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第一学期教学计划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三陵中心小学2014至2015学年
第一学期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师生的发展为本,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方针;坚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提升教师群体专业化水平为目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突出一个中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抓住两个关键:教学管理水平提升和教师队伍素质提高;狠抓三个重点:教学常规的检查、教学质量的监控、课题研究的开展。
进一步增强校际间的合作意识,在努力探索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之路的过程中,坚持学校特色学科的发展。
二、工作目标
1、落实教学常规,实施精细教学管理(制定了教师评价细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加强教科研工作的针对性,以教科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强化岗位练兵,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
4、做好综合实践课程及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创建学校品牌学科。
5、开展丰富多彩的各学科竞赛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6、加强信息化工作,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完善信息技术方面的相关制度(电脑使用制度、机房使用管理制度、录课室使用记
录等)。
三、工作重点与措施
(一)抓好教学常规,规范教学行为。
1、计划重落实。
任课教师要认真制定和执行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单元教学计划,教导处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计划落实情况的检查,针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整改建议。
2、课标重解读。
结合即将开始的小学教师基本功系列培训活动(从
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自我发展四个维度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课程标准是专业知识中重要的一部分,关键在于理解和运用。
)教研组要组织教师加强对课程标准的学习与解读,熟悉各学科、各学段的具体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课标的要求。
3、教材重研读。
任课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准确把握编者意图,深挖教材、用好教材、合理开发教学资源。
4、备课重实效。
备课要分析学生的起点能力、科学设置教学目标、定位教学方法、定位学法指导。
教学设计的撰写要着重在“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上下功夫。
做到“书写规范、环节合理、进度超前、着眼反思”。
要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激发教师的集体智慧,提高教学设计的整体水平。
结合教师自身特长和本班学生实际,倡导教学设计个性化,促进教师教学特色的形成。
5、课堂重高效。
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着力构建高效课堂,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加强常态听课,引领教师聚焦课堂,关注质量。
6、作业重规范。
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要求,分类、分层布置适量的作业。
作业要认真批改,讲评到位,做到精选、精练、精批、精评。
(要求:学生做的作业,教师要先做,以便更好的把握每一题的考察重点)
7、书写重质量。
严格要求学生做到各科作业格式规范、书写工整。
各年级要上好写字课,做到写字练字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
8、常规检查重指导。
继续落实常规工作定期检查制度,检查后及时进行反馈,促进改进和提高。
(二)抓好课程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齐课程,上足课时。
落实课程标准,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任务。
2、落实好地方课程,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
扎实开展综合实践课程、满族文化传承及课外活动等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推动学校特色发展。
3、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
制定和落实“培优转差”的具体措施。
不断壮大优秀生群体,力争不让每一名学生掉队。
(学困生转化记录本)
4、着眼学生素质,抓好养成教育。
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有效方法和良好习惯。
(三)抓好教学研究、教育科研,提高研究实效。
1、建立我校与昌盛园小学教师交流机制和平台,联合开展教研活动。
2、继续落实好本校校本教研工作。
通过教师个人反思、同伴互助、
教研人员的专业引领等形式,组织好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活动,扎实推进校本教研。
3、利用好教育网资源、视频系统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组织骨干教师积极参加北京数字化校园教研活动,不断创新教研模式。
4、不断加强对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指导,提高课题研究质量和实效。
5、组织好教师参加市区教研活动,加强对教研组织管理,及时补充和调整,确保发挥作用。
(四)抓教师专业成长,壮大优秀教师群体。
1、抓学习,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1)专业理念与师德,规范教师的行为。
(2)专业知识,更新观念、提高理论水平。
(3)专业能力。
(基本能力、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
(4)自我发展,通过培养教学反思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抓机制,搭建教师成长平台。
(1)组织教师参加教学评优、教学展示活动,加强教师对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促进教师在活动中成长。
①本学期启动昌平区第三届“创先杯”(六年以上非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大赛活动。
本学期先校后片。
教师评优活动将结合我校校骨干评选活动在9月份,采用自愿报名、听课推荐的形式进行。
上报还未有评选结果的骨干教师有:周金钟、刘俊忠、黄长礼、纪海霞、孙艳冰、杨莲静、周新杰、徐树英、邢春蕾、邢玉玲、杜有志、路玉学、杨丽杰、徐雪梅、路会芳、张晓敬。
(共16人)⑤
除以上教师,6年以上的其他教师均可申报。
青年教师可申报校级骨干教师:任教一年以上
②开展学科竞赛活动。
语文学科为“经典诵读活动”,英语学科为“口语听力比赛活动”,数学学科为“试题命制征集活动”,综合学科通过小型学科竞赛、形成性检测等多种形式。
(12月份)
③开展说课活动,加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和处理能力。
(2)继续落实“青蓝工程”,促进师徒共同成长成长。
开展师徒展示课活动。
(3)建立完善骨干教师成长档案,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
(4)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力度,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5)实行教师教学量化考核细则,从教师工作态度、专业发展、工作量、工作实效等方面全面科学评价教师。
四、具体工作安排
9月份
1.教导处做好课务安排,下发十三陵中心教学工作计划。
2.各教研组制定教研活动计划,并从第二周开始活动。
各学科教师制定教学计划,9月6日前上交。
(上交地点:学校服务器---教导处—教导处文件---教案上交---教案库找到相应的学科、年级文件夹后找2014-2015(1)建立自己的文件夹,上交计划和教案。
)
3.常规听课、常规工作检查。
4.信息技术白板软件培训。
5.各班主任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及一日生活规范,抓好养成教育和班级建设工作。
6.科学取向教学论课题现场会,承担两个报告和3节课。
7.做好校骨干和教师评课的推荐工作。
10月份
1.教导处组织进行常规听课、教学常规检查。
2.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单项赛。
3.教学工作反馈会。
4.基本功培训启动工作。
11月份
1. 各学科进行阶段性质量监控与评价。
2. 召开期中学生家长会。
3. 开展教师说课比赛。
4. 教学工作期中总结。
12月份
1.教导处进行常规听课、教学常规检查。
2.师徒展示课活动。
3.组织语文(古诗诵读)、数学、英语(口语听力)单项活动。
语文、英语学科展示活动将与元旦庆祝活动将结合,教师一同参与。
4.教师做好学科教学展示、征集准备。
1月份
1.期末复习,进行期末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
(从三个维度进行考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习惯养成进行考察,沟通和生活的联系;中高年级继续采用答题卡,3-6年级。
2.上交各项材料,做好整理归档。
3.布置寒假各项工作。
201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