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本单元课文是围绕“触摸自然”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由《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三篇精读课文和《花之歌》一篇略读课文组成。

《草原》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细腻清新的语言记叙了初入草原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深情讴歌了蒙汉同胞的民族情谊。

《丁香结》是作家宗璞写的一篇散文,作者目睹丁香花开得格外繁茂,不禁想到自己斗室外年年绽放的三棵白丁香,又由丁香花联想起象征着愁怨的“丁香结”,最后发出“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的感叹。

文章表达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正视生活中遇到的不顺心,把它看作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的人生才有滋味。

《古诗词三首》分别为《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宿建德江》刻画了秋江暮色,写出了诗人的羁旅之思。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写了西湖雨中奇景,将一场突然而至的夏雨写得十分生动。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则写出了乡村夏夜的宁静优美。

《花之歌》中,诗人以花自喻,运用第一人称,从花的视角描绘了四季更迭、花开花落的现象,表现了花的日常生活和品质追求,塑造了花向往光明、与万物和谐共处的鲜明形象,抒发了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人生要像花一样,失意时不顾影自怜,得意时不孤芳自赏,无论处于哪种境遇,都要积极地向往和追求光明。

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旨在引导学生能从作者写作的角度、作者的感受,或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等方面去拓宽、开发自己的思维。

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

这是本单元的习作要求。

本单元安排了习作《变形记》,让学生在阅读本单元课文、感受作者丰富想象的基础上创编故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要把自己重点想说的内容写得具体、详细。

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意蕴深厚,令人回味,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逐渐感受到自然景观的奇妙和美好。

大草原的碧绿与辽阔、丁香结的幽怨、古诗词中描述出的自然画卷,花之歌的丰富内涵,都要通过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

每篇课文中作者在描写自然景物时都运用了想象,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想象的手法。

抓住重点、含义深刻的语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品读、积累优美的语句,感受文中丰富的想象,并在脑海中想象文中描述的生动情景。

比如《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两句,把降雨之前乌黑的云想象成打翻了的墨汁,展现了大雨即将到来时,乌云像打翻了的墨汁一样滚动的动态画面;把白亮亮的雨点想象成跳动的珠子,写出了雨点的形态、色泽和动感。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借助语言文字在头脑中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联系生活实际,感同身受,赋予描写对象以自己的情感。

如《花之歌》中“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这句话把花想象成星星,用奇特的想象表达了作者对花的喜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