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人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的开发以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
为例》
1. 了解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
2
.分析雨林的环境效应,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资料了解森林的功效。
2.通过活动分析雨林环境效益问题。
3.通过与温带森林系统的对比,说明与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森林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
1.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2. 雨林的开发性保护措施。
【教学难点】
理解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教材、PPT。
第一课时
【活动思考】迁移农业对热带雨林的影响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对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的学习,认识到了雨林的重要性。
并且雨林因为其特殊的物质循环过程,导致了其生态系统非常的脆弱,因此雨林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导入雨林的的开发及其保护。
【课件展示】亚马逊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读图思考】读“雨林被毁的原因”图,思考:亚马逊雨林被毁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总结】
【过渡承转】人类对亚马逊雨林的开发活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影响是不同的。
20世纪60年代之前,影响还不大,在此之后,日益显著。
特别是1970年“亚马逊河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公布,标志着亚马逊热带雨林进一步遭受破坏的开始。
那么,巴西政府实施亚马逊开发计划的原因和内容是什么?
【展示讲解】
1.实施亚马逊开发计划的原因
①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亚马逊地区地广人稀;
②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巴西随着人口急剧增长,土地需求膨胀;
③实行人口均衡发展政策,向亚马逊地区移民,加快对西部广大疆土的开发;
④把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往内陆高原上新建的巴西利亚,促进了对西部广大地区的开发。
2.实施亚马逊开发计划的内容
①修建亚马逊横贯公路
②移民亚马逊亚马逊平原
A移民亚马逊平原的客观条件:亚马逊平原地广人稀;
B促使移民的因素:一是自然因素:人口稠密的东北部地区是全国最干旱的地方;二是经济因素:东北部贫困人口多,带来诸多的社会问题;三是政策因素:受“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的政策驱动。
③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师生小结】雨林的开发,既有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需要,也有发达国家国际市场的牵动。
保护雨林,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尤其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保护亚马逊雨林符合长远利益和全球利益。
但这与雨林所在地国家的发展产生了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雨林开发与保护的关键。
【课件展示】
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角色扮演】分小组扮演,讨论雨林开发和保护的利弊。
开发与保护——保护放在第一位
从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保护;从当地人们争取短期内提高生活水平看→开发。
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读教材图2.26思考回答:
亚马逊地区诸国关于保护雨林的六项具体措施是什么?
(1)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2)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3)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4)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5)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6)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人雨林区的机会。
对雨林的保护,整个国际社会都应该对此负责,尤其是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亚马孙雨林开发计划对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影响,以及提出了相应的雨林开发性保护措施。
第11页/共11页。