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084670_“数字”赋能“智慧广电”高质量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赋能“智慧广电”高质量发展
万慧
(安徽广播电视台阜阳发射台 安徽阜阳 236200)
摘要:基层发射台站通过“数字”赋能“智慧广电”建设,不论何时何地,都能对发射机的运行状况了然于心,将人从繁杂的值班过程中解脱出来。

数字地面电视成为基层发射台站发展创新和竞争的前沿阵地,从网络化向数字化、智能化进阶的新阶段,通过案例分析去找寻其中的关节点,研究传统媒体面临的典型性问题,推动智慧广电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数字地面电视 5G 智慧广电 高质量发展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2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3)05-0005-04
"Digital" Enables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Smart Radio
and Television"
WAN Hui
(Fuyang Transmitting Station, Anhui Radio and Television Station, Fuyang, Anhui Province, 236200 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enabling "smart radio and television", grass-roots transmitting sta‐tions can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operation status of transmitters at any time and place, and free people from the complicated duty process. Expected and urged, digital terrestrial television has become the forefront of the development,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on of grass-roots transmitting stations, which is a new stage from network‐ing to digitization and intelligence. Through case analysis, we will find the joint point, study the typical problems faced by traditional media, and discover and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smart radio and television. Key Words: Digital terrestrial television; 5G; Smart radio and televisio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以网络信息技术、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崛起,无疑地为中国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变。

安徽广电、湖南广电、浙江广电等大多数地方广电集团都在发生着数字时代“蝶变”,更多的台站正在享受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效益,基层传输发射台站也掀起了自动化风暴。

相关企业和单位紧跟发展脚步,积极拥抱大数字时代,帮助从事无线传送发射事业的工作人员在新时期中寻找工作的新发力点与切入点,从而真正促进地方广电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我国正面临着传统媒体受众和影响力流失的严重问题,基于此,2019年3月,安徽广播电视台发出改革再出发的总动员,寻求效率、动力和质量变革,提出“数字”赋能“智慧广电”建设来推动省级广播电视台高质量发展。

DOI:10.16661/ki.1672-3791.2204-5042-9260
作者简介: 万慧(1972—),女,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智慧广电建设在基层发射台站中的发展与创新。

1 目前的基本情况
1.1 总体情况
安徽省广播电视台下设14个无线传输发射台站。

中波、电视双调制频率作为安徽省广播覆盖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该省建立时期最悠久、人口覆盖面最高的信息网络,同时承担着传播发射中央台、省台和地市台等广播网络的重大责任,实现了将中国共产党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

1.2 取得的成效
回顾安徽广播电视网发展历程,仅用50年走过一段曲折而辉煌的道路。

从1960年9月30日的50 W实验性开播,到随着国家“八二〇”建设中华东线路部分项目在安徽省内的逐步落实,建立了一个规模很大的高山数字电视调频发射台。

1979年后,国家调送了安徽省内5台10 kV的高功率数字电视发射机,大大完善和丰富了安徽省内5个山区的骨干数字电视发射台。

近年来,还增设了地面数字电视、数字音频电视等发射装置,设备质量也伴随着整体技术的提升,在迈向数字化发展的道路上,为将安徽省广播电视台办成国内一流的媒体机构奠定了扎实的技术物质基础。

2 面临的机遇挑战
新形势下,随着经济社会变革重要问题的转变,以及互联网、数字化、智能化等新一轮现代技术发展大潮的冲击,全国广播电视无线覆盖网面临着挑战与机会并存的新形势。

2.1 面临的形势
广电网络发展形势严峻。

在“三网融合”的大趋势下受到IPTV、TV+和互联网电视等新媒体的冲击挤压。

新传媒借助新技术、市场化的经营体制与社会资本使整个中国传统的媒体产业链中各环节、各主体都面临着从网络上兴起的新生力量的渗透和竞争。

传媒格局的巨大变化,也给传统媒体集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中波部分频率关停,甚至保留的中国之声、安徽之声、实验频率等少有的几个频率也是降功率播出。

传统广播电视媒体面临受众分流、人才流失、平台影响力下降的发展困境。

2.2 面临的机遇
如图1所示,新一代技术群将逐步推动4K、8K、VR 超高清视频的布局与发展。

在更大带宽的特性下,5G 将让超高清视频传播不再困难;同时,在宽连接、广覆盖的基础上,5G技术对传统电视节目制作方法也形成了颠覆性的变革,大大提高了从业人员的工作效率;而针对高质量短视频的制造和传播来说,5G技术也带来
了巨大的发展机会,可以占据舆论制高点,更好地做好
舆论引导工作。

2019年至今,已有不少5G的应用例图1 新一代信息技术群
子,比如:猪年春晚,在广东省深圳市的分场所,中央电视台就率先进行了在5G环境下的4K超高清视频转播;在成都跑酷世界杯,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与中国移动联合率先完成了在“5G+VR”的实况转播;端午节期间,在中华国际龙舟比赛上,由央视与中国电信联合率先完成了在“5G+4K”移动状态下的转播工作等。

2.3 面临的挑战
从中国发展历史上看,今天广电媒介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遇到的巨大挑战,与中国移动通信网络的升级以及移动网络的发展趋势有着密切联系。

自2008年底前后,3G技术在中国的真正商业化开始,手机已由解决点对点信息沟通所需要的传统通信工具转型为集通信和娱乐功能为一身的智慧移动终端。

现阶段,随着我国对5G布局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在信息传输率更高、容量更大、时延性更低的新传输网络要求下,以移动智慧终端为载体的新型传媒将呈现更为广泛的发展。

相比之下,我国传统广电媒介在新兴科技与新型传媒的撞击下已疲态尽显。

3 主要存在的问题
3.1 硬件设施设备落后
我国无线广电发射台站兴起较早,从最大真空度电子管发射器,到脉宽调制发射机,再到全稳态发射机中波广播发射装置的音频系统结构和调节手段所产生的重大变革,由模拟调制向数字调制的过渡,虽然使整机质量、电声指标、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进步,但也因架设时期过长,以至于后期的维护与检测工作不到位,而造成部分设备、装置、仪表老化,严重干扰了发射信号的功能与有效性,损害了使用体验。

另外,在项目初始时期,因没有经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许多存储重大仪器设备的机房在地理位置上设计不当,尤其是在山区中,往往积水、受潮现象严重,从而降低了重大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益[1]。

3.2 传统的技术手段难以适应复杂的环境条件
2009年,全省各大发射台站已基本完成了广播系统的自动化,而宿州屏山台区还实行了“有人留守、无人值机”的管理模式,但大多数台站的自动化只能射频监控和开关机,缺乏对信号源、音频信号、供配电系统等方面的自动化,
以及不同厂家、不同功率、不同种类的发射机没有统一的端口,不能很好地兼容现有的自
动化系统[2]。

同时,此类技术还无法将人从机械、复杂
的企业管理事务和值班事务中摆脱出来,也无法大幅
提高工业生产工作效率。

图2 5G时代大视频思维导图
3.3 地面数字电视配套系统不够完善
从2009年5月份起,在阜阳插花发射台进行了地面数字电视试验项目,后又经过两期工程的实施,地面数字电视、数字音频广播在安徽实现了全覆盖。

当前国家所颁布的地面数字电视规范,虽然具有相应的参考价值,可视为一个基础规范,不过其相应的配套体系还比较欠缺。

具体来说,在配套体系中还必须健全关于网络、信息与数据传输分配连接等相关方面的标准规范,加强建设发射机和接收器等设施,以提升地面数字电视的资源利用率,从而推动行业标准系统的完整化。

4 采取的对策建议
4.1 观念的革新
融媒体的出现表明了过去由科技驱动变革,走向以服务驱动转型的观念变革[3]。

过去,信息传递渠道无法使人们得到有用、高效的信息内容,致使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无法发挥。

现如今,网络信息时代大大拓宽了信息传递的渠道,让人们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

4.2 技术的应用
如图2所示,5G将提供新的终端、新的技术、全新的内容模式,开创“海量链接,万物皆媒”的新时代,安徽省直播频道为占领技术高地,积极推动“5G+超高清”在传媒实践领域的创新和广泛运用,由安徽省直播频道牵头,联合华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安徽公司、中国移动安徽公司、中国联通安徽公司、安广集团,共同推进安徽省超高清电视业务建设,共同打造“5G+超高清”电视直播/回传系统,共同打造“5G+超高清”电视技术实验室和安徽省广电台混合云,联合建设安徽省5G智能城市样板,共同推动智能广电建设[4]。

合肥发射台采用“互联网+新思维”模式,利用微信公众号对发射机图纸分块解析,实现资源共享;宣城发射台利用手机App,对台区环境高清远程监控[5]。

4.3 业务的开拓
众所周知,播音与通信中间的基本区别就意味着前者是单面,而后者则是双面,而且一个是点对面,一个是点对点。

随着无线电视广播技术由虚拟向数字化的转制,人们也开始通过单面和双面并存方法建设广电无线覆盖网,在保证公共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内的广播节目套数基本不变的基础上,借鉴CMMB与中国移动合作方式发展“移动互联网”[6]。

在确保全国无线网络与播出电视节目单向铺设网实现共同铺设任务的前提条件下,与其他通信运营商联合将频道资源全部改进为满足三网融合需求的全国广电无线网络,共同为可持续性发展的移动智慧终端市场带来了畅通和便利的信息服务。

4.4 高素质人才
广电行业中的工作人员都要有一定的大局观、责任意识及政治素养,而这些都需要在长期工作中不断积累和历练中培养出来的,同时还需要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技术能力,而且技术能力也是开展数字广电工作的重要前提,毕竟广播电视网络隶属于互联网技术范畴,对科学技术理论知识既要追求深度,也要讲究广度,因此网络时代就应从信息技术、通信、操作系统、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5G、VR等技术范畴深入涉猎[7]。

5 结语
随着数字时代的不断发展,多元化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与变革,5G、VR技术也被人们熟知,并且在广电系统中也越来越应用广泛,因此我们要运用多元化技术不断创新推动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让广电行业通过运用多元化技术也在不断朝着新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涛,吴传杰.5G赋能智慧广电[J].广播电视网络,
2022,29(3):75-78.
[2]尹宏宇.“5G+4K+AI”模式下的智慧广电发展策略
思考[J].广播电视网络,2022,29(3):23-25.
[3]邢媛.智慧广电为区域媒体融合注入强大智力保障
[J].新闻传播,2022(4):57-59.
[4]刘志毅,梁咏,何况,等.融媒时代“智慧广电”新平台
探析:以广西广电网络新平台为例[J].中国有线电视,2022(2):29-33.
[5]刘文翰.智慧广电生态体系建设思考[J].广播与电
视技术,2022,49(2):32-35.
[6]高沛.5G时代智慧广电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济南:
山东建筑大学,2021.
[7]荣蕾.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智慧广电业务发展战
略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