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
摘要】分析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常见原因及危害,认为加强职业安全教育,
建立全面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可有效减少职业暴露,减少经血传播疾
病的感染机会,最大限度地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关键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672-5085(2014)09-0061-02
职业暴露是医疗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危害。

医院的职业暴露损伤中,护
士损伤率居首位,[1],为职业损伤的高危人群。

不同科室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
危险性不同。

外科、妇产科、口腔科的医生在手术中容易发生职业暴露,检验科
也是易发生职业暴露的科室,检验人员在采血、标本离心、处理检验器材等过程
中有可能发生职业暴露,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医学界对
其常见职业危害相关因素及防护做了不少研究,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们将体
会总结如下。

1 职业暴露的损伤因素
1.1 医务人员处置操作中被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破损的黏膜接触患者的血
液和体液等,工作中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损伤引发血源感染最为严重。

其中威胁最
大的是乙肝、丙肝、艾滋病。

其次还有20多种血源性传播疾病也可通过针刺伤
感染。

1.2 手术中受伤多由缝针引起,其次由刀剪,缝针受伤一般由新人员上台,
在传递刀剪过程中心理紧张,配合不熟练造成伤害;另一方面由持针、穿线不熟
练或传递不正规造成。

1.3 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有直接和间接的感染性、毒性和其它的危害性,穿刺针、采血针、检验用品和各种引流袋等含有大量的血液和体液,在收集、运送、
储存、处置医疗废物的每一个环节中,如果操作不当,都可能发生职业暴露。

1.4 口腔诊疗口腔诊疗器械如涡轮手机、牙钳、刮匙、探针、拔髓针及充填
器械受到血液、唾液污染,用后如果灭菌不彻底,是造成交叉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由于涡轮手机特殊的构造易造成细菌、病毒的隐匿,手机在口腔治疗中使用
频繁,几乎要进入每一位患者的口腔,与患者的唾液、血液、口腔组织接触频繁[2],如操作时处置不当容易发生职业暴露。

2 职业暴露的途径和方式
职业暴露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破损皮肤、伤口、黏膜,包括换药、处理排泄物、呕吐物、分泌物、引流液、抢救处理外伤或大出血患者等。

医生、护士和检验人
员在外伤手术、注射穿刺、清洗器械等过程中被污染的器械划破或刺伤,也可能
医务人员破损的皮肤伤口或黏膜接触了患者的血液或其他体液而导致感染。

3 职业暴露的风险
眼、鼻、口腔暴露于污染的血液、体液感染HIV的几率为0.1%[3];针刺或接触污染血液而感染HIV的几率为0.3%;医务人员被HCV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的几率为1.8%;暴露于含HIV的血液或体液中其感染率为6%—30%。

4 防护措施
4.1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建立全面防护措施。

普及防护知识,强化医护人员
职业安全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执行消毒隔
离制度和标准预防原则。

4.2 标准化管理严格监测,对消毒灭菌物品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执行,坚持作到四个一:每个包必须监测,每个包中都必须放置化学指示卡一张,每天
灭菌前灭菌锅必须做B_D试验,每月必须生物指示剂作生物灭菌实验。

4.3 加强锐器刺伤防护管理,预防针刺伤。

医务人员常与手术缝针、刀剪、
安瓿、注射器等锐利器械接触极易发生各种损伤。

医务人员在处理针头时不要太
匆忙,手持针头和锐器时不要将锐器面对他人以免刺伤,在为患者注射时应取得
他人的协助。

输液器、注射器针头用后及时处理,不要将其留在治疗台、治疗车
或床旁桌上,以免刺伤他人,用后各种针头一定要放在专用利器盒内,不能随便
弃于一般垃圾桶内,以免刺伤清洁卫生人员。

护士在操作中应谨慎、细心,避免
锐器物刺伤。

4.4 规范洗手接触每个患者前后都要洗手,一般用肥皂流动水洗手即可。


疑污染时用消毒液泡手或擦拭。

4.5 操作时戴手套医务人员在接触肝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体液及污染物和为急诊患者操作时都要戴手套,操作中如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脱去手套后必
须彻底清洗双手。

4.6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操作中做好个人防护,减少锐器损伤是预防职
业暴露的主要措施,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防渗漏、耐刺的专用利器盒内,禁止
对使用后的针头复帽,避免直接接触用后的刀片、针头等锐器。

4.7 手术人员在手术过程中要谨慎细心,集中精力,避免忙乱操作致意外损伤;加强医护交流,正规传递缝针、刀剪等物,勿用纱布垫直接擦拭刀刃上的血液,及时撤除不必要的锐利器械,术后清洗器械时将锐利器械单独放置打包时器
械尖端使用保护套,防止意外损伤的发生。

4.8 口腔科、内镜室工作人员在操作时要加强个人防护,除戴手套、口罩外,还应戴防护镜,必要时穿防渗透的防护服。

4.9 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
对各种医疗废物要进行分类收集,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
者密闭的容器内,并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按要求送到指定地点由专人
负责焚烧处理,不能焚烧的,消毒后集中深埋,致人损伤的医疗废物,应消毒并
作毁形处理。

5 职业暴露的处理流程
5.1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5.2 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
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5.3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
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5.4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及时到医院感染管理科填写登记表,并根
据有关规定做好相关的化验检查及疫苗接种。

5.5 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在上级医院及专家的指导下,应
当对其暴露的级别的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并做出相应处置。

总之,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问题,直接影响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应引起足够
的重视。

在工作中,医护人员既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又要加强自身防护,避免发生职业暴露。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外科学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35.
[2]云斯琴.口腔科医源性感染的预防和控制[J].临床和试验医学杂志,2006.5.(2):191-192
[3]霍红霞. 加强安全防范,做好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J].中国护理杂志,2005.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