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选词填空方法透析
考公选词填空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考公选词填空的解题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54bd11c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c7.png)
考公选词填空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1. 首先啊,一定要仔细阅读题干!这就像在大海里找到那根定海神针一样重要。
比如这道题:“他的笑容很()”,那你就得好好想想,是“灿烂”“甜美”还是别的什么呢。
2. 然后呢,分析每个选项啊!别着急,就像挑礼物似的,得好好琢磨琢磨。
看这个例子:“她的心情十分()”,“愉快”“高兴”“欢快”,这可得好好琢磨哪个最合适。
3. 注意词语的搭配呀!这就好比钥匙和锁,得配对才行。
像“严肃的()”,总不能填个“笑容”吧。
4. 看语境啊!要融入到那个情境中去,感受一下。
比如说“在安静的图书馆里,人们()地读书”,那肯定不能是“吵闹”地读书吧。
5. 多积累词语呀,脑袋里的词儿多了,选起来不就容易多了嘛。
就像钱包里的钱,多多益善呀!比如你知道“五花八门”啥意思不?
6. 利用排除法呀!把那些明显不合适的先去掉,缩小范围。
就像排除掉坏苹果一样。
像这道题“他走路()”,“慢慢悠悠”“健步如飞”“原地踏步”,那“原地踏步”不就可以先排除喽。
7. 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哟!是褒义、贬义还是中性,要搞清楚呀。
例句:“他是个()的人”,如果填个贬义词,那可就不符合语境啦。
8. 做完再检查检查呀!可别马马虎虎的。
好比出门前再照照镜子,看看有没有问题。
比如再看看刚才选的词放进去通不通顺呀。
我觉得吧,掌握这些考公选词填空的解题方法与技巧,那做题时就会更得心应手啦!。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高频考点:选词填空解题技巧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高频考点:选词填空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32e7db8f524ccbff1218451.png)
【例题】全球页岩气储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在资源日益________、能源需求增长、价格________的大背景下,其作为常规天然气的有益补充,重要性________。
A.匮乏高涨不可小觑
B.匮乏高企不言而喻
C.缺乏高企不言而喻
D.缺乏高涨不可小觑
【中公参考解析】B.第一空入手:匮乏一般和“资源、物资”等具体事物搭配,缺乏一般“精神、安全感”等抽象事物进行搭配,故第一空适用匮乏,排除C、D;价格高企、价格高涨均可搭配,但是价格高企指的是价价位持续停留在较高的位置不落且有继续升高的可能性,即价格高企包含了价格高涨的词义,词义范围更丰富,故高企更合适,排除A;代入验证第三个空,不言而喻指的是道理很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页岩气的重要性很明显,故也无误。正确答案选择B。
语境分析是通过对语言环境的分析判断出正确词语的过程;其中语境分析可以分为言外语境、言伴语境、言内语境。
(1)言外语境
【例题】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人类对自然支配能力的_________,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从实用主义转为浪漫主义,包括动物。
A.增强B.减弱
【中公参考解析】A。此题考察的是言外语境的结合常识背景分析得来,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支配能力越来越强,故答案选A
语境分析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选词填空的重点考察部分,每年必考,并且分值较高,由于选词填空在考试时常容易出错,所以很有必要对常考考点进行梳理。因此,作为考试中一个高频考点,其解题方法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掌握。那么针对这类问题,我们该如何快速解决呢?在此,中公教育专家为广大考生详细讲解一下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希望对大家会有很好的帮助。
以上即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语境分析中言内语境的解题技巧分析,希望通过上述的讲解对大家解决此类问题会有所帮助。同时在后期,中公教育专家也会给大家进行类比
国家公务员联考逻辑填空选择技巧
![国家公务员联考逻辑填空选择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c93c146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a7.png)
在联考的言语理解与表达中,因参与的省份众多,各地言语部分的总题量并不统一,但逻辑填空题的份额大致占言语总题量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基本在10题以上,其重要性不容小觑。
逻辑填空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于文段的分析能力和词语的辨析能力。
很多考生在解题时因为无法区分词语之间的差异导致选错,从而使逻辑填空成为很多考生的噩梦和痛点。
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逻辑填空题的五个解题技巧,可以帮助大家提高做题效率,确定正确答案国家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选择技巧。
一、固定搭配固定搭配是每套题中必考的考点,一般一套题目中考查5至6道题,选项和题干中有我们平时常见常用的固定搭配。
解题方法并非让考生去死记硬背什么词和什么词搭配在一起,而是要考生搞清楚如何到文段中寻找已知的搭配内容,搞清楚搭配的形式都有哪些。
关键在于找准搭配对象,比如常用词、热点词等。
1.搭配一个词:瞻前顾后找准搭配对象和感情色彩。
【例1】(2021北京)有观点认为,在信息流爆炸及碎片化的当下,人物访谈节目已经不再被需要。
但不能忽略的是,访谈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节目由此呈现对人性内里的深层次______。
社会话题也通过讨论引起发酵和反思。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发挥B.独特C.挖掘【答案】C【解析】搭配“人性”,且由横线前后文意可知,横线处应体现对人性内里的深层次探究,C 项“挖掘”指发掘,符合文意,当选。
A 项“发挥”指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无法体现深层次之意,搭配不当,排除;B 项“揭露”指让坏事显露出来,偏消极,与文段感情色彩不符,排除。
【例2】(2019四川)资源稀缺会产生相应的认知机制,改变人们观察事物和做出决策的方式。
长期的资源稀缺会形成稀缺心态,导致与稀缺资源有关的问题自动______更多注意力,形成注意力“聚焦”。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分散B.吸引C.集中D.分配【答案】B【解析】横线处搭配“注意力”,且根据后文“形成注意力‘聚焦’”可知,资源稀缺形成的稀缺心态会让人们自动关注与稀缺资源有关的问题,B项“吸引”指引起别人的注意,符合文意,当选。
公务员考试行测填空题答题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填空题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59fb727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58.png)
公务员考试行测填空题答题技巧
考公务员行测填空题是考察考生对文字的理解和推理能力,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答题技巧:
1. 首先,仔细阅读题目和题干,理解题目的要求和意图。
注意关键词和限定词,如“最可能”、“最适合”等,这些词汇会帮助你确定答案的方向。
2. 根据题目的要求,分析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
填空题往往是有一定逻辑关系的,通过分析选项的逻辑关系可以帮助你排除一些明显不符合逻辑的选项。
3. 利用排除法。
如果你确定某个选项与题目的要求不符,就可以将其排除,从剩下的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答案。
4. 注意选项中的反义词和否定词。
有时候选项中会出现反义词或者否定词,这时要特别注意,不要因为忽略了这些词而选择错误的答案。
5. 使用上下文的线索。
有时候题干中的前后句子、段落之间存在逻辑关系,通过理解上下文的线索可以帮助你确定正确的选项。
6. 利用常识和经验。
对于一些常识性的问题,可以直接利用自己的常识和经验进行判断。
但需要注意,不要被个人的主观意见所影响,要根据客观事实进行答题。
7. 答题时要迅速但准确。
行测填空题时间比较紧迫,所以要尽量迅速地做出选择,但同时要确保答案的准确性,尽量避免漏填或填错。
最重要的是要在平时多进行类似的练习,熟悉题目的出题思路和解题技巧,提高自己的答题速度和准确性。
2019国考行测选词填空,也可以很简单
![2019国考行测选词填空,也可以很简单](https://img.taocdn.com/s3/m/9abcb72ef12d2af90242e666.png)
国家公务员考试在选词填空部分考查20道题目,比重还是十分大的,可是选词填空也是众多考生十分头痛的部分,因为大家都觉得,自己的词汇量积累不够,不知道每一个词语应该怎么用,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其实掌握了合适的方法,选词填空也可以很简单。
首先介绍的第一个方法是语素联想法。
何为语素?就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比如牛,它有自己的读音,也有自己的意义;而蜘蛛的蜘,它有自己的读音,但是没有自己的意义,只有两个字放在一起才算是有意义。
语素联想法就是对词语当中的语素进行联想,从而了解词语的含义以及词语和词句间的区别。
例如,缘木求鱼,如果大家不知道这个词语什么意思,我们就可以先将他拆分,首先是缘,缘有沿着,顺着的意思,木,是木头,缘木,引申为爬树;求鱼就比较好理解了,就是想要得到鱼,连在一起就是爬到没有鱼的树上去找鱼。
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看,这样一个词语的意思我们就知道了。
再比如终止和中止,这两个词语读音是一样的,但是他们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想一下,终可以想到什么?最终,终点,所以终止之后就没有了,而中,大家想到的中间,中心,是一半,所以中止后还有可能继续。
第二个方法是遣词造句法,就是将词语造句,放入我们熟悉的语句中,方便我们来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例如望其项背这个词语,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它是比的上的意思,可是如果我们如何使用呢?造句后发现,我们都说难以望其项背,所以这个词语都是否定用法的。
下面我们拿一道题目来练习下。
【例】知识分子与权力之间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呢?拥抱还是抵制?胡适的选择很特别,他在大方向上不反对国民党政权,但他终身不愿当官,他看重的是知识分子独立发表见解的________。
翻遍《胡适年谱》,不难发现,作为知识分子领袖,他一生与知识分子交往最多,其次是与国民党高层颇多交流,但几乎无从和新兴的企业家阶层交往的记录。
抛开中产阶级而欲求民主、自由,无异于________,这大概是胡适的局限,也是其他自由主义者应该深思问题。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之选词填空技巧.doc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之选词填空技巧.doc](https://img.taocdn.com/s3/m/ab40a6e051e79b89680226aa.png)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之选词填空技巧【字体:大中小】题型综述选词填空主要考查考生对词义的辨析能力和对语句的理解把握能力。
被辨析词的类型主要有:一、实词的辨析(以近义词为主)二、虚词的辨析(以关联词为主)三、成语辨析这种题型一般是先给定一个句子,在某些关键词处留出空格,要求考生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填入句中空格,从而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最连贯、最完整。
题型分类破解一、实词的辨析实词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类。
实词是相对于虚词来说的,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在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对于实词,通常考查考生对词义相近的词的辨析能力,而辨析的对象,归根到底就是词语的语义。
只要我们能区分好词语的语义并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就能轻松提高选词填空这一题型的正确率。
下面就如何掌握近义词的语义提供几种有用的方法。
1、辨词语的特定“方向性”有些词语有特定的“方向性”,如果在选择时忽视这方面的意义,就会出现错误。
【例1】这家酒店刚开业,服务质量肯定不错。
我们今天就光顾它。
【解析】“光顾”,敬辞,表示欢迎客人到来。
多用于商家欢迎顾客,而不是顾客自己到商家去的用语,故“光顾”误用。
类似的词语还有“惠存”、“斧正”、“垂询”、“雅正”、“惠临”、“惠顾”、“惠允”、“光临”等等,这些词语所表示的行动都不是“我”或“我们”发出的,而是“对方”发出的。
2、看词语的适用对象如:“驱除”适用于具体的人或物,“祛除”适用于抽象的事物,比如:迷信或疾病。
【例1】爱护—爱戴—爱惜①周总理正亲切地关注着我,目光中充满了关切,充满了爱护。
②那是标志着学生们对老师衷心爱戴的歌。
③同志们亲手纺的线织的的布做成衣服,穿着格外舒适,也格外爱惜。
例句①中的“爱护”用于对人或物的保护,是上对下;用于物多指机器、国家财产。
例句②中的“爱戴”只用于人,且限于下对上、群众对领袖、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与拥护。
例句③中的“爱惜”只用于珍惜会消耗掉的东西,如时间、生命、粮食等。
行测逻辑填空备考:选词填空解题小妙招
![行测逻辑填空备考:选词填空解题小妙招](https://img.taocdn.com/s3/m/bc43111e9e3143323868931f.png)
行测逻辑填空备考:选词填空解题小妙招行测逻辑填空备考:选词填空的解题小妙招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最令人头痛的非选词填空莫属了。
很多考生在做这种题型的时候总是惯用语感去做题,但这样的准确率也并不是很高。
并且语感这种带有主观性的技巧也很难有所突破。
而在考试中选词填空的题量又比较大,所以说对于这部分内容很多考生来还是不想舍弃,还是想要尽力备考的。
那具体如何来解这种题呢,我们不妨跟着来一起看一看。
其实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应该先理解作者的想法,他想说什么。
其次,我们要知道设空处想表达的是什么内容,那如何得知?有个小方法,各位考生不妨去看看设空处的前后文信息。
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例题:【例题1】领导人下台只是欧债危机的一个后果,并非医治危机的良药。
欧洲依然在艰难_________,并试图寻求外界的援助,但是大西洋对岸的美国盟友已经_________,唯一有实力施以援手的是在欧亚大陆另一端的中国。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挣扎形影相吊B.踯躅焦头烂额C.突围自顾不暇D.徘徊分身乏术答案:C。
【解析】这个文段主要是围绕欧洲是如何解决欧债危机来论述的。
首先第一个,想要说明的是“欧洲依然在艰难的_________,并试图寻找外界的援助。
”看到后文内容“试图寻求外界的援助”,我们其实不难发现,对于欧洲,它其实想要急于摆脱现在所处的欧债危机的处境。
所以来看一下选项,B踯躅、D徘徊,这两个词都指的是犹豫,拿不定主意,不敢往前。
对应原文并不符合语义要求,可以排除。
所以第二空可以排除B和D,保留A、C。
再看第二空想要体现的是“大西洋对岸的美国盟友已经_________,唯一有实力施以援手的是欧亚大陆另一端的中国。
”所以第二个空想要体现的就是美国盟友没有办法去援助欧洲。
那再来看A项,形影相吊,指的是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而题干当中并没有体现美国盟友很孤单,而是想要说明美国盟友没有办法援助欧洲。
所以A项可以排除。
在看C项自顾不暇,暇:空闲。
行测言语理解选词填空技巧
![行测言语理解选词填空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6db1369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e8.png)
行测言语理解选词填空技巧
1.预测词义:在阅读题目时,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预测空格处
应该填入什么词义。
可以根据题干的信息和逻辑推理,尝试猜测合适的词义。
2.排除选项:先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然后再进行比较,选择最合适
的选项填入空格。
3.注意句法结构:注意句子的主谓宾结构以及逻辑关系,选择填入的
词义需要与句子结构和逻辑关系相符合。
4.注意词性搭配:根据句子的语境和逻辑关系,选择合适词性的单词
填空。
比如,如果空格是一个名词位置,那么选项中应该选择名词。
5.注意词汇搭配:选项中的单词需要和句子中其他已有的词汇搭配合理,避免在意义和用法上产生冲突。
6.注意词汇形态:根据词汇的形态变化,选择合适的词形填空。
比如,要填入一个形容词,但选项中只有名词,那么可以通过加后缀或者变换词
根形式来得到一个形容词。
7.注意情感色彩:根据文章的情感色彩,选择合适的词义填空。
有时
候文章表达的是积极的情感,那么填写的词义也应该是积极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行测中,考查的不仅仅是词义理解能力,还有对逻
辑推理和语境分析的能力。
因此,除了关注单词的词义,还需要注重理解
文章的上下文,把握文章的意图和主题。
公考选词填空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公考选词填空的解题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8204bdd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50.png)
公考选词填空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一、填空题选词的解题方法
1、仔细分析句意:在做填空题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先要仔细分析句意,了解句意,这样才能选择正确的词语补全句子。
2、注意句子的语法结构:在选词的时候,要注意句子的语法结构,有些选项是错的,不满足句子的语法要求。
3、抓住关键词:做题的时候,一定要熟悉句子,抓住每个句子的关键词,依照关键词来判断正误,有的关键词有些特殊,需要仔细推敲,以免出现错误。
4、斟酌词义和词性:选项中的词义和词性也要结合句意斟酌,有时候某些词义符合句子意思,但是词性不满足句子要求,也是不可以的。
5、多用排除法:如果无法确定最合适的选项,可以使用排除法,将明显不符合句意的选项全部排除,剩下的就是最合适的选项了。
二、公考选词填空的技巧
1、多了解关键词:公考的选词填空,考试的内容涉及理论、经济、时事等多种,所以同学们要努力了解这些关键词背景知识,这样才能找到正确的选项。
2、结合答案构思:填空题有的时候会有多个答案,根据答案,可以分析句意,理解句意,有助于查找正确的选项。
3、理解句子语义:句子语义也是填空题的重点,要理解填空句子的语义,因为有些句子很抽象,语义不明,根据语义来查找正确的
选项并且在完整句子中应用准确。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思路分析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思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f84c37525c52cc58ad6be13.png)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思路分析一、逻辑填空逻辑填空类似高考语文中的选词填空,一段话里设置一至三个空,从选项中选出适合放在文段中的词。
在国考中解答逻辑填空题目主要有两种方法:辨析词语和逻辑呼应法。
在解题时我们需要将两种方法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逻辑填空题目。
1、词语辨析在逻辑填空的题目中选项的设置也是大有讲究的,每个选项中的词语意思很相近,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自身的积累对意思相近的词语进行辨析,选出最适合文段的词语。
例如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的一道逻辑填空题目:纪录片也要注重挖掘人的情感和历史,因为一部好的纪录片不仅是对人和事物的简单,更是对世界的发现。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记录独特B.记叙独到C.记述独立D.记载独创这道题目选择A项。
第一个空中的记录、记叙、记述和记载意思相近,都是“写”的意思,但记载和记叙一般修饰的是书籍或文章,而这里说的是纪录片,所以首先把B和D排除。
第二个空中的独特、独到、独立、独创都是“特殊,独一无二”的意思。
“独立”一般做定语,不做状语,不能修饰动词,所以选择A项。
2、逻辑呼应逻辑呼应强调的是我们在选词时应该结合文段的内容以及上下文,通过文段提供给我们的暗示信息选择选项。
例如下题:心理学家根据临床观察发现,我们生活中的许多“抑郁症”是属于假性抑郁症,一般人的情绪变化有一定,通常是短期的,人们通过自我调适,充分发挥自我心理防卫功能,就能恢复心绪平稳。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突发性B.周期性C.时限性D.反复性如果不分析文段的话四个选项中的词都可以放在空里,但我们现在需要选择一个最适合文段意思的词。
空后面有句话“通常是短期的”,这其实就在暗示我们空里要填的词应该和这句话的意思是一致的,分析四个选项后发现“时限性”的意思就是有时间限制,不能太长。
因此这道题目选择C。
二、片段阅读片段阅读是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的一类很重要的题型,给定一个完整的文段,选出和文段意思一致的选项。
2019年国家公务员行测选题填空秒杀秘方
![2019年国家公务员行测选题填空秒杀秘方](https://img.taocdn.com/s3/m/213b849269dc5022aaea00e6.png)
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其实在备考2019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的时候,都是知道会有一定的技巧而言的。
过来人都知道其实每个国家公务员行测的五个模块都会有一些快速解题的技巧。
下面我就来分享一下2019年国家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经验,这些技巧对于提高速度来说,帮助你们备考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作用还是很大的。
2019年国家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经验分享:选题填空秒杀秘方1:利用“关联词”进行快速排出先看例题,我再说如何用技巧进行解析。
我们每一个人生来都是一样_____的,而且在我们的身上还随带着很多不好的东西。
譬如我们每一个人都爱争强斗狠,但是又爱贪懒好闲,这便种下了_____的种子。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善良愚昧B: 天真好胜C: 聪明狡猾D: 平凡堕落解这题的关键就是第一句中的“而且”两字。
“而且”的前后应该是并列关系。
“而且”后面的内容是贬义的,所以“而且”前面的内容也应该是贬义的。
结合选项,就可以直接排除:abc三个选项。
2019年国家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经验分享:选题填空秒杀秘方再来一道例题,练习一下外交调研是一门特殊的学问,既要善于( ),又不能听风便是雨。
在空格处选填最恰当的字是( )。
A. 见微知著 B. 当机立断 C. 反躬自省D. 触类旁通解这道的关键是“既要.....又不能....”。
“既要.....又不能....”这两个关联词后面的内容应对是相反的关系。
如果你不知道这对关联词是相反的关系也很简单,你只需要用这个关键词自己试着造个句就能知道。
比如:既要瘦,又要吃”。
造完句子之后,你不就知道是相反关系了么?又不能后面的内容是“听风就是雨”,白话一下大概就是:听点风吹草动就信了。
跟它能形成相反的只有a选项,见微知著,白话一下大概就是:要重视细节,从细节中可以发现一些重要的东西。
更新一个“语句排序”的排除技巧。
通过这个技巧排除的选项100%是错误的。
这个技巧叫“代词排除法”。
公务员行测复习选词填空题方法
![公务员行测复习选词填空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aac5b3d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c0.png)
公务员行测复习选词填空题方法在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中,逻辑填空这一题型主要考察考生的词语辨析能力和词语实际运用能力。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公务员行测复习选词填空题方法,期望对您有所帮助!公务员行测复习选词填空题方法一、语感法在语言文字学科中,语言感觉是十分重要的。
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吕淑湘说:“言语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
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知道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
”语言感觉从哪儿来,这就要依靠于平时课堂上的积存、课余文学阅读中的修养、生活中的关注和注意。
语感包蕴在朗诵当中,朗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有效的方法。
言语的学习和运用可以说无处不在,生活即学习,社会即学问。
而词语的广泛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我们平时五花八门的社会交往、天花乱坠的广告词、五花八门的书刊杂志等,都是学习和积存的途径。
通过这些主观学习,加上生活中耳濡目染或潜移默化的感染,就形成了我们的语言感知能力,即语感。
语感普遍存在于听、说、读、写当中,所以,培养语感能力应牢牢环绕听、说、读、写来进行。
多听多读,接受范文熏陶,提高语感能力。
第一要多听经典范作品。
可挑选杰出范文、演讲稿、广播稿,反复听。
要求听准、听清楚、听完全、抓要害。
从语音、腔调、节奏、重音、停顿等方面充分感受、反复揣摩,并跟随练习。
这样自然会使自己的语言变得流畅、正规,语言感受力得以提高。
二、准确释义法不论是在考试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语言文字都是重要的交际工具。
由于汉字构词的特别性,在声音和表意方面到达了比较完善的结合。
但是,有的字词从产生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变迁,有的字词乃至和它最初的表意和功能大相径庭。
如果我们仅从汉字的构造上去分析、估计和判定它的含义,有时就会相去甚远,或许是风马牛不相及。
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是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
语境就是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也就是上下文。
对于一段文字来说,它所处的那篇文章是它的语境;对于一个词来说,它所处的那句话是它的语境。
行测选词填空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行测选词填空的解题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6f7cebc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dd.png)
行测选词填空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1. 嘿,大家知道不,选词填空其实有个超有用的办法呀!那就是结合语境去理解呀!比如说“天上的白云慢悠悠地飘着”,这里面“慢悠悠”就和整个轻松的语境很契合呀!大家想想是不是?
2. 哇塞,还有一点很关键哦,就是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呀!比如“他兴高采烈地跑过来”,“兴高采烈”就是积极的感情色彩呀,咱可不能选错类似“垂头丧气”这种消极的词哟!能明白不?
3. 嘿呀,别小看了固定搭配呀!就像“遵守纪律”“发扬风格”,这都是固定的呀!一旦遇到这样的,可别乱填呀!想想看,要是填成“违背纪律”,那可就闹笑话啦,是不是呀?
4. 哎呀,还有特别重要的呢,要对近义词进行辨析呀!比如“漂亮”和“美丽”,虽然意思相近,但还是有细微差别的呀!可得仔细琢磨琢磨呀,不然就容易选错啦!
5. 哈哈,别忘了多积累词汇呀!词汇量丰富了,做选词填空不就更得心应手了嘛!就像盖房子,砖头多了才能盖得更稳当呀!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6. 还有呀,做完题目要多检查检查呀!看看填进去的词顺不顺,合不合适呀!可别随随便便就交卷啦!你说是不是得认真对待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只要掌握好这些方法技巧,行测选词填空根本不在话下,大家加油呀!。
2019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组词联想 巧析词语
![2019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组词联想 巧析词语](https://img.taocdn.com/s3/m/34a389eb9e314332396893f5.png)
2019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组词联想巧析词语行测逻辑填空是国考中的常见题型,一空到三空不等,一张试卷中会涉及到很多实词和成语,考察词汇量很大。
许多考生在做逻辑填空题目时,有这样一个难点,这么大的词汇量,在考试中难免会有没有积累到位的漏网之鱼,在面对相对陌生的同话题实词时,该如何办?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为大家讲解一种常用的妙招——组词联想。
组词联想指的是将一组词语中的相异字词进行组词和词义解释。
比如:巨变和剧变,两个词语都在形容变化。
“变”这个字是一样的,相异字是“巨”和“剧”。
“巨”可以组词“巨大”,联想到变化大;“剧”可以组词“剧烈”、“急剧”,联想到变化很猛烈。
也就是说,两个词语的区别是,巨变侧重于变化大,剧变侧重于变化很猛烈。
通过组词,可以非常简单地区分两个词语的不同之处。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尽管环境保护任务艰巨,但却迫在眉睫,不容________。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是对立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发展一定要以环境的________能力为基础;另一方面,环境保护________的是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不会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推脱承受抑制B.推脱承载制约C.推托承受抑制D.推托承载制约【答案】B。
【中公解析】第二空,“环境承载能力”是固定用法,可以排除A、C两项。
B项和D项的区别就在于“推托”和“推脱”。
通过将不同的“脱”和“托”来进行组词进行区分,“脱”可组词“摆脱”、“开脱”,“开脱”联想到这个过错本身是自己犯下的,不想承担责任故而使之与己无关,所以“推脱”意思是推卸,本身是自己的任务、责任但是不想做。
“托”可组词“委托”、“托词”,联想到当别人来找我们办事时,不想去做才找托词拒绝, 所以,“推托”意思是借故拒绝,婉言拒绝。
环境保护是人们应该承担的责任,故选“推脱”合适。
排除D项,答案选择B项。
总之,在逻辑填空题目中遇到一些相对陌生的词汇时,不要单凭语感代入进行猜测,而是尝试着使用组词的方式进行联想,区分词语间的不同点。
2019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答案解析
![2019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684683a90c69ec3d5bb757c.png)
2019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答案解析2019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答案解析一、每道题包含一个句子或一段话,后面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来完成陈述。
你的选择应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1【答案】D【解析】遵从:遵照、依从;遵守:依照规定行动,不违背。
用途:应用的方面或范围;功能: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作用;效能。
本题根据冒号后面的说明可知答案。
2【答案】D【解析】支离破碎: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完整;穿凿附会:生拉硬扯的解释,把讲不通的或不相干的道理、事情硬扯在一起进行解释;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东拼西凑:东一点、西一点零零碎碎地拼凑起来。
本题考查成语含义。
3【答案】B【解析】限制:不让超过的界限,局限在范围内;制约:限制约束。
结合语境“大公司的只有通过政府权力的扩展和延伸才能受到钳制”可知答案。
4.要想走近历史的“原生态”,首要的是要深入发掘一手的可靠的原始史料,要真正读懂历史文本,在史学分析时也应重视解释、追寻研究对象的原貌。
尽可能地不作的评论,不带任何偏见。
4【答案】C【解析】不着边际:挨不着边儿,无着落,形容言论空泛,不切实际;离题太远。
夸夸其谈:指说话或写文章时不做调查研究,滔滔不绝地乱说一顿,表贬义。
陈词滥调:陈腐、空泛的论调。
信口开河:比喻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
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成语含义及语义搭配。
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准备。
朝令夕改:早晨下命令,晚上就改变。
形容政令多变,让人无所适从。
也形容主张、办法等经常改变。
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
反复无常: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状态,形容情况变来变去没有准确的时候。
居安思危: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
指要提高警惕,防止祸患。
变幻莫测:比喻变化得又多又快,使人不可捉摸,无法分辨的人或事。
临渴掘井:感到渴了才掘井,比喻平时没有准备,事到临头才想办法。
行测逻辑填空技巧:选词填空之词语辨析方法
![行测逻辑填空技巧:选词填空之词语辨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04907b7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c.png)
5.搭配关系辨析
在选词填空题中,有时候需要根据搭配关系来选择最合适的词语填入空白处。搭配关系包括固定搭配、动宾搭配、动宾宾搭配等。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上下文的语境来确定搭配关系,然后选择最符合这种关系的词语填入空白处。
行测逻辑填空技巧:选词填空之词语辨析方法
在行测考试中,逻辑填空题是一种常见的题型,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句子上下文,选择最合适的词语填入空白处,使整个句子意思完整、连贯。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以下是一些选词填空的词语辨析方法。
1.同义词辨析
在选词填空题中,常常出现一些词语的同义词作为选项,这就需要考生对这些同义词进行辨析。辨析同义词的方法有:
3.近义词辨析
除了同义词之外,有时候选项中还可能出现一对近义词,要求考生选择其中一个填入空白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辨析:
-词义辨析:通过上下文的语境,确定该空白处所需的意思,然后根据选项的词义与之匹配。
-词性辨析:近义词可能具有不同的词-词性辨析:同义词可能具有不同的词性,例如动词、名词、形容词等,通过词性可以对同义词进行区分。
-词义辨析:通过上下文的语境,确定该空白处所需的意思,然后根据选项的词义与之匹配。
2.矛盾词辨析
有时候,选项中可能出现一对矛盾的词语,要求考生选择其中一个填入空白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进行辨析,从而选择正确的矛盾词填入空白处。
除了以上的辨析方法,还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词汇积累和语言理解能力。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多进行一些词义的归纳总结和实际运用,以此提高词语辨析的能力。
2019国考行测言语理解之选词填空方法
![2019国考行测言语理解之选词填空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e213929ee06eff9aff80700.png)
2019国考行测言语理解之选词填空方法(一)考情分析:只要是考到行测言语理解这个部分,都会涉及到选词填空,这样的题型对我们大家来说都不陌生了。
对于国考有上升的趋势。
方法透析:解决这个题型一共可以分为这么几个步骤:第一步根据具体的句意确定空缺处的大概含义,第二步根据你确定的含义到选项中选择含义一致的,第三步如果含义一致的不仅有一个那么就通过具体的色彩还有一些用法的不同来辨析应该选择哪一个。
(二)答题方法:在做这类题目时考生大多用的都是代入法,直接把选项往题干里面带入,读一下是否符合自己的语感,符合就直接选,如果都符合就看看哪个看着更顺眼一些。
这样的方法不是说肯定不能作对,而是正确率自己去发现也是不够高的,所以在这个时候大家要做的不是使劲做题,而是回过头分析一下自己的方向方法是不是有问题了。
其实做选词填空我们最好的方法是语境分析加辨析词汇。
因为既然考察我们这样的题目,题目就一定不是一点规律都没有的,还是有很多的点可以去找到正确答案的,所以一定要学会用语境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三)例题展示【例题1】恩格斯曾经说过,作品的倾向不要特别的说出来,而是让他自己从场面和情节中-------出来。
A表露 B流露 C表现 D呈现答案:B【中公解析】通过文段句意可以了解到这是说文章作品中会包含这些情感,并且这个情感会展示出来。
那么展示出来的话四个选项意思都符合,但是我们要看到所要求选择的那个展示出来是在场面和情节中不是故意的展示,所以应该选择不经意间的表露应该就是流露。
所以选择B选项。
【例题2】在多元文化语境下,出现......... 的情感价值取向实属正常现象,我们充分尊重个人的情感选择。
但是过度.............情感的极度自由,极度物欲,其实会给个人的幸福带来许多内伤。
A林林总总鼓吹 B满目琳琅渲染C纷繁芜杂追逐 D标新立异强调【中公解析】多元的情况下应该出现的是多重的情感价值取向,所以多的意思应该是ABC,但是B指的是商品的东西。
行测选词填空秒杀技巧
![行测选词填空秒杀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da2cd03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2.png)
行测选词填空秒杀技巧
行测选词填空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的一种题型。
以下是一些秒杀该题型的技巧:
1. 首先,阅读题干,明确题目的要求。
通常,题目中会给出一个句子的某个部分,并要求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词语填空。
2. 理解上下文,找出句子的主旨内容。
通过理解句子的前后文,可以推测出该句需要用到的词语的意思和语境。
3. 利用词语的词性和搭配关系进行筛选。
根据答案选项的词性和搭配关系,将不符合语法和语义要求的选项排除,保留可能的选项。
4. 判断选项的逻辑关系。
在选项中,尽量选择在句子中能够起到衔接、承接或递进作用的词语。
常见的逻辑关系词包括:但是、因为、所以、而且、然而等。
5. 排除错误选项。
在剩下的选项中,再次检查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
有时候,选项可能会有意混淆或引导思路的错误答案,需要细心辨别。
6. 快速做答。
针对选词填空题,时间紧迫,不宜花费过多时间在某个题目上,如果有答案的直觉,可以迅速选择,并及时跳到下一题。
7. 练习题目。
多做一些行测选词填空的模拟题目,提高对选项
的敏感度和推理能力。
总的来说,行测选词填空的技巧在于理解题目要求和上下文,选择逻辑关系合理、符合语法和语义要求的选项,以及快速做答。
通过练习和积累,可以提高解答这种题型的能力。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之选词填空有妙招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之选词填空有妙招](https://img.taocdn.com/s3/m/60ef0253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2.png)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之选词填空有妙招有些应试者在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考试中,总想把全部考题都做正确,当碰到难题做不出时,就焦急万分,这反而会使本来可做正确的题,因为心情紧张反而做错了。
其实,这是应试者走入误区所致。
应试者应当明白,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考题,覆盖面很广,它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社会、法律、科技、管理等领域的内容。
就学科而言,它既涵盖了数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文学、历史学、地理学、化学、物理学等内容,又包括了政治理论、科技知识、法律常识、公文写作等学科的内容。
而每一位应试者都不可能是“百事通”,总会有几个方面是不太熟悉的,要想全部答案都做对,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公务员频道(www./gongwuyuan)尽力帮助大家更准,更快,更强!方法一:元素分析法成语是由一个个语素组成的,每一个语素都表达着固定的含义。
当命题者将某个成语用于一个特定的句子之中,这个成语就在此句中表达了某种特定的含义,成语中的语素与题干的某些元素必然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因此,在解题过程中,可通过分析相关元素的关系来找出正确选项。
有些成语的意思很相近,通过常规方法很难将它们区分开来。
运用“元素分析法”解答此类题目,可帮考生快速排除迷惑项,得出正确答案。
例题:柏克和阿伦特等思想家把博爱和同情视为感伤主义,是滥情、不理智的表现,认为结果会,达不到改善弱者境遇的效果。
贫困等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政治,而非部分人的善心。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适得其反 B.事与愿违 C.南辕北辙 D.雪上加霜【答案】B。
【技巧点拨】1.找出关键句:“达不到改善弱者境遇的效果”。
2.综合分析,提取语素。
如下图所示:改善弱者境遇→表达的是一种愿望→愿达不到……效果→表达与预期情况相反→违3.由上面的分析可快速得出正确答案为“事与愿违”。
正确答案为B。
中公教育专家将运用“元素分析法”解题的步骤归结如下:1.找出关键句。
这里的关键句是指与需填入的成语距离最近,联系最紧密的句子,一般而言,这些句子暗含了对成语的解释说明。
2019年公务员行测选词填空解题技巧-word范文模板 (6页)
![2019年公务员行测选词填空解题技巧-word范文模板 (6页)](https://img.taocdn.com/s3/m/01831b60767f5acfa1c7cdc6.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公务员行测选词填空解题技巧行政能力测试是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笔试的一门,也是其中难度较大的一项,为了帮助考生们取得好成绩,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行测选词填空解题技巧,希望能帮到大家!行测选词填空解题技巧技巧一:分析语境,寻找照应点照应现象在选词填空中出现的很频繁,只要能注意到一段话或一个句子中的前后照应,很多选词答案可以迅速锁定。
【例1】在相携相伴的风雨同行中,一批人走过风华正茂,正在经行而立不惑,一批人领略了春夏的________而收获着金秋的________。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炙热静美B. 明媚丰厚C. 绚烂丰盈D. 烂漫静谧【解析】本题选C。
第一个空白处前面有“春夏”二字,很明显空白处与春夏相互照应,炙热用来形容夏天,明媚用来形容春天,所以排除AB,第二个空白处与“金秋”相互照应。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所以只能选择“丰盈”,所以选C。
技巧二:分析语境,寻找色彩生成点在做选词时,考虑各个词语的感情色彩对考生解题来说很有帮助,但有时候需要把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境结合起来,分析整个语境的褒贬色彩,针对整段句子选择适合大语境感情色彩的词语。
【例2】在中国古代,凭吊古迹是文人一生中的一件大事,在历史和地理的交错中,________般的生命感悟甚至会使一个人脱胎换骨。
那应是黄昏时分吧,离开广武山之后,阮籍的木车在________间越走越慢,这次他不哭了,但仍有一种沉郁的气流涌向喉头,涌向口腔,他长长一吐,音调浑厚而悠扬。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闪电夕阳衰草B.雷击夕阳衰草C.闪电长亭古道D.雷击长亭古道【解析】本题选B。
很多考生对这道题不知如何下手,但把握好语境会很有帮助。
整个句子的语境略显悲凉,所以色彩生成点低沉,正好照应“夕阳衰草”这样一种氛围,排除CD;第一个空白处提及“生命感悟使人有脱胎换骨的感觉”形容对人的影响透彻、彻底,闪电只是表示速度快,所以排除A项,答案为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选词填空方法透析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言语理解都是必考题型,而在这个大的方向中,选词填空的题目
频频出现,以至于很多人不愿意做这个类型的题目。
今天中公教育就和大家一起来剖析一下
这个题型:
(一)考情分析:只要是考到行测言语理解这个部分,都会涉及到选词填空,这样的题型
对我们大家来说都不陌生了。
对于国考有上升的趋势。
方法透析:解决这个题型一共可以分为这么几个步骤:第一步根据具体的句意确定空缺
处的大概含义,第二步根据你确定的含义到选项中选择含义一致的,第三步如果含义一致的
不仅有一个那么就通过具体的色彩还有一些用法的不同来辨析应该选择哪一个。
(二)答题方法:在做这类题目时考生大多用的都是代入法,直接把选项往题干里面带入,
读一下是否符合自己的语感,符合就直接选,如果都符合就看看哪个看着更顺眼一些。
这样
的方法不是说肯定不能作对,而是正确率自己去发现也是不够高的,所以在这个时候大家要
做的不是使劲做题,而是回过头分析一下自己的方向方法是不是有问题了。
其实做选词填空我们最好的方法是语境分析加辨析词汇。
因为既然考察我们这样的题
目,题目就一定不是一点规律都没有的,还是有很多的点可以去找到正确答案的,所以一定
要学会用语境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三)例题展示
【例题1】恩格斯曾经说过,作品的倾向不要特别的说出来,而是让他自己从场面和情
节中-------出来。
A表露 B流露 C表现 D呈现
答案:B
【中公解析】通过文段句意可以了解到这是说文章作品中会包含这些情感,并且这个情
感会展示出来。
那么展示出来的话四个选项意思都符合,但是我们要看到所要求选择的那个
展示出来是在场面和情节中不是故意的展示,所以应该选择不经意间的表露应该就是流露。
所以选择B选项。
【例题2】在多元文化语境下,出现......... 的情感价值取向实属正常现象,我们充
分尊重个人的情感选择。
但是过度.............情感的极度自由,极度物欲,其实会给个
人的幸福带来许多内伤。
A林林总总鼓吹 B满目琳琅渲染
C纷繁芜杂追逐 D标新立异强调
【中公解析】多元的情况下应该出现的是多重的情感价值取向,所以多的意思应该是
ABC,但是B指的是商品的东西。
所以第一个空比较AC更合理。
过度,极度等等的是一种比
较贬义的内容,所以相对来说鼓吹更合理一些。
所以选择A。
以上便是中公教育专家对言语理解选词填空题型的部分的解题思路和技巧,当然,以上
的内容还不足以解决所有的言语理解题目,如果想要切实提高选词填空水平,还需要按照题
干语境分析和词语辨析两个方向进行练习。
浙江中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