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高三下学期语文4月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宿州市高三下学期语文4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
1. (16分)(2019·石家庄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因为需要,所以繁荣。

走出国门的孔子学院,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向前发展着,一年大约有50所学院诞生。

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国家汉办主任许琳说:“目前,还有71个国家的约400所大学强烈要求办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以文化的姿态向世界发出强有力的中国声音,显现正面的中国形象。

美国圣玛丽中学孔子课堂负责人弗兰克·菲利普斯8年前参加该国孔子学院的会议,会上一句“让我听懂你的声音”启发了他。

孔子课堂的使命,就是传递和平的信息,面对质疑的声音,找到听众,让听众了解我们在做什么。

文化的交流、观念的碰撞、思想的升华,孔子学院并非简单地教授与传播,它的一些活动对当地的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利比里亚大学副校长沃特·韦尔什说,孔子学院对大学而言意味着多样性。

美国特洛伊大学孔子学院的陈女士说,该院活动涉及41所学校,举办过67场会议、11次培训,组织过15次专家旅行等,足迹几乎遍布整个州。

爱丁堡大学校长提摩斯·奥谢赞赏孔子学院的建院模式,由外方先提出申请,双方在充分协商基础上签署合作协议。

这种模式造就了平等、友好、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校长、孔子学院美国中心主任纳普说:“在全球化背景下,孔子学院可以成为教育文化交流的典范。


(摘编自杨桂青等《孔子学院给世界带来了什么》,2013年12月9日《中国教育报》)
材料二:2006—2014年全球孔子学院分布情况
(资料来自高永安《十年来孔子学院的布局及其相关性报告》)
材料三:
孔子学院已经成为汉语推广和体现中国“软实力”的文化品牌。

2010年至今,孔子学院的发展呈现多元化和专业化趋势,成立了一系列特色孔子学院和特色课程,其中包括中医孔子学院、农业特色孔子学院、纺织服装特色孔子学院、舞蹈和表演孔子学院、音乐孔子学院、饮食文化孔子学院、茶文化孔子学院等,促进了汉语的推广和对外文化的传播。

当前,孔子学院在文化传播方面,也面临着缺乏中国文化品牌、传播理念不够创新、传播方式过于单一等问题,同时也被一些西方国家鼓吹成“中国威胁论”的说辞。

未来,应加强孔子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

(摘编自《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15—2016)》)
材料四:
创建孔子学院是一项大规模行动,它无疑是本千年之初最重要的地缘文化之举。

有人将其比作是“语言上的人类登月工程”。

该工程创建于2004年,被描述为“中国公权强力参与的文化攻势最亮的名片”。

孔子学院主要传播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培育汉语教育。

按照中国领导人的说法,其既定目标是弥补该国遭受的国际文化赤字。

从现在到2020年,该学院将拥有1000个分校,分布在全球各大陆,它将成为一支庞大的无敌舰队,征服人类的精神和心灵。

该工程肩负的使命是让中国以外的1亿人学习汉语,确保中国语言的国际扩展,让普通话成为另一种国际语言。

《中国日报》2007年3月发表了一篇题为《让汉语成为世界通用语言》的文章,汉语是当今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和屏幕上的第二大语言,但不久的将来,汉语将位居第一。

(摘自让·路易·鲁瓦著、袁粮钢译《全球文化大变局》)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国在美国建立首个孔子学院的时间最迟不会超过2005年。

B . 2009~2014年亚洲孔子学院数量的增长加速度落后于北美洲。

C . 中医孔子学院以中医为特色开展汉语言教育和中医文化推广。

D . 到2020年,汉语将会超越英语,成为国际社会第一通用语言。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 . 材料一中有较多引语(新闻写作时插入采访对象或有关人士的话),包括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间接引语使得新闻报道丰满生动、可信可读。

B . 材料一报道孔子学院事业发展与促进世界教育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的骄人成绩,说明我们应该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

C . 根据材料二可知,欧洲、北美洲、亚洲的孔子学院数量明显高于非洲、中美洲、大洋洲,说明孔子学院的设立与所在国的经济实力成正相关。

D . 材料三先肯定孔子学院创建工作取得的突出成就,再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努力方向,遵循了报告类公文撰写注重逻辑性的要求。

(3)关于创办孔子学院的目的,材料一和材料四在表达观点时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
2. (14分)(2020·成都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寂寞书院冷
叶文玲
①四月间,走洛阳,途经嵩山,发现了一处“新大陆”——嵩阳书院。

②驻足留连时,相识恨迟的感慨油然而生。

③这处在我是第一次见识的所在,早在宋代就享有盛名,是与庐山白鹿洞书院等齐名的我国四大书院之一。

可是,它如今悄悄立于深山的清高,它少有游迹的冷寂,令我讶然。

④书院和寂寞,本是绝不相称的对立词,可是,寂寞于书院,在特定的时代和情境中,仿佛是注定的宿命。

⑤古往今来,人们无不知嵩山,知它崛立中原,峻崖千仞。

是名贯中外的中华四大名山之一;如今年轻人也知嵩山,只知它脚下的名刹少林寺,一场电影教少林寺跻身为全国旅游点之最;《牧羊女》的歌声至今绵绵不衰,李连杰因为少林寺而成为武林和影坛双杰,投身商海引起的商业效应也为别的从商者望尘莫及。

⑥同样位于嵩山怀抱中的书院,就全然不是如此了。

⑦我无法得知书院的当年规模,但见它选择在这样一处深山腹地辟地起宅,是很见开辟者的一番苦心的。

它所背倚和面朝的,都是壁立千丈的嵩山,巍巍嵩岳,是喻示学问的高深,还是比拟攀登的艰难?门前门后那早已湮没却依稀可辨的荒草小径,院里那两棵历时千年几人抱不过来的汉柏大将军和二将军,都增加着它无以言喻的苍凉。

⑧书院古老矣,但它曾经在人们心里生下的根,却不会衰败;它曾经传道解惑所立下的功德,也应为所有的受惠者铭记不忘。

⑨我在那两棵古意森森的汉柏间徘徊,诚如我在《嵩山古柏》中所叙,这两棵古树是我平生所见最具生命象征的老树,它虬枝盘曲,清气自流,越时千余年而依旧岁岁华生翠叶,遭大雷击劈而临绝不毙!当在书院留连良久后,我更觉得它们的存在,就是书院的天然见证和最佳伴侣,它们已到龙钟之年却巍然挺拔的身躯,它们多皴而苍黑的树纹叶脉,无一不是中华民族文化教育史的生动具象。

⑩书院的现址只剩下了前后两进的小小屋舍。

是否是当年院舍自然也难考究。

历尽风霜,几经浩劫,价值连城的国宝文物尚且荡然无存,何况这几近湮没的书院?因此,空落的院舍中,诸如什么先贤手译文书宝卷自然是没有的。

但是,我依然钦佩那些想到要标识它尊奉它的有识之士,钦佩努力设法恢复它的旧迹的人们,他们毕竟想到在热热闹闹的少林寺高处,还有这处对世人有所教益的所在。

⑪就在这小小屋舍的粉墙上,我又看到了今人书写的有关嵩阳书院的教学内容、教学特点的介绍,行文虽只几款,却使我对这所曾在教育发展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书院更为敬仰:却原来,它是自宋至清末于官学私学之外的一种高等教育组织形式,它既是教育教学机关,又是学术研究机构。

⑫介绍又说,书院盛行讲会制度,允许不同学派进行会讲,开展争辩;教学也实行门户开放,不受地域限制;在学习上也以学生个人阅读为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多采用问难论辩式,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⑬令人再次怦然心动的还有后面一条:书院内师生关系融洽,相互之间的感情深厚,书院的名师不仅以渊博的学识教育学生,而且以自己的品德感染学生。

⑭我一改往常对一些花花绿绿景地中的道具不屑一顾的习惯,特别有兴味地坐在了那张古朴而漆色斑驳两头翘卷的讲案后面,坐在那把同样古朴的木椅上,遥忆着自己的做学生年代和当教师年代。

⑮我在这案后椅上凝然端坐的一刻间,思绪汹涌,滋味万千,人生的许多体味似乎都齐齐在这一刻聚集。

⑯世上事也许就这样:越不是行中人,越能激发新鲜的刺激和感触。

我也如是。

越对照少林寺的热闹,我越为这书院的清冷而感到不是滋味——在我留连的个把小时中,几乎没有第二茬游人光顾此地。

⑰我在想,假如改一个字将书院的书改为寺;假如将这张讲案换成几尊红头赤面的什么菩萨大佛,这儿肯定香火袅袅,游人不绝,门票高昂,收入丰盈。

管理员或主持者肯定也会成为如今的小康人物。

而与此相应的,书院所代表的历史文化,书院的教学精神,却就真的从此湮没无闻,而烛火阑珊中,再也无人记得嵩山深处曾经有过这么一所不凡不俗的嵩阳书院。

⑱看来,寂寞和清冷果真是书院和做学问者的宿命。

⑲话又说回来,与其向热闹得不伦不类亵渎了精神品格的世俗投降,我宁可见它继续清冷下去。

因为,背倚高山的它,至少承载过光荣的使命,至少贮留了我们对它的怀念和思考,至少拥有山中高士的那份清雅胸襟,至少还拥有“尽收城廓归檐下,全贮湖山在目中”的那份怡然和旷达。

(选自《美文十年精华》有改动)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第⑤段用嵩山和少林寺游人如织的热闹,反衬嵩山书院的寂寞,表达对历史文化、高尚精神遭到冷落的失望,对功利世俗的不满。

B . 文章第⑦段运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描绘了壁立千丈的嵩山,依稀可辨的荒草小径和古意森森的柏树,与书院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

C . 文章第⑨段抓住古柏这一意象,古柏不仅是历史悠久的嵩阳书院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文化教育顽强生命力的象征,厚重而富有底蕴。

D . 全文紧紧扣住“寂寞”和“冷”来写。

然而在书院的寂寞冷清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作者火热的内心,以及他对书院的矛盾忧思。

(2)文章第⑧段划线句中的“根”和“功德”具体是指什么,请联系全文进行概括分析。

(3)作者为什么说“寂寞和冷清果真是书院和做学问者的宿命”?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
3. (16分) (2018高二上·辽宁期中)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到彦之,字道豫,彭城武原人,楚大夫屈到后也。

宋武帝讨孙恩,以乡里乐从,每有战功。

义熙元年,补镇军
行参军。

后以军功封佷山县子,为太尉中兵参军。

武帝受命,进爵为侯。

彦之佐守荆楚,垂二十载,威信为士庶所怀。

及文帝入奉大统,以徐羡之等新有篡虐,惧,欲使彦之领兵前驱。

彦之曰:“了彼不贰,便应朝服顺流;若使有虞,此师既不足恃,更开嫌隙之端,非所以副远迩之望也。


会雍州刺史褚叔度卒,乃遣彦之权镇襄阳。

羡之等欲即以彦之为雍州,上不许,征为中领军,委以戎政。

彦之自襄阳下,谢晦已至镇,虑彦之不过己,彦之至杨口,步往江陵,深布诚款,晦亦厚自结纳。

彦之留马及利剑名刀以与晦,晦由此大安。

元嘉三年讨晦进彦之镇军于彭城洲战不利咸欲退还夏口彦之不回会檀道济至晦乃败走江陵平因监荆州州府事改封建昌县公其秋,迁南豫州刺史、临六州诸军事,镇历阳。

上于彦之恩厚,将加开府,欲先令立功。

七年,遣彦之制督尹冲、朱修之等北侵,自淮入泗。

泗水渗,日裁行十里。

自四月至七月,始至东平须昌县。

魏滑台、虎牢、洛阳守兵并走。

彦之留朱修之守滑台,尹冲守虎牢,杜骥守金墉。

十月,魏军向金墉城,次至虎牢,杜骥奔走,尹冲众溃而死。

魏军仍进滑台。

时河冰将合,粮食又罄,彦之先有目疾,至是大动,将士疾疫,乃回军,焚舟步至彭城。

初遣彦之,资实甚盛。

及还,凡百荡尽,府藏为空。

文帝遣檀道济北救滑台,收彦之下狱,免官。

九年,复封邑,固辞。

明年卒,谥曰忠公。

(节选自《南史•到彦之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元嘉三年讨晦/进彦之镇军/于彭城洲战/不利/咸欲退还夏口/彦之不回/会檀道济至/晦乃败走江陵平因/监荆州州府事/改封建昌县公/
B . 元嘉三年讨晦/进彦之镇军于彭城洲/战不利/咸欲退还夏口/彦之不回/会檀道济至/晦乃败走江陵平因/监荆州州府事/改封建昌县公/
C . 元嘉三年讨晦/进彦之镇军于彭城洲/战不利/咸欲退还夏口/彦之不回/会檀道济至/晦乃败走/江陵平/因监荆州州府事/改封建昌县公/
D . 元嘉三年讨晦/进彦之镇军/于彭城洲战/不利/咸欲退还夏口/彦之不回/会檀道济至/晦乃败走/江陵平/因监荆州州府事/改封建昌县公/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大夫,是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处于卿、士之间的重要官职,可世袭,有封地。

B . 朝服,指在重大典礼时所使用的礼服,主要用于朝会,是君臣百官的议政之服。

C . 开府,建立府署并自选僚属之意,汉朝三公等可以开府,后世资格有时会放宽。

D . 封邑,指君主赐以领地或者食邑,并将封邑内的所有权力转让给封君作为奖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彦之屡立战功,逐渐成就威名。

他因为与宋武帝是同乡,所以跟随着宋武帝参与讨伐孙恩;后来他凭借军功被封为佷山县子,担任了太尉中兵参军。

B . 彦之沉着冷静,辅佐文帝登基。

针对文帝心有畏惧之事,他剖析了形势,进行了劝导;针对谢晦心有疑虑之事,他亲自拜访并赠送礼物,进行了安抚。

C . 彦之奉命北伐,取得初步成功。

元嘉七年四月到七月之间,他率军从淮河流域进攻到泗水流域,一路行军迅速,陆续攻占北魏滑台、虎牢、洛阳等地。

D . 彦之陷入困境,北伐最终失败。

北魏军队能够趁冬寒反击成功,主要原因是刘宋军队粮食耗尽、将士疾疫,彦之此时又目疾发作,难以有效指挥作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武帝受命,进爵为侯。

彦之佐守荆楚,垂二十载,威信为士庶所怀。

②初遣彦之,资实甚盛。

及还,凡百荡尽,府藏为空。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4. (7分) (2017高三上·闵行期末)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隔浦莲近拍·中山县圃姑射亭避暑作
周邦彦
新篁摇动翠葆,曲径通深窈。

夏果收新脆,金丸落,惊飞鸟。

浓翠迷岸草。

蛙声闹,骤雨鸣池沼。

水亭小。

浮萍破处,帘花檐影颠倒。

纶巾羽扇,困卧北窗清晓。

屏里吴山梦自到。

惊觉,依然身在江表
【注】①翠葆:原指饰有翠鸟羽毛的车盖。

江表:这里指江宁(今南京)、溧水一带。

(1)周邦彦,北宋著名词人,字美成,号________。

(2)下列对本词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 . “新篁”句写翠绿的新竹在车盖上招摇。

B . “夏果”句写果子落地发出清脆的响声。

C . 下片中的“困卧”对应了题中的“避暑”。

D . “惊觉”是因梦中所见与画屏中的一样。

(3)这首词在景物描写上很有特色,结合作品,试对其进行赏析。

四、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5. (3分) (2016高二上·包头期中)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观沧海》(曹操)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②陶渊明《饮酒》中“________ ,________”一句蕴涵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世界,即使身居喧嚣之境亦无喧嚣之感。

③《陈情表》形象刻画自己早年家境贫寒、孤单无依的句子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 , 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3题;共15分)
6. (5分)(2019·广东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目前我国要真正________地应对可能发生的超级太阳风暴及其引发的灾害,除了技术准备外,首先要在国家层面上制定一个空间天气或空间气象发展战略。

在这方面,美国已经走在前面,2017年再次更新了空间天气国家战略,将空间天气灾害纳入国家防灾减灾体系,由美国各部门多机构联合协作,各领域行业专家共同编写预案,在灾难爆发之前制定对策。

其次还需要一颗在L1点上“为地球站岗”的卫星。

在这第一个烽火台上,美欧的SOHO和ACE卫星为人类立下了________ ,而这两颗卫星已经老化,正在退出历史舞台。

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科学家就一直在号召发射一颗类似的卫星,得到国际学界高度认可。

目前距上一次超级太阳风暴已经159年了,而造成加拿大魁北克省大停电的太阳风暴也是近30年前的事了,按照目前科学家们关于“超级太阳风暴百年一遇”的说法来粗略计算,________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同样重要的是,社会各界需要对太阳风暴、空间天气灾害有足够的认知。

空间天气灾害是“难防御可减缓”的,以当前人类的预警水平,()。

反之,如果我们不知道相关知识,在灾害来临之时就会__________。

评估表明,对空间天气灾害的认知不足,将是未来灾害造成损失的重要原因。

因此,空间天气知识普及和空间天气监测预警技术、空间天气灾害减缓措施同等重要。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行之有效丰功伟绩有备无患措手不及
B . 卓有成效汗马功劳未雨绸缪措手不及
C . 行之有效汗马功劳未雨绸缪手足无措
D . 卓有成效丰功伟绩有备无患手足无措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科学家就一直在呼吁发射一颗得到国际学界的高度认可的类似卫星。

B . 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科学家就一直在呼吁发射一颗类似的卫星,这种呼声得到国际学界的高度认可。

C . 我国科学家从本世纪初开始就一直在呼吁发射一颗类似的卫星,得到国际学界的高度认可。

D . 我国科学家从本世纪初开始就一直在呼吁发射一颗类似的卫星,它被国际学界高度认可。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只有我们知道如何应对,才可以有效减缓空间天气灾害造成的损失。

B . 除非我们知道如何应对,否则就难以有效减缓空间天气灾害造成的损失。

C . 因为我们知道如何应对,所以可以有效减缓空间天气灾害造成的损失。

D . 只要我们知道如何应对,就可以有效减缓空间天气灾害造成的损失。

7. (5分) (2017高三上·陆川期末)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20个字。

法国作家福楼拜说过,科学和艺术总在山顶重逢。

古希腊艺术家根据数的规律,①________。

例如,黄金分割比例是西方古典主义美学的基石,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将其体现为光影、焦点透视、人体解剖学等科学原理和写实技法,从达·芬奇的许多机械发明手稿中②________。

无论是科学教育领域所提倡的STEAM(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教育理念,还是艺术领域对艺术和技术结合的诸多尝试,都是③________。

8. (5分) (2019高一上·南安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则寓言,回答问题。

骆驼见牛炫耀自己漂亮的角,羡慕不已,自己也想要长两只角。

于是,他来到宙斯那里,请求给他加上一对角。

宙斯因为骆驼不满足已有庞大的身体和强大的力气,还要妄想得到更多的东西,气愤异常,不仅没让他长角,还把他的耳朵砍掉一大截。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六、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9. (5分) (2017高一上·会宁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美国漫画家罗素·迈尔斯系列漫画《女巫希尔迈》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两座悬崖,中间隔着一条又深又宽的峡谷。

女巫站在这边,秃鹫站在那边。

秃鹫不断召唤女巫跳到它那边来。

女巫说,峡谷太宽,她跳不过去。

秃鹫对女巫说,不要用消极的思想打败自己,只要她有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就能做成任何事情。

女巫在秃鹫煽动下,热血沸腾起来,她真的开始感到世界上没有她做不到的事,于是,一挺胸,一弓腰,向对面的悬崖猛冲过去。

结果,女巫并没有跳过峡谷。

秃鹫看着掉入峡谷的女巫,自言自语道:看来,光鼓动她的激情是不够的,还得教她如何锻炼腿部肌肉。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本(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
1-1、
1-2、
1-3、
2-1、
2-2、
2-3、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
3-1、
3-2、
3-3、
3-4、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4-1、
4-2、
4-3、
四、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5-1、
五、语言表达 (共3题;共15分)
6-1、
6-2、
6-3、
7-1、
8-1、
六、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