

八年级物理上册1_1长度和时刻的测量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1_1长度和时刻的测量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1.1 长度和时刻的测量【学习目标】1、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刻和长度,明白测量的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2、明白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的区别,减小误差方式;3、能够粗略估测日常生活中物体长度。

【学习进程】一、新课引入请同窗们观看课件上图,凭感觉测一测,你的感觉靠得住吗?若是感觉不靠得住,咱们应该怎么测量呢?二、独立自主学习:看书P10-P14面,然后独立完成以下学习任务1、长度的国际制单位,单位符号,其它长度单位、、、、、。

2、单位换算1km= m 1m= dm 1dm= cm 1cm= mm1mm= μm 1μm= nm3、测量长度的工具有,量程是刻度尺的,分度值概念。

4、时刻的国际制单位,单位符号其它时刻单位。

5、单位换算1h= min 1min= s 1天= s6、误差概念,减小误差的方式、、。

三、合作合作学习:请看讲义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完成实验1、看p12面实验,动手测量并把数据填入表格中2、小组归纳利用刻度尺的方式及注意事项3、小组归纳记录数据的方式及注意事项4、我国以前利用的还有哪些长度单位?你明白英美等国利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哪些?你明白航海、天文学中利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哪些?5、设计以下几个实验,讨论归纳特殊测量方式①设计实验测量铜丝直径②设计实验测量硬币的直径③设计实验测量地图上铁线路长④设计实验测量校园操场一圈的长度6、生活中有哪些可目测的长度能够用来估测物体长度?7、看书本p14面实验,动手测量并把数据填入书上空格中8、观看机械停表的构造归纳利用方式6、机械停表的读数方式7、误差和错误的不同四、展现引导学习1、展现合作合作学习的实验数据及归纳的结论2、请对展现内容进行补充纠错或质疑3、不睬解的问题直接向教师质疑五、评判提升学习(独立完成题目)1、用皮卷尺测量球场的宽度,记录数据是25.36m,那个皮卷尺的分度值是2、1μm=mm 18km= m 130nm= m 10dm= mm60min= s 2h= s 15min= h 100s= min 3、某同窗用刻度尺测量一块木块的长度,记录数据如下①7.30cm ②7.35mm ③7.40mm④7.85mm 其中错误数据有木块的长度4填写适当的单位:(1)物理讲义的长度约为26.20______;(2)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20______;(3)地球的半径约为6370______;(4)一名同窗的身高为17.6______;(5)一根头发的直径约为70______;(6)课桌的高度约0.8______;4、以下关于误差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不同叫误差B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式能够减小误差C 测量工具越周密,测量方式越合理误差越小D 认真认真的做实验能够幸免误差六、课堂小结这节课的收成(课堂笔记或易错点等都可)七、课后作业1、阅读科学世界2、完成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第2、4题八、学习(教学)反思。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案(无答案)(新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案(无答案)(新版)(新版)新人教版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习目标】1.知识技能:认识时间和长度的测量工具及其国际单位.2.过程与方法:观察并动手操作这些测量工具,提高操作能力.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利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激发他们勇于探索科学实践的进取精神.【学法指导】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学习重、难点】(1)重点: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时间和长度的多种途径。

(2)难点:怎样进行时间和长度的准确测量。

【教学用具】投影仪、钢直尺、钢卷尺、皮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秒表等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

2、为了方便国际间的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统一的单位,叫()简称()。

3、阅读课本P10-11“长度的测量”,了解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并探究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小结:(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常用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等(2)测量工具: _______。

测量长度的方法①一般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特殊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二:长度的测量实验:1、刻度尺的使用:“选”、“观”、“放”、“看”、“读”、“记”。

2、用你的刻度尺测一测你的物理课本和作业本长度和宽度,记录在课本12页的表格中,和自主学习的问题 2.③的测量结果对比一下,相同吗?为什么?●教师点拨1.测物体的长度时要注意:一贴二平三读,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零刻度磨损的刻度尺,可任选一整数刻度线为“测量零点”3.长度测量结果要估读一位且只能估读一位,若被测长度的终端恰好对准某一刻度线,应估读“0”知识点三:时间的单位换算及时间的测量阅读教材P14-15,并完成以下题目。

1、你知道哪些测量时间的工具?在实验室,用_____来测量时间。

2、“用停表测量时间”讨论合作探究小组交流、汇报学生讨论后,老师释疑小组讨论并汇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学习目标:
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2、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刻度尺正确测量长度。

3、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正确测量时间。

4、知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知道测量有误差,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重点难点:
使用正确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导学过程:
一、自主预习:
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千米、米、、、、、纳米
符号:、、、、、、
2、单位的换算:1km=103m 1m= dm= cm= mm 1mm= µm
1µm= nm 1m= nm 1cm= m 1nm= m
560mm= m 165cm= m 1250km= m
3、长度的测量
A、使用前,;
B、读数时视线;
C、记录结果时要写出和。

D、对刻度尺的使用,测量值需。

4、测量工具:钢直尺、钢卷尺、皮卷尺、直尺、折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较精确)
练一练 1、某同学测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结果为:15.84cm根据记录判定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准确值是,估计值是
2、请你写出下列数据的单位
(1)哥哥的身高174 ;(2)一角的硬币的厚度2 ;
(3)课桌的高度8 ;(4)学生中指的长度70
3、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 cm。

4、测一测
A. 物理课本的长、宽、厚度;
B. 手指甲的宽约 cm
C. 食指和中指间的距离
D.你的课桌高、长、宽
二、集思广益
○1、使用刻度尺时,是否一定要从刻度为0的位置量起?
○2、用力拉皮尺来测量长度,这样测量结果准确吗?结果?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皮尺量呢?
○3、各种尺的厚薄一样吗?它们的刻度在哪一侧?怎样测才更准?
○4测量工具的选择:测操场、课桌、粉笔长、乒乓球的直径、一枚硬币的厚度等。

方法:一看,测量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测量工具,并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
损。

二放,尺要与被测长度重合或平行,且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放置
三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四记,记录结果时要写出数值和单位。

三、练习巩固
一、选择题
1、 2019年第47届世乒赛,国际乒联做出重大改革:为了增加乒乓球的可观赏性,将乒乓球改为“大球”。

这里所说的“大球”是把乒乓球的直径增加了()
A.2cm B.2mm C.2μm D.2dm
2、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

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
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
C.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
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
3、下列估测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5g
B、某中学生1000米长跑成绩为1 min
C、物理课本长约为26 cm
D、对人体的安全电压应不高于220V
4、图2
()
A. 1 cm、5.50 cm B. 1 cm、8.30 cm
C. 1 mm、8.30 cm D. 1 mm、2.80 cm
5、下列记录结果中,哪一个长度的单位应该是厘米()
A.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 B.教室的宽度约为60
C.小明的身高约为1.68 D.一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70
6、某同学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B.某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kg
C.学生书桌高约200cm D.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m/s
7、小华同学对于身边物理量的大小进行了估测,下列估测中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玻璃杯的质量约为5kg
B.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0.5 cm
C.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4s
D.成年人正常步行5min通过的路程约为360m
8、.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进行估测。

以下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
A.学生课桌的高度大约在1.2m~1.5m之间
B.l个苹果的质量大约在0.5kg~1.0kg之间
C.汽车运行的平均速度大约在100km/h~150km/h之间
D.成人步行的速度大约在1.1m/s~1.3m/s之间
9、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A.人眨眼一次
B.人心脏跳动一次
C.人正常呼吸一次
D.人打一个呵欠
10、用用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3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 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B. 减小由于刻度不精确而造成的误差
C. 减小由于读数时视线不垂直于尺面而产生的误差
D. 减小由于估读时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
二、填空题
1、如下图所示,该刻尺的最小刻度是,木块的长度厘米。

2、.两刻度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

利用A刻度尺测得物体长为_____厘米,利用B刻度尺测得物体长为____厘米,造成结果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前者分度值是___ ,后者分度值是______。

3、 (1)如图所示,1元硬币直径的测量值是___________cm
(2)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如图(1)所示,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___________c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___________mm。

4、小明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
停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s.
5、测量某物体长度时,得到的测量记录分别是15.82cm、15.79 cm、 15.28 cm、
15.81 cm、15.81 cm,这5次测量记录中有一次错了是,此次测量
所有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体的长度应是
6.如下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最佳的是()
7.警方在一案发现场取得的一张罪犯的脚印,经过测量,其长度是25.7cm,刑侦人员估计,此罪
犯的身高大约是180cm,根据数据你猜想一下,刑侦人员是如何来估计罪犯的身高的?
8..有一卷粗细均匀的细铜丝,一把刻度尺,一支铅笔,你如何测量出细铜丝的直径?
9、练习:在地图上找到京广铁路线测量其长度,怎样测?然后根据比例尺算出距离
三、时间的测量
1、测量工具:古代有日晷(guǐ)、沙漏,现代有钟表、秒表等。

2、国际单位:秒(s)其他单位:、、
1h= min= s
15min21s= s 1h18min= min 75min= h
一列火车从北京今天17:45出发,明天8:45到达汉口途中走了 h
3、秒表的使用方法
(1)、一般的秒表(停表)有两根针,长针是秒针,每转一圈是30S;短针是分针,每转一圈是15 min。

(2)、图中所示的最小分度是0.1s,即它的精度是0.1S。

(3)、读数:所测时间超过半分钟时,半分钟的整数部分由分针读出,不足半分钟的部分由秒表读出,总时间为两针之数之和。

(4)、秒表是测量时间间隔的常用仪表,表盘上有一长的秒针和一短的分针,秒针转一周,分针转一格。

秒表的分度值常用的有0.2s和0.1s两种。

秒表上端的按钮是用来选紧发条和控制表针转动的。

使用秒表时,用手握紧秒表,大拇指按在按钮上,按秒表分三步:
第一次按下时,表针开始转动,第二次按下时表针停止转动,第三次按下表针就回到零点。

四、误差
1、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方法
2、减小误差的方法:a. 选用更准确的测量工具 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c.改进试验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